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DL-C/HDL-C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冠状动脉造影11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ACS患者的LDL-C/HDL-C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级之间的LDL-C/HDL-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LDL-C/HDL-C值可作为判断ACS的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维、哈族患者治疗前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首次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并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维族(191例)、哈族(184例)患者测定其LDL-C浓度,并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8-12个月,住院后再次测定LDL-C浓度,并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维、哈两族冠心病患者 LDL-C水平均有显著降低,且维族冠心病患者较哈族LDL-C [(2.21±0.17)mmol/L比(2.74±0.13)mmol/L]水平降低得更显著(t=3.141,P<0.01)。结论:维族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脂的疗效显著好于哈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匀相测定法测定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值与Friedewald公式 (F公式 )计算结果 ,对比二法LDL C值的差异 ,评价二种方法在大规模流行病调查和临床应用方面的适用条件及影响LDL C值的因素。方法 :对北京市自然人群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 ,测定其血脂 (TC、TG、HDL C、LDL C等 )水平 ,数据完整用于分析的为 2 5~ 6 4岁的男女共计 12 18人。结果 :1 TG≤ 4 5 2mmol L时F公式法与匀相测定法的相关性 (r=0 831)好于TG >4 5 2mmol L时 (r=0 6 2 0 )。 2 比较二种方法差值的绝对值 ,在TG >4 5 2mmol L组其差值较大 ,与其它各组差值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1)。 3 总胆固醇 (TC)水平对LDL C结果也有影响 :TG≤ 4 5 2mmol L时 ,TC <6 2 1mmol L组二种结果的相关性好于TC≥ 6 2 1mmol L组 ;而当TG >4 5 2mmol L时 ,TC <6 2 1mmol L组二种结果的差异最大 (r=0 2 19)。结论 :Friedewald公式在TG水平≤ 4 5 2mmol L时与匀相测定法相关性较好 ,且TC <6 2 1mmol L时的相关性好于TC≥ 6 2 1mmol L时。在确保TC、TG、HDL C结果准确可靠的情况下 ,可以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的LDL C值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4,他引:53  
目的研究我国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11省市队列人群(35~64岁)共29564人于1992年进行基线调查.对1992~1999年共129350观察人年中发生的心血管病事件进行登记.分析人群基线调查的LDL-C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结果(1)男女两性LDL-C均值分别为2.65mmol/L和2.70mmol/L(P<0.01).LDL-C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女性50~54岁组升高最多;(2)LDL-C超过中位数(2.60mmol/L)时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升高;(3)甘油三酯升高(男性≥1.24mmol/L;女性≥1.13mmol/L)合并LDL-C升高者,男女冠心病