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肺动脉栓塞 (Pulm onary embolism ;PE)是一常见心血管疾病 ,发病率高 ,极易漏诊及误诊 ,不经治疗 ,死亡率很高。在美国 ,每年发病 70万 ,病死率达 2 0 %~ 40 % ,被列为第三死因 [1 ] 。本文分析了 2 0 0 0年至 2 0 0 1年 ,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治的 2 0例 PE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求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确定合理、正确的诊治思路 ,做到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患者 2 0例 ,其中 ,男 16例 ,女 4例。年龄 2 5~ 77岁 ,平均 5 9± 11岁。既往均无慢性呼吸道疾病与肺血管疾病。 1例猝死 (5 % ) ,其余 19例患者明…  相似文献   

2.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脉栓塞作为一种病死率较高的常见疾病,但缺乏确实有效的单一无创检查方法,现就各种诊断方法及其进展,尤其是合理的选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继发急性肺动脉栓塞四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继发急性肺动脉栓塞 (AMI PE)是一种危急事件 ,能否及时正确诊断并处理 ,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通过螺旋CT肺血管造影 (CTPA)或肺动脉造影诊断并治疗 4例AMI PE患者 ,报告如下。例 1 男 ,66岁 ,因持续性胸骨后闷痛 3h入院。查体 :双肺无音 ,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尖部S1低钝 ,P2 >A2 ,腹部正常 ,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化验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 66U ,肌钙蛋白I(TnI)阳性。入院诊断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高血压病 ,糖尿病 2型。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 ,第 4天出现呼吸困难 ,伴发热 ,肺部闻及干…  相似文献   

4.
在心血管疾病中肺动脉栓塞(肺栓塞,PE)的发病率位居第三位,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压病.而PE中以晕厥为临床主要表现者占10%[1].因此对于原因不明的晕厥病人应高度警惕有PE的可能.本文12例以晕厥为主要症状的PE患者,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5.
肺动脉栓塞 (简称肺栓塞 )在我国并非少见 ,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易误诊及漏诊 ,该病不经治疗死亡率高 ,诊断明确并经治疗后 ,死亡率明显下降。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收治肺栓塞 16例 ,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由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清D 二聚体、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提示并最终经同位素肺灌注扫描或核磁共振 (MRI)肺动脉造影证实[1 ] 。 16例中 ,男 6例 ,女 10例 ,年龄 32岁~ 78岁 ,平均 6 3 9岁± 12 5岁。临床表现为渐进性劳累性胸闷、气促 10例 (伴咳嗽、咯血 4例 ) ,突发胸闷、气促 5例 (伴胸痛 4例 ) …  相似文献   

6.
肺动脉栓塞 (PE)为一种常见的心肺疾病 ,在美国每年发病人数为 65 0 0 0 0人 ,约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的 1/2 ,是脑卒中发生事件的 3倍 ,但此病误诊率较高 ,容易贻误抢救时机 ,现将7例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PE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确诊为PE的 10例病人曾被误诊者有 7例 (男5例 ,女 2例 ) ,年龄 3 3岁~ 76岁 ,平均年龄 5 1.6岁。PE确诊依据 :①选择性肺动脉造影示肺动脉阻塞或充盈缺损 ;②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病灶部位血流缺失 ,而通气正常或接近正常。1.2 误诊疾病  7例曾被误诊的PE病人中 ,被误诊为肺炎 1例 ,胸膜…  相似文献   

7.
小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经验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4岁。入院前1个月无诱因觉胸骨后阵发性隐痛,伴轻微胸闷、气短。入院前1周夜间从睡眠中憋醒,胸痛、恶心、呕吐、出汗和全身乏力,急送当地医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右偏,I、V1导联呈RS型。CPK636IU/L,疑诊“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经吸氧、静滴硝酸甘油及肝素抗凝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数日后大便时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此后,患者自觉活动耐量明显降图1核素肺灌注扫描示左肺下舌段、前基底段和后基底段放射性分布稀疏至缺损图2肺通气扫描示双肺无放射性分布稀疏及缺损低。查体:血压17.3/1kPa(30/7…  相似文献   

8.
25例肺动脉栓塞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PE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漏诊、延诊及误诊率极高。若未及时诊治,病死率较高,所以PE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25例肺动脉栓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呼吸系统症状与其他一些内科疾病所致心肺功能不全难以鉴别,头晕、晕厥易与脑血管疾病混淆,心电图常见胸前导联T波倒置,易误诊为急性非Q波性心肌梗死。目前基层医院医师对该病缺乏足够认识,易发生误诊、漏诊,延误患者的治疗。在美国,每年死于PE的患者约占死亡人数的10%~ 15%,已成为临床死亡原因的第3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误诊率67%~73%。基层医院的全科医生一般认为急性肺动脉栓塞较少见,在初诊时很少考虑本病,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先进的诊疗措施,因此仔细地采集病史和充分利用常规检查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PTE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PTE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创伤和(或)骨折、心血管疾病等危险因子;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心电图检查可提示PTE;超声心动图对PTE有诊断作用;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是确诊PTE较可靠的方法。结论PTE是常见的肺血管疾病,对有症状的高危患者应及早行CTPA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特点。方法将已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的围绝经期妇女分为PTE组30例,非PTE组(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妇女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体质量指数、血脂及凝血四项的差异。结果PTE组呼吸困难26例(86.7%)、胸闷11例(36.7%)、胸痛10例(33.3%);常见体征为P2亢进16例((53.3%)、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10例(33.3%)、紫绀10例(33.3%)。PTE组呼吸困难、P2亢进、紫绀、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PTE组(P均〈0.05)。两组血脂水平均高,PTE组中肥胖的比例高于非PTE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脂代谢失调,肥胖的围绝经期妇女出现呼吸困难、P2亢进、紫绀、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时,应警惕PTE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老年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4年5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按年龄及病因分组。结果5年共计收住院病人31984例,诊断肺栓塞51例,≥60岁20789例,诊断肺栓塞41例,占0.20%,<60岁11195例,诊断肺栓塞10例,占0.09%。老年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心血管病,非老年患者主要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结论60岁以上老年肺栓塞发病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且老年危险因素以心血管病最多见,其次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肿瘤。另外,老年肺栓塞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易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996~2010年江苏省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中老年病例的危险因素、易患因素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变迁。方法对我院1996~2010年间280例确诊为APTE的中老年病例的发病特点、诊治及其转归进行临床回顾性评估分析。结果 APTE好发年龄为50~80岁,占发病的77.5%,以冬春季节为多。APTE临床表现仍以胸闷气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占60.7%。D二聚体〉0.5μg/L占88.5%,仍是高敏感性检查指标。结论 APTE发病与易发因素有关,对其认识加深,重视高敏感性检查指标的筛选,结合快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可提高APTE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提高PTE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2000-01-2010-08我院收治的54例PT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等资料.结果:PTE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57.4%)、胸痛(46.3%)、咯血(22.2%)及咳嗽(31.5%...  相似文献   

