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填塞术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且诊断为难治性黄斑裂孔、并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填塞手术治疗的患者14例(14眼),术后随访3~13个月,使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估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视力。结果 14例(14眼)患者年龄38~73(62.71±8.94)岁,随访3~13(5.78±3.33)个月。其中特发性黄斑大裂孔8例,高度近视黄斑裂孔3例,外伤性黄斑裂孔2例,再次手术1例。行内界膜翻瓣术12例,内界膜移植术2例。术后视力提高者11例,视力提高率为78.57%。术后随访期间,14例(100%)患者黄斑裂孔完全闭合,且随访期内未见裂孔复发,但有2例患者为视网膜色素上皮裸露愈合,裂孔周围视网膜贴附良好。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填塞术可以达到理想的黄斑裂孔闭合率,并对视功能的改善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黄斑裂孔主要包括大直径、高度近视性、持续性、复发性、外伤性黄斑裂孔。相较于普通裂孔,难治性黄斑裂孔经常规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ILM)剥除术术后裂孔闭合率大大降低且视功能恢复欠佳。为此,ILM瓣技术开始应用于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中,并且随着国内外学者不断改进,衍生出了在大小、形态、数量和方式上各异的多种ILM瓣技术,整体提高了裂孔闭合率和改善了术后视功能。然而,ILM瓣技术都各有其优缺点和应用限制,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公认的有效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术式。本文就国内外文献中出现的ILM瓣技术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予以综述,旨在为难治性黄斑裂孔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具体参考,并为未来新术式的改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配对研究的方法评价内界膜翻瓣术治疗黄斑裂孔(macularhole,MH)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MH患者34例(34眼),将情况相近的患者进行配对,分为两组,A组术中行内界膜翻瓣术、B组术中行内界膜剥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记录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裂孔闭合率、MH闭合形态及椭圆体区闭合率等指标。结果 A组术后BCVA为(0.50±0.07)log-MAR,明显好于B组(0.91±0.12)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6,P=0.002);A组裂孔闭合率为94.1%(16/17),B组闭合率为70.6%(1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5);A组U型闭合8例,V型闭合7例,W型闭合1例;B组U型闭合4例,V型闭合8例,W型闭合0例;A组椭圆体区闭合率为29.4%,B组椭圆体区闭合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瓣术可提高MH患者术后BCVA和裂孔闭合率,使U型闭合增加,提高椭圆体区术后闭合率,是治疗MH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中进行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可以减少对黄斑的切线方向牵拉,使黄斑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提高术后视力,减少黄斑裂孔的复发。应用吲哚青绿、台盼蓝、曲安奈德等染色有助于提高内界膜剥离术的成功,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评估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LM)填塞手术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MH)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7/2020-12在我院诊断为难治性MH并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ILM填塞手术治疗的患者17眼。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使用SD-OCT量化评估术后MH修复情况。

结果:术前椭圆体带中断宽度为839.00~1577.50(平均1 182.90±226.68)μm。术后随访3~12mo,17眼(100%)MH完全闭合且未见复发。术后BCVA较术前提高(P<0.01)。术后1wk,3mo外界膜中断宽度、椭圆体带中断宽度较术前逐渐缩小(均P<0.01),但仍未恢复延续性,中心子区厚度(直径1mm范围)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1)。

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ILM填塞手术治疗难治性MH安全有效。SD-OCT对难治性MH的诊断及术后随访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或内界膜翻转在特发性大黄斑裂孔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临床研究。24例24眼特发性大黄斑裂孔患者均行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5G玻璃体切割术,术中使用内界膜反折填塞于黄斑裂孔中者12例12眼为内界膜填塞组,使用内界膜反折覆盖于黄斑裂孔中者12例12眼为内界膜翻转组。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孔闭合率、OCT检查结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内界膜填塞组12眼黄斑裂孔全部闭合,黄斑裂孔闭合率为100%;内界膜翻转组12眼中11眼黄斑裂孔闭合,黄斑裂孔闭合率为91.67%,两组黄斑裂孔闭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P=0.32)。术后6个月,内界膜填塞组BCVA为(1.13±0.40)logMAR,内界膜翻转组为(1.03±0.36)logMAR,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术后6个月内界膜翻转组BCVA优于内界膜填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P=0.56)。OCT检查示,内界膜翻转组有3眼(25.00%)视网膜外层结构部分恢复,内界膜填塞组均未见视网膜外层结构恢复患者。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或内界膜翻转治疗特发性大黄斑裂孔,均能提高黄斑裂孔的闭合率,稳定及改善BCVA。  相似文献   

