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硫芥引起的犬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分离比格犬外周血淋巴细胞 ,设阴性对照、阳性对照(10 0 μmol·L- 1H2 O2 )、溶剂对照 (3.5 %丙二醇 )、硫芥中毒 (1,10 ,10 0和 10 0 0 μmol·L- 1)共 7组 ,在37℃作用 1h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及其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图像分析 ,所用参数为彗星长、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Olive尾矩和尾长 /头长。结果 硫芥引起的淋巴细胞DNA损伤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其中彗星长、尾长和尾部DNA百分含量从 10 μmol·L- 1硫芥中毒组开始即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Olive尾矩和尾长 /头长从 10 0 μmol·L- 1硫芥中毒组开始非常显著地高于溶剂对照组(P <0 .0 1)。结论 SCGE图像分析系统可较好地用于犬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彗星试验目测与图像分析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彗星试验目测与图像分析结果的比较。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设 16 40培养液、H2 O2 和 1,2 丙二醇分别为阴性、阳性和溶剂对照组 ,硫芥为受试物 ,37℃水浴 1h ,清洗后单细胞凝胶电泳 ,用目测微尺和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分析硫芥对人血淋巴细胞细胞DNA损伤的程度。结果 彗星试验检测 12 .5~ 2 0 0 μmol·L- 1H2 O2 和 1,10 ,10 0和 10 0 0 μmol·L- 1硫芥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 ,目测 (迁移率和迁移度 )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彗星长、尾长、Olive尾矩、尾DNA %和尾 /头 (长 ) 5项参数 )的结果基本一致 ,DNA损伤的程度呈现浓度 效应关系。各项观察指标和参数检出DNA损伤(P <0 .0 5或P <0 .0 1)的浓度不尽一致。目测迁移率检测H2 O2 诱导的DNA损伤最低作用浓度为 12 .5μmol·L- 1,比迁移度 2 5 μmol·L- 1的检出浓度敏感。计算机图像分析中尾DNA %参数能显示 1μmol·L- 1硫芥和 12 .5 μmol·L- 1H2 O2 诱导的DNA损伤 ,其敏感程度为各项指标和参数之首 ;参数Olive尾矩对H2 O2 和硫芥诱导的DNA损伤的最低作用浓度分别是 5 0和 10 0 μmol·L- 1,为不敏感参数。溶剂 1%~4 %丙二醇各组与阴性对照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①彗星试验检测硫芥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  相似文献   

3.
海鞘活性成分(HQS-V)对免疫受抑小鼠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液 -液分配色谱等方法对海洋生物——被囊类动物进行萃取分离 ,得到不同组分的活性提取物 (以下称 HQS) ,主要观察 HQS中一种组分 (简称 HQS- V)对免疫低下小鼠部分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通过环磷酰胺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 ,HQS- V按每日 10 0、2 0 0、40 0 mg·kg-1分成 3组。结果显示 10 0 mg· kg-1及 2 0 0 mg· kg-1两组对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影响更明显 (模型组 A值为 0 .0 70± 0 .0 15,10 0 mg·kg-1组 0 .4 17± 0 .184 ,2 0 0 mg· kg-1组 0 .34 8± 0 .145,4 0 0 mg·kg-1组 0 .168± .0 12 0 ) ,而对脾 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促进作用方面显示 :2 0 0 mg·kg-1及 4 0 0 mg·kg-1两组的作用较 10 0 mg·kg-1组更明显 (模型组 A值为 0 .0 2 6± 0 .0 15,2 0 0 mg·kg-1组0 .0 82± 0 .0 15,4 0 0 mg·kg-1组 0 .10 4± 0 .0 2 5) ,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研究提示渤、黄海海域内被囊类动物具有良好地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这将为新一代抗肿瘤、抗病毒海洋生物新药研制奠定良好的理论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小鼠全胚胎培养研究环磷酰胺致畸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小鼠全胚胎培养技术 ,通过妊娠 d8分别 ip5,1 0 ,1 5和 2 0 mg·kg-1环磷酰胺 ( CP) ,研究了该药对器官原基形成期胚胎的致畸作用 ,并对其致畸机理作了初步探索 .给药 4h后取胚胎进行培养 ,于 d 1 0 .5收获胚胎 ,测量其卵黄囊直径 ,头长及颅臀长并记录其大体形态的变化 .结果表明 ,1 5mg· kg-1组尾畸形率最高 ;2 0 mg· kg-1组生长迟缓率最高 .电镜观察所显示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及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均提示 CP致畸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  相似文献   

5.
