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彗星试验分析指标的进展和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彗星试验(cometassay)也叫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是由Ostling(1984)首次提出,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DNA损伤与修复的方法。彗星试验一般只需几千个细胞,适用于任何可制成单细胞悬液的真核细胞,所需设备简单,试剂花费少且易得,而且快速、灵敏,从采样到结果分析只需数小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梳理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联合开展的大鼠多终点体内遗传毒性试验数据,比较大鼠肝彗星试验与骨髓微核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和灵敏性。方法 试验分设阴性物质组、作用机制明确的遗传毒性阳性物质组、受试物组,阴性物质包括超纯水、0.9%氯化钠注射液、玉米油、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5%蔗糖和聚山梨酯80,给药体积为10 mL·kg-1;遗传毒性阳性物质包括200 mg·kg-1甲磺酸乙酯(EMS)、40 mg·kg-1N-乙基-N-亚硝基脲(ENU)、40 mg·kg-1环磷酰胺、75 mg·kg-1甲基苄肼、800 mg·kg-1尿烷、75 mg·kg-1对氯苯胺、40 mg·kg-1 1,2-二溴-3-氯丙烷和10 mg·kg-1秋水仙素;受试物包括100、300、1000 mg·kg-1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6.5、65.0、650.0 mg·kg-1单蒽酮和6.5、65.0、650.0 mg·kg-1大黄素甲醚。分别在实验0、24、45 hig给药1次,给药体积为10 mL·kg-1。开展大鼠肝彗星试验和骨髓微核试验,计算每只动物的肝细胞刺猬细胞率和尾DNA百分含量(Tail% DNA),以及每只动物的嗜多染红细胞(PCE)/总红细胞(ERY)比例和嗜多染红细胞微核(MNPCE)率。结果 大鼠肝彗星试验可有效检出DNA断裂剂,对多种烷化剂(甲磺酸乙酯、甲基苄肼和尿烷等)有较好的预测性,但对环磷酰胺和多倍体诱导剂不灵敏。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单蒽酮和大黄素甲醚骨髓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在1 000 mg·kg-1剂量下导致的肝Tail% DNA与0.5% CMC-Na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单蒽酮的肝彗星试验结果为明确阳性,剂量为650 mg·kg-1时,单蒽酮可导致大鼠肝Tail% DNA显著升高(P<0.05),且作用存在剂量相关性;大黄素甲醚的肝彗星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大鼠肝彗星试验可与骨髓微核试验互补,有效检出主要作用于肝脏且亲电子性较强的遗传毒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硫芥引起的犬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分离比格犬外周血淋巴细胞 ,设阴性对照、阳性对照(10 0 μmol·L- 1H2 O2 )、溶剂对照 (3.5 %丙二醇 )、硫芥中毒 (1,10 ,10 0和 10 0 0 μmol·L- 1)共 7组 ,在37℃作用 1h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及其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图像分析 ,所用参数为彗星长、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Olive尾矩和尾长 /头长。结果 硫芥引起的淋巴细胞DNA损伤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其中彗星长、尾长和尾部DNA百分含量从 10 μmol·L- 1硫芥中毒组开始即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Olive尾矩和尾长 /头长从 10 0 μmol·L- 1硫芥中毒组开始非常显著地高于溶剂对照组(P <0 .0 1)。结论 SCGE图像分析系统可较好地用于犬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雄性小鼠生殖细胞体外彗星试验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彗星试验 (又名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作为一种短期实验方法 ,在检测化学物质所致的DNA损伤方面 ,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等优点 ,并可检测单个细胞的DNA损伤 ,近年来该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种理化因子、环境化学物的遗传毒性评价[1~ 3 ] 。根据彗星试验的原理 ,一切有核的哺乳动物细胞均可用于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 ,然而 ,由于组织细胞分离技术的限制 ,目前仍以体外培养细胞及体内淋巴细胞研究较为广泛 ,其他组织细胞应用较少 ,特别是以生殖细胞为靶细胞的报道则更少。本方法旨在建立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体外彗星试验 ,并试图将其用于雄…  相似文献   

6.
间接致突变物需经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突变作用。Ames试验中 ,活化有混合法和预孵法两种方式[1] 。彗星试验有采用混合法活化[2 ,3] ,预孵法未见报道。本试验以两种已知间接致突变物苯并 (a)芘和 2 氨基芴为受试物 ,将两种活化方式的彗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并对活化暴露时间与适用的S9浓度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受试物  2 氨基芴 (2 AF) ,Fluka公司生产 ,纯度 >97% ;苯并 (a)芘 (B(a)P) ,Sigma公司生产 ,纯度 >97%。1 2 细胞培养与暴露 V79细胞以DMEM为基本培养基 ,加体积分数为 10 %的小牛血清、…  相似文献   

