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Aβ对大鼠记忆、空间定向能力的影响及尼古丁的干预作用。方法将Aβ1-40注入大鼠双侧基底前脑中,建立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损伤模型,观察大鼠学习和空间定向能力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通过腹腔注射烟碱受体激动剂尼古丁对此模型进行干预。结果Aβ注射组大鼠在定位航行试验中,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在空间探索试验中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减少,将大鼠在第5天寻找平台的方式进行分类记录,有显著差异(P<0.05)。两周组的尼古丁干预大鼠能够部分地改善由Aβ注射引起的学习记忆损伤(P<0.05,P<0.01),四周组的大鼠未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的记忆和空间定向能力的减退(P>0.05)。结论短期(2周)Aβ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从行为学上来评价,该模型是成功的;尼古丁在体内能够部分地改善由Aβ注射引起的学习记忆损伤。四周组的大鼠未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的记忆和空间定向能力的减退,有可能是因为Aβ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被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天丝饮对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相关病理变化的作用.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天丝饮组,每组10只.采用单侧侧脑室注射Aβ25-35建立A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海马神经元形态、比色法测量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P<0.01),脑组织中SOD活力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天丝饮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P<0.01),脑组织中SOD活力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天丝饮对Aβ25-35诱导的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及神经元损伤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具有抗自由基,保护、营养神经元,抑制脑组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卡因酸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观察其基底前脑皮质及海马乙酰胆碱酯酶和S100β表达的变化。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卡因酸为实验组,注射磷酸缓冲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用Y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 esterase,AchE)化学染色法测定AchE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S100β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chE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100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注射卡因酸可以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少AchE的表达;过高浓度的S100β可能参与卡因酸导致学习记忆受损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拟AD大鼠模型,观察海马CA1区Aβ1-40和nNOS的表达.方法:采用冈田酸进行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建立拟AD大鼠模型,冈田酸末次注射2星期后水迷宫行为学试验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海马CA1区Aβ1-40和nNOS的表达.结果:拟AD模型组大鼠定向航行试验的第二天开始,同对照组比较,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或P<0.01),空间探索试验中原站台象限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未见或偶见Aβ1-40表达,拟AD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Aβ1-40表达多见;拟AD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nNOS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冈田酸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大鼠海马CA1区Aβ1-40表达增加及nNOS表达减少,是导致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芩健脑方对AD大鼠海马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病理的影响.方法:用聚集状态的Aβ25-35大鼠双侧海马注射建立AD模型,药物干预后,Morris水迷宫观察乌芩键脑方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取大脑海马处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定位航行实验显示,乌芩健脑方能显著缩短大鼠逃避潜伏期(P<0.05).②空间探索实验显示,乌芩健脑方能显著延长第一象限时间和平台停留时间,增加经过平台次数(P<0.05).③乌芩健脑方各组同模型组比较神经细胞凋亡、CA1区水肿、胶质细胞增生等情况均显著减轻.结论:乌芩健脑方对Aβ海马注射痴呆模型学习记忆能力有改善作用,对海马脑病理形态学改变有保护作用.推测乌芩健脑方的抗AD作用可能与降低Aβ对神经的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大鼠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后学习记忆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 15只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成对照组、Aβ组、用药组.Aβ组大鼠给予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大鼠在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后,每日腹腔注射雷公藤多甙(50mg/kg), 30d后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①在定位航行试验第2、3、4、5天,Aβ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分别为59.90±15.52s、47.30±11.84s、48.10±11.57s、46.13±15.01s)较对照组(分别为38.13±14.83s、22.65±9.23s、21.05±8.73s、17.88±7.72s)明显延长(P <0.05或0.01);在空间探索试验中,Aβ组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3.40±1.14)较对照组(10.40±2.07)明显减少(P < 0.01).