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下颌阻生智齿微创拔牙中的参考价值。方法 :在下颌阻生智齿(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拔除术前拍曲面断层X线片检查,筛选出IMTM与下牙槽神经管接触或部分影像重叠的49例(50颗牙)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查,了解牙根与下牙槽神经管及神经的关系。49例采用外科专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技术行IMTM拔除术。结果:锥形束CT对IMTM拔除在阻力分析、合理去除骨组织、保护邻牙及防止下牙槽神经损伤方面具有明显的参考意义。结论:锥形束CT在IMTM微创拔牙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微创拔牙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朝阳医院口腔科需要进行IMTM拔除、全景曲面体层片(panoramic radiography,PAN)显示IMTM根尖部与下颌管相邻、部分重叠或显影不清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进一步CBCT检查,而对照组仅拍摄PAN。每组男、女患者各30例。采用微创拔牙术拔除IMTM。术后立即记录拔牙时间、术中断根情况,术后3d电话回访患者疼痛、出血、肿胀及下唇麻木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拔牙时间、断根率、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肿胀发生率以及术后下唇麻木发生率(分别为11.7min、5、8.3、5、16.7和0)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1min、16.7、20、11.7、28.3和6.7),其中拔牙时间、断根率及术后下唇麻木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CBCT应用于IMTM微创拔牙术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达到更好的微创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分析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三维位置关系,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风险评估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口腔科需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患者732例(1063颗患牙)。所有患者曲面体层片显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牙根与下颌管接触或重叠,调整CBCT十字观察轴的位置和角度形成坐标轴,在冠状面根据下颌管在坐标中的位置,对下颌管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包括颊侧、颊侧偏下、下方偏颊、下方居中、下方偏舌、舌侧偏下和舌侧,每类可再分为接触、非接触亚类。测量并比较各类下颌管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接触率和距离差异。结果 1063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牙根与下颌管的接触率为53.6%,各类接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945,P <0.001)。其中,舌侧和舌侧偏下的接触率分别为97.2%、96.7%,明显高于除下方偏舌外的其他分类接触率;下方偏舌、下方居中及颊侧的接触率分别为79.2%、70.2%、60.0%,均高于下方偏颊和颊侧偏下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 cone beam CT,CB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拔除术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根尖片或曲面平展片检查显示下颌管(MC)与IMTM根尖相邻或相重叠的病例55例(60颗牙),行CBCT检查,根据CBCT所提供的影像资料,判断IMTM周围组织情况,采用涡轮钻分牙拔除IMTM。结果 55例患者均未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情况。结论 CBCT较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成像更清晰,定位更准确,尤其有利于颊舌向位置关系的显示。对于中低位的IMTM应行CBCT检查以避免拔牙过程中损伤相邻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确定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与下牙槽神经管位置关系,为IMTM拔除术中预防下牙槽神经损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通过IMTM拔除术前曲面体层X线片检查,筛选出IMTM与下牙槽神经管存在较大范围接触或部分重叠影像表现的49例患者(60侧),进一步行CBCT检查,结合种植机微动力系统微创拔牙术中观察结果,应用诊断试验的方法评价术前CB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术前CBCT观察IMTM突破下牙槽神经管壁判断的灵敏度82.8%、特异度87.0%,Youden指数0.69,阳性预测值88.9%,阴性预测值80.0%.两位口腔放射医师术前对CBCT共同判读的结果与术中观察结果的符合率为84.6%(44/52).对两位医师术前分别判读CBCT影像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Kappa值=0.80.结论 对于曲面体层X线片显示IMTM与下牙槽神经管存在较大范围接触或部分重叠影像表现的病例应用CBCT术前检查,CBCT显示的IMTM与下牙槽神经管的关系与临床实际观察结果一致性较高.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in judg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and the inferior alveolar canal(IAC).Methods Sixty IMTM superimposing on the canal partially or touching the canal in line on panoramic radiograms were examined by CBCT. All CBCT images of these cases were observed by two dentists respectively. Then, all these IMTM were extract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d the conditions of the IMTM sockets were observed. Two dentists observed the CBCT images independently and reached a consensus. Diagnosis test was perform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Eight IMTM sockets were bleeding during the extracted operation, and whether the IAC wall was broken could not be judged. The other 52 IMTM sockets were clear and the walls of IAC were broken in 29 IMTM extraction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Youden index,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CBCT were 82.8%, 87.0%, 88.9% and 80.0% respectively.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judged by the two dentists and Kappa coefficient were calculated as 84.6% and 0.800. Conclusions The CBCT examination had good authenticity and reliability, and it was very helpful in predicting the a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TM and IAC.