7.
8.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中内界膜的染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眼科手术中使用透明组织染色技术 ,可使施行手术者容易辨认该组织而利于手术操作。目前眼科手术组织染色技术主要有白内障手术中的晶状体前囊染色和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中的内界膜染色。使用的染色剂有吲哚青绿 (indocyaninegreen,ICG)和锥虫蓝 (trypan blue)等 [1 - 4 ] 。视网膜内界膜薄而透明 ,在质量不高的手术显微镜下或是手术者缺少经验的情况下常难以辨清。要对内界膜进行手术操作 ,不但需要花费时间辨认 ,还容易损伤视网膜。除白内障手术中进行晶状体前囊的染色外 [4] ,我院从 1999年开始还进行了视网膜内界膜的染色 ,通过 2年的…  相似文献   

9.
黄斑裂孔手术治疗中内界膜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黄斑裂孔手术中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ILM)剥除的有效性尚有许多争议。目前,多数研究者提倡进行ILM的剥除。因ILM的剥除提高了黄斑裂孔手术的解剖成功率,并使视力明显提高,且缩短了手术后俯卧位的时间;但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上还存在分歧。文献报道的资料由于标准不同,难以进行统计学方面比较。只有前瞻、随机、双盲、足够病例的临床试验,进一步加强临床追踪以及随着黄斑裂孔手术方式、技巧的不断改进完善,进一步验证ILM剥除的利弊,才能对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201-268)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ILM)翻转填塞或ILM剥除在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中解剖学及视力恢复疗效。

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base)、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Europe PMC、Nature数据库中检索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09。以术后6mo为随访时间节点,观察黄斑裂孔闭合、原发性视网膜复位及BCVA情况。采用Review 5.3及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本研究包括8项研究266眼。ILM翻转填塞在黄斑裂孔闭合率方面优于ILM剥除(RR=2.05,95%CI 1.69~2.49,P<0.00001),在原发性视网膜复位率方面无差异(RR=1.04,95%CI 0.98~1.12,P=0.21),在术后6mo两组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分别为:RR=0.44,95%CI 0.33~0.55,P<0.00001; RR=0.29,95%CI 0.10~0.48,P=0.003),两组间BCVA改善程度的差异结果存在异质性,其结论可能不稳定,尚需更多可靠数据证明。

结论:PPV联合ILM翻转填塞在治疗高度近视MHRD患者中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杨瑛  韩永钊 《实用防盲技术》2021,(3):105-107,117,封3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治疗直径>500 μm的黄斑裂孔(MH)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眼科收治的18例直径>500μm黄斑裂孔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ILMP)已经成为黄斑裂孔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内界膜剥除术已广泛开展,但就ILMP在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必要性、适应证、远近期预后等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文中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对内界膜的病理改变及ILMP在IMH中的临床应用、新进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内界膜(ILM)翻转覆盖术或填塞术治疗底径大于1000μm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18-01/2020-12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IMH底径大于1000μm的56例患者57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PPV联合I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PPV)联合改良倒置内界膜(ILM)瓣覆盖及自体血封闭术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M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并行PPV联合改良倒置ILM瓣覆盖及自体血封闭术治疗的难治性MH患者14例14眼纳入研究.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经睫状体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术与传统内界膜剥离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态学及功能学改变。方法对我院就诊的42例42眼黄斑裂孔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组1患者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术治疗,组2患者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传统内界膜撕除术。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均完善裂隙灯下眼前段检查、非接触眼压测量、裂隙灯下眼底检查、最佳矫正视力测量、黄斑OCT检查,并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最佳矫正视力、眼别比例、非接触眼压、黄斑裂孔分期、黄斑裂孔直径、眼轴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1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封闭率(100.00%)高于组2(9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P组1<0.01,P组2=0.03)、3个月(P组1<0.01,P组2<0.01)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内界膜填塞术与标准内界膜剥除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裂孔底径大于1000 μm的IMH患者48例48眼为研究对象;22眼纳入内界膜填塞术组,26眼纳入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于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观察术眼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变化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内界膜填塞术组22眼(100.0%)裂孔闭合,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21眼(80.8%)裂孔闭合,5眼(19.2%)贴附,内界膜填塞术组裂孔闭合率高于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随时间变化显著(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27.663,P时间<0.010;F组间=0.580,P组间=0.631;F交互=0.290,P交互=0.593)。对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6个月两组BCVA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MT随时间变化显著(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20.750,P时间<0.010;F组间=1.131,P组间=0.294;F交互=1.646,P交互=0.194)。对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内界膜填塞术组术后1周CMT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CMT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MT低于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 6个月CMT低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裂孔复发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大直径IMH均有效且安全性较好;内界膜填塞术患者裂孔闭合率优于标准内界膜剥除术,但存在瘢痕形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卓文智  郑振优李雷 《眼科》2022,31(5):369-374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改良内界膜(ILM)瓣技术治疗较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效果。设计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象 60例(60眼)IMH患者,其中男性7例(7眼),年龄46~73岁,黄斑裂孔最大直径均≥600 μm。方法 以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治疗采用PPV联合ILM填塞术,B组采用单层ILM瓣覆盖术。主要指标 术前,术后1周,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视网膜外层结构层次清晰性和规整性,黄斑区视网膜下高反射物质存留和黄斑区瘢痕。结果 术后两组患眼裂孔全部闭合。两组间对应时间点的术后BCVA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B组术后1个月BCVA分别为(1.17±0.29)、(1.13±0.25),较术前的(1.47±0.38)、(1.45±0.33),较术后1周的(1.40±0.34)、(1.39±0.31)均有提高(P均<0.01);术后3个月(0.88±0.26)、(0.85±0.27)、6个月(0.81±0.24)、(0.78±0.21)均较术后1个月提高(P均<0.01);术后3个月与6个月间无差异(P均>0.05)。两组之间比较术前、术后1、3个月CMT无差异(P均>0.05)。A组、B组术后1周CMT(275.34±18.76)μm、(266.58±18.26)μm较术前的(254.32±17.83)、(252.17±17.12)明显增厚(P均<0.01);术后6个月(238.49±24.43)μm、(236.52±22.71)μm较术前明显变薄(P均<0.01)。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外层结构可辨性及平滑规整性无统计差异(P均>0.05)。60例术前均有高反射信号,术后两组有6病例在黄斑区结构内仍有明显高反射信号,其余54例在术后1~3个月逐渐变小消失。术后6个月时A组2例黄斑区瘢痕愈合。结论 PPV联合改良内界膜(ILM)瓣技术相较于单层ILM瓣覆盖术治疗较大直径IMH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封闭裂孔促使黄斑结构的恢复。(眼科, 2022, 31: 369-374)  相似文献   