②在定位航行试验第4、5天,用药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分别为33.43±12.21s、31.10±9.17s)较Aβ组(分别为48.10±11.57s、46.13±15.01s)明显缩短(P <0.05);在空间探索试验中,用药组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6.60±1.82)较Aβ组(3.40±1.14)明显增加(P <0.05).结论将凝聚态Aβ1-40注射入大鼠海马后,可导致学习记忆行为障碍,雷公藤多甙对Aβ所致的行为学损害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通过SD大鼠海马CA1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制作A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EPO处理组.Aβ1-40大鼠海马CA1区注射造模,然后在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行脑室立体定向注射生理盐水,EPO处理组则行脑室立体定向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观察药物干预后24h大鼠海马CA1区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变化,以及药物干预后4周大鼠学习和记忆力的改变.结果 药物干预后24h,EPO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Bcl-xl蛋白表达较假手术对照组减少,但是EPO处理组Bcl-xl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100.42±12.43/视野)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82.06±19.68/视野)(P<0.05).药物干预后4周,EPO处理组大鼠学习能力[(20.38±5.88)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5.50±3.25)次,(P<0.05)],并且EPO处理组大鼠记忆能力[(4.75±1.75)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88±1.55)次,(P<0.05)].结论 EPO可以抑制Aβ1-40诱导海马CA1区Bcl-xl蛋白表达下降,保护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8.
卡因酸对大鼠学习记忆及胆碱酯酶和S^100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卡因酸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观察其基底前脑皮质及海马乙酰胆碱酯酶和S^100β表达的变化。方法 大鼠注射卡因酸为实验组,注射磷酸缓冲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用Y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 esterase,AchE)化学染色法测定AchE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S^100β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chE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100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注射卡因酸可以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少AchE的表达;过高浓度的S^100β可能参与卡因酸导致学习记忆受损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丁苯酞对AD大鼠模型认知及海马Aβ、NR2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AD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Aβ、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A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海马区Aβ、NR2b蛋白的表达。结果丁苯酞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海马Aβ的沉积,有效促进海马CA1区NR2b的表达(P〈0.01);对AD大鼠模型的学习、空间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改善(P〈0.01);而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对AD大鼠模型的改善作用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的改变与海马Aβ、NR2b变化相关,丁苯酞可能通过减少海马Aβ的沉积、促进CA1区NR2b的表达从而改善AD大鼠模型的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脑尔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模型大鼠海马β淀粉样肽1-42(β-amyloid peptide 1-42,Aβ1-42)及其降解酶——脑啡肽酶(neprilysin, NE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痴呆的作用机制。 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和大、中、小剂量脑尔康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25 μL(2 μg/μL)制备AD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个剂量脑尔康组大鼠给予脑尔康[60、30、15 g/(kg·d)]连续灌胃28 d,吡拉西坦组给予吡拉西坦[0.375 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Y型电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内Aβ1-42和NEP的表达。 结果:大鼠海马注射Aβ1-42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内Aβ1-42表达明显增多(P<0.01)。用药干预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吡拉西坦组和各剂量脑尔康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P<0.05,P<0.01),海马内Aβ1-42的表达下降(P<0.05,P<0.01),NEP的表达增加(P<0.05,P<0.01),其中以大剂量脑尔康组效果最佳。 结论:复方中药脑尔康可能通过上调AD模型大鼠海马NEP的表达来降低Aβ1-42的含量,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发挥抗痴呆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一次性双侧基底核大细胞(nbM)区域β-淀粉样多肽(AβP)25-35注射对大鼠空间学习行为的影响.