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目的评价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肝的功能状况。方法选择接受原位肝移植术的患者20例(连续病例)。分别于9个时间点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供肝于冷缺血末期常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肝移植术后72 h内ALT和(或)AST水平(1 500 IU/L为界),将20例患者分为初期移植物功能不良(IPGF)组和非IPGF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ALT、AST、LDH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IPGF组7例,非IPGF组13例。供肝冷缺血末期病理检查显示,IPGF组中4例有轻度大泡型脂肪变性,而非IPGF组中未见脂肪变性(P=0.007)。IPGF组血清ALT水平于再灌注后3、6 h显著高于非IPGF组,其血清AST水平在再灌注后1、3、6、12 h时间点显著高于非IPGF组,而LDH在再灌注后1、3、6 h时间点显著高于非IPGF组(P均<0.05);LDH与ALT(r=0.948,P<0.001)及AST(r=0.646,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供肝脂肪变性对原位肝移植后移植肝功能不良有直接影响;血清AST和ALT水平仍是反映早期移植肝功能状况的可靠指标;LDH与ALT和AST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术后早期移植肝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并发症(ischemic type biliary complications, ITBC)早期肝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随访分析肝移植术后BC患者的临床表现,对BC患者早期肝功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1例肝移植中发生BC 26例(14.36%)。其中缺血性BC 11例,9例(81.82%)治疗效果差;BC患者早期ALP、r GT与TBIL、ALT的增幅出现分离现象;缺血性BC同非缺血性BC早期的TBIL、ALP、r GT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BC发病早期更高的TBIL、ALP、r GT血清浓度提示缺血性胆道并发症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犬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实验研究与临床肝移植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犬原位肝移植技术和临床肝移植术中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以及滚压式转流泵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滚压式转流泵进行静脉-静脉转流的情况下,者15例犬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实验研究,并为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对术中及围手术期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和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手术前后分别测定受者的甲状腺激素和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受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受者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术前,并与TBil、ALT呈负相关。结论肝移植术前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TBil、ALT一起作为肝功能恢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术后营养支持对移植肝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全肠外营养(TPN)、传统TPN及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的TPN对肝移植后移植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5例肝移植患者随机分3组:术后未经TPN(饮食组)、不添加Ala-Gln的TPN组(传统组),添加Ala-Gln的TPN组(二肽组)。TPN于术后第2天予以等热量(每千克体重104.6kJ)、等氮量(每千克体重0.16g)共7天。监测术后第2、9天肝功能指标。结果:移植后第9天,二肽组的胆碱酯酶(CHE)与饮食组和传统组比较有更显著的升高(P<0.01);传统组、二肽组的载脂蛋白B(APOB)与饮食组比较有更显著的升高(P<0.01);二肽组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饮食组和传统组比较有更显著的下降(P<0.01、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进行TPN治疗,有利于移植肝合成功能的改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而添加Ala-Gln的TPN治疗则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虽然实施肝移植术治疗各种肝病在一些大医院已开展,但北方一些医院仍未实施.本文报告应用ASCA生化分析仪对一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昏迷患者已进行肝移植手术实行全程肝功能检测,着重探讨肝脏功能在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移植术后的变化与疾病程度,转归及存活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Peng ZH  Xing TH  Dai DJ  Chen GQ  Xu JM  Zhong L  Li T  Sun X  Wang SY  Wang ZW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4):953-955
目的评价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生存情况和分析影响移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连续施行的318例肝移植资料(随访至2005年12月),根据UNOS肝功能分级标准,对受体的术前状态进行评估,其中包括54例急性肝功能衰竭(UNOS1和2A)和264例慢性肝病肝硬化(UNOS2B和3),并统计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再移植率、再移植原因和死亡原因。结果术前肝功能状态为UNOS2B和3的移植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再移植率1.1%,其1、3年生存率分别为91.3%和86,4%。术前肝功能状态为UNOSl和2A的肝移植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2,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再移植率18.5%,其1、3年生存率分别为74,1%和68,5%。结论肝移植效果主要取决于肝外器官功能和术前肝功能状态,术前肝功能状态为UNOS2B和3的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后近期和远期疗效较好,而术前肝功能状态为UNOS1和2A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则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失败原因,总结肝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例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患者行肝移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均采用“背驼式”肝移植。结果:3例中1例存活1年,1例存活9个月,1例至今已经存活1年半时间,目前状况良好。2例死亡原因均为肺部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移植是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患者术前状况决定肝移植效果;肺部并发症是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不是肝移植手术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9.
