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性别差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比较2004年11月~2005年6月间行PCI治疗的ACS患者(女性61例,男性113例)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即刻手术成功率、住院期间及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女性组合并高龄、高血压病的比例高于男性组,而主动吸烟、外周血管疾病发生率较低(均P<0.01)。冠脉造影显示,女性组冠脉病变累及前降支者较男性多(50.6%vs36.1%,P<0.05),其他病变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女性组PCI即刻成功率为93.7%,与男性组(94.1%)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11.4%vs8.8%,P>0.05);3个月时MACE发生率女性组高于男性组(39.8%vs21.0%,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校正年龄等因素后,性别不是预测ACS患者PCI治疗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32)。结论ACS患者临床和冠脉病变特征存在性别差异,但性别不是影响ACS患者介入治疗后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性别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比较363例ACS患者(男性244例。女性119例)的临床和冠脉造影病变特征、介入成功率、院内和随访(22±1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男性多支病变的比例较高,侧支循环较多,而女性双支病变的比例较高.钙化病变多。两组介入成功率(91.4% vs 94.1%,P=0.361)。院内MACE(5.7% vs 5.9%,P=0.956)和随访期间MACE(13.3%vs 13.4%,P=0.982)相似。结论本研究中性别不是影响ACS介入治疗近期和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俞燕  章秀清  王卫忠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5):512-513,59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前后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及对术后心肌损伤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留取169例ACS患者胸痛症状发作6~10 h的PCI术前血标本,酶联免疫法测定H-FABP,入选患者按H-FABP(<11.82 g/L和≥11.82 g/L)浓度进行分组。记录Gensini冠脉病变评分,并观察ACS患者PCI术后30 d心源性死亡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H-FABP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冠脉病变评分均呈正相关(=0.754、0.842,<0.05);2组术后30 d的MACE发生率为11.49%和4.88%(>0.05)。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FABP、UA和左主干病变是ACS患者PCI后30d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均<0.05)。结论 H-FABP水平变化有助于早期识别PCI术后心肌损伤,PCI术前H-FABP水平升高是ACS患者PCI术后再发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女性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PCI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预后是否与男性有差别。方法:分析24 h内接受PCI治疗的79例女性高危ACS患者冠脉病变及干预情况,记录手术成功率及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率,并与同期133例男性患者作对照。结果:女性患者平均年龄较男性为高(P<0.01),较少吸烟(P<0.01),较多合并糖尿病(P<0.05)和高脂血症(P<0.05),三支病变较少(P<0.05),而手术成功率及(25.3±8.1)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男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PCI治疗高危ACS其院内疗效与长期预后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时间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特征、处置与死亡率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方法: 收集2001-2005年ACS行PCI 142例男性和78例女性患者资料并随访至2006年,比较患者的特征、处置与死亡率在性别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随访期有17例(11.97%)男性和13例(16.67%)女性患者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有较高的死亡率(风险率1.47,95% CI为1.22~1.73,P<0.01),但经过年龄、肥胖、吸烟、并存疾病、心血管病病史、糖尿病、高血压和情感抑郁等多因素调整后无差异(风险率1.05,95%CI为0.86~1.21,P>0.05).同样PCI后1月内女性有较高的死亡率(风险率1.55,95%CI为1.27~1.86,P<0.01),但经过上述多因素调整后无差异(风险率1.05,95%CI为0.82~1.31,P>0.05).分析男女组别PCI情况,发现两组病变血管、支架数目、支架直径、即刻成功率及术中并发症差异均无显著性( 均P >0. 05).结论: 结果与有关ACS行PCI后女性预后差的报道有所不同.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的年龄、处置和多因素的影响,提示如果女性患者能及时得到相同的处置则生存率将与男性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选择性靶血管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和尿激酶对梗死相关血管冠脉血流(TIMI)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行STEMI急诊PCI术患者125例,根据PCI术中是否选择性靶冠脉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和尿激酶分为A组(非注药组,60例)和B组(注药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分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个月时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ACE).结果 B组患者PCI术后TIMI 3级血流获得率明显高于A组(96.9%vs 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B组患者LVEF高于A组[(56.3±8.6)vs(51.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后MACE低于A组(3.1%vs 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9.2%vs 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急诊介入治疗中选择性靶血管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和尿激酶明显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LVEF及近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性别差异.方法 回顾性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月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植入IABP患者76例,分为女性组(24例)和男性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和临床情况,分析其在院期间及随访1年的预后.结果 与男性组相比,女性组年龄明显增大,糖尿病发生率明显增多,吸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应用IABP患者中,在院死亡率28.9%(22/76),随访1年死亡率38.2%(29/76).女性组与男性组在院死亡率(41.7% 和23.1%)和随访1年死亡率(45.8%和34.6%)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女性组院内及随访1年生存率与男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P=0.192).院内死亡和存活患者的年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流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死亡和存活患者以上指标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VEF、PCI后的TIMI血流分级是影响院内和随访1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联合IABP治疗的ACS患者院内及随访1年的预后良好.应用IABP的女性ACS患者年龄大,伴发疾病多,但院内、1年死亡率间无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发心源性休克(CS)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ACS并发CS在床旁安置IABP的患者的资料,分析床旁植入IABP的成功率和IABP使用的时限及并发症,同时比较20例单纯IABP患者和36例IABP结合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IABP使用时间和住院存活率的差别. 结果:床旁IABP植入的成功率高(98.2%),并发症少(12.5%),最长可使用888 h,IABP PCI组的IABP使用时间小于单纯IABP组(91±10 vs 166±18, P<0.05),且住院存活率高于单纯IABP组(72.2% vs 40.0%, P<0.05). 结论:早期床旁植入IABP救治ACS合并CS安全有效,具可行性. IABP与PCI结合治疗可提高此类患者的住院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非肥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因ACS行PCI手术的非肥胖患者101例,分为低NT-proBNP水平组(NT-proBNP≤80 pg/ml)31例,高NT-proBNP水平(NT-proBNP>80 pg/ml)组70例,统计并分析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MACE发生率。结果:高NT-proBNP水平组PCI术后MACE发生率高于低NT-proBNP水平组;NT-proBNP可独立预测非肥胖ACS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率、死亡率、和心衰的发生率。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用于评估非肥胖ACS患者冠脉病变的范围PCI术后短期(6个月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应用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连续102例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观察组,53例)和单纯PCI组(对照组,49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类药物;观察组于术前应用替罗非班10 μg/kg 1~3 min内静脉推注,继以0.15 μg/(kg·min)维持静脉泵入48 h.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术后的即刻造影结果、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以及住院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3级血流(94.33% vs 93.87%,P>0.05)、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3.77% vs 4.08%,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s,TMPG)3级(81.13% vs 63.26%,P<0.01)、术后7 d及90 d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9.35±7.6 vs 43.31 ±6.9,P<0.05;60.35±7.1 vs 47.31 ±7.7,P<0.05)、随访期90 d内总的MACE发生率(9.43% vs 20.93%,P<0.01)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治疗时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可更好地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提高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有1例撤除导营时发生右上臂酸痛。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不需卧床,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支架植入术 (IS)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 5 4例患者按Gruentzig建立的方法进行PTCA和 /或IS。结果 单支病变 19例 ,双支病变 2 4例 ,三支病变11例。 48例进行了PTCA ,成功率 93.8%。扩张 71处病变 ,A型病变 34处 ,B型病变 2 8处 ,C型病变 9处。完全闭塞病变 4处 ,病变成功率 95 .8% ,38例进行了IS ,共植入支架 43只 ,成功率 97.6 %。无急诊冠状动脉搭桥和死亡发生。结论 PTCA及IS作为严重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的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对88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和疑为冠心病女性患者的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检查的男性患者135例对比。结果女性心电图阳性率75.0%,男性阳性率54.1%;女性T波改变(45.5%)明显高于男性(31.9%);女性冠脉造影阳性率54.5%,男性冠脉造影阳性率68.9%;二者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女性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其次为三支、双支病变,病变部位以左前降支为主,其次为左回旋支、右冠脉、左主干。冠脉重度狭窄明显低于男性(P〈0.05)。结论女性心电图阳性率高,T波改变多见;冠脉造影阳性率低,冠脉病变受累支数低于男性,重度狭窄明显低于男性(P〈0.05)。冠脉造影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亦可能造成女性冠心病漏诊。  相似文献   