7.
彗星试验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检测方法,可检测到由于衰老、疾病和暴露导致的各种生物体、组织和细胞类型的DNA损伤。为满足遗传毒性检测简单、快速、高通量和更好预测化合物在体内作用的需求,彗星试验正作为一种遗传毒性测试工具进一步升级,如将彗星试验各个步骤优化并集成到一组彗星芯片平台中,开发出一种简单和快速的彗星试验方法;使用更接近人体细胞的三维(3D)组织模型(3D皮肤模型、3D肝模型、3D气道模型和3D重建眼角膜上皮模型)降低体外检测的假阳性率;开发新型的人源化动物模型,减少不同物种带来试验结果的差异,提高预测化合物对人体遗传毒性的能力。随着细胞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彗星试验技术将持续改进,使其更广泛、更有效地应用于药物、化妆品、环境和生态等领域的遗传毒性评价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改良的彗星试验与标准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彗星试验 (Cometassay)又名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试验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检测单个哺乳动物细胞DNA损伤的方法 ,具有灵敏、简便、快速等优点 ,应用十分广泛[1~ 3] 。目前该方法仍处于继续完善和发展阶段 ,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4 ] 。本文就化合物染毒细胞的方式进行了研究 ,比较了改良的浸泡染毒与传统染毒的结果 ,并对改良试验的某些条件进行了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细胞培养 采用中国地鼠V79细胞 ,以Dubico改良的基本培养基 (DMEM )为基本培养基 ,加体积分数为 10 %的小牛血清 ,10 0 0单位 /L青霉…  相似文献   

9.
体内彗星试验多种器官细胞分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彗星试验是一种能在单细胞水平检测DNA损伤的新技术。由于它具有简便、快速、需样品量少和对环境诱变剂、致癌剂的检测谱宽、灵敏性高等优点[1 ,2 ] ,其应用日益广泛。该试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真核细胞 ,可检测体内多种器官组织的DNA损伤作用。为研究非血液系统靶的遗传毒剂的效应、比较体内各种细胞反应的敏感性、观察各器官DNA损伤及修复动力学改变和探索致癌机制等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应用体内彗星试验研究致癌剂对小鼠多种器官组织的DNA损伤与修复作用 ,近年来国外已有报道。在其研究中 ,首先需将各…  相似文献   

10.
彗星试验检测环境致癌物的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彗星试验(comet assay),又名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microgel electrophoresis,SCGE),以DNA损伤与修复为检测终点。该试验具有诸多优点,可能是筛选致癌物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因此,我们彗星试验检测了11类37例致癌物的DNA损伤作用,评价其检测致癌物的敏感性、检测谱、遗传毒性检出阈,为其应用于环境化学物致癌物筛选,暴露于已知致癌物的生物与人群的监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赵蓉  衡正昌 《毒理学杂志》2003,17(4):246-248
彗星试验 (ClmetAssay)因众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领域 ,但常规使用荧光染色观察结果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了建立一种染色效果好 ,能取代EB染色的非荧光染色法 ,本实验室已将 4种非荧光染色法试用于彗星试验 ,发现只有银染法可以染色彗星细胞 ,且染色持久[1] 。银染法按显色原理主要分为化学显色和光显色 ,前者还可进一步分为双胺和非双胺法 ,且目前应用最多。双胺法与非双胺法因灵敏度和染色侧重对象不同 ,各自又有数十种 ,但大多应用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蛋白质染色。本室所用银染法[1] ,即双胺银染法 ,经验证实…  相似文献   

12.
彗星试验,又名单细胞凝胶电泳,以DNA断裂为检测终点,是筛选遗传毒物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本实验室研究发现彗星试验对黄曲霉毒素B1、重铬酸钾等物质的敏感性远远低于Ames试验。这可能是因为这些物质诱发的单链断裂修复速度较快所致。而且,由于各实验室试验条件不同(如:操作时间、环境温度差异等),使细胞制片时DNA损伤的修复进程不一,  相似文献   