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曲面断层片上表现为下颌管与下颌第三磨牙影像重叠的患者,其二者在锥形束CT(CBCT)上的位置关系,为临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研究184颗(146例患者)在曲面断层片上表现为与下颌神经管有影像重叠的下颌第三磨牙,在CBCT上其牙根与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关系。分析两者之间位置关系与阻生类型、性别、曲面断层片上下颌神经管骨白线是否可见的相关性。测量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接触的患者其接触的长度及宽度,分析接触长度、宽度与牙根和下颌神经管相对位置的相关性。结果:CBCT图像上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之间是否接触,与其在颌骨内的深度相关,低位阻生接触可能大(P=0.002),与性别相关,女性多(P=0.020);当曲面断层片中下颌神经管骨白线不可见时,接触可能大(P=0.001)。当下颌神经管与牙根舌侧接触时,接触的长度、宽度可能较大。结论:CBCT与曲面断层片相比能更好地体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的关系,提供更准确的术前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CBCT评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下牙槽神经损伤的手术风险,并指导拔牙手术径路选择。方法:对曲面体层片显示下颌第三磨牙根端与下颌神经管接触重叠,评估下牙槽神经易损伤病例42例,65侧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进行CBCT检查。两组医师(每组口腔外科医师和颌面影像科医师各1名)分别根据曲面体层片和CBCT图像评估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时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程度并进行手术设计,应用x2检验两种影像评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度。结果:评估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时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可能性经曲面体层片和CBCT对比研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曲面体层片相比,CBCT为临床医师提供了阻生磨牙与下颌神经管之间三维影像的空间距离,有效辅助了牙拔除手术方式的设计(P<0.001)。结论: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可能造成下牙槽神经损伤的评估中,与曲面体层片相比,CBCT可以更好地评估手术风险,能指导术者帮助选择更恰当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探讨与下颌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canal,IAC)相交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s,IMTMs)的阻生类型,并观察手术拔除阻生牙后下牙槽神经损伤与阻生类型间的关系。方法:对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确诊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接触或相交的378例患者共658侧阻生牙,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将阻生牙分为4类:Ⅰ类位于神经管的上方,Ⅱ类位于神经管的颊侧,Ⅲ类位于神经管的舌侧,Ⅳ类下颌神经管位于牙根之间。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拔除,术后观察容易引起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阻生类型,统计各种类型神经损伤的例数,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阻生牙拔除后,下牙槽神经损伤率为6.8%(45/658)。其中,第Ⅰ类15例(15/332)发生下唇麻木、第Ⅱ类19例 (19/108) 发生下唇麻木、第Ⅲ类11例(11/210)发生下唇麻木,第IV类未发生下唇麻木(0/8)。统计学分析显示,阻生牙拔除后,第Ⅰ类和第Ⅱ类、第Ⅱ类和第Ⅲ类下牙槽神经损伤率有显著差异(P<0.01),第Ⅰ类和第Ⅲ类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CBCT冠状位可将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相交的患者分为4类,手术拔除过程中均有损伤下牙槽神经的危险,尤其是位于下颌神经管颊侧的阻生牙。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面颊部六神丸局敷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评价六神丸在该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有双侧基本对称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男性患者40例,一侧阻生牙拔除术后颊面部六神丸局部外敷(试验组),另一侧术后无药物局部外敷(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疼痛、肿胀、开口受限程度。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试验组术后24、72 h疼痛、肿胀度比对照组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20 h疼痛、肿胀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张口受限程度方面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六神丸颊面部局部外敷能有效减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分析随年龄增长下颌第三磨牙生长发育的变化,为临床判断是否需要预防性拔除第三磨牙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15 ~ 20周岁患者CBCT数字影像资料,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6例,其中男44例,女52例。共计下颌第三磨牙192颗。运用Invivo 5.4.5软件测量下颌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长轴之间的角度、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以及下颌第三磨牙牙根长度,并对下颌第三磨牙生长情况进行分类。结果 不同性别患者下颌第三磨牙生长类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794,P < 0.05);不同年龄患者下颌第三磨牙生长类型与生长位置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8.269、80.501,均P < 0.05),其中垂直生长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长大致呈增加趋势;不同年龄患者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及下颌第三磨牙牙根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通过CBCT测量青少年下颌第三磨牙阻生角度等,为临床医生预测下颌第三磨牙生长发育的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并发咽旁间隙感染3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生牙拔除术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手术 ,因其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而较易引起拔牙并发症 ,从1980年至 2 0 0 2年我科在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后引起咽旁间隙感染患者 3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中男性 2人 ,女性 1人。年龄在 36岁至 4 8岁 ,均为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3例均为埋伏阻生。 2例采用翻瓣、去骨、劈开去除阻力并拔除 ,术后给予口服抗生素。患者术后 2~ 3d因咽喉疼痛及吞咽困难来本科复诊。面部外形略不对称 ,拔牙处稍有肿胀 ,患处颈部疼痛 ,张口 2cm ,拔牙创充血红肿 ,内有少量淡黄色液体及食物残渣 ,咽侧壁充血水肿 ,软…  相似文献   

14.
