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小儿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主要症状和体征为头痛、呕吐、步态不稳、颈强直、躯体共济失调和头围异常增大,其中25例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6例误诊为急性脑脊髓膜炎,12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CT检查阳性率为96.8%,MRI阳性率为100%,MRI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5.7%。结论小儿后颅窝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体征不明显,采取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措施有助于减少或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脊髓栓系松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64例脊髓栓系患儿临床资料,男38例,女26例。年龄1个月至13岁,平均(23.5±28.9)个月。患儿在进行脊髓栓系松解术的过程中均接受多模式[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和/或球海绵体括约肌反射(bulbocavernosus sphincter reflex,BCR)]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根据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调整手术操作。结果 64例中有62例完全松解脊髓栓系,2例脊髓栓系术后再栓系患儿由于脊髓脂肪瘤粘连紧密行部分松解,4例术前、术中无法诱发出运动诱发电位,60例(93.75%)术前、术中可诱发出运动诱发电位并记录到肌肉动作电位,术后监测所有患儿未出现运动诱发电位消失或显著下降。44例脂肪瘤型脊髓栓系患儿术前脊髓直径(CORD)/硬脊膜囊直径(SAC)的值为(0.81±0.22),术后CORD/SAC的值为(0.38±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85,P 0.001)。术后随访中发现14例大小便功能异常患儿中改善7例,无改善6例,1例术后小便障碍加重出现尿潴留,经导尿训练后恢复; 8例腰背部疼痛或双下肢神经功能异常患儿中,改善7例,无改善1例,无一例加重或脊髓栓系复发。结论脊髓栓系松解术中应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multimodal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MIOM)可帮助术者鉴别正常神经组织,在保护神经组织的同时最大范围切除脂肪瘤,降低CORD/SAC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血管骨骼化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为研究对象,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病例根据术前是否进行3D肿瘤模型打印分为3D打印组和非3D打印组。记录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手术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资料,术后对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D打印组共15例,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40. 5±28. 6)个月;非3D打印组共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43. 3±24. 8)个月。3D模型显示肿瘤与临近脏器、血管间的位置关系清晰。所有患儿均成功接受血管骨骼化肿瘤切除术。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肿瘤分期、肿瘤侵犯血管数目、手术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及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D打印组手术用时显著少于非3D打印组(P 0. 05),且患儿家属对病情掌握程度明显高于非3D打印组(P 0. 05)。结论 3D打印肿瘤模型可清晰显示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复杂的解剖关系,有利于外科医生进行术前规划,缩短手术时间,并可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手术方式的认知及认可程度,有利于增进患儿家属对医生工作的理解和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儿童腰椎滑脱后路复位融合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19例,其中男2例,女17例,平均年龄(9.1±2.7)岁,均行后路复位融合固定手术.术中同时进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  相似文献   

5.
微创外科技术在小儿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创外科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Sugery,MIS)应用于小儿外科疾病的诊治已日益广泛,它具有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外形美观等诸多优点。目前在小儿肿瘤外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肿瘤组织的活检、分期及可切除性的评估、复发或转移性疾病的诊断以及对肿瘤组织的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切除腹腔巨大囊性肿块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方法本组4例,年龄7月~4岁,采用双Trocar技术,腹腔镜辅助下对腹腔巨大囊性肿块予以手术治疗。1例肠系膜囊肿,1例后腹膜囊状淋巴管瘤,1例肠系膜囊状淋巴管瘤,1例肠源性囊肿。结果4例手术操作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3h,术后3~10d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经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腹腔巨大囊性肿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腹腔镜技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7.