3-氯-1,2-丙二醇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全面了解 3 氯 1 ,2 丙二醇 ( 3 MCPD)的毒理作用性质。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联用法测定大鼠血液中 3 MCPD的含量。结果 一次性给大鼠ig 75和 3 0 0mg·kg-1的3 MCPD后 ,血药浓度 时间的动力学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 ,t1/ 2kα 分别是 ( 1 .61± 0 .1 6)和 ( 1 .0 3±0 .1 9)h ,t1/ 2kβ是 ( 3 .40± 1 .0 1 )和 ( 7.3 8± 2 .76)h,tp为 ( 3 .2 4±0 .2 6)和 ( 3 .3 3±0 .3 9)h ,cmax为 ( 3 1±9)和( 2 1 5± 3 2 )mg·L-1,Cl是 ( 0 .2 7± 0 .1 0 )和 ( 0 .1 0±0 .0 4)mg·kg-1·h-1,V为 ( 1 .3 1± 0 .5 0 )和 ( 1 .0 1±0 .0 5 )L·kg-1。结论 结果表明 3 MCPD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快 ,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6.
考察不同剂量的四氧嘧啶对小鼠血糖的影响。小鼠72只,体质量2 2~2 6 g,在实验环境下饲养3d后,禁食(不禁水) 8h,眼眶取血,离心,取血清10 μL,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按血糖值随机分为6组。禁食(不禁水) 2 4 h,尾静脉iv不同剂量的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6 0 ,5 0 ,4 0 ,30 ,2 0 mg·kg-1和生理盐水。5 d后,同法测定血糖。iv后血糖升高值依次为2 6 .6±5 .6 0 ,16 .6±6 .79,4 .80±3.71,2 .12±0 .2 3,0 .5 0±0 .0 70 ,0 .10±0 .0 2 mg/ d·L。结果表明四氧嘧啶剂量2 0~6 0 mg·kg-1与血糖升高值呈正相关不同剂量四氧嘧啶对小鼠血糖的影…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小鼠耳郭模型研究硫芥对角质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 ,以进一步了解表皮干细胞在硫芥皮肤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地位及探索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固定小鼠后取 5 μL不同浓度(32 ,16 0 ,32 0g·L- 1)硫芥均匀涂抹于耳郭内表面 ,分别于 12 ,2 4 ,4 8,72 ,12 0和 16 8h后急性分离细胞。在无菌条件下取耳郭皮肤组织 ,分离内外侧皮肤 ,小心剥离内侧软骨 ,用胰蛋白酶消化皮肤 ,使表皮与真皮分离 ,进一步用胰蛋白酶消化表皮成单个细胞。采用PI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细胞的凋亡率 ;PI并Hoechst33342双染活细胞Confocal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检测生化改变。结果  32 0g·L- 1染毒 3h后肉眼可见小鼠耳郭充血、水肿和红斑 ,随着时间的延长还可看到糜烂、化脓、结痂、坏死等变化。 16 0及 32 0g·L- 1不同浓度染毒后在 72h细胞均发生了明显的凋亡 ,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凋亡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时间 ,72h凋亡率达到了峰值 ,并且S期细胞对硫芥尤为敏感。同时Confocal显示细胞核染色质呈高凝集的点状结构、琼脂糖凝胶电泳DNA呈典型的梯型条带。