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便携式电脑验光仪筛查屈光不正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健艳  沈星华  管怀进  沈磊 《眼科》2010,19(6):406-409
目的 探讨便携式电脑验光仪的准确性及用其筛查屈光不正的可行性.设计诊断试验.研究对象2008年6月至9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屈光不正患者65例(130眼).方法 对所有病例分别行SHIN-NIPPON SRH-2000便携式电脑验光仪验光及视网膜检影.主要指标屈光值(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及轴向)的差异性检验、相关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以视网膜检影为金标准,电脑验光的球镜度数轻度偏正,其中睫状肌麻痹后电脑验光与检影的差值为(+0.33±0.56)D,呈高度正相关(r=0.9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P〈0.01) 电脑验光的柱镜度数轻度偏负,其中睫状肌麻痹后电脑验光与检影的差值为(-0.23±0.45)D,呈中度正相关(r=0.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P〈0.01).电脑验光在睫状肌麻痹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球镜度数t=1.31,P=0.26 柱镜度数t=-0.28,P=0.78).电脑验光对散光的检出率高,但主要是≤0.75D的低度散光,且与视网膜检影的轴向差值多数≤150.以视网膜检影的等效球镜为参考指标,电脑验光的ROC曲线下面积〉0.95(睫状肌麻痹后为0.984,睫状肌麻痹前为0.979).结论 便携式电脑验光仪筛查屈光不正的准确性与视网膜检影一致,可用在群体眼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筛查屈光不正.  相似文献   

2.
两种睫状肌麻痹剂验光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必诚 《眼科新进展》2002,22(4):295-296
屈光不正是影响视力最常见的原因。目前 ,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是验光配镜。麻痹睫状肌后进行客观检影验光 ,是目前准确测定屈光不正度数的主要方法。然而 ,由于不同睫状肌麻痹剂对睫状肌麻痹程度不同会影响验光结果的准确性 [1 ] 。我们对目前最常用的复方托品酰胺和阿托品 2种不同睫状肌麻痹剂进行临床验光效果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 2 0 0 1年因幼儿园、小学等体检发现视力差来我科就诊者。由于怕影响学习 ,暂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验光检查 ,明确视力下降原因 ,或者由于家属怀疑复方托品酰胺验光欠准确 …  相似文献   

3.
睫状肌麻痹后人工检影验光是目前公认的最准确的儿童屈光检查方法 ,但费时长 ,效率低 ,幼儿不易合作。为寻求一种简便、快速而准确的儿童屈光检查方法 ,我院特对不同年龄儿童进行了睫状肌麻痹前后电脑验光和睫状肌麻痹后人工检影验光结果比较 ,并对其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8月 ,我院门诊能合作检查并资料齐全的患儿 1 54例 ,3 0 8眼 ;男 84例 ,1 68眼 ,女 70例 ,1 4 0眼 ;年龄 2~ 1 4岁 ,平均 7 1 5岁 ,其中≤ 6岁 60例 ,~ 9岁 3 5例 ,~ 1 4岁 59例。经门诊常规检查 ,除外眼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睫状肌麻痹前后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和常规主觉插片屈光度的差异变化,探讨科学规范的验光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行屈光检查的近视患者108例,年龄17~28岁,睫状肌麻痹前后用电脑验光仪或检影镜进行客观验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和常规主觉插片.将检测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球镜和柱镜度数在睫状肌麻痹前后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验光球镜度数睫状肌麻痹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柱镜度数散瞳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成人屈光不正患者,规范科学的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无需散瞳松弛睫状肌即可获得准确的屈光不正度数,是一种简便准确可靠的验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R-2000型自动验光仪应用于儿童屈光检查中的准确性及特点。方法对260例(520眼)屈光不正患者,用PR-2000型自动验光仪,分别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和睫状肌麻痹状态下验光,并分别与视网膜检影法的验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球镜度数: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和使用阿托品后,PR-2000型自动验光仪验出的结果与阿托品散瞳检影法验出的结果均呈高度正相关(r=0.922,r=0.946)。柱镜度数: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和使用阿托品后,PR-2000型自动验光仪验出的结果与阿托品散瞳检影法验出的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888,r=0.890)。对于≤0.75D的低度散光,自动验光仪比检影验光法的检出率高。结论PR-2000自动验光仪用于婴幼儿屈光筛查较为可靠实用,也可用于大面积屈光普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手持自动验光仪在儿童屈光不正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手持自动验光仪的准确性及其在儿童屈光不正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884名 5~ 15岁儿童滴用 1%盐酸环戊通滴眼液麻痹睫状肌后 ,分别由验光师和眼科医师独立地进行视网膜检影和NikonRetinomaxK Plus 手持自动验光仪屈光检查。结果 :视网膜检影和自动验光仪验光的结果间相关系数均在 0 .95或以上。在 95 %的测量中 ,这两种检查结果差异在 0 .75D以内。自动验光仪验光的结果比视网膜检影结果稍小一些。结论 :NikonRetinomaxK Plus 手持自动验光仪与视网膜检影检出的屈光结果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 ,其在儿童屈光不正调查中是一种很有用的屈光检查器械  相似文献   

