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90~2008年湖南省南县对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新尚村开展了螺情及人畜病情监测。结果显示19年来,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8.52%下降至0.27%,家畜感染率由54.83%下降至3.33%,活螺密度由0.8200只/0.1 m2降至0.1581只/0.1 m2,感染螺密度由0.0500只/0.1 m2降至0。表明该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已达到疫情控制标准,但居民血检阳性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需进一步加强防治力度,防止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目平湖地区五一村血吸虫病流行动态,为洞庭湖洲垸亚型流行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2010年五一村血吸虫病情、螺情、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以及实施的各种防治措施等资料,分析五一村血吸虫病疫情指标的动态演变规律。结果五一村居民血吸虫感染率逐年下降,由2002年的11.44%降至2010年的1.12%,其中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职业以渔民感染率最高。9年间耕牛粪检阳性率维持在10%左右。垸外钉螺密度大幅度下降,由2003年秋季最高的10.49只/0.1 m2降至2010年秋季的0.68只/0.1 m2。2003年垸外春季感染螺平均密度高达0.026只/0.1 m2,2006年以后再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五一村血吸虫病疫情大幅度下降,耕牛和渔民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观察芜湖县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方法收集2008-2011年芜湖县人畜血吸虫感染、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等调查资料,以及逐年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分析疫情变化和防治效果。结果2008-2011年,全县流行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0.73%下降至0.25%,家畜感染率由0.37%降至0;感染性钉螺面积和密度分别由2.58 hm2和0.005 4只/0.1 m2降至0.46 hm2和0.001 6只/0.1 m2。结论芜湖县通过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流行水平已处于较低水平。但今后仍应加强传染源控制和钉螺控制力度,以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两年疫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比较2005、2006年湖北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为制定全省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16个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并将2年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5年和2006年16个监测点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71%和1.91%,2006年较2005年上升了11.69%;耕牛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1.69%和12.06%,2006年与2005年相比上升了3.17%;活螺平均密度、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850 0只/0.1 m2、0.002 5只/0.1 m2、0.29%和0.670 0只/0.1 m2、0.001 1只/0.1 m2、0.17%,2006年较2005年分别下降了21.45%、56.00%和41.59%。结论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较重,防治工作难度较大,仍然需要加大综合防治措施力度,认真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石台县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台县自2005年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项目以来,人群和家畜血吸虫感染率从2005年的0.38%和0.83%下降至2009年的0.09%和0,活螺密度和感染螺密度从4.79只/0.1 m2和0.007 7只/0.1 m2下降到1.01只/0.1 m2和0.001 2只/0.1 m2。2009年未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71.2%的行政村达到传播控制或传播阻断标准;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国家疫情监测点监测数据,了解江西省近10年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全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05~2014年全省设立了12个国家监测点,并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开展了人群及家畜病情、螺情和相关因素调查。收集上述监测数据,对血吸虫病疫情动态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  监测期间,湖沼型疫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均较山丘型疫区明显高,其中感染高峰主要为20岁以上人群,职业以渔民感染率最高;人、畜感染率及螺情显著下降,居民血检阳性率、粪检阳性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2005年的32.50%、15.47%和5.03%下降至2014年的7.75%、0.57%和0.04%;耕牛感染率由2005年7.36%下降到2014年的0; 钉螺面积、活螺平均密度和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分别由731.27hm2、1.441 1只/0.1m2和0.003 6只/0.1m2下降到316.88hm2、0.471 3只/0.1m2、0。 结论  截至2014年,江西省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人群、家畜和钉螺疫情均降至历史较低水平,渔民、农民等重点传染源监测是今后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临湘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2004-2012年临湘市血吸虫病疫情及防治措施资料, 分析血吸虫病病情、 螺情变化趋势。 结果 自2005年至今, 共实施改厕14 610户, 建沼气池9 782座, 江、 河岸护坡40.65 km,淘汰耕牛809头次, 开挖鱼池23.30 hm2 , 沟渠硬化15.18 km, 土地平整18.10 hm2 , 建安全饮水工程20余处, 受益人口达6.84 万人。2004-2012年居民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2004年的2.07% 和3.95%降至2012年的0.46%和1.35%, 分别下降了 77.78%和65.82%; 9年间活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总体呈下降态势, 分别由2004年的0.114 4只/0.1 m2 和0.19% 降至2012年的0.005 6只/0.1 m2 和0, 分别下降了95.10%和100%。 结论 全面推进和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是临湘市进一步扩大血防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005~2007年进贤县金红村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变化,为科学制定此类疫区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和《江西省血吸虫病国家级监测点实施方案》,调查人群和家畜血吸虫病病情、洲滩螺情和血吸虫病防治措施。结果金红村实施健康教育结合人群化疗和易感环境灭螺综合防治措施,2005~2007年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5.22%、0、0;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33%、5.63%、2.35%;洲滩感染螺密度分别为0.0058、0.0045、0.0039只/0.1m2。结论金红村监测点3年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显著下降,但洲滩感染螺密度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均处较高水平,应加大易感环境灭螺和控制传染源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扬中市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为完善当地血吸虫病防治对策和巩固防治成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于2015-2018年对扬中市指南村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进行螺情、人畜血吸虫病病情、野粪等监测。结果 2015-2018年,扬中市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有螺面积和活螺平均密度分别由8.10 hm2、0.27只/0.1 m2降至2.72 hm2和0.07只/0.1 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开展本地人群和流动人群血清学血吸虫病筛查2 034人·次和858人,血检阳性率为0.59%~1.98%,未发现病原学检查阳性者;共检测羊79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未发现牛等其他家畜养殖;在有螺区域内未发现野粪。结论 扬中市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显著,但仍有钉螺孳生,应进一步加大对钉螺等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因素监测,以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0.
