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来源于黏膜层的病变,胃镜检查及胃镜辅以常规活检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但对来源于黏膜下组织及消化道管壁外的脏器和肿瘤压迫所致隆起性病变,胃镜检查难以明确病变性质、层次,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transendoscopic miniature ultrasonic probe, TEMP)对此类病变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将2000年1月~2006年1月胃镜下发现的96例胃隆起病变的TEMP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消化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慧敏  许蕙敏 《上海医学》2002,25(Z1):105-107
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是将内镜直视观察与腔内超声扫描相结合的方法.在内镜定位引导下,将微探头插入至探查部位作近距扫描,达到避免干扰而获是清晰图像以明确诊断的效果.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1年12月间应用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的160例病例,探讨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N-乙酰半胱氨酸为谷胱甘肽的前体,是一种含有巯基的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具有多种作用,可对自由基的生成产生干扰,并清除自由基,对组织细胞代谢活性进行调节,抗血管生成,对人体DNA的损伤进行预防,调整基因的表达信号转导系统,对新生物生成和转移进行抑制,还可对恶性肿瘤发展起到抑制效果。本文将NAC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4.
陈凯  陈壁亮 《河北医学》2010,16(2):182-18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西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中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检查前30min口服西甲硅油300mg)和对照组(检查前30min口服西甲硅油80mg),比较二组资料小肠肠道内的气泡量、图像清晰度。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小肠肠道内的气泡较少、图像清晰度较好,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甲硅油能够祛除肠道内的气泡,提高胶囊内镜检查的图像清晰度,其祛泡效果还与使用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在食管平滑肌瘤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132例食管黏膜下隆起者先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76例超声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对其中56例局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行高频电圈套切除术(EMR),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56例患者均成功圈套切除病变,病理均提示为起源于黏膜肌层的平滑肌瘤,与超声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可清晰显示食管平滑肌瘤的病变层次结构,在其引导下圈套切除食管平滑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正>"胶囊内镜"在检测过程中,易因肠内食物残渣、气泡等因素明显影响其拍摄图像的清晰度,最终影响诊断质量。目前,有研究已证实一些肠道准备  相似文献   

8.
9.
黄晓丽  王国品  王平  滕晓琨 《现代医学》2014,(11):1266-1268
目的:探讨链霉蛋白酶颗粒对微探头超声内镜(MPS)图像清晰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胃MPS检查患者分为两组:利多卡因组19例,检查前10 min服用利多卡因胶浆10 ml;联合组21例,在服用利多卡因胶浆基础上,检查前20 min加服链霉蛋白酶颗粒。观察两组患者内镜可见度、超声内镜图像清晰度及操作完成时间。结果:联合组内镜可见度评分及超声图像清晰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P〈0.01),操作完成时间短于利多卡因组(P〈0.01)。结论:链霉蛋白酶可提高胃内清洁度,增加MPS图像的清晰度,减少检查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早期胃癌术前精确分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在该院行电子内镜显示存在可疑病灶,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者9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超声内镜分期准确率分别为T1a 92.50%,T1b 84.21%,T2 88.24%;超声内镜对有(N+)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准确率为86.44%,无(NO)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准确率为86.11%。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变直径、组织分化类型及是否存在溃疡是影响小探头超声内镜分期准确性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早期胃癌术前精确分期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率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N-乙酰半胱氨酸的作用机制及在肝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乙酰半胱氨酸是细胞内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前体,是一种含有巯基的抗氧化剂。本文主要综述了N-乙酰半胱氨酸作用机制及在肝病中的应用,包括其在醋氨酚中毒、重型肝炎与肝衰竭、抗乙型肝炎病毒等方面的治疗作用,说明N-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有广泛应用潜力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N-乙酰半胱氨酸(NAC)为一种含有巯基的化合物,最初作为黏液溶解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NAC作为一种巯基供给体,具有多种作用,不仅具有抗氧化、清除体内氧自由基、预防DNA的损伤、调节细胞的代谢活性、调整基因的表达和信号转导,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等作用,还可以作为一种一氧化氮(NO)载体增加NO的生物利用度,发挥NO生理效应,同时NAC脱乙酰基后成为谷胱甘肽(GSH)合成的前提,促进GSH合成,调整细胞信号转导。