7.
NIDEK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在儿童屈光不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的准确性及在儿童屈光不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4~16岁儿童用10g/L阿托品眼膏3次/d,连续3d,睫状肌麻痹前后,分别进行视网膜检影、NIDEKAUTOREF/KERATOMEARK-30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验光和综合验光仪主观验光。结果:睫状肌麻痹后,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与视网膜检影结果间相关系数为0.980,差值均数±标准差为-0.37±0.52,95%可信区间为-0.51~-0.23;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与综合验光仪主观验光结果间相关系数为0.982,差值均数±标准差为-0.37±0.49,95%可信区间为-0.51~-0.24,以上两组配对t检验均P=0.000,均差异显著。表明在95%的测量中,结果差异均在0.50D以内。不同屈光状态下,在95%可信区间内,屈光度相差范围为远视<0.75D,近视<0.50D。结果均为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比视网膜检影、综合验光仪主观验光偏负值。睫状肌麻痹前由于调节的影响3种检查结果相差较大,远视结果相差比近视结果相差大。结论:睫状肌麻痹后,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验光和视网膜检影、综合验光仪主观验光有极高的一致性,在儿童屈光不正检查中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便的、可靠的屈光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8.
小儿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与电脑验光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用1%阿托品行睫状肌麻痹后,对287名(524眼)2~7岁屈光不正儿童进行了检影验光与电脑验光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用两种屈光测定方法,其球镜值、柱镜值的相关系数均很高(0.9646和0.9078),结果比较接近;其柱镜轴的差别与柱镜值的大小有关,柱镜值愈大,两种方法的轴向符合率愈高。认为小儿睫状肌麻痹后电脑验光结果可作为试镜起点,特别适用于儿童弱视普查。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的屈光情况,国内已有不少报导,现将我科1980—1986年广西壮族门诊屈光检查1150例(男665,女485例),其中双眼1100例,单眼50例,计2250只眼。单眼者为一眼正视或因有眼疾而无法作屈光检查者。现统计分析如下: 一、检查方法: 在排除其它眼疾之后。凡40岁以下者,一般均采取睫状肌麻痹,视网膜检影与主觉验光结合。睫状肌麻痹剂用药常规:6岁以下儿童用1%硫酸阿托品溶液滴眼,在验光  相似文献   

