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凝血因子V、Ⅶ、Ⅷ、X、Ⅺ的活性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一期法测定AMI组(80例)和对照组(80名)因子V促凝活性(factor V coagulant activity,FV:C)、因子Ⅶ促凝活性(factorⅦcoagulant activity,FⅦ:C)、因子Ⅷ促凝活性(factor Ⅷ coagulant activity,FⅧ:C)、因子X促凝活性(factor X coagulant activity,FX:C)、因子Ⅺ促凝活性(factorⅪcoagulant activity,FⅪ:C).结果:①AMI组血浆FV:C、FⅦ:C、FⅧ:C、FX:C、FⅪ:C分别为(134±25)%、(187±32)%、(212±64)%、(140±29)%和(193±64)%,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为P<0.01),而AMI组凝血因子超过其临界值的发生率分别为63%、77%、90%、64%、81%;②AMI组中再发病例各凝血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初发组(均为P<0.01);③不同年龄患者各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有差异.结论:AMI患者存在多个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其中以FV:C、FⅦ:C、FⅧ:C、FX:C、FⅪ:C增高明显,存在着高凝状态,可能与AMI的发病相关,因此定期检查凝血因子活性对于及早发现高凝倾向,并加以预防和治疗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组织因子途径的生理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综述组织因子途径中组织因子、因子Ⅶ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等的结构、功能以及该途径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decoy策略调控核因子κB( NF-κB)调节组织因子(TF)表达及相应的因子Ⅶ(FⅦ)活化,探讨冠心病新的防治方法.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F-κB decoy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转染效率 ,用凝胶迁移率改变竞争实验证实NF-κB decoy的作用机制,用RT-PCR检测组织因子(TF)mRNA,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表面TF抗原,重组组织因子一期凝血法检测与HUVEC共孵育的血浆中活化因子Ⅶ(FⅦa)活性.结果 decoy能成功地转染入HUVEC内,能与TF启动子的κB位点顺式作用元件竞争性结合转录因子NF-κB,明显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的HUVEC TF mRNA TF抗原表达及相应的FⅦa活性.结论 NF-κB decoy能通过抑制TF表达而抑制FⅦ的激活,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组织因子:过去和现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因子作为因子Ⅶ的辅因子和受体,是生理性凝血过程中最重要的启动因子。近年来,在组织因子分子结构、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与因子Ⅶ之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组织因了的进一步研究可能获得通过控制组织因子表达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因子的作用,性质,分布、合成、代谢,人体血浆中的正常及异常含量以及天然抗凝剂的依据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都江堰疗养因子的综合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都江堰疗养因子特点及作用,为充分利用该地区的自然疗养因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对该地区自然疗养因子及其效用做调查分析。结果 都江堰疗养地自然疗养因子对神经、呼吸、消化、心血管、血液、免疫、代谢等系统疾病具有预防保健和促进康复的作用。结论 都江堰疗养地气候温和、自然疗养因子丰富,在健康疗养、疾病矫治、康复疗养方面都是一个难得的疗养胜地。  相似文献   