NAC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包括息肉、粘膜下肿瘤及消化道腔外正常器官或病变组织的压迫,普通内镜检查难以做出明确诊断.超声内镜(EUS)兼有胃镜和超声检查的优点,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对于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对118例普通胃镜诊断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进行了超声内镜检查,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超声内镜小探头与充气CT分别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upper gastrointestinal submucosal lesions, SML)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0例SML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下内镜小探头联合ESD治疗,对照组采用充气CT联合ESD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白蛋白(ALB)、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量表(PG-SGA)评分、D-乳酸(D-LA)、运铁蛋白(TF)、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前,2组患者的ALB、I-FABP、PG-SGA、D-LA、T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ALB、TF水平高于对照组,I-FABP、PG-SGA、D-L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优良率(96.67%vs 73.3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术前口服西甲硅油乳剂的祛泡作用。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均在结肠镜检查前6 h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A组术前4 h口服西甲硅油乳剂,B组术前2 h口服西甲硅油乳剂,C组不服用西甲硅油乳剂,比较三组腔内气泡量以及病灶检出率。结果 A组A级355例,B级42例,C级3例;B组A级201例,B级197例,C级2例;C组A级88例,B级121例,C级105例,D级86例。A组肠腔内气泡量最少,C组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灶检出率最高(31.25%),C组最低(22.25%),各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肠镜插至回盲瓣检查时间(5.3±1.2)min,B组肠镜插至回盲瓣检查时间(5.4±1.1)min,C组肠镜插至回盲瓣检查时间(6.3±1.9)min,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快于B组、C组。结论结肠镜检查前4 h口服西甲硅油乳剂能达到良好的祛泡效果,大大提高结肠镜检查的病灶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高频探头超声显像诊断技术在小器官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重视,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它能提高浅表部位及小器官病变的诊断,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了准确的依据,满足了临床诊断治疗的需要。高频探头具有频率高,图像清晰,导向准确等优点,弥补了探头频率为3.5MHZ的不足,有独特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强 《中外医疗》2013,32(7):184-184,18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呈进行性进展。患病率和致死率呈上升趋势,氧化应激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抗氧化治疗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NAC作为抗氧化剂常在COPD中应用,该文对其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探头内镜超声(MPS)在上消化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上消化道病变65例行MPS检查。结果:MPS诊断准确率95.4%(62/65);对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浸润深度诊断准确率84.6%(33/39),纵隔受侵诊断准确率52.9%(9/17),对纵隔内远处转移的淋巴结匀未探及。结论:MPS能分辨消化道壁层次结构,对了解消化道黏膜下病变及肿瘤浸润消化道壁深度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但对一些病变特别是恶性肿瘤的纵隔转移等的诊断仍需结合活检及CT、MRI。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探头内镜超声在胃窦小隆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窦小隆起病变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且术前均分别实施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A组)及内镜下活检(B组)。以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显示,本组50例患者中,14例为胃间质瘤,10例为胃脂肪瘤,10例为胃癌,7例为胃异位胰腺,5例为胃腺瘤,3例为胃平滑肌瘤,1例为胃囊肿。A组诊断符合率为84. 0%,明显高于B组的42.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胃窦小隆起病变诊断中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EMPS)在消化道病变内镜诊断检查中的操作过程,提高EMPS检查的可靠性、准确性、成功率。方法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发现适用EMPS检查的病变(如息肉、肿瘤、外压病变等隆起病变,以及狭窄、溃疡等病变),使用EMPS经活检通道插入胃肠道内对发现的病变采用直接接触法、浸泡法、外套水囊法进行扫描,记录典型病变图像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应用EMPS对消化道病变530例进行检查,成功准确获得典型病变EMPS图像502例,满意成功检出率94.7%,未能成功扫描获得病变图像的病例的影响因素为病变部位特殊,如胃肠镜检查的盲区病变,胃肠蠕动频快,不易扫描抓取图像;以及EMPS未能理想摆放靠近病变处;以及操作EMPS医师的熟练程度。结论 EMPS在消化道病变中检查成功率很高,对诊断、鉴别病变的应用价值很大,通过提高EMPS操作医师的操作技能,检查成功率还会进一步提高,EMPS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