10.
复方托品酰胺麻痹睫状肌效果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青少年屈光不正,正确的检影验光除技术原因外,决定于睫状肌麻痹程度。多年来验光师们沿用阿托品和后马托品作为睫状肌麻痹剂,两种药物各具特长,均有不足。自复方托品酰胺问世以来,受到眼科界的欢迎。为了解复方托品酰胺的散瞳效果及对睫状肌的麻痹作用,我们对比观察了复方托品酰胺、阿托品作用下青少年屈光不正的剩余调节变化,现将观察结果加以整理报告如下,供眼科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环戊通在儿童屈光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小瞳检影法分别对玉溪市、临沧市7所幼儿园2~6岁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对在检影时顺影动>+1.50DS(远视)、有逆影动(近视)或两个子午线影动不对称(散光)的儿童,疑为屈光不正,通知家长复诊。对复诊儿童给1%环戊通点眼麻痹睫状肌,5min/次,连续点眼2~3次,休息60 min进行视网膜检影,明确诊断。结果在受检的3378名(6756眼)儿童中,通知复诊246人(屈光异常率为7.28%),实际散瞳验光144人(复诊率为58.54%),在验光的144人288眼中。诊断为屈光不正237眼,屈光不正眼占复查眼的82.29%。可疑弱视83眼(患病率为1.23%)。斜视37人(患病率为1.10%)。结论在儿童屈光流行病学调查中,可选用1%环戊通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由于它对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影响较小,且在点药当天就可以进行检影验光,从而减少了在流调工作中医患之间沟通的繁琐程序,容易被患儿和家长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不同睫状肌麻痹剂对儿童调节力及屈光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找出美多丽P滴眼液、罗米滴眼液最大睫状肌麻痹时间,对比美多丽P滴眼液、罗米滴眼液、1%阿托品眼膏最大睫状肌麻痹时的剩余调节力,并分析3种药物对屈光不正检测的影响.为眼科临床上合理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对4~16岁儿童75例、147只眼进行检查,均未曾配戴眼镜,未曾屈光治疗,其裸眼或矫正视力均可达1.0,并除外其他眼病及影响调节的全身病.按3种药物分3组,对其睫状肌麻痹前后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客观验光,视网膜检影验光,在综合验光仪上主观验光,在其上用移近法测量调节力及剩余调节力.结果 (1)最大睫状肌麻痹时间罗米为60min,美多丽P为30min,次日均可以正常阅读.(2)最大睫状肌麻痹时平均剩余调节力:1%阿托品组(2.0440±0.95484)D,罗米组(2.2214±0.6952)D,美多丽P组(2.6656±0.9999)D.两独立样本t检验前两组无显著差异,美多丽P组与前两组差异显著,尤其近视时剩余调节力偏大.(3)三组剩余调节力均与屈光状态及年龄无关.(4)1%阿托品、罗米、美多丽P三组中每组药物最大睫状肌麻痹后,综合验光仪验光、视网膜检影结果无差别,都能达到主、客观验光结果的一致性.结论 罗米滴眼液、美多丽P滴眼液在临床上可以作为近视及远视验光的有效睫状肌麻痹剂.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青少年屈光不正常采用阿托品和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验光,为避免阿托品滴眼液散瞳持续时间长带来的学习生活不便,有人提出用复方托品酰胺代替阿托品作为睫状肌麻痹剂应用于散瞳验光。我院自2002年以来对门诊3~14岁青少年,先后用复方托品酰胺和阿托品散瞳后检影验光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年龄3~14岁诊断为屈光不正的患儿共350例700眼,其中3~7岁150例,7~14岁200例。1.2方法先用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滴眼,每间隔5min滴眼1次,共4次,最后1次滴眼30min后检影并记录结果。第2d用阿托品眼液滴眼,每日3次,3d后检影并记录…  相似文献   

14.
屈光不正儿童眼屈光状态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屈光不正儿童屈光发育变化的规律。方法 :眼科初诊病例 ,经常规检查 ,无眼部器质性病变或显斜者 ,用 1%阿托品眼膏进行睫状肌麻痹视网膜检影验光后 ,选择 3~ 10岁屈光不正儿童进行 3年追踪观察。每年验光一次。结果 :3年来的主要表现为远视等效球镜值增加 ,球镜度减少 ,远视散光明显增多P <0 0 1。结论 :屈光不正的儿童 ,其屈光度及屈光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为了确保儿童斜视弱视的治疗 ,在对屈光不正儿童处方配镜时 ,要重视追踪管理 ,散光和屈光参差的不稳定性必须给以考虑 ,不能像成人那样多年使用一付眼镜  相似文献   

15.
屈光不正儿童屈光度变化的连续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屈光状态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为了解屈光不正儿童屈光度的变化特点,我们对321例(共642眼)视力不良儿童作了连续观察(2~5年),现将结果报告于后。材料和方法本组321例,年龄2—14岁,平均6.8岁男177例,女144例。所有病例均排除其他器质性眼病,采用睫状肌麻痹检影法验光,每年一次,连续2—5年,将逐年屈光度及矫  相似文献   