结论 硫芥可引起表皮细胞凋亡 ,促进细胞的终末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评价多 (ADP核糖 )聚合酶 (PAD PRP)抑制剂烟酰胺 (尼克酰胺 )对SD大鼠硫芥全身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雄性SD大鼠 30只 ,体重190~ 2 30g ,分为正常对照组、中毒对照组和烟酰胺治疗组。 4mg·kg- 1硫芥中毒。中毒对照组和烟酰胺治疗组动物腰背部皮下注射硫芥 ,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丙二醇。中毒后 0 .5hip 5 0mg·kg- 1烟酰胺 ,每日 1次 ,连续 8d。实验动物在中毒前测 1次体重 ,以后每天定时测 1次。观察动物食欲及腹泻情况 ,记录动物死亡时间。中毒后d 4 ,d 8各测 1次血常规 ,d 8全部活杀 ,取胫骨上段做骨髓涂片 ,重点观察骨髓的细胞学分类及增生程度。结果 ①中毒对照组腹泻率为 70 % ,但未见死亡 ;烟酰胺治疗组的腹泻率为 80 % ,并且在d 5出现动物死亡 ,死亡率为 10 % ,但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中毒对照组和治疗组动物之间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异 ,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自中毒后d 3起均明显下降。②血常规变化 ,中毒后d 4 ,治疗组与中毒对照组相比 ,结果均无显著差异 ,但这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白细胞总数 (WBC)、淋巴细胞分类 (LYM )、粒细胞分类(GRAN)和血小板总数 (PLT)均明显下降 ,尤其以WBC ,LYM和GRAN为显著 ,而红细胞总数 (RBC)和血红蛋白量 (HGB)均无显著变化。中毒后d 8,治疗组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桉叶油对环磷酰胺(CP)致小鼠遗传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①毒性实验:小鼠ig给予桉叶油1700,1750,1800,1850和1900mg·kg-1,检测桉叶油的半数致死量(LD50)。另小鼠分别ig给予桉叶油100,200和400mg·kg-1及花生油(阴性对照)组,每天1次,连续5d。阳性对照组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共给2d。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30只雄性小鼠,分别ig给予按叶油100,200和400mg·kg-1和花生油,阳性对照组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连续5d。观察小鼠精子畸形率。②保护作用实验:小鼠按照如下分组给药:CP+桉叶油400,200和100mg·kg-1,花生油+CP,CP组。第4天与阳性对照组一起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第5天给药后测定小鼠骨髓微核率。30只雄性小鼠按分组,第6天起与阳性对照组一起每天ip给予CP40mg·kg-1,连续5d,实验共10d。测定小鼠精子畸形率。结果①毒性实验:桉叶油的LD50为1824.01mg·kg-1,95%可信限为(1799.48~1851.19)mg·kg-1。桉叶油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无影响。②保护作用实验:桉叶油100,200和400mg·kg-1组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明显低于未ig给予桉叶油的CP诱发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P<0.05)。结论桉叶油对小鼠无明显的遗传毒性,可降低CP所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  相似文献   

10.
