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995年版《中国药典》中青霉素含量测定修订为硝酸汞电位滴定法,国内通常采用手工滴定,如用进口自动电位滴定仪,则无与之配套的进口电极。我们采用国产电极配合进口仪器,结果精密度高,重现性好。一、材料和方法1.仪器:DL-67自动滴定仪(Swttwrlandmettler公司);213型铂电极和汞一硫酸亚汞电极(上海电光学仪器厂);PHSJ-4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2.试药:1mol/L氢氧化钠溶液1mol/L硝酸溶液;pH4.6醋酸盐缓冲液;pH9.0硼酸缓冲液;醋酸酐;0.02mol/L硝酸汞滴定液。试液按中国药典配制,所用原试剂均为分析纯。注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市售白芍饮片种二氧化硫和芍药苷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硫熏现状。方法采用优化的酸碱滴定法测定白芍二氧化硫残留值;采用HPLC法,优化流动相条件测定芍药苷含量。结果 5批饮片二氧化硫残留及芍药苷含量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不合格率为25%。结论市售品不合格率高,有关部门需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3.
硝酸汞电位滴定法测定苯唑西林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酸汞电位滴定法测定苯唑西林钠含量,终点灵敏、精密度好、排除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及样品中残留酯的影响,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及粉末饮片中浸出物、SO2及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采用热浸或冷浸法分析不同批次白及粉末饮片浸出物含量,酸碱滴定法测定SO2残留量;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样品中多糖含量。结果 10%乙醇冷浸法浸出物含量最高;酸碱滴定法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加样回收率为80.89%~89.10%;16.5~99.0 mg/L葡萄糖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0889x-0.05159,r=0.9991。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为白及粉末饮片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广谱抗生素,目前中国药典采用咪唑法测定含量,但操作繁琐、费时、影响因素多。本文参考文献用硝酸汞电位法测定氨苄西林钠原料的方法,测定了8批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的含量,该法的突出优点是无需对照品,而直接根据消耗的硝酸汞滴定液的摩尔数,按化学当量计算氨苄西林钠的含量,方法简单,结果精密度好。 1 仪器与试药 BP—40半自动青霉素电位滴定分析仪(北京培特新技术有限公司)、铂电极、汞—硫酸亚汞电极。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山东齐鲁制药厂、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生产)。氯化钠为基准物,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缓冲液、标准液的配制与标定按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6.
尼群地平为抗高血压药,其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硫酸铈滴定法,而片剂含量《中国药典》1995年版为UV法测定,2000年版改为硫酸铈滴定法。本采用HPLC法测定其原料及片剂含量,同时与UB法和滴定法比较,发现HPLC法专属性好,结果准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卡托普利的结构特点,以酸碱滴定法测定卡托普利片的含量,结果与中国药典(1990)方法相符,两种方法间结果相对偏差不超过±0.3%。  相似文献   

8.
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甲酸钠分子式为C_7H_5O_2Na,其滴定产物苯甲酸的Ka=6.4×10~(-5)(25℃)酸性较强,故苯甲酸钠一般不能用酸直接滴定。中国药典(1977年版)、英国药典(1980年版)及日本药局方第十改正版皆采用双相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该法需用大量的乙醚进行萃取,操作繁琐,乙醚易燃、有毒、危险。美国药典(XXI)用非水滴定法铡定其含量,亦受一定条件限制。本文鉴于D.Stefanovic首先把交流示波极谱滴定用于中和反应,陈  相似文献   

9.
氯化钠注射液为氯化钠的等渗灭菌水溶液,是电解质补充药品,用于调节体内水与电解质的平衡,是临床常用的药品之一。《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银量法测定其含量,是以0.1mol/L的硝酸银液为滴定液,滴定至浑浊由黄绿色转变为微红色为终点。但此方法有时终点不明显,需凭经验判断。笔者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其含量,与银量法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酸碱双点电位法在有机弱酸弱碱性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并选择适宜的实验条件。方法:在1 m ol/ L K Cl溶液中,分两次加入 V1 和 V2 体积 H Cl标准溶液,测定西咪替丁的含量,并与药典法对照。结果:在适宜的实验条件范围内,用酸碱双点电位法与药典法测定西咪替丁的含量结果相符合。结论:酸碱双点电位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在有机弱酸弱碱性药物分析中有一定的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实现普通分光光度计分析过程的自动化。方法:用微机化多功能离子分析器与分光光度计联机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以本法测定药物中维生素C含量,与199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的方法比较,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采用本法比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更加简便、快速,可广泛用于药物分析。  相似文献   

12.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隔山消中砷、汞、镉、铅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中药隔山消中砷、汞、镉、铅的原子荧光光谱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隔山消中砷、汞、镉、铅4种元素的含量,并对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对于所测元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9 3,回收率为99.4%~102.3%,RSD<5%,隔山消中的砷、汞、镉、铅4种重金属含量符合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且灵敏度高、效果满意,为隔山消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元仁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胶囊中酸枣仁皂苷A进行定性鉴别。以HPLC法对胶囊中延胡索乙素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基于实验结果,三个批次产品的测定,是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胶囊测定的标准。酸枣仁皂苷A可以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延胡索乙素可以用HPLC法测定含量,线性范围为0.2~2.0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1.31%(n=9)。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能检测酸枣仁皂苷A,并确定制剂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且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TLC法,分别考察供试品样品的制备,展开剂的选择,以及显色方法.结果 以水为溶剂热回流提取制备试验样品,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7∶3∶1∶1.2)为展开剂,分别喷以5%的三氯化铝乙醇溶液,至紫外光灯(365 nm)下观察鉴定木犀草苷.喷以1%三氯化铁试液与1%铁氰化钾试液(1∶1)混合溶液的上清液,显色鉴定绿原酸.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鉴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维生素E微球凝胶(GMS)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法筛选GMS的优化处方;采用紫外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其中维生素E的含量.结果:所制备凝胶性状、鉴别等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维生素E在0.1—0.d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75%(n=9).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测定方法对中药淫羊藿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方法(药典法)和<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中2种方法(检验一法和检验二法)测定.[结果]3批淫羊藿药材中,药典法所测总黄酮含量均值为27.21 g/kg,检验一法所测总黄酮含量均值为9.22 g/kg,检验二法测得的总黄酮含量均值为8.21 g/kg.[结论]采用保健食品检验二法测定淫羊藿总黄酮含量更为简便、合理,可考虑作为淫羊藿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熊胆粉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熊胆粉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Ⅲ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熊胆粉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用pH 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备样品,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1∶20供试液,0.1 mL/皿)进行细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400 mL营养肉汤)进行沙门菌检查;采用1∶10供试液的常规法进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结论该方法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可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注射用双嘧达莫细菌内毒素检测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干扰实验。结果注射用双嘧达莫稀释至0.36 mg/mL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于注射用双嘧达莫热源检查可靠适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的炮制品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含量变化。方法分别采用江西建昌帮法、樟树帮法与《中国药典》2005年版法制备附子炮制品,通过HPLC色谱法测定其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含量。结果 3种炮制方法的炮制品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建昌帮法:(2.13±0.26),(6.78±0.18),(11.26±0.97)μg/g;樟树帮法:(2.35±0.39),(3.23±0.88),(8.09±0.92)μg/g;中国药典法:(1.43±0.18),0,(1.68±0.23)μg/g。结论建昌帮煨制附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总含量比另外两种方法的总含量要高,这为建昌帮炮制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血栓通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方法和指导原则。结果:血栓通注射液经12倍稀释后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可用于血栓通注射液的热原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