锥形束CT可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信息,在临床牙科领域巳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发挥了一定作用。锥形束CT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主要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检查,本文就近些年锥形束CT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锥形束CT(CBCT)凭借其分辨率高、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放射剂量低、扫描时间短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到口腔医学的众多领域中,为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本文就CBCT在颞下颌关节区域检查的优势、可靠性以及CBCT在颞下颌关节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曲面体层X线片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根尖部与下颌管重叠时的三维位置关系分类,以指导临床采用恰当方法拔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方法 选取在曲面体层X线片上牙根与下颌管有重叠的57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查,了解两者间的三维位置关系,拟定安全的拔除手术方案.结果 55例患者的57颗患牙的CBCT影像中,22颗患牙牙根(38.6%)突破下颌管壁位于下颌管内;30颗患牙(52.6%)的牙根位于下颌管的舌侧,未与下颌管发生接触;4颗患牙(7.0%)的牙根位于下颌管的颊侧,未与下颌管发生接触;1颗患牙(1.8%)的双根跨于下颌管间.57颗患牙均顺利完成拔牙手术,1例患者(1.8%)出现短暂的下唇麻木于术后1个月后恢复.结论 曲面体层X线片上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根尖部与下颌管重叠的病例中,下颌第三磨牙的根尖多位于下颌管的舌侧或位于下齿槽神经管内,CBCT检查对拟定正确安全的拔除术式和降低下齿槽神经损伤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锥形束CT观测下颌第一磨牙牙根的解剖学形态,计算出桩道制备的合理空间,指导临床桩道的制备。方法对71例患者的121颗下颌第一磨牙的牙根采用锥形束CT进行扫描,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重建三维数据图像,按照桩道制备的要求进行分析设计。结果下颌第一磨牙可以设计3个桩道:远中根桩道空间较大,有效可用长度为(7.19±0.91)mm,根尖上方4 mm处桩道直径为(0.80±0.12)mm;近中根有效可用长度为(6.92±1.02)mm,颊侧桩道在根尖上方4 mm处直径为(0.71±0.08)mm,舌侧桩道在根尖上方4 mm处直径为(0.71±0.07)mm。桩道应制备成一定的锥度。结论下颌第一磨牙桩道制备空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变化较大;桩道制备应遵循个性化设计原则以达到最佳效果。锥形束CT可以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维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下颌后牙区种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下颌后牙缺失患者采用CBCT 进行种植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检查,得到下颌骨多层面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影像,了解拟种植区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形态及相邻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骨结合情况。结果 CBCT检查显示种植区三维影像,对种植区骨量、骨质进行准确的测量分析,为种植体直径、长度等的选择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为50例下颌后牙区种植手术方案制定提供有效的帮助,成功植入种植体67颗。所有病例均无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CBCT可准确评估种植牙术前下颌后牙区的牙槽骨骨量,并可在术后检查中更清晰地反映种植体周围骨质。  相似文献   

19.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会对口腔的健康造成多种危害。作者对近五年来的 12 2 6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原因进行了临床回顾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93~ 1998年拔除下颌第三阻生磨牙 12 2 6例。其中男性 5 85例 ,占 47.72 % ;女性 6 41例 ,占 5 2 .2 8%。年龄最小16岁 ,最大 80岁。 2 1~ 2 5岁年龄组人数最多 ,共 399例 ,占32 .5 4%。术前患者全部拍摄X光牙片或曲面断层片 ,对邻牙有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取记存模型。在首诊检查中 ,下颌第三磨牙双侧阻生 10 5 7例 ,单侧阻生 16 9例 ,共 12 2 6例计有阻生牙2 2 83颗。在拔牙原因统计中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武汉市青少年下颌第三磨牙的生长发育状况,为临床预防性拔除青少年下颌第三磨牙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武汉存济口腔医院就诊的562名12~16周岁青少年患者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数字影像资料,其中男252例,女310例,观察下颌第三磨牙的发育状况、萌出方向及下颌牙列拥挤情况。结果:下颌第三磨牙的检出率为95.2%,下颌第三磨牙的检出率无性别差异(P>0.05);大多数下颌第三磨牙处于牙冠形成生长发育阶段,冠根生长发育状况无性别差异(P>0.05);近中向阻生发育最常见,并且常伴有下颌牙列拥挤。结论:CBCT可用于准确评估青少年下颌第三磨牙生长发育状况。对12~16岁人群下颌第三磨牙生长发育状况的了解有助于为临床预防性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