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9—12月将本科室收治的72例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2008年1—5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设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将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常规护理的全过程。结果研究组患者Barthe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护理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主要照顾者相关知识掌握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Orem自理模式能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患者并发症,促进康复,同时也提高了家属脑卒中相关照顾知识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两组均采用传统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将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常规护理的全过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应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定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有提高,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Orem自理理论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可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的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黄萍 《上海护理》2007,7(5):25-27
目的研究运用Orem自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对66例脑卒中患者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均行中医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整个护理全过程。于治疗开始及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后的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指数和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开始时显著提高;但观察组上述指标在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Orem自理模式运用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0d进行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国际通用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方法(P〈0.01或P〈0.05),实验组FAM、BI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康复组(n=42)和对照组(n=40),康复组采用舒适护理加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早期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4周对患者进行Barthel指数评定和Fegl-Meyer积分对比。结果 康复组在日常生活能力(P〈0.05)和运动功能(P〈0.01)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及早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并贯穿于环境、心理、生理、社会等多个方面,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接受康复护理,对照组组予常规护理。治疗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WHOQOL-100)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并予Fud—Meyer运动评分量表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表评定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WHOQOL-100总分、Fud—Meyer总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得分康复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将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锻炼和心理护理。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结果:康复组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与心理护理能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李玉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586-5587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作用。方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施后1个月进行常见并发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呼吸道感染、便秘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ADL评分(45.5±10.1)明显高于对照组(38.3±8.6),P〈0.01。结论 Orem自理模式护理能够减少帕金森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宋英姿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189-1190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疗效和意义。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接受以Bobath运动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无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FMA评分、DDNF评分和B1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上下肢的运动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患者早期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每日训练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例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常规神经科治疗和早期良肢体位摆放,康复组同时进行脑卒中每日训练计划。治疗前后全部患者用Brunnstrum评价肢体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3个月后康复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P<0.01)。这为无条件进行正规系统康复的患者提供了一套实用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8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每组各44例。根据Fugl-Meyer评分标准和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Fugl-Meyer 评分为(68.0±20.0)分,对照组为(52.0±16.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144,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66.0±25.0)分,对照组为(48.0±20.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29,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相比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588,2.556;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思维康复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70例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3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2013年11月—2014年5月收治的3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认知、思维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分别为(16.87±3.95),(18.90±3.65),(42.12±10.21)分,干预后分别为(25.04±2.00),(26.04±1.71),(86.12±8.93)分;对照组患者干预前MMSE、HDS及ADL评分分别为(16.86±3.92),(18.06±3.70),(43.01±11.23)分,干预后分别为(21.05±1.75),(20.97±1.65),(65.52±10.38)分,两组患者干预后MMSE、HDS及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MSE、HDS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49,6.747,4.758;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7.30%)高于对照组(8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3,P〈0.05)。结论加强认知、思维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认知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康复护理中运用Bobath神经发育疗法(NDT.Bobath)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步态障碍康复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8例缺血性脑卒中幸存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康复护理,观察组除常规康复治疗、护理外,同时运用NDT-Bobath,分别采用步行速度、步行节律、步幅长度、下肢运动功能评定简式Fugl—Meyer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对患者治疗前后及NDT—Bobath前后患者运动及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步行速度、步行节律、步幅长度、FMA及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步行速度、步行节律、步幅长度、FMA及BI评分分别为(0.716±0.398)m/s,(85.3±18.5)步/min,(1.748±O.598)m,(62.5±19.7)分,(ss.1±22.4)分,优于对照组的(O.564±0.358)m/s,(77.8±18.7)步/min,(1.514±0.545)m,(45.8±16.6)分,(36.4±1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602,2.613,2.651,5.941,6.906;P〈0.01)。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康复治疗及护理中运用NDT.Bobath能提高患者步态障碍的恢复及Et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护理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将7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根据病情除了一般常规护理外,进行运动康复护理,对照组37例采取常规护理,两组均进行健康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的培训,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试验前一般情况和心功能指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验后心功能指标均有进步,但是通过运动康复护理心衰患者的心衰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康复护理后心脏射血分数为(50.5±7.2)%,而对照组护理后心脏射血分数为(35.5±5.2)%,康复护理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率分别为(76.5±6.8)次/min和(88.6±7.3)次/min,心率都有下降,但是康复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451.4±35.5)m和(350.8±31.5)in,较观察前有增加,而康复护理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17,P〈0.叭)。结论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适时进行运动康复护理可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率,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提高6rain步行距离,也就是表明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3个月和6个月后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ADL)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进行对照研究,两组均按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施加早期康复护理功能训练,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对每例患者在入组时、病程3个月、6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测试平衡功能和Barthel指数(MBI)测试ADL能力.结果:康复组3次平衡功能积分分别为(2.73±2.40)分、(8.72±2.00)分、(10.27±2.22)分;MBI分别为(23.63±13.45)分、(67.72±18.80)分、(80.25±16.32)分.对照组平衡功能分别为(3.42±2.88)分、(7.17±2.30)分、(8.40±2.50)分;MBI分别为(24.30±16.18)分、(54.16±17.67)分、(70.68±20.30)分.两组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为康复组6个月后平衡功能和ADL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平衡功能和ADL呈正相关(r=0.780).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制定ICU创伤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4例ICU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根据评分分值进行分级别监护,对照组进行传统监护,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为(8.19±7.40)d,短于对照组的(11.28±8.6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8,P〈0.05)。结论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指导ICU创伤患者进行分级别监护,可有效减少ICU创伤患者与呼吸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入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接诊治疗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抑郁情况(HAMD)、肢体功能(FMA)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3.14±1.2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96±2.17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最大限度降低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神经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为脑栓塞患者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院外延续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开展院外延续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出院时均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护理及出院指导,随访1年。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分两个阶段实施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不作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疾病复发和再就业情况,在患者出院后半年及1年两个时段,采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其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有39例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对照组为26例;研究组患者有7例复发,对照组有17例;研究组患者有13例已就业,对照组有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分别为5.673,5.208,5.551;P〈0.05);院外延续护理开始前,研究组患者BPR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外延续护理实施后,研究组患者BPRS评分总分为(54.34±6.608)分,高于对照组(43.63±5.4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49,P〈0.01);研究组患者1年后EQOLI-74评分为,躯体功能(62.14±7.16)分、心理功能(61.54±7.14)分、社会功能(60.42±5.28)分,均高于对照组(62.14±7.16)、(61.54±7.14)、(60.42±5.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304,3.259,3.959;P〈0.01)。结论院外延续护理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减缓患者的功能衰退,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Autar量表对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入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脑外科的43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11例和对照组221例。对照组按照脑卒中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改良Autar量表的风险评估等级采取相应的DVT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4.74%)低于对照组(11.76%)、住院天数[(34.289±5.620)d]少于对照组[(42.036±8.28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改良Autar量表能预警脑卒中患者DVT的发生风险,从而对中高风险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行肝脏移植治疗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SAS、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274,16.60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0dSAS评分为(38.82±11.13)分,对照组为(43.29±13.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3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0dSDS评分为(36.75±12.20)分,对照组为(47.76±15.8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602,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01,x2=6.697;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62±17.521)分,高于对照组(76.69±19.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41,P〈0.05)。结论完善的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和抑郁水平,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