黄芪总提物对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对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分别用D 氨基半乳糖 (D GalN ,70 0mg·kg- 1,ip) +脂多糖 (LPS ,1μg·kg- 1,ip)诱导小鼠在体肝细胞凋亡和H2 O2 (0 .1mmol·L- 1,1h)诱导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凋亡 ,采用形态学观察 ,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表明 :①TEA (40mg·kg- 1,ig× 2 ,5h)使D GalN +LPS升高的小鼠血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水平和肝脏丙二醛 (MDA)含量降低 ,以及使降低的肝线粒体锰 超氧化物歧化酶 (Mn SOD)活性升高 ;TEA可明显抑制D GalN +LPS引起的小鼠肝细胞皱缩变小 ,核染色质凝聚和DNA片段化 .②TEA (2 0mg·L- 1)可恢复或减轻由H2 O2 所致肝细胞增殖受抑和肝细胞MDA含量升高 ;TEA (40mg·L- 1)可使H2 O2 致DNA较强的AO荧光染色变淡 ,TEA(2 0mg·L- 1)对H2 O2 所致的DNA片段化有抑制作用 ,使H2 O2 升高的大鼠肝细胞DNA亚G1峰 (即凋亡峰 )明显降低 ,经DNA软件分析 ,TEA可使H2 O2 升高的细胞凋亡率从 6 3.7%降至 4 .2 % .提示 ,TEA对体内外肝细胞凋亡均有保护作用 ,其抗肝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抗凋亡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柴胡清肝汤对食物过敏小鼠肝脏细胞活素的影响。方法 :小鼠用卵蛋白致敏。卵蛋白 (Ova) 10 0 μg +铝剂 (作为增强佐剂 ) 0 .1mL腹腔注射 ,并用Ova 10 0 μg经口投与 ,每周 1次 ,共5次 ,第 3次致敏后动物分成 3组分别投与柴胡清肝汤、生理盐水 ,bid ,2wk。最后 1次致敏后 1wk ,用Ova(2 0 g·L- 1)经肠道攻击 ,3h后采取肝脏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肝样本进行分析细胞活素IL4 ,IL6和TNFα。结果 :柴胡清肝汤 (10 0mg·kg- 1·d- 1和 30 0mg·kg- 1·d- 1)治疗组细胞活素IL4为 0 .4± 0 .2和 0 .7± 0 .2 ,IL6为 1.1± 0 .4和1.0± 0 .3,TNF α为 0 .8± 0 .3和 1.2± 0 .7均低于生理盐水组 [分别为 (8.4± 1.9) ,(11.6± 2 .4 ) ,(8.1± 1.9)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柴胡清肝汤可抑制食物过敏小鼠肝脏中的细胞活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全氟异丁烯 (PFIB)是一种具有强大肺杀伤作用、可穿透防毒面具的潜在性化学战剂。其毒性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拟就肺泡巨噬细胞 (AM)在PFIB急性吸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 ,随机分为 4组 ,即对照组、氯化钆 (GdCl3)组、PFIB组和GdCl3/PFIB组。其中PFIB和GdCl3/PFIB组分别在中毒前4 8h及 2 4h各尾静脉iv 10mg·kg- 1GdCl31次 ,对照与PFIB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之后对照组与GdCl3组进行过滤空气暴露 ,PFIB组与GdCl3/PFIB组进行全身暴露PFIB中毒 ,PFIB中毒剂量为 130mg·m- 3× 5min。分别在中毒结束后 8,12 ,2 4 ,4 8和72h ,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总蛋白含量及肺组织湿 /干重比 ;在中毒结束后 2 4h观察组织及超微病理改变 ;并观察在 190mg·m- 3× 5min中毒剂量下小鼠 7d内的死亡率。结果 预先抑制AM功能可显著降低PFIB中毒小鼠死亡率 (P <0 .0 5 ) ,改善PFIB所致的肺组织及超微病理改变 ;在中毒后 8,12 ,2 4h ,可显著降低BALF中总蛋白含量(与相应时间点的PFIB组比较 ,P <0 .0 5 ) ,明显降低肺湿 /干重比 (其中 8,2 4h与相应时间点的PFIB组比较 ,P <0 .0 1;12h与PFIB组比较 ,P <0 .0 5 )。以上各时点的BALF中总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3.