方法 一次性将AβP25-35(10 ng/侧)注入大鼠双侧大脑nbM区域,在注射后的第2周、4周和6周,利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空间学习记忆行为观察,就假手术对照组(10只)与AβP25-35实验组(10只)学习记忆行为特征的差异性以及实验组各观察时点变化情况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 在术后第2个周末(术后2周),实验组Morris水迷宫隐匿性平台逃逸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1),在术后的第4周和第6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组内比较发现,第4周和第6周隐匿性平台逃逸潜伏期较第2周缩短(P<0.05).以探寻行为为评估指标的分析得出同样的结果.在所有观察时点,假手术组与实验组之间以及实验组组内可视平台逃逸潜伏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双侧nbM部位AβP25-35注射可导致实验大鼠一过性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提示AβP短暂暴露不能造成永久性的学习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Aβ1-42诱导的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A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及姜黄素组,将Aβ1-42微量注射至大鼠右侧海马,制作AD大鼠模型,一个月后进行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水迷宫试验,分别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姜黄素干预组于AD建模后24 h给予300mg/(kg·d)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的姜黄素,连续腹腔注射5d;一个月后进行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水迷宫试验分别检测各组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显示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13);与AD模型组分别对比,姜黄素干预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21).结论 姜黄素有改善Aβ1-42诱导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β-淀粉样蛋白所致模拟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建立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模拟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凝聚态Aβ1-40注射入大鼠左侧海马,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病理检测采用尼氏染色方法。结果 海马内注射凝聚态Aβ1-40后,大鼠在定位航行试验中,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在空间探索试验中,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减少;在注射点附近可见弥漫性胶质细胞浸润和局部神经元的大量丢失。结论 海马内注射凝聚态Aβ1-40可以模拟AD的学习记忆障碍、炎症反应和神经元损伤等行为学和病理学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加减地黄饮子对β-淀粉样蛋白1-40(β-amyloid protein,Aβ1-40)诱导的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海马组织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大脑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AD动物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寻找平台所需时间以评价大鼠记忆能力及加减地黄饮子的干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海马区SS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22.79±6.54)s]比较,模型组大鼠第6天平均逃避潜伏期[(38.52±9.97)s]明显延长(P<0.05),而加减地黄饮子组大鼠潜伏期[(26.71±5.10)s]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但与盐酸多奈哌齐组[(24.49±5.57)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8.45±0.97),模型组大鼠海马区SS蛋白表达(2.98±0.14)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减地黄饮子组大鼠SS蛋白表达(6.05±0.42)明显上调(P<0.05),效应优于盐酸多奈哌齐组(3.79±0.29).结论 加减地黄饮子对AD模型大鼠的记忆功能减退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增强海马神经元S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华中五味子酮(Schisandrone)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样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区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华中五味子酮对AD可能的防治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D模型组和华中五味子酮干预组3组,每组各10只.采用侧脑室立体定向注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 protein, Aβ)25-35的方法,建立AD的动物模型;华中五味子酮干预组采用华中五味子酮灌胃进行药物干预,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区NF-κB及iNOS 蛋白的表达.结果:华中五味子酮干预组大鼠短期学习记忆能力较AD样大鼠有明显改善(P<0.05),海马区NF-κB及iNOS 的表达较AD样大鼠明显减少(P<0.05),海马区NF-κB及iNOS 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空白对照组、AD模型组、华中五味子酮干预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9、0.656、0.682,P均<0.05).结论:华中五味子酮可能通过影响NF-κB信号转导通路而抑制Aβ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在AD发病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基底前脑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的影响及早期叶酸(FA)干预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Hcy组和FA组,对照组给予饮用水,在HHcy组饮用水中添加蛋氨酸(1.0g/kg/d),在FA组饮用水中添加蛋氨酸(1.0g/kg/d)并予FA(0.4mg/kg/d)灌胃,共进行8周,测定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FA的基础浓度及实验满8周时的浓度,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对大鼠基底前脑进行ChAT的免疫组化实验,对其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 HHcy组的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和FA组均减退(P均<0.01),经灰度分析比较后显示HHcy组基底前脑隔内侧核、Meynert’s基底核ChAT阳性细胞的表达与其余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过量的蛋氨酸饮食可致HHcy,影响学习记忆能力,HHcy影响学习记忆能力考虑与基底前脑核团的胆碱能神经元的减少有关; 早期补充叶酸可降低血浆Hcy水平,改善HHcy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及基底前脑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青年对照组(3月龄)、老年对照组(24月龄)和老年用药组(24月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比较其学习记忆能力,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基底前脑ChAT阳性神经元变化.