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保留回盲瓣吻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肠末端15cm 范围系回结肠动脉供血,越近回盲部其吻合支越少,为终末血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此段肠管血运较差,切除吻合将影响吻合口的愈合,有发生肠瘘的危险。但保留回盲瓣对维持消化道功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对7例回肠末段15cm 内良性病变施行一期切除吻合术,保留了回盲瓣,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3~43岁,平均年龄32.7岁。均因肠扭转或肠粘连致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坏死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认为行保留回盲瓣回肠末段端端吻合术因血供差,易发生吻合口漏,但保留了回盲瓣对维持消化道功能有重要意义,我们1998年至2004年行此术式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因腹股沟斜疝或股疝嵌顿、肠扭转及粘连性肠梗阻所致回肠远端坏死及回肠远端巨大憩室破裂而行回肠远端切除术,对其远切端距回盲瓣15cm以内的病例,以保留回盲瓣的肠切除吻合术最符合生理及外科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手术方法】开腹后先用两把直止血钳钳夹坏死段肠管...  相似文献   

4.
5.
1987~1988年,采用人工小肠套迭为4例病人重建回盲瓣。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16~59岁。结肠癌1例,回盲部淋巴肉瘤1例,绞窄性肠梗阻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2例,回盲部及小肠广泛切除2例。术后随访7月~2年,结果满意,病人无不适感,每日排1~2次成形大便。钡灌肠见钡剂完全停留于套迭头部,无返流;钡餐检查近端肠管无扩张等梗阻征象。  相似文献   

6.
回盲瓣脱垂综合征,也称回盲部脂肪过多病,为一比较罕见的综合征,并且作者首次称其为一独立的疾病。前言:本综合征具有非特异性腹部临床症状: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右下腹持续性绞痛,恶心呕吐。某些病例于右下腹可能触到柔软的包块,或伴有不同程度的的直肠出血。此病女性比男性较常见,患者年龄通常超过45岁。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发现,唯一的诊断方法是 X线钡剂造影。对回盲部解剖知识的熟悉程度可影响判断结果。盲肠瓣区可见典型的充盈缺损,除怀疑这种改变是恶性肿瘤外,无需外科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由于麻醉、手术技术,重点监护和胃肠外全营养的进步,新生儿施行广泛小肠切除术后早期大多能够存活,但能否长期存活则与其它因素有关,例如残留小肠的长度和是否保留回盲瓣。为了延长小肠的输送时间和促进小肠吸收曾提出无数方法,包括迷走神经切断术,肠道再循环,倒置肠段,肠袋形成,人工括约肌以及小肠延长术等,所有的实验均在大动物中进行,作者报道在大鼠中施行回盲瓣替代术治疗短肠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8岁.因间断性右下腹痛10年余加重7个月入院.体查:既往体健,嗜酒,每日半斤以上.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血红蛋白136g/L.肝功能正常. 热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保留回盲瓣在末端回肠超短距离吻合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6例保留回盲瓣末段回肠超短距离吻合的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例患者均痊愈,其中1例患者(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术中谨慎操作,保证末端回肠的血供及充分的回肠、结肠减压,术后积极抗感染、抑制肠液分泌及营养支持治疗,行保留回盲瓣的末端回肠超短距离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类癌是消化道的一种少见的肿瘤。回盲部,特别是阑尾为类癌的好发部位。其临床表现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等均与胃肠道的常见肿瘤有一些不同之处。本院外科近20年来收治回盲部类癌5例,现就病理及临床的有关问题讨论如下。病历摘要例1.女,21岁。因反复发作之右下腹痛10年.近2个月加重入院。腹痛为刺痛,不放射,无消瘦。查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男,24岁.因腹疼、腹泻8个月余入院.体查:右下腹可触及一肿块,质地中等,边界不清,活动度大.结肠镜检查提示回盲部有一肿块.手术所见:回盲部与后腹膜之间有一长约5cm系膜,使回盲部游离于腹腔.并见部分回肠盲肠套叠入升结肠,复位后发现回盲部有一肿物.逐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7岁,主因阑尾切除术后2年右下腹疼痛2个月于2009年6月9日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下腹部一包块伴疼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烧,在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考虑为“腹腔异物”,即来我院就诊以“右下腹包块”收住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查体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5.
回盲部炎性假瘤12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盲部炎性假瘤较少见,且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形态学特征,常误诊为恶性肿瘤或阑尾周围脓肿。我院1986~1996年共收治1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临床表现本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23~70岁,平均48.2岁,主要集...  相似文献   

16.
带血管回盲瓣移植在近端胃癌根治中的应用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7年 9月至今 ,我们对 11例近端胃癌采用带血管回盲瓣移植于幽门与食管之间 ,利用回盲瓣的功能代替贲门 ,经观察其抗反流预防返流性食管炎、胃炎效果良好。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 11例 ,男 10例 ,女 1例 ,年龄 44~ 73岁 ,平均年龄 5 5 .8岁。全组均因腹部不适就诊 ,经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组织活检明确诊断。术中见肿瘤位于胃底浸润贲门 5例 ,胃体、胃底部 4例 ,胃体 2例。肿瘤直径大于 5cm 6例。全组均浸润浆膜 ,有淋巴结转移 7例。病理诊断 :溃疡型腺癌 2~ 3级浸润全层 8例 ,腺癌 3级浸润全层 3例。2 .手术适应证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回盲部肿瘤致急性阑尾炎误诊、漏诊的原因及防止措施。方法 2010-08—2015-08,共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 218例,其中14例急性阑尾炎为回盲部肿瘤所致,对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12例在术中发现为回盲部肿瘤,行I期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患者术后发生阑尾残端瘘,经影像学及肠镜检查确诊为回盲部肿瘤,限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均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回盲部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2例,黏液腺癌1例。误诊主要原因为:病史询问不详细、体格检查不全面、辅助检查不完善、患者典型的阑尾炎症状和体征掩盖了回盲部肿瘤的症状和体征及术中未探查回盲部。结论回盲部肿瘤致急性阑尾炎时,临床表现以急性阑尾炎为主,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对于有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病史且伴有贫血、消瘦、腹泻和粘液血便并大便潜血阳性的中老年患者,应警惕回盲部肿瘤的可能,及时完善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减少回盲部肿瘤的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1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6d于外院治疗后转入我院。查体:右下腹可扪及一约4cm×5cm大肿块,质地中等,活动度差,有触痛。血WBC 4 .0×10 9/L ,N 0 .70 ,L 0 .2 8,E 0 .0 2。B超检查提示右下腹炎性包块(阑尾周围脓肿可能)。手术所见:回盲部有一约4cm×3.5cm×2 .5cm大小肿块,溃疡型,质地中等,与大网膜粘连;肠系膜见3个肿大淋巴结。故行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端侧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回盲部嗜酸性肉芽肿。讨论 嗜酸性肉芽肿常见于胃及小肠,发生于回盲部少见。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过敏反应及霉菌感染有关。因本病…  相似文献   

19.
20.
小肠大部切除同期小肠逆蠕动间置七例报告江涌刘范基夏友禄我院自1984年以来对小肠广泛坏死的7例患者,在行小肠大部切除的同时行小肠逆蠕动间置术,术后均未发生短肠综合征,大便情况及营养状态基本正常,均长期存活。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