16.
将1980年至1984年间门诊验光者中,年龄为6至25岁者共1474例2891眼的屈光不正情况报告如下。方法与一般资料1.方法:青少年屈光不正者,先进行远、近裸眼视力及检眼镜检查,若角膜和晶体有病变者,用裂隙灯角膜显微镜进一步检查,之后进行检影验光。为充分麻痹调节功能,凡12岁以下者,用1%阿托品眼液连续扩瞳3天;14岁以上者,于检影验光之前2小时,用2%后马托品点眼4~6次;13岁者,于检影验光之前1~2小时,据情用前述药物之一扩瞳。经过检影验光之后,待其  相似文献   

17.
黄小珍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6):1112-1113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全自动电脑验光仪对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散光及轴向变化的检测结果情况.方法:选取经主观验光法发现存在屈光参差儿童患者60例12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3~6岁组14例28眼、7~9岁组29例58眼、10~12岁组17例34眼,三组患者均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散瞳,采用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检测三组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患者球镜度数、柱镜度数、散光轴向,并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年龄段儿童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散光轴位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睫状肌麻痹后全自动电脑综合验光仪验光结果与检影验光结果符合率中,3~6岁组患者球镜、柱镜屈光度符合率低于7~9岁组和10 ~12岁组.结论:全自动电脑验光仪在儿童睫状肌麻痹后可较为准确地获取屈光度,操作简便,与检影验光比较符合率较高,可作为3~12岁儿童配镜处方依据.  相似文献   

18.
睫状肌麻痹前后眼屈光状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武贤  周炜 《眼科研究》1992,10(3):200-202
用0.5%托吡卡胺眼水,对181名(362眼)4—30岁屈光不正者进行了睫状肌麻痹前后的检影验光对照研究。与常态下相比,用睫状肌麻痹剂后,近视度减少,远视度增加。远视组和近视组的球镜度符合率分别为25.5%和62.4%。散光轴位变化率为48.8%。结果表明,散瞳检影后的主观试镜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6-48月龄婴幼儿Spot屈光异常情况,为婴幼儿屈光不正矫正及弱视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6-48月龄婴幼儿使用Spot双目视力筛查仪进行自然状况下验光,根据Spot屈光筛查仪4岁以下儿童转诊标准,收集屈光异常婴幼儿临床资料; 使用睫状肌麻痹剂视网膜检影验光,并对验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根据转诊标准共收集Spot屈光度异常婴幼儿168例336眼。其中远视及散光异常占比高,分别为38.4%和28.6%,而近视占比低(12.2%)。168例Spot屈光度异常婴幼儿中,屈光参差(≥1.00 D)共90例,其中散光性屈光参差41例(45.6%)、远视性屈光参差33例(36.7%),近视性屈光参差16例(17.8%)占比最少。共109例Spot屈光度异常婴幼儿完成睫状肌麻痹剂视网膜检影验光。对其Spot屈光度与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结果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散光度差异为0.34±0.64 D(P<0.001),远视度差异为-2.10±1.27 D(P<0.001),近视度差异为-0.43±0.91 D(P=0.023); 虽然二者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但二者散光度、远视度及近视度均呈正相关(r=0.694、0.762、0.909)。

结论:6-48月龄婴幼儿Spot屈光异常主要以散光、远视异常和屈光参差为主,近视异常较少; 对Spot筛查异常者应进一步睫状肌麻痹剂视网膜检影验光,给予配镜矫正,有效防止婴幼儿屈光性弱视。  相似文献   


20.
张莹  刘瑜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6):1114-1116
目的:了解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和复方托品卡胺滴眼液在散瞳验光中麻痹睫状肌的临床效果,客观地对其评价以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随机抽取2010-12/2011-03期间的60例120眼屈光不正(近视和远视各占50%)患者,年龄12~40岁,利用国产复方托品卡胺滴眼液滴眼散瞳先后对其进行散瞳4次, 45min以后,对其进行检影验光,并利用综合验光仪测定其残余调节量,第2d用盐酸环喷托酯眼液进行复验。 结果:远视组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和复方托品卡胺两者验光结果差异较大(P<0.01);近视组两者验光差异较小(P<0.05),但是仍然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临床上对于屈光不正患者的屈光检查,复方托品卡胺滴眼液是一种有效的睫状肌麻痹剂,但因注意到其麻痹睫状肌及放松调节的有限性,特别在远视患者应灵活结合其他放松调节如盐酸环喷托酯眼液的方法获取最终的配镜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