结果:老年用药组平均逃避潜伏期自第3d起较老年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用药组基底前脑ChAT阳性细胞数目与老年对照组相比,MSN内有显著性差异(P<0.05);NBM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VDB内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六味地黄丸可以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机制可能与其保护基底前脑ChAT阳性神经元,增强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神经调节素1β( neuregulin 1β,NRG1β)对β-淀粉样蛋白1-40(beta-amyloid protein,Aβ1-40)所致的模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神经元凋亡、核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NRG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经侧脑室微量注射Aβ1-40建立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经侧脑室注射NRG1β(0.3μg·kg-1)干预治疗.各组大鼠实验前及造模7d后、治疗14d后均用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利用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细胞的结构变化,原位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NFκB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学习能力[ (57.50±1.58)次]和记忆能力[(7.20±1.03)次]较对照组学习[(59.50±2.79)次]和记忆能力[(7.50±1.08)次]明显下降(=20.36,5.28,P<0.05),海马区神经细胞排列稀疏、紊乱,有明显神经元脱失,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NFκB表达增加(P<0.05).NRG1β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67.70±4.90)次,(5.80±0.63)次]及细胞结构较模型组[(79.10±4.12)次,(4.40±0.69)次]显著改善( t=5.63,4.69,P<0.05).相对于模型组[(41.10±7.95)次,(29.30±7.24)个],NRG1β治疗组NFκB表达(25.90±6.67)明显减弱、细胞凋亡数量[(23.50±3.89)个]明显减少(t=4.63,2.23,P<0.05).结论 NRG1β能抑制海马神经细胞NFκB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醒脑益智方拆方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以探讨醒脑益智方对AD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 15月龄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成10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哈伯因组,醒脑益智方原方组、补肾组、化痰组、活血组、补肾化痰组和补肾活血组.大鼠双侧基底前脑注射IBO和Aβ25-35混合物造成AD模型.动物经中药干预28 d后,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试验并检测大鼠海马胆碱能系统的影响.结果 本实验结果表明,IBO和Aβ25-35注射所致AD痴呆动物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表明此AD模型制作成功.在定位航行中,潜伏期醒脑益智方原方[(72.8±9.5)s]和补肾化痰方组[(78.7±8.2)s]比模型组[(105.1±14.3)s]明显缩短(P <0.05),在空间搜索中,跨过平台次数醒脑益智方原方[(3.46±0.62)次]和补肾化痰方组[(3.67±0.54)次]比模型组[(0.92±0.15)次]明显增加(P <0.05).醒脑益智方原方和补肾化痰方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Ach和ChAT活性醒脑益智方原方和补肾化痰方组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 <0.05),2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 醒脑益智方各拆方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D模型大鼠行为学习水平,改善胆碱能系统损伤.但以醒脑益智方原方和补肾化痰方效果最佳,补肾化痰药是其最佳成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酮ⅡA(TanⅡA)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海马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自由基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定向注射法建立AD大鼠模型,并使用TanⅡA干预,通过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定量分析大鼠海马MMP-2和iNOS基因及蛋白表达差异及表达相关性、自由基释放量的影响以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β注射法所建立AD模型大鼠海马内iNOS及MMP-2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两者的表达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正相关(P0.05)。AD大鼠海马内诱导释放的一氧化氮(NO)、ONOO-及活性氧(ROS)自由基含量显著增高(P0.05),同时AD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而TanⅡA(50mg/kg)干预可显著降低AD大鼠海马内的NO、ONOO-及ROS含量,并降低iNOS(P0.05)及MMP-2蛋白的表达(P0.01),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论TanⅡA可有效缓解AD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D诱导的iNOS及MMP-2蛋白的表达,减少氧化性毒害自由基的产生,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