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与胃肠道自主神经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临床、影像及病理工作者对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存在深信不疑,并且认为平滑肌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当前,人们已将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gastroin-testinal mesenchymal tumor,GIMT)以平滑肌肿瘤为主的观点逐渐转变到以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为主的观点上来,大量文献报道了当前认识的GIST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点.  相似文献   

2.
3.
颈静脉球瘤1例及副神经节瘤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副神经节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颈静脉球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颈静脉球瘤的组织学改变类似于其他部位的副神经节瘤,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Syn、CgA和NSE均阳性,EMA、CK、HMB45、CD34和CD99均阴性。结论颈静脉球瘤是一种起源于副神经节的少见肿瘤,呈侵袭性生长,有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结合CT或MR I影像学资料和免疫组化标记可以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炎性假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性假瘤可发生肺、肝及其他多种部位,男女发病机会均等。肺内病损呈肿瘤样肿块,质实。主要成分为浆细胞、组织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其病因推测为特异性病原分子存在抑或宿主内因缺陷导致此种慢性肉芽肿形成。  相似文献   

5.
圆柱瘤1例     
甘晓东 《解剖与临床》1998,3(4):192-192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2岁。因鼻根部起小结节5年,于1996年7月2日就诊。5年前无意中发现鼻根处出现芝麻大丘疹,无自觉症状,皮疹缓慢增至绿豆大小较硬结节,表面不红,不破渍。查:鼻根部见境界清楚的绿豆大半球形隆起结节,肤色正常,表面光滑,质较硬,与皮肤相连,无触痛。皮损切除活检病理显示:真皮内肿瘤,由增多的管腔及瘤细胞团组成。  相似文献   

6.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诱发因素.预防性HPV疫苗是一种预防宫颈癌的新方法,其效果得到了多项临床试验的肯定.治疗性HPV疫苗的研发同样备受关注,目前治疗性疫苗的类型很多,但因其机制较复杂,大多仍处在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γ-刀治疗脑听神经瘤的效果。方法;对64例γ-刀术后听神经瘤患者随访2;5年,定期MR复查及神经系统检查,结果:肿瘤中央增强密度区消失占82.8%(53/64),肿瘤生长控制摔(95.3%),有用听力保留率52.4(13/24)。结论:对于无手术适应症或拒绝手术的听神经瘤患者γ-刀治疗无疑是值得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Askin瘤的起源及本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Askin瘤的本质、起源。方法:以临床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技术和细胞遗传技术对22例Ashin瘤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瘤细胞免疫组化为MIC2(CD99),NSE、CgA阳性;电镜下见神经分泌颗粒;细胞遗传分析示特异性基因遗传异位,即t(11;22)(q24;q12)。这些特点与恶性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相同。结论:Askin瘤实际上是PNET/尤文肉瘤家族的一员,只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鼠S180移植瘤及瘤周组织淋巴管和血管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将S180小鼠腹水瘤接种于昆明小鼠左腋部皮下,20天切取肿瘤组织及瘤周组织和对侧同一部位正常皮下组织作对照,HE染色观察确认肿瘤.光镜下用Schiff染色观察淋巴管和血管.结果动物模型显示两周以上小鼠腋部可见明显肿块.Schiff染色可见瘤中心区液化坏死,无毛细淋巴管;瘤周边区淋巴管及血管密度和淋巴管及血管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侧(P<0.001~P<0.005).瘤周边区淋巴管分布不均匀,管腔大,形态不规则,管壁薄.结论S180小鼠移植瘤中心区无淋巴管,可见血管;瘤周边区淋巴管及血管密度高,管腔扩张,形态不规则.  相似文献   

10.
室间隔膜部瘤破裂与室间隔缺损伴发的膜部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间隔缺损与膜部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主要包括两种情况:即室间隔膜部瘤破裂与室间隔缺损伴发的膜部瘤,前者被称为真性膜部瘤,后者则为假性膜部瘤。有文献报道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伴有膜部瘤者达30%~60%,作者在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进行介入治疗研究中,发现有48.75%的患者合并有膜部瘤。张玉顺等报告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者高达86%。  相似文献   