Yang Y  Xu C  Chen YH  Lu MQ  Cai CJ  Li H  Wang GS  Yi SH  Zhang J  Yi HM  Zhang JF  Jiang N  Zhao H  Li X  Li MR  Chen G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0):2833-2836
目的探讨血型不合肝移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包括21例血型不合在内的66例肝移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包括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生存率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血型相同组和血型不合组受体MELD评分分别为31.7±3.2和32.8±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两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806.0±70.0)d和(720.3±118.5)d,术后3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4.2%、77.4%、67.6%、60.1%和75.6%、64.0%、58.2%、58.2%,两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7)。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4/45)和19.0%(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血型不合组术后感染和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2%(16/21)和28.6%(6/21)显著高于相同组的48.9%(22/45,P=0.037)和8.9%(4/45,P=0.038)。严重感染和肾功能衰竭是血型不合肝移植术后早期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在血型相同供肝严重短缺的情况下,ABO血型不同肝移植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感染和。肾功能衰竭是围手术期最主要死因。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有效控制感染、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是提高血型不合肝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经验及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肝功能衰竭行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6.3%),随访期内死亡3例(6.3%),1年生存率91.7%,2年生存率89.6%,3年生存率87.5%.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4例(29.2%),胸腔积液13例(27.1%),急性排斥反应5例(10.4%),慢性排斥反应3例(6.3%),胆道并发症7例(14.6%),术后急性肾衰竭4例(8.3%),肝移植相关性神经系统症状3例(6.3%).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提高围手术期管理水平及手术技巧,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原位肝移术植中逆行灌注对早期移植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肝脏逆行灌注对移植肝早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31例原位肝移植病例随机分为逆行灌注组和非逆行灌注组。逆行灌注组在吻合门静脉前先开放下腔静脉或肝静脉,然后吻合门静脉。非逆行灌注组中按常规方法首先开放门静脉。于移植术当日及术后1、3、5、7 d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逆行灌注组的复温缺血时间(RW IT)显著短于非逆行灌注组(P<0.05),其手术后当日的血清AST、ALT和术后第1天的ALT水平均显著低于非逆行灌注组(P<0.01);术后第1天两组的血清AST水平及第3、5、7天血清AST、ALT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W IT缩短有利于减轻肝脏复温缺血损伤;逆行灌注可显著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移植肝早期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肝脏逆行灌注对移植肝早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31例原位肝移植病例随机分为逆行灌注组和非逆行灌注组.逆行灌注组在吻合门静脉前先开放下腔静脉或肝静脉,然后吻合门静脉.非逆行灌注组中按常规方法首先开放门静脉.于移植术当日及术后1、3、5、7 d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逆行灌注组的复温缺血时间(RWIT)显著短于非逆行灌注组(P<0.05),其手术后当日的血清AST、ALT和术后第1天的ALT水平均显著低于非逆行灌注组(P<0.01);术后第1天两组的血清AST水平及第3、5、7天血清AST、ALT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RWIT缩短有利于减轻肝脏复温缺血损伤;逆行灌注可显著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移植肝早期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原位肝移植术后临床监测与处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通过原位肝移植术后的临床观察与处理 ,提高护士对肝移植术后病人的监护能力。方法 :参照原位肝移植术后常用观察指标 ,对 3例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 3周康复情况进行严密监护、对比、分析。结果 :1例术后出现大出血 ,肺部曲霉菌感染死亡。 2例术后康复顺利 ,生活自理 ;其中 1例术后出现精神心理反应和非典型急性排斥反应 ;另 1例口腔发生多发性溃疡。结论 :肝移植术后出血、移植肝功能、排斥反应、感染及精神心理反应是术后监护重点 ;及时发现 ,正确处理这些术后并发症 ,能有效提高患者近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内蒙古首例人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的经验。方法:受体男性,54岁,体重58kg,身高175cm,B型血,病肝重1200g,因原发性肝癌行肝左叶切除术1次,肝动脉插管化疗(TACE)5次,再次复发。供体男性,26岁,体重65kg,身高170cm,O型血,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患,供肝重1200g,中度脂肪肝。结果:受体术后第1d因肝左动脉分支出血行肝左动脉分支结扎术,术后第1周肝功恢复正常,术后第50d死于肺部感染、肾功衰竭、肝功衰竭。结论: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移植后早期的活性变化及其与供肝损伤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观察其生存期外周血ALT变化、大鼠胆汁分泌量及移植肝门静脉血TNF-α活性。结果供肝冷冻保存4h组及对照组移植大鼠存活期超过50d,而冷冻保存8h组大鼠无一长期存活(均<3d);对照组及4h冷冻保存组胆汁分泌量显著多于8h冷冻保存组(P<0.05),8h组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4h组(P<0.05);8h组移植后TNF-α活性显著升高,且术后2h达高峰,而4h组仅在术后2h轻度升高(P<0.05)。结论肝移植早期TNF-α升高程度与供肝损伤程度有关。TNF-α可能源于移植肝的枯否细胞。  相似文献   

16.
