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术前鼻-牙槽突矫治器(PNAM)在完全性唇腭裂婴儿术前矫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术前鼻-牙槽突矫治器对45例非综合征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平均年龄为18.33 d)进行唇裂术前正畸治疗,测量治疗前后的鼻小柱倾斜度、鼻小柱长度、鼻孔宽度、鼻孔高度和牙槽骨裂隙宽度,并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PN...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鼻牙槽嵴塑形(PNAM)矫治器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腭部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3组,每组19例。A、B组均为非综合征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A组在唇腭裂手术前先行PNAM矫治,B组术前未行PNAM矫治。C组为3月龄左右鼻唇部及腭部发育正常婴儿。获取A组PNAM矫治前及PNAM矫治后唇裂术前、B组唇裂术前和C组的标准腭部模型正位照片,对模型照片进行测量。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A组PNAM矫治后与矫治前相比,患者的牙弓宽度(AW)、牙弓周长(AC)、腭部面积(PA)明显增加(P<0.05),腭部裂隙宽度(CPW)、牙槽突裂隙宽度(CWA)、牙槽突裂隙矢状向距离(CWAS)与水平向距离(CWAH)、前颌突倾斜度(PMD)、裂隙面积(CA)明显减小(P<0.05);但与C组相比仍有差距(P<0.05);B组AW、CPW、CA及PA较A组矫治前均明显增加(P<0.05)。多元方差分析表明,3组上颌结节间距离(TW)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NAM矫治是早期有效改善患者腭部原发畸形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婴儿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颌骨矫治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唇裂修复的效果,在16例婴儿期完全性唇腭裂术前采用Latham颌骨矫治器,关闭婴儿单侧唇腭裂的牙槽嵴裂隙,为唇鼻整形奠定基础。方法:采用Latham颌骨矫治器方法,个体化制作矫制器,用骨内针固定矫治器。用螺旋式加力法将错位的各骨段移位到较为理想的排列位置。结果:经过2~4周矫治后可使患侧鼻翼基底部升高,两侧牙槽嵴裂隙显著缩小。结论:对婴儿期完全性唇腭裂术前颌骨裂隙的矫治,为初期的整形手术奠定了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金宗华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10):639-639
目的:观察烤瓷冠桥对唇腭裂伴牙槽嵴裂患者正畸治疗后,前段牙弓的修复性保持效果;方法:9例唇腭裂伴牙槽嵴裂患者正畸治疗后,矫治器拆除时即刻行前牙烤瓷固定桥修复,对保持效果观察1-2年;结果:全部病例正畸治疗后的修复效果良好,正畸效果稳定;结论:唇腭裂伴牙槽嵴裂患者正畸治疗后即刻行烤瓷桥修复,能达到牙列美观、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唇腭裂术前鼻部矫正效果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鼻翼-牙槽改建矫治器对唇腭裂新生儿进行早期鼻部治疗,观察该矫治器对鼻翼、鼻小柱的矫治效果。方法:10例在早期行鼻翼-牙槽改建的唇腭裂患儿作为治疗组,10例未经任何术前矫正者作为对照组。在矫正前(T0)、唇裂术前(T1)、术后2周(T2)、术后半年(T3)分别拍摄鼻部照片,用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鼻翼、鼻小柱的对称性。结果:治疗组T0-T1、T1-T2,两侧鼻不对称率减小(P<0.05),T2-T3两侧鼻不对称率增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鼻不对称率的改变值在垂直方向上有显著差异(P<0.01),水平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翼-牙槽改建矫治器可明显改善鼻部对称性;术后半年,患侧鼻部有复发趋势,但其鼻翼拱形仍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口内扫描技术已成为当前数字化口腔医疗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临床应用也愈加广泛.该文梳理口内扫描技术的发展历程,对目前常用口内扫描仪技术原理进行分类介绍,并简要讲解该技术在口腔医学不同领域数字化诊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侯玉霞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5,8(3):139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先天发育畸形,序列治疗成为现代唇腭裂治疗的理想模式,其中正畸治疗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患儿出生到成人,主要包括:新生儿的术前矫形、牙牙合畸形的矫形和正畸、牙槽裂植骨前正畸、青少年和成年人正畸。新生儿的术前矫形是在患儿出生1个月内就开始的矫治。由于新生儿的软骨柔软和缺乏弹性,可塑性大,通过戴用矫治器可对严重移位牙槽嵴骨段、唇鼻畸形进行矫形,降低唇腭裂畸形的严重程度,提高手术修复的效果。