小儿后颅窝肿瘤开骨瓣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对后颅窝肿瘤的手术采用咬骨窗术,即咬除枕骨,关颅时不缝硬膜,颅骨缺损也无法修复。这种开颅方式有许多并发症:后颅窝颅骨缺损、局部积液、长期发烧等。由于局部颅骨缺损,对儿童的心理成长可造成不良影响。现代外科手术要求解剖结构的完整,从1997年9月到11月,我院小儿神经外科病房共实施6例后颅窝开骨瓣术:缝合硬膜并骨瓣复位,术后效果相当满意,避免了许多后颅窝咬骨窗术后所引起的并发症。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共有6例小儿后颅窝肿瘤实施了后颅窝开骨瓣术,有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3例、小脑半球星型细胞瘤3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骨骼化解剖在小儿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由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3例采用血管骨骼化解剖方法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类别及分期、手术方式、肿瘤切除完整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术后并发小脑性缄默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例继发小脑性缄默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 16例患儿中,因后颅窝病变行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2例,经保守治疗的2例和14例术后患儿均继发不同程度的小脑性缄默综合征并伴有其他神经功能障碍,于术后2~6 d出现缄默,持续约2周至3个月不等,大部分患儿缄默好转后仍有持续1~3个月的语言障碍。结论儿童后颅窝病变,特别是大型小脑蚓部肿瘤术后,易发生小脑性缄默综合征,有一定的潜伏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已经成为现代微侵袭神经外科治疗不可缺少的辅助技术, 它通过各种电生理技术提供术中实时神经功能监测、协助判断切除范围以及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儿童神经系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在疾病谱、疾病电生理特点、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参数等方面与成人不同。目前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成人神经外科已普遍开展, 但在儿童神经外科尚处于探索阶段,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及争议。本文结合笔者三十余年成人及儿童神经外科工作中开展神经电生理监测的经验, 结合文献, 阐述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儿童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儿童脊柱侧凸类型多样,症状轻重不一。手术矫正的目的是纠正脊柱冠状面及矢状面畸形,阻止畸形进展,改善外观和功能。医源性脊髓损伤一直是脊柱相关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明显降低了脊柱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国内外公认在脊柱侧凸矫正过程中,只要涉及脊髓水平,不论成人或儿童,都需要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是利用各种神经电生理技术,监测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的功能完整情况。目前脊柱手术中主要应用以下几种方法: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SEPs)、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EMG包括自由肌电图(free electromyogram,fEMG)和刺激肌电图(triggered EMG,tEMG)。本文介绍儿童脊柱侧凸的常见类型及矫正方法,同时对术中神经监测在小儿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镜切除小儿肿瘤的可行性、临床效果、操作技巧与应用前景等,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胸腔镜、腹腔镜治疗的221例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221例肿瘤患儿中胸腔镜切除肺及纵膈肿瘤53例,腹腔镜切除腹腔、盆腔及腹膜后肿瘤168例。其中2例腹膜后肿瘤中转开腹手术; 5例回盲部肿瘤,33例卵巢囊肿及19例卵巢畸胎瘤腹腔镜探查后经脐部拖出切除;其余手术均在腔镜下完成。术中无副损伤、无输血,术后Trocar口感染9例,瘢痕疙瘩5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1. 6) d。术后随访发现2例肺囊肿出现复发,行2次手术切除后治愈; 1例肠系膜淋巴管瘤出现黏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后好转; 1例膀胱横纹肌肉瘤术后半年死亡; 1例腹膜后未成熟畸胎瘤化疗后死亡;其余恶性肿瘤患儿生存良好,恶性肿瘤生存率为80%(8/10)。结论腔镜切除小儿肿瘤就安全可行的;囊性肿瘤抽吸减压后经脐部拖出操作便捷、创伤小,囊实性肿瘤可以减压后拖出切除,也可全腔镜下切除;小的实性肿瘤不论良性、恶性均可腔镜更好切除;瘤体较大人实性肿瘤要适时中转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背侧腰切口在小儿泌尿外科的应用。方法 在十二肋与髂嵴之间、竖脊肌外侧作皮肤小切口,切开胸腰筋膜,进入腹膜后间隙,显露肾及输尿管上段。共应用20例22侧,年龄9个月。13岁,男16例,女4例,左侧7例,右侧11例,双侧2例。结果 经此切口实施了14侧肾盂切开取石术,2侧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4侧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2侧肾切除术,随访无切口及腹部并发症。