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初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评价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两年的初期效果,以优化防治策略。方法从2005年实施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秋浦河流域16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中,随机抽取疫情未控制和控制村各3个,调查比较2005和2006年的螺情和病情。结果阳性螺密度疫情未控制村和控制村分别由2005年的0.091只/0.11m2、0.0028只/0.11m2降至2006年的0.0048只/0.11m2、0.0004只/0.11m2;钉螺感染率疫情未控制村由2005年的0.24%降至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9,P=0.003);疫情控制村由0.30%降至0.05%,无统计学差异(χ2=3.193,P=0.074)。疫情未控制村和控制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2005年的5.86%、3.67%下降至2006年的2.28%、0.95%,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初期观察表明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能进一步控制秋浦河流域的血吸虫病疫情,尤其是在降低滩地污染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目的 分析2009-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螺情变化趋势, 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 方 法 法 2009-2014年, 在全省13个地市共设立207个监测点 (行政村), 并开展螺情监测工作, 对6年来各项螺情监测指标进 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09-2014年累计调查钉螺面积80 963.47 hm2 , 查出有螺面积45 309.77 hm2 , 感染性钉螺面积 364.93 hm2 ; 共捕获活螺1 646 125只。监测点活螺平均密度由2009年0.493 3只/0.1 m2 下降到2014年0.339 3只/0.1 m2 , 降幅为31.22%; 感染螺密度由2009年0.000 7只/0.1m2 下降至0, 降幅为100%; 钉螺感染率由2009年0.14%下降至0。不 同疫情类别和流行类型中, 三类村和垸内型流行区钉螺感染率最高; 不同环境类型和植被类型中, 沟渠和杂草环境钉螺 感染率最高。 结论 结论 湖北省螺情稳步下降, 但全省钉螺孳生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 需加大药物灭螺和工程灭螺力度, 以 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2005-2011年江陵县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变化趋势, 为制定全县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 的要求, 每年在监测点开展人畜查治病、 查灭螺和相关因素监测, 对7年的病情和螺情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2005年相比, 2011年江陵县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群、 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从 1.83%和11.67%下降到0.91%和0, 活螺密度、 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由4.02、 0.014 5只/0.1 m2 和0.36%下降到 0.70、 0.000 3只/0.1 m2 和0.04%。7年间, 监测点建沼气池183户, 建无害化厕所193座, 进行扩大化疗634人次, 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66人次, 药物灭螺总面积为83.67 hm2 , 开展学生健康教育2 160人次, 发放宣传单 (画)2 746张, 出板报48期, 在有螺环境竖立警示牌45块。结论 江陵县血吸虫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仍处于不稳定状态。需加大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力度, 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分析200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的疫情数据,了解监测点的疫情变化趋势。方法80个监测点统一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开展人群及家畜病情、螺情和相关因素调查,数据汇总整理,分析2006年的监测结果。结果 2006年全国监测点人群血检阳性率为13. 60%,粪检阳性率1.59%,均比2005年有所下降;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为5.79%;现有晚期血吸虫病人143例,共报告急性血吸虫病人12例,各监测点均无突发疫情报告。共检查家畜5 365头,圈养家畜仅占4. 74%,其余均为敞放或圈放兼有的饲养方式,家畜感染率为5.93%,比2005年下降34. 49%,尤其是黄牛和羊的感染率比2005年有所下降。2006年春季共调查钉螺面积7 429.63hm2,查出有螺面积4 994. 01 hm2,感染性钉螺面积621. 75 hm2,新发现钉螺面积21.75 lirri2.活螺平均密度为0. 544 8只10.1 II12,钉螺感染率为0. 37%,较2005年的0.26%有所上升。结论2006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群、家畜中的黄牛和钉螺疫情较2005年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望城县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07年每年4~5月对望城县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采取系统抽样法进行螺情监测,10~11月对人群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阳性者以Kato-Katz法进行病原学检查,并收集监测点3年的螺情、居民病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活螺框出现率分别为32.19%、17.40%、0.93%;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2.95、1.00、0.001 9只/0.1 m2;居民感染率分别为1.72%、1.24%、0.25%。2007年与2005年相比,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居民感染率分别下降了97.11%、99.94%、85.47%。结论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需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防止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6年全国血吸虫病测点数据资料,了解监测点疫情变化趋势,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在全国80个监测点开展现场调查工作,按统一数据库格式整理与汇总螺情、病情和相关因素的监测数据,统计与分析调查结果。结果2006年,80个监测点人群血检阳性率13.6%,人群感染率1.59%,家畜感染率5.93%;监测点现有晚期病人143人,上报急性病例12例,无突发疫情报告。监测点查出钉螺面积4994hm2,其中感染性钉螺面积622hm2,新发现钉螺面积21.75hm2;活螺平均密度0.5448只/0.11m2,感染螺平均密度0.0020只/0.11m2。结论2006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的螺、病情指标均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一、二类村的人群感染状况和部分监测点的家畜感染状况依然严重;三类村的钉螺密度较高,提示防治工作应加强部分区域传染源和疫源地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05~2008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秦家镇一里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显示,人群感染率从5.86%下降到0.19%,耕牛感染率从4.82%下降到0;钉螺面积在6140~32020m^2之间,钉螺密度在0.23~3.95只/0.1m^2之间,疫情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