术前鼻牙槽塑形治疗作为唇腭裂序列治疗的第一步,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此方面内容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应用口内扫描仪采集数字化牙颌模型与硅橡胶石膏模型测量之间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口腔正畸科门诊初诊患者共30例,分别制取上下颌硅橡胶印模并灌制成超硬石膏模型;并用口内扫描仪(Trios,3Shape,丹麦)获取数字化模型并记录上下颌口内扫描时间.对口内数字化模型和石膏模型的牙齿宽度,牙弓长度、宽度,Spee's曲度进行测量,应用配对t检验分析各测量项目在两种模型测量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上下颌扫描时间、上下颌拥挤度的差异;重复测量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两种模型上测量包含第一磨牙以前所有牙齿宽度,牙弓长度、宽度,Spee's曲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重复测量ICC大于0.90.口内扫描时间上颌(411.9±162.2)s明显大于下颌(290.8±94.9)s,(P<0.001).结论 口内扫描获取的数字化模型与传统石膏模型测量之间无明显差异,有望在今后替代石膏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口内扫描数字化印模(IDI)技术对固定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Ovi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以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关于IDI对口腔固定修复治疗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各数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全口牙列传统石膏模型和数字化模型的线性测量数据,评估口腔扫描系统的精确性与可重复性.方法:由5位志愿者构成传统模型组(对照组)与口内扫描组(实验组).对志愿者进行传统硅橡胶取模、石膏灌制后,采用Trios Ortho口内扫描仪(3 Shape公司)对志愿者分别于8点、13点、18点进行全口牙列口内扫描,为期15 d.采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石膏模型,Simplant软件测量口内扫描图像.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测试者分别于上午8点、13点、18点进行测量,重复15 d.采用SAS 11.0软件包中的配对t检验进行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的精确性比较,可重复性研究则为在实验组组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精确性研究中,志愿者1的参数23L有显著差异(P<0.01),5位志愿者的其他所有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重复性研究中,5位志愿者各参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口口内直接数字化扫描的精确性与可重复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唇腭裂新生儿术前矫治方法与技术的探讨及术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唇腭裂新生儿术前鼻-腭-牙槽骨矫形的方法与技术并进行初步疗效评价.方法:对10 例单侧唇腭裂新生儿(包括2 例伴对侧I度唇裂)进行术前鼻-腭-牙槽骨矫形主要包括鼻矫形、恢复牙弓形态、减小腭部裂隙;矫形后用改良Millard法行单侧唇裂唇鼻畸形同期整复术.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10 例唇腭裂新生儿经3 个月左右术前鼻-腭-牙槽骨矫形,鼻小柱高度、鼻塌陷畸形显著改善及鼻小柱歪斜度减小(P<0.01);唇部软组织裂隙宽度显著变窄(P<0.05),牙槽裂隙及腭部裂隙显著变窄(P<0.01).经矫形的患儿术后鼻对称性得到很好的恢复;唇部形态恢复佳.结论:唇腭裂患者术前进行鼻-腭-牙槽骨矫形是值得采用的序列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口内三维扫描技术发展迅速,精度不断提高,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在单冠修复、三单位固定桥以及单枚种植体上部修复方面,口内三维扫描仪的扫描精度可满足临床要求;但在跨度过大的固定修复领域,其扫描精度仍存在不足。由于光学扫描原理的局限,目前临床难以通过口内三维扫描仪直接获取功能整塑后的软组织形态,口内三维扫描技术尚存在技术瓶颈。本文通过回顾和总结常见口内三维扫描仪对口腔软硬组织的扫描精度,分析口内三维扫描技术的临床适用性及局限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鼻牙槽塑形器对唇腭裂患儿进行术前唇、牙槽裂隙及鼻畸形矫正,观察鼻牙槽塑形疗效,总结矫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鼻牙槽塑形治疗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鼻牙槽塑形治疗的患儿29例,其中单侧唇腭裂19例,双侧唇腭裂10例;初诊年龄为出生后3~150d,矫治周期2.5~3个月,每2周复诊,调整矫正器。结果:参照鼻牙槽塑形治疗评价标准,17例患儿矫治成功,唇、牙槽裂隙明显缩小,鼻不对称畸形明显改善,鼻小柱延长;9例好转,唇、鼻畸形部分纠正,利于手术;3例患者放弃治疗。