结论 小儿背侧腰切口适用于病变定位第四腰椎横突以上的上段输尿管及肾的手术,其优点是不切断重要的肌肉、层次简单、显露迅速、创伤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小儿血液肿瘤中的应用王耀平自1953年Watson和Crick阐明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以来,DNA重组技术或基因工程被认为是20世纪生物学的一项最伟大成就。目前这项新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涉及重要血管的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小儿腹膜后肿瘤涉及腹腔重要血管时的处理方法,提高肿瘤切除率。方法 回顾我科近10年68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12例累及腹腔重要血管的处理经过,复习文献,总结经验。结果 经过认真的术前准备,切除了11例累及重要血管的腹膜后肿瘤(1例肠系膜上血管受累者除外),其中血管被切断、吻合3例,修补5例,切除1例。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侵及重要血客的腹膜后肿瘤已不是手术禁忌证,用不同方法处理受累血管,争取彻底切除肿瘤,是减少术后复发,提高长期存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及肝脏体积测定在小儿巨大肝脏肿瘤和位于肝门部位肝脏肿瘤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诊治巨大和位于肝门部位的小儿肝脏肿瘤25例,均使用螺旋CT增强扫描,并在CT工作站行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的三维影像重建,测量全肝体积,预测切除肝脏体积,并计算残余肝脏体积及残余肝脏体积与标准化肝脏体积之比。结果25例经CT三维重建后均获得清晰的肿瘤瘤体及与血管毗邻关系的图像。其中手术患儿21例,未手术患儿4例。21例手术患儿中,行右半肝切除6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三叶切除5例,左二三叶切除1例,肝中叶切除4例,手术患儿术后平均残余肝脏体积为182.55cm^3,最小残余肝脏体积为62.26m^3,平均残余肝脏体积与标准化肝脏体积之比(平均残余肝脏体积比)为44.69%,最小残余肝脏体积比为20.16%,所有患儿同手术期均未发生严重肝功能衰竭。结论通过CT三维重建的画面,可以旋转地动态观察肝脏血管的走行、位置及与肿瘤的关系,并可计算出术后残余肝脏体积及残余肝脏体积与标准化肝脏体积之比,为判断手术的可行性、手术方案的选择与制定及评估术后残余肝脏功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B超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的患儿125例,男60例,女65例,年龄2.5-15岁,行腹腔镜探查手术,根据术中情况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术。结果本组125例完成腹腔镜下阑尾脓肿切除术,并放置腹腔引流管。手术时间102.3±18.7min。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恢复顺利,术后0.9±0.6d排气,1.4±0.2d排便,1.5±0.6d全部病例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于术后3.4±1.2d恢复正常,引流持续时间2.4±0.3d,术后6.9±1.6d出院。随访2-8个月,无残余腹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是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小儿肾上腺肿瘤手术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小儿外科完成的3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小儿右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男1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5.2岁(3岁5个月~9岁9个月),右侧3例;肿瘤大小为(2.0~3.6)cm×(1.0~3.6) cm.患儿术前均明确诊断肾上腺区占位,并完成影像学资料、血液学肿瘤标志物及儿茶酚胺定性分析等检查.记录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儿均行一期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为90~120 min,术中出血20~50 ml,无中转腹腔镜和开腹病例;术后无特殊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术后病检结果2例诊断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例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总共住院时间为8~16 d.术后平均随访1年,复查CT无肿瘤复发,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中,能精确地解剖病灶并精准地进行手术操作,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我们的研究初步证实该术式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美国Gans和Berci应用腹腔镜诊断胆道闭锁和性腺发育异常标志着小儿腹腔镜外科的起步。目前儿童腹腔镜技术日趋成熟,并由最初简单的镜下操作发展到相似于开放性手术的所有操作动作,术式也由单纯的阑尾、胆囊、卵巢切除发展到对几乎所有腹腔脏器的手术操作。对于肿瘤患儿是否可在镜下完成手术,成人外科在经过早期争论、摸索之后,也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在肠癌、胃癌、胰腺肿瘤、。肾脏肿瘤甚至是肝脏肿瘤方面都有诸多报道。与之相比,儿童胸腹腔镜手术治疗肿瘤发展较慢,大宗的儿童肿瘤微创外科手术报告相对较少。尤其在国内仍少见有胸腹腔镜下儿童肿瘤手术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