18.
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早期愈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早期愈合情况。方法:回顾分析了2001年1月~2003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25例(25只限),所有病人均采用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和(或)内界膜剥离,气-液交换和16%全氟丙烷(C3F8)充填。术后保持面朝下体位至少2周。采用裂隙灯、前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手术后1个月内的黄斑裂孔的关闭情况。手术后第1周内每天检查,14、21和28d行常规裂隙灯前置镜检查;根据手术后玻璃体腔气体吸收的情况行OCT检查,当气体吸收超过50%,黄斑部露出时即行OCT检查。结果:25只眼中23只眼术中完整的撕除黄斑裂孔周围内界膜,2只眼未能完整撕除裂孔旁的内界膜。在手术后24—48h,23只眼裂隙灯及裂隙灯前置镜检查未发现黄斑裂孔的形态,1个月内的OCT检查证实23只眼黄斑裂孔均闭合.裂孔闭合率为92%,随访期间未发现裂孔再裂开现象。未闭合的2只眼均为手术中未能完整撕除内界膜眼,其中1只眼为3期黄斑裂孔,1只眼为4期黄斑裂孔,在随访期间未见裂孔关闭。术后早期黄斑裂孔关闭的23只眼的OCT形态主要表现为:正常的中心凹形态(简单闭合)15只眼(65,2%),桥样结构8只眼(34.8%)。结论:大部分特发性黄斑裂孔在手术后早期即已关闭,提示特发性黄斑裂孔在形成过程中不伴局部的视网膜组织缺损或缺损极少,手术解除玻璃体,特别是内界膜的机械牵拉后视网膜可复位,裂孔闭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吲哚青绿染色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 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吲哚青绿染色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15例15只眼,对患者手术前、术后视力、黄斑裂孔地愈合情况进行检查随访.结果 本组15例15只眼均成功的剥离内界膜,随访6个月.黄斑裂孔完全愈合13只眼,2例裂孔直径缩小,裂孔封闭的成功率86.66%,视力提高率89.33%,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能有效的封闭特发性黄斑裂孔,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是指无明显病因,并非眼底疾病引发的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术(ILMP)是治疗IMH的有效治疗方法.ILMP可解除黄斑牵拉,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术后患者视力,已成为IMH手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内界膜的染色方法、术中玻璃体腔气体填充、面向下头位要求、术后裂孔愈合过程以及术后效果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