结论:鼻牙槽塑形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初诊年龄、印模、腭护板和鼻撑的调整、鼻模的应用;正畸科需要与口腔颌面外科、整形外科医师取得共识,尽早给患儿开始治疗,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高压蒸汽灭菌次数对口内扫描仪扫描精度的影响,为临床消毒规范化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个未经使用的口内扫描仪(Trios,3Shape,丹麦)扫描头,经1、20、40、60次高压蒸汽灭菌后扫描同一标准牙列石膏模型,获得灭菌1、20、40、60次组数据,每个扫描头每次灭菌循环后重复扫描模型5次。使用模型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评价咬合接触面积及咬合接触点的分布,分析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扫描牙列模型颊侧部分获取数字化咬合记录的可靠性。方法 使用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TRIOS、CS3600、CEREC Omnicam)分别扫描10副上下颌牙列模型后,通过扫描颊侧部分获得具有牙尖交错位三维空间位置关系的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以口外扫描仓获得的数字化模型为对照组,应用逆向工程软件的偏差分析功能显示下颌牙列模型上的咬合接触图像,测量上下颌间的咬合接触面积、咬合接触点的分布,并运用SAS统计学软件比较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的咬合关系精确度。结果 全牙列咬合接触面积:TRIOS组为(15.160 ± 8.145)mm2,CEREC组为(13.153 ± 5.080)mm2,CS3600组为(27.509 ± 20.847)mm2,对照组为(23.194 ± 18.194)mm2;3个口内扫描仪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S3600组分别与TRIOS组和CERE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TRIOS组与CERE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咬合接触面积分布统计图显示,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所得的面积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咬合接触面积磨牙区>前磨牙区>前牙区。咬合接触点分布统计图显示,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全牙列咬合接触点分布呈左右对称,接触点数少于对照组;位于中央窝和边缘嵴处的接触点在口内扫描仪与对照组之间出现的重复率较高。结论 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通过颊侧扫描记录上下颌位置关系,得到数字化咬合记录。在全牙列咬合接触面积方面,3个口内扫描仪均与口外扫描仓无明显差异;咬合接触面积的主要差异在于磨牙区,TRIOS和CEREC Omnicam 相比CS3600的磨牙区咬合接触面积更接近口外扫描仓。咬合接触点位于中央窝和边缘嵴处记录的准确性要高于颊舌尖斜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口内扫描数字化印模(IDI)技术在磨牙区牙体缺损达龈下全冠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10月因磨牙区牙体缺损达牙龈下患者16例(16颗患牙)。完成牙体预备后,采用IDI获取龈上基牙数据,再用改良法双相二次印模技术获得包括龈下缺损牙体组织的基牙石膏模型;通过扫描石膏模型将龈下牙体组织数据与IDI获得的数字模型数据拟合,获取完整的基牙数据。CAD/CAM完成全解剖氧化锆冠的设计与制作。评价修复效果,并于治疗1个月、6个月后复查基牙牙菌斑指数(PLI)和牙龈指数(GI)。结果:16颗全冠边缘完整性、就位支点、边缘台阶评级、咬合评级均为临床接受等级。冠边缘适合性检查颊侧(92.36±10.32)μm、舌/腭侧(106±12.35)μm、近中(85±8.35)μm、远中(88±9.45)μm。修复后1个月患牙PLI和GI分别为(0.78±0.43)分和(0.82±0.53)分;修复后6个月PLI和GI分别为(0.58±0.40)分和(0.72±0.46)分。结论:通过改良IDI技术,实现磨牙区舌/腭侧牙体缺损达龈下冠修复,短期修复效果临床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鼻牙槽塑形(PNAM)治疗前及术后3年鼻部对称性的测量,分析PNAM治疗术后3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1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PNAM治疗的15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从PNAM治疗前至治疗后3年分为4个时间点:初次就诊(T0)、PNAM治疗结束(T1)、唇裂修复术后(T2)和治疗后3年(T3);拍摄正位和仰90°面部照片,在照片中标记12个鼻部标志点,进行16项测量。结果 与T0进行相比,T1鼻背倾斜度和鼻小柱倾斜度明显减小(均P<0.05);与T1相比,T2鼻背倾斜度、鼻小柱倾斜度、患侧与健侧鼻翼高度比、患侧与健侧鼻底高度比、鼻底与内眦连线比均明显减小(均P<0.05),患侧鼻翼顶与鼻底高度比明显增大(均P<0.05);与T2相比,T3鼻小柱倾斜度有复发,其余测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NAM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鼻部对称性,鼻部形态在术后3年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