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在新生幼犬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尝试采用新生幼犬制作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对新生杂种幼犬进行胆总管双重结扎(胆管结扎组,n=22)或双重结扎并加以切断(胆管切断组,n=22),建立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手术后2、4、6周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次日所有幼犬均出现尿色深黄,排便陶土样。术后2周时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汇管区纤维组织轻度增生;随着梗阻时间延长,局部纤维间隔形成,纤维间隔逐渐向小叶内伸展,局部具有特征性的胆栓形成;最终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术后2周,胆管结扎组46%(6/13)的动物出现胆管再通现象,而胆管切断组21%(3/14)的动物出现胆管再通现象,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对幼犬进行单纯胆总管结扎或胆总管结扎后切断都可成功制作出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但后者成功率更高;幼犬胆管阻塞后形成肝纤维化比较快,自发逆转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胆管部分梗阻致淤胆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N)、假手术组(Sham,S)、胆管部分梗阻组(Partial Bile Duct Obstruction,PBDO)。PBDO组再分为1,2,3,4周组。PBDO组大鼠将胆总管部分阻断致胆管部分梗阻、胆汁淤积形成肝纤维化。N组及S组于术后1周、PBDO组分别于术后1,2,3,4周处死,各组动物取下腔静脉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及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Ⅲ型前胶原蛋白(PⅢP)。肝组织切片经HE和Van Gie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和纤维增生情况。结果胆总管部分阻断后胆总管近端扩张、胆汁淤积。术后1周肝细胞水肿,毛细胆管及胆管上皮增生。术后2周汇管区可见胶原纤维增生。随着观察时间延长,汇管区胶原纤维增生及肝细胞变性逐渐加重。结论采用胆总管部分阻断可建立稳定的淤胆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胆管部分梗阻致淤胆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N)、假手术组(Sham,S)、胆管部分梗阻组(Partial Bile Duct Obstruction,PBDO)。PBDO组再分为1,2,3,4周组。PBDO组大鼠将胆总管部分阻断致胆管部分梗阻、胆汁淤积形成肝纤维化。N组及S组于术后1周、PBDO组分别于术后1,2,3,4周处死,各组动物取下腔静脉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及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Ⅲ型前胶原蛋白(PⅢP)。肝组织切片经HE和Van Gie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和纤维增生情况。结果胆总管部分阻断后胆总管近端扩张、胆汁淤积。术后1周肝细胞水肿,毛细胆管及胆管上皮增生。术后2周汇管区可见胶原纤维增生。随着观察时间延长,汇管区胶原纤维增生及肝细胞变性逐渐加重。结论采用胆总管部分阻断可建立稳定的淤胆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4.
IFNγ防治大鼠胆总管结扎所致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IFNγ对持续肝外性淤胆所致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持续肝外性淤胆模型,用药组于胆管结扎同时每日肌注IFNγ 5×104 U,用药2周;对照组则仅行胆管结扎而不用药。2周后分别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能量代谢有关指标。结果:IFNγ可改善血清生化指标(P<0.01或P<0.05)。在组织学表现上,用药组肝纤维化程度显著低于单纯结扎组(P<0.01)。用药组大鼠淤胆后肝羟脯氨酸及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升高明显受抑(P<0.01)。肝ATP及CP测定显示淤胆合并用药时两者均保持于较高水平。结论:IFNγ可有效抑制大鼠持续肝外性淤胆所致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肝外胆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超声检查显示肝外胆管阻塞患者95例,沿胆总管走行扫查直至胆总管下段,判断梗阻或狭窄的位置,观察病变的大小、声像图表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95例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90.5%。各类病变均有不同表现,通过鉴别可明确诊断病变性质及程度。结论:高分辨率实时超声可以完整显示肝外胆管且具有较高的显示率,对病变的部位、性质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均有良好的检查效果,可作为肝外胆管梗阻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6.
7.
肝癌侵犯肝外胆管引起阻塞性黄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肝癌侵犯肝外胆管引起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jaundicecauoedinvadedby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toextrahepaticbileduct何振平,李智华,马宽生,别平,孙文兵(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  相似文献   

8.