11.
卵巢粘液瘤合并腹膜假性粘液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粘液瘤合并腹膜假性粘液瘤在临床上非常罕见,易误诊。我院最近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女,57岁,农民。因“进行性腹膨隆,腹胀10月”入院。近二月下腹增大明显,伴消瘦、乏力、纳差、无发热、腹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不同亚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中的分布,探讨其在NI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78例NIP腊包埋组织标本分为单纯NIP组、伴不典型增生NIP组和NIP癌变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鼻腔粘膜组织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HPV6、11、16及18型感染情况.结果 78例NIP石蜡包埋组织标本HPV总阳性率为61.5%.单纯NIP组、伴不典型增生NIP组和NIP癌变组阳性率分别达59.5%、73.9%和46.2%.随着NIP临床分期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也呈相应的上升趋势.单纯NIP组以低危型HPV6、11型感染为主,NIP癌变组则同时检出高危型HPV16型和HPV18型.结论 HPV感染在NIP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高危型HPV感染能扩大NIP病变范围,而HPV16、18型可能与NIP恶变有关联.  相似文献   

13.
恶性横纹肌样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横纹肌样瘤朱梅刚恶性横纹肌样瘤(malignantrhabdoidtumor,MRT)是好发于婴幼儿、少见的恶性肿瘤。本瘤首先由Beckwith[1]描述,从原诊断wilms′瘤中分出。当时称之为“预后不良的横纹肌肉瘤样wilms′瘤”。1981...  相似文献   

14.
汪志超  胡可明  张毅  陈康海 《医学信息》2010,23(6):1656-1657
目的 探讨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4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分别采用SE序列T1﹑T2及STIR序列.结果 44例中,单椎体受累18例,多椎体受累26例,单纯附件受累8例,并椎旁软组织肿块15例.结论 MRI是脊柱转移瘤的高敏感性检查方法,有助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胸腺瘤多为良性,但也可能为恶性,一般位于前纵隔,极少数见于后纵隔或胸内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常并发贫血、发热及纵隔压迫症状。一部分病人合并重症肌无力。一旦发现胸腺瘤应早期手术治疗。现将胸腺瘤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报告如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性,42岁,胆囊积水7年余,因腹胀伴腹痛10天入院,腹痛表现为右上腹钝性疼痛,不伴转移性。腹部B超及腹部CT示"胆囊占位",未行任何治疗。既往无任何手术及肿瘤等病史。外科检查未见任何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腹部B超示胆囊壁增厚,大小5.5 cm×2.6 cm,内探及点条血流信号,黏膜层回声尚连续。腹部CT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最厚处约26 mm,动态增强呈渐进性轻度强化,内壁见渐进性明显强化,延迟期强化减退,右下腹肠系膜多发淋巴结轻度肿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5岁,发现左颌下包块4年、无疼痛。查体:左颌下可触及一5cm×4cm×3cm大小包块,质韧,可活动,无压痛,余无异常。病理检查:结节状肿物1件,5cm×4cm×3cm大小,肿块包膜完整,切面见多个微小囊腔。光镜下见:瘤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巢状结...  相似文献   

19.
肾素分泌瘤     
肾素分泌瘤1刘宝宜2郭磊2孔垂泽3刘冬娟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1病理学教研室、2附属一院泌尿外科、3电镜室,沈阳110001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3年前经常出现阵发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周身肌肉酸痛乏力。血压经常维持在32/21kPa左右。近日上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旁黏液瘤(Juxta-articular myxoma,JAM)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JAM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结果肿块位于左胫骨内侧髌骨下缘,不规则组织7cm×3cm×2cm,境界不清,切面周围为淡黄色脂肪组织,中央大部分区域呈黏液胶冻状。镜检:梭形、星芒状纤维母细胞样瘤细胞稀疏散在分布于丰富的黏液样基质中,细胞形态良善,间质血管稀少。部分区域血管丰富。散在有形状、大小不同的囊性腱鞘囊肿样腔隙。肿瘤界限不清,内有脂肪组织陷入。特殊染色:黏液样基质阿辛蓝弥漫(+)。免疫表型:瘤细胞Vim(+),部分瘤细胞α-SMA、CD34(+)。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JAM为良性病变,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类似于肌内黏液瘤,见于膝、肩、肘、踝、髋等大关节旁。约有1/3病例复发,故长期随访是必要的。需与黏液性脂肪肉瘤、黏液纤维肉瘤、骨外黏液性软骨肉瘤、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等鉴别,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