7.
8.
8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经自然因子和人工疗养因子的综合性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效果。80例中,显效25例,占31.2%;好转41例,占51.3%;无效14例,占17.5%。结果说明经上述各种因子综合作用于人体,有镇静、催眠、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然因子和人工疗养因子的综合性治疗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7年6月~2008年9月,对鸡公山疗区夏季疗养期间178例高血压病疗养员应用各种疗养因子进行治疗.结果 178例中,显效27例,占15.2%;好转96例,占53.9%;无效55例,占30.9%.结论 说明经上述各种因子综合作用于人体,有镇静、催眠、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Trp501Cys),5种无义突变(Trp501Stop、Arg479Stop、Trp228Stop、Gln263Stop和Trp383Stop),1种碱基缺失突变(1325t缺失).其中的Trp228Stop突变存在于7个家系中,可能为中国汉族人群中遗传性FⅪ缺陷症的突变热点.结论 所发现的13种FⅪ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中国汉族人遗传性FⅪ缺陷的分子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人凝血因子Ⅺ可以被因子Ⅻ和凝血酶激活,依赖于因子Ⅺ的凝血酶大量产生能够激活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后者下调纤溶活性,抗因子Ⅺ和抗TAFI治疗与溶栓药物有协同作用。本文就因子Ⅺ在凝血-纤溶网络中的作用,先天性因子Ⅺ缺乏症及因子Ⅺ基因突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峨眉山疗养因子对老年慢性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峨眉山疗养因子对老年慢性失眠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75 例老年慢性失眠症患者用峨眉山疗养因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睡眠情况。结果 治疗后失眠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4 .7 % 。结论 峨眉山疗养因子对慢性失眠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并鉴定抗凝血因子Ⅷ(FⅧ)c2区单克隆抗体(单抗),研究其对FⅧ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表达rFⅧ C2区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鼠源性单抗.不同剂量的单抗与正常人新鲜混合血浆孵育后测定FⅧ活性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ELISA法测定该单抗对rhFⅧ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磷脂酰丝氨酸(PS)及血小板结合实验的影响.结果 获得一株抗FⅧC2区单抗,命名为SZ-132.与血浆孵育后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FⅧ活性,APTT明显延长;抗体浓度超过25μg/ml时,FⅧ活性为0;该抗体能够抑制rhFⅧ-vWF、rhFⅧ-PS及rhFⅧ与血小板的结合.结论 SZ-132是一株特异性针对FⅧ C2区的抑制性单抗.  相似文献   

14.
凝血因子Ⅷ(FⅧ)是一种重要的凝血辅因子,其缺乏将导致血友病A。研究FⅧ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将为血友病及血栓病的防治带来新的思路。Ⅷ分泌受内质网内驻蛋白调节。成熟的F11分为3个A区、1个B区和2个C区。vWF与FⅧ的a3区和C2区结合,以维持FⅧ稳定及调节其活性。FⅧ被凝血酶激活,变为活化的FⅧa,其分别通过C2区、A3区和a1区与磷脂、FⅨa及因子Ⅹ(FⅩ)结合。活化的蛋白C和FⅩ可灭活FⅧa。  相似文献   

15.
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6.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对由组织因子(TF)诱导凝血的抑制性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分子结构,分布、抗凝血作用及检测方法,提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的测定在研究有关血栓栓塞性疾病、败血症、DIC、恶性肿瘤、微血管术后血管再通与成活等方面的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造血刺激因子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TF及TFPI的影响.方法:设不同时间组,TNF-α 10 ng/mL分别培养0 h、1 h、3 h、6 h、12 h、24 h,另设不同溶度组,TNF-α 0 ng/mL、1 ng/mL、10 ng/mL、20ng/mL、50 ng/mL、100 ng/mL分别培养6 h;ELISA法测定TF及,TFPI抗原的表达;RT-PCR检测TF及TFPI基因的表达.结果:各浓度的TNF-α对HUVECs的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TNF-α促进TF抗原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在TNF-α 10 ng/mL作用6 h时最明显(P<0.01);TNF-α促进TF 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在3 h时达到高峰(P<0.01);TNF-α对HUVECs表达TFPI抗原及TFPI mRNA无明显影响.结论:TNF-α可以诱导HUVECs细胞表达TF:TNF-α对HUVECs细胞TFPI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血管生成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生长和转移是血管生存依赖性的,它分泌两类相拮抗的因子-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刺激和抑制相互作用决定了肿瘤的血管生成活性,检测肿瘤组织或血清,尿等多种体液中血管生成刺激和抑制因子,可提供反映肿瘤血管生成活性的信息,有可能成为预示肿瘤发展,转移及预后的新的敏感指示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PE)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抑制物(TFPI)和TF/游离TFPI(f-TF-P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E患者、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和未怀孕正常体检妇女TFf、-TFPI水平。结果 (1)PE患者与正常妊娠孕妇相比,血浆TF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和正常妊娠孕妇与未妊娠妇女相比,血浆TF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E患者血浆f-TFPI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和未妊娠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妊娠孕妇与未妊娠妇女f-TF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E患者与正常妊娠孕妇和未妊娠妇女相比,TF/f-TFPI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TF和TFPI与妊娠胎盘形成密切相关,TF、TF-PI及其比值可作为妊娠并发PE的新指标,对于临床上早期诊断和防治PE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