影响原位肝移植术后肾功能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鉴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2):1029-1032
原位肝移植术(OLT)术后肾功能异常,特别是慢性肾功能不全/衰竭和终末期肾病会明显增加OLT术后患者病死率,造成OLT术后肾功能障碍的原因复杂,本文试从肝移植术前、术中、术后等方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微透析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移植肝术后早期代谢及并发症进行实时连续的床旁监测.方法在12例肝移植患者手术结束前,在肝镰状韧带水平通过Ⅳ段插入Ⅴ段或Ⅷ段植入微透析导管,关腹,然后在皮下脂肪植入对照管.术后,每小时将微量收集瓶里回收的透析液在微透析分析仪里进行检测,通过测定透析液中葡萄糖、丙酮酸、甘油和乳酸的浓度来研究移植肝的代谢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监测和临床观察;监测持续到患者离开监护室,约5~7d,并在患者出院后每隔1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1)12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移植肝孤立性甘油水平升高(术后早期移植肝出现甘油显著增高而乳酸/丙酮酸比值稳定在低水平);(2)肝组织和皮下参照组织:微透析监测期间肝组织内甘油、乳酸/丙酮酸比值均大于皮下参照组织,而葡萄糖、乳酸、丙酮酸小于皮下参照组织(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移植肝的四项指标(葡萄糖、乳酸、丙酮酸和甘油)中甘油对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有明显贡献,回归方程分别为ALT=93.83+0.68Glycerol(P〈0.05),AST=-216.26+0.60Glycerol(P〈0.05).结论 (1)微透析技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操作;(2)移植肝甘油水平与肝脏酶学(ALT、AST)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排除全身的缺血缺氧因素外,术后早期甘油升高预示移植肝肝细胞受损;(3)术后早期移植肝出现孤立性甘油升高,预示移植肝早期的排斥反应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大鼠肝移植的麻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大鼠肝移植中的合适剂量.方法对100只雄性Wister大鼠行40例肝移植,观察供受体麻醉过程、药物剂量和效果. 结果供体手术氯胺酮麻醉的剂量以100~125 mg/kg合适,受体手术氯胺酮麻醉的剂量以75~100 mg/kg合适.结论在大鼠肝移植的手术中,氯胺酮是一种理想的麻醉药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移植早期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理。方法供肝在4℃乳酸林格氏液中保存45min(对照组)、4h、6h后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1、2、4及24h分别取肝上下腔静脉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术后2h取供肝组织进行TNF-α免疫细胞化学定位,术后24h取供肝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①在原位肝移植过程后早期肝后血TNF-α活性显著升高,且在血管再通后2h达到高峰(4h组为3.81U/mL,6h组为7.96U/mL),其升高程度与供肝的损伤程度有关;②6h组可见TNF-α阳性染色的多角形或梭形细胞,散在分布于肝窦中,4h组染色较弱,对照组无染色。结论冷存可使供肝枯否细胞激活,产生TNF-α参与供肝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