14.
分析133例安贞医院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表明:冠脉狭窄>50%者占82.7%;冠脉正常者19/133,其中冠脉痉挛8例,X-综合征11例,前降支心肌桥4/133。青壮年以冠脉单支病变较多,中、老年人以双支、多支和多处病变较多(P<0.05),青壮、中年、老年三组均以前降支受累为主。  相似文献   

15.
The severity and distribution of coronary arteriographic abnormalities have been reviewed in 88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v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ho were studied by Sones' techniqu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out angina,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angina, angina with normal resting electrocardiogram, angina with abnormal resting electrocardiogram.

Arteriographic abnormalities were generally diffuse throughout the coronary circulation, and at least two vessels were involved in 84 patients. Although the frequency of lesions was similar in the four groups of patients, those with previous myocardial infarction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complete obstruction. Patients with angina and a normal resting electrocardiogram showed the least severe obstructive lesions. The severity of the arteriographic abnormalities was independent of the duration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it appears that diffuse involvement of the coronary arterial tree is usually present when symptoms develo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ST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MACE)与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接受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189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2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65例;另有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40例。术前测定hs-CRP水平,术中应用校正T1MI血流计帧法(cTFC)计算靶冠状动脉的TIMI帧数,术后记录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分析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靶血管cTFC帧数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SAP组比较,UAP组及NSTEMI组的hs-CRP水平明显升高(3.03±2.17,3.59±2.48mg/L vs1.96±0.62mg/L,P〈0.05)。NSTEACS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术前hs-CRP呈直线相关(r=0.522,P=0.001);介入治疗后靶血管cTFC帧数与术前hs-CRP亦呈直线相关(r=0.65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hs—CRP水平是导致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OR2.417,P〈0.001)。结论NSTEACS患者术前hs-CRP水平升高预示患者介入治疗后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术中靶血管血流速度受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冠脉造影与冠脉CT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准确性。方法:入选63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同时行冠脉CT和冠脉造影。结果:共检测378支冠状动脉分支。冠脉造影显示轻度狭窄24支,中度狭窄19支,重度狭窄83支。冠脉CT显示轻度狭窄85支,中度狭窄14支,重度狭窄54支。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做为标准,冠脉CT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88.3%,特异度为28.2%,准确性为53,1%;阳性预测值为46.49%,阴性预测值为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CT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PCI术后患者239例,根据是否进行再次血运重建将其分成再次血运重建组及单次血运重建组,比较两组病史、症状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COX回归模型对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单次血运重建组比较,再次血运重建组患者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明显升高(P<0.05)。再次血运重建组复发胸痛比例、脂蛋白a[Lp(a)]水平与单次血运重建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再次血运重建组的多支病变比例数和未完全血运重建比例数显著高于单次血运重建组(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2.139,95%CI:1.157-3.955)、复发胸痛(OR=2.458,95%CI:1.357-4.452)和Lp(a)(OR=1.001,95%CI:1.000-1.002)与PCI术后再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3年随访提示,吸烟、复发胸痛症状和Lp(a)浓度升高是PCI术后再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