13.
大鼠体内彗星试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大鼠肝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体内彗星试验方法 ,并应用该方法对遗传毒性阳性物甲磺酸乙酯(EMS)和环磷酰胺(CPA)进行检测。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为实验动物,分别给予不同剂量EMS和CPA。给药结束后,采集外周血样本和摘取动物左侧肝叶组织样本,铺制成单细胞凝胶玻片。玻片经裂解、解旋、电泳、中和、脱水等步骤后,得到可观察的实验标本。染色标本,并在40×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使用专业分析软件对单细胞电泳图像进行分析和测定。结果成功建立了基于大鼠肝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体内彗星试验方法。经该方法检测,EMS结果为阳性,CPA结果为阴性,EMS适合作为本方法的阳性对照。结论成功建立大鼠体内彗星试验方法 ,并可应用于遗传毒性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短期给药(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和长期给药(利用生殖毒性Ⅰ段试验的大鼠做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检测雄黄的遗传毒性,探讨利用长期毒性试验或生殖毒性Ⅰ段试验用动物进行遗传毒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小鼠ig给予雄黄0.25,0.5和1.0 g·kg-1,每天1次,2 d后,取骨髓细胞做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利用生殖毒性Ⅰ段大鼠ig给予0.125,0.25和0.55 g·kg-1,雄性连续给药42 d以上,交配成功后处死;雌性连续ig给药19 d以上,妊娠第15天,取骨髓细胞做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取血做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小鼠雄黄0.25,0.5和1.0 g·kg-1组微核试验微核率分别为3.0‰,4.40‰,7.01‰(P<0.05,P<0.01)和彗星试验拖尾率分别为6.3%,9.7%和11.3%(P<0.05,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生殖毒性Ⅰ段试验大鼠ig给予雄黄,雄黄0.55 g·kg-1组雄性大鼠的骨髓微核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2.83‰和6.67‰(P<0.05),雌性大鼠0.25和0.55 g·kg-1的骨髓微核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1.5‰,2.25‰以及2.58‰和4.40‰(P<0.05,P<0.01);雄黄使雄性和雌性大鼠彗星拖尾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利用生殖毒性Ⅰ段试验多次给药后取材做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方法可行;外周血微核试验简便易行;在所观察的剂量下雄黄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5.
彗星试验检测DNA交联及其修复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交联一般分为DNA 蛋白质交联 (DNA proteincrosslinks,DPC)和DNA DNA交联 (DNA DNAcrosslinks,DDC)两类 ,它们都是环境污染物和化学致癌物引起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发生遗传损害的结果。与其他类型DNA损伤相比 (如DNA链断裂 ) ,DNA交联较难修复或易于发生易错修复 ,在细胞周期中维持时间较长。当DNA复制时 ,一些重要的基因容易丢失 ,且经常发生染色体断裂 ,甚至致死性突变[1 ,2 ] 。故筛检环境化学物的DNA交联性损伤和观察其修复效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 ,由于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乌头类生物碱对细胞DNA的损伤作用,以期在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乌头类生物碱的毒效作用特征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500、100、50和10μg·mL(-1)乌头碱、次乌头碱或新乌头碱分别染毒HepG2细胞1.5 h,应用24孔板彗星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结果:乌头类生物碱作用组细胞平均拖尾长度和拖尾细胞率与生物碱浓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且100和50μg·mL(-1)作用组细胞平均拖尾长度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类生物碱具有细胞DNA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精子DNA损伤对人类生殖及其下一代健康的影响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引起精子DNA损伤的因素很多,例如放射线、H2O2、化学药物等。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一种二氢叶酸还原酶(dihydrofolate reductase,DHFR)抑制剂,常用于肿瘤的化疗,临床上长期低剂量应用MTX可引起月经不  相似文献   

18.
彗星试验是一项检测单细胞损伤的试验方法,近年来在毒理学研究中发展很快。对彗星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在新药评价遗传毒性研究、生殖毒性研究和靶器官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提出了彗星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体内彗星试验是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的方法检测体内DNA损伤的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经济快速等优点。随着遗传毒性研究的发展,体内彗星试验已经成为重要的药物遗传毒性评价方法。对动物试验阶段和彗星试验阶段各操作步骤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相关方法学建立提供参考,并提出采用简化和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将有利于体内彗星试验在药物遗传毒性评价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干化学法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与尿沉渣镜检白细胞检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尿沉渣人工法镜检白细胞,统计结果后,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结果阳性率有所差异,而且阴性、阳性结果之间有相互交叉的情况。结论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仪应该与尿沉渣镜检联合使用,以保障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