16.
宗华  朱光发  梁瑛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392-1394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7~2004年收治我科的99例急性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长期随访,包括死亡、复发、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对影响预后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9例患者中,住院死亡2例(2.0%),失访7例(7.1%),共随访90例,随访时间(4.6±2.0)年。随访90例患者中,死亡10例(11.1%),PTE复发13例(14.4%),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10例(11.1%)。单因素χ^2检验显示治疗前PaO2〈60mmHg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50mmHg、治疗后栓塞面积〉30%和SPAP〉40mmHg与远期临床事件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SPAP〉40mmHg与患者远期预后相关(P〈0.01)。结论治疗后仍有右心室功能异常且肺动脉收缩压〉40mmHg是影响急性PTE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中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致炎细胞因子(cytokine,CK)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loism,APTE)中的作用。方法:APTE组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21~78岁,平均(55.3±14.3)岁;对照组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23~77岁,平均(54.6±15.2)岁。于溶栓前、溶栓后即刻,2h,8h和24h测IL-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TE组IL-8明显增高(P<0.001),并于溶栓后即刻和8h2次出现高峰,8h达最高峰值逐渐降低,至24h基本恢复溶栓前水平。结论:APTE可能引起IL-8介导的炎症、易栓反应,造成急性肺损伤,提示溶栓后继续抗凝、抗炎等干预治疗,并同时注意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肺血栓栓塞症163例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PTE)规范化诊治方案在PTE诊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72-01-01—2006-12-31共35年住院的163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病例以参加"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PTE规范化诊治方法的研究"为时间点将所有PTE病例分为非规范化诊治组和规范化诊治组,进行两组病例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和基础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其次是手术、外伤、骨折、肿瘤等。呼吸困难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两组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分别是92.5%和84.6%。规范化诊治组较非规范化诊治组PTE的诊断例数明显增加,并呈逐年增多趋势;确诊比例增高(P0.01);确诊时间缩短(P0.01);规范化治疗的病例增多(P0.01);住院病死率降低(P0.01)。结论采用PTE的规范化诊疗程序,极大地推动了PTE的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恶性肿瘤患者的原发肿瘤种类、分期、分化程度等,以识别高危患者,提高防治意识,减少VTE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原发肿瘤种类、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化疗方案及预后等临床信息。结果在所有18 53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280例并发VTE,其中男性157例,女性123例,年龄(66.60±12.60)岁。包括单纯肺栓塞(PTE)41例,单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89例,PTE合并DVT 50例。肺癌82例,消化道肿瘤78例,泌尿系肿瘤32例,妇科肿瘤27例,血液科肿瘤27例,乳腺癌12例,其他部位肿瘤22例。相比未并发VTE肿瘤患者,并发VTE多见于肺癌、妇科肿瘤和其他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1例(53.9%)并发VTE肿瘤患者病理类型为腺癌;206例(73.6%)患者发生VTE时,肿瘤处于进展期;247例有明确TNM分期患者中Ⅲ~Ⅳ期患者187例(66.8%);144例有明确病理组织分化程度报告,中、低度分化程度者120例(85.4%)。至随访结束,共有130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24.0±7.8)个月,明确诊断VTE后3,6,9,12个月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46.9%、69.2%、80.0%和82.3%。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本身、肺栓塞和感染。结论肿瘤与VTE密切相关,腺癌、进展期肿瘤、分化程度低的肿瘤患者和化疗方案中含铂类药物者更易发生VTE,临床医师应注意对这部分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VTE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认识和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4年10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104例CTE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EPH患者中男性多见,男:女为1.97:1,平均年龄46.4±16.7岁,病史37.0±19.6月。临床主要表现有活动性呼吸困难/气促、胸闷、胸痛及咯血等。所有患者超声心动图均示肺动脉高压,其他表现有右心室扩大、三尖瓣返流、主肺动脉内占位性病变等。而血管超声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占68.3%。患者确诊均通过肺动脉造影(PPA,CTPA或MRPA)。入院时54例被误诊,误诊率为52%。41例给予内科治疗,63例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死亡6例,总手术死亡率9.5%。57例成功手术者,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93.2±35.8mmHg降至术后的51.2±14.1mmHg,动脉血氧分压由52.8±7.9mmHg升至86.4±9.2mmHg,二组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EPH临床上比较少见,容易被误诊。UCG和CTPA有较大诊断价值。内科治疗效果欠佳,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应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