超声对肝外胆管梗阻的病因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2007年收治并手术的91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总结不同病因引起肝外胆管梗阻的超声影像特点,从而提高超声诊断率。结果91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超声病因诊断总符合率89.0%(81/91),其中胆管结石符合率94.7%(54/57),胰腺炎符合率66.7%(2/3),胆管炎符合率66.7%(2/3),胰头癌符合率84.6%(11/13),壶腹部癌符合率81.8%(9/11),胆管癌符合率75%(3/4)。误诊10例(10.9%),分别为胆管结石3例,胰腺炎与胆管炎各1例,胰头癌与壶腹部癌各2例,胆管癌1例。结论超声对肝外胆管梗阻的病因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高,具有较高的病因诊断价值,可作为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48例肝外阻塞性黄疸的B超诊断结果,全部病例均被手术及病理结果所证实。结果表明,B超显像能清晰显示扩张了的肝内外胆管,并因此确定是否阻塞以及阻塞部位,提示阻塞原因,从而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胆石症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疾病,资料显示自然人群普查占2.36%~9.42%.其中肝外胆管结石占31.1%.现统计我院10年来成功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18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赵永忠  漆志平  肖绪华  刘  郭芳  肖胜军 《医学综述》2010,16(16):2517-251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以及水飞蓟素对TRAIL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水飞蓟素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胆总管结扎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RAIL的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肝组织中TRAIL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RAIL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治疗组(P<0.05),血清TRAIL水平与肝组织中TRAIL表达一致;血清TRAIL水平与血清HA、LN、PCⅢ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TRAIL可能在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水飞蓟素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TRAIL的表达来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猪胆管缺损修补模型,比较脱细胞基质修复胆管缺损与胆肠吻合术的优缺点.方法 建立猪胆管缺损模型,并使用脱细胞基质进行修补,对修补组与常规胆肠吻合组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建立猪胆道缺损修补实验动物模型,成功率为91%.在手术时间及中位生存期方面,修补组与常规手术组相比(P<0.05),修补组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 较短的手术时间,较低的手术后并发症,较长的存活时间均提示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胆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13本大耳兔胆管电灼损伤致瘢痕狭窄模型,用于胆管瘢痕狭窄防治的研究.方法3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分别施行假手术和电灼损伤胆管,术后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及生存率,术前及术后30d行肝功能检测,MRI影像学、大体形态学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胆管狭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30d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肝功能检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和大体解剖均发现损伤处形成狭窄,狭窄以上胆管扩张,病理观察证实损伤处有纤维化增生改变.结论日本大耳兔胆管电灼损伤致瘢痕狭窄模型可用于胆管瘢痕狭窄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建立犬脊髓损伤治疗动物模型 ,为实验研究提供直接的病例材料。方法 人工损伤犬脊髓 ,使用直流电场刺激使脊髓损伤恢复。结果 人工犬脊髓损伤模型建立 ,直流电场刺激治疗可恢复神经功能。结论直流电场刺激在不同时期对犬脊髓再生及功能恢复均有明显促进作用 ,能促进脊髓再生 ,使脊髓通路更快更完善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Cholangiocarcinoma, cancer of the bile ducts, is often diagnosed via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 Due to low resolution, noise and difficulty is actually seeing the tumor in the images, especially by examining only a single image, there has been very little development of automated systems for cholangiocarcinoma diagnosi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CAD) system for the automated preliminary detection of the tumor using a single MRCP image. The multi-stage system employs algorithms and techniques that correspond to the radiological diagnosis characteristics employed by doctors. A popular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e 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is used for decision making to differentiate images with cholangiocarcinoma from those without. The test results achieved was 94% when differentiating only healthy and tumor images, and 88% in a robust multi-disease test where the system had to identify the tumor images from a large set of images containing common biliary diseas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免置T管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2月共实施胆总管探查术44例,其中21例行纤维胆道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胆总管,并留置胆囊管导管引流胆道,23例行纤维胆道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21例患者在术后胆瘘,术后第1日腹腔引流量、拔出腹腔引流管时间等方面与T管引流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纤维胆道镜辅助下胆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