丙泊酚与芬太尼联用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应用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人工流产手术病人 15 0例 ,符合美国麻醉学家学会Ⅰ~Ⅱ级 ,分为 3组。A组单次静脉注射 (静注 )丙泊酚 2mg·kg- 1。B组单次静注丙泊酚 1.5mg·kg- 1及芬太尼 1μg·kg- 1。C组单次静注丙泊酚 1.5mg·kg- 1及芬太尼 2 μg·kg- 1。观察 3组病人麻醉起效及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B组为 (1.2±s 0 .4 )min ,C组为(1.3± 0 .4 )min ,明显快于A组 (1.8± 0 .7)min ,P <0 .0 1;意识恢复时间B组短于A组。丙泊酚用量B ,C组均少于A组。用药后SPO2 ,RR均下降 ,C组发生率明显高于A ,B两组。结论 :丙泊酚 1.5mg·kg- 1联合应用芬太尼 1μg·kg- 1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CO和HCN两种有毒气体的毒性效应在火灾烟雾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CO中毒采用煤气中毒 ,用气体流量计控制进气量 ,在固定容积的中毒柜内通煤气不同时间从而形成不同的CO浓度 ,动物呼吸道吸入中毒。为稳定实验条件 ,使实验动物HCN毒性效应达到最大的同一性。便于比较 ,按照文献报道HCN中毒采用KCN腹腔注射中毒。昆明种小鼠不同浓度KCN中毒后 ,放入一定浓度CO的中毒柜内 30min ,形成CO ,KCN复合中毒动物模型。复合中毒后观察动物存活率 ,寇氏法测定不同CO浓度下动物KCN中毒的半数致死量 (LD50 )。结果 CO ,KCN复合中毒时 ,动物的呼吸困难、惊厥等症状加重 ,持续时间延长。CO浓度为 0时 ,KCN的LD50 为 (6 .397± 0 .4 35 )mg·kg- 1,当CO浓度为 0 .2 5 % ,0 .4 0 % ,0 .5 0 %时 ,KCNLD50 分别为(4 .84 3± 0 .390 ) ,(3.797± 0 .2 78) ,(2 .975± 0 .2 35 )mg·kg- 1。表明随着CO浓度的升高 ,KCN的LD50 呈下降趋势 ,即KCN毒性增大。结论 CO ,HCN在火灾烟雾中的毒性相互之间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甲基莲心碱对有机磷中毒小鼠胆碱酯酶的重活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甲基莲心碱 (Nef)对LD10 0 剂量的敌敌畏(DDVP)和敌百虫 (Dip)中毒小鼠胆碱酯酶的重活化作用及其保护效应。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分为DDVP或Dip中毒组及Nef、阿托品和氯磷定等各治疗组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及DTNB比色法测定小鼠胆碱酯酶 (ChE)活力单位。结果 ①Nef(15mg·kg-1,ip)对中毒小鼠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因为Nef处理的小鼠 2 4h死亡率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 ,其死亡率接近阿托品 (0 5mg·kg-1,ip)处理组 ,二者间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均低于氯磷定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②Nef与氯磷定对中毒小鼠的ChE活力均有重活化作用 ,二组间ChE活力单位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均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阿托品组 (P <0 0 1)。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Nef具有重活化有机磷中毒小鼠体内被抑制的ChE功效 ,并具有与阿托品相似的对抗有机磷中毒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曲马朵是否对吗啡所致小鼠僵住症产生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抓棒”实验测定小鼠的僵住持续时间。结果 ①曲马朵在10~ 90mg·kg- 1范围内不能诱发小鼠产生僵住症 ,但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4 0mg·kg- 1吗啡诱发的小鼠僵住症 ;②氟西汀 (2 0 ,30和 4 0mg·kg- 1)、吗氯贝胺(12 .5 ,2 5 ,5 0mg·kg- 1)、5 羟色氨酸 (12 .5 ,2 5和 5 0mg·kg- 1)增强曲马朵抑制吗啡所致小鼠僵住症的作用 ;③对氯苯丙氨酸 (30 0和 35 0mg·kg- 1)拮抗曲马朵对吗啡所致小鼠僵住症的抑制作用。结论中枢 5 HT能神经系统参与曲马朵对吗啡所致小鼠僵住症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行复方四季青提取物雾化吸入给药的药效学研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复方四季青提取物口服给药高剂量组(2.79 g·kg-1)、中剂量组(1.86 g·kg-1)、低剂量组(0.93 g· kg-1),雾化吸入给药高剂量组(2.79 g·kg-1)、中剂量组(1.86 g·kg-1)、低剂量组(0.93 g·kg-1),采用酚红祛痰法观察祛痰作用和体内抗菌法观察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复方四季青提取物高剂量口服给药,高剂量雾化吸入、中剂量雾化吸入能使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明显增加,排泌量分别为(0.052±0.009), (0.055±0.009),(0.052±0.009)mg·L-1,有显著的祛痰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雾化吸入给药及高剂量口服给药对腹腔感染肺炎双球菌小鼠的死亡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2 h死亡率分别为 40%,40%,45%,55%,1 wk死亡率分别为40%,50%,55%,6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复方四季青提取物雾化吸入给药是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解热药YL2 0 0 0中小檗碱在正常和发热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技术分别测定正常大鼠和干酵母致发热大鼠血浆中小檗碱的含量 ,使用3P87软件处理小檗碱的时量数据 ,计算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在正常和发热大鼠体内 ,小檗碱的达峰时间分别为(3 4± 0 3)h和 (0 3± 2 1)h(P <0 0 5 ) ,峰值血药浓度分别达 (0 15 4± 0 0 2 3)mg·L-1和 (0 2± 0 6 )mg·L-1,T1/ 2(ke)分别长达 (6± 3)h和 (6± 5 )h ,T1/ 2 (ka)分别为 (1 2±0 4 )h和 (0 1± 2 8)h ,CL/F(s)值分别为 (4 0± 1 9)mg·kg-1·h-1/ (mg·L-1)和 (6± 6 )mg·kg-1·h-1/ (mg·L-1) ,AUC( 0~T) 值分别为 (1 8± 0 3)mg·L-1·h-1和 (0 7± 0 5 )mg·L-1·h-1(P <0 0 5 )。结论 发热降低小檗碱在体内的AUC( 0~T) 。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了 N-乙酰 L-半胱氨酸 ( NAC)及还原型谷胱甘肽 ( GSH)对抗硫芥致细胞坏死及凋亡的效应 .结果表明 :NAC和 GSH均可部分地对抗硫芥 1 0 0 0μmol· L-1引起的细胞坏死 ,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二者的有效浓度为0 .1 - 1 0 mmol· L-1. NAC( 5mmol· L-1)和 GSH( 5mmol· L-1)还均可对抗硫芥 ( 1 0 0 μmol·L-1)引起的细胞凋亡 ,使 DNA的降解片段明显减少 .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 ,硫芥 1 0 0 μmol· L-1作用 1 2 h的 Hela细胞凋亡百分率为 37.2 % ,而 NAC和 GSH保护组的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为 5.2 % ,8.2 % .谷氨酰胺也有对抗硫芥细胞毒的作用 ,但保护效果不及 NAC和 GSH.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了解和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与传统化疗药物联合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为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O (氯乙酰 氨甲酰基 )烟曲霉醇 (代号TNP 4 70 )联合 5 氟尿嘧啶 (5 FU)对人胃癌裸小鼠皮下瘤的作用。方法 将人胃癌细胞株SGC 790 1sc于32只裸小鼠 ,并随机分成 4组 ,TNP 4 70组 (5 0mg·kg- 1)、5 FU组 (30mg·kg- 1)、联合用药组 (TNP 4 705 0mg·kg- 1+ 5 FU 30mg·kg- 1)及对照组 (含 3%乙醇的 5 %阿拉伯胶 ,每只 0 .2mL) ,均隔日sc。观察皮下瘤长径及短径 ,4周后处死 ,取瘤组织行RT PCR检测VEGF16 5mRNA和免疫组化测定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4周末TNP 4 70组、5 FU组及联合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 69.7% ,86.7% ,98.8% ,3周末联合治疗组的瘤体积已小于两单一治疗组 (P <0 .0 5 ) ,提示联合治疗对皮下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各单一治疗。而各组间VEGF16 5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 )。TNP 4 70组、5 FU组、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的MVD计数分别为 3.8± 0 .6,8.8± 4 .8,4 .8± 0 .4 ,8.8± 1.3,TNP 4 70组及联合治疗组的MVD明显较 5 FU治疗组及对照组减少 (P <0 .0 5 ) ;TNP 4 70与联合治疗组之间、5 FU与对照组之间MVD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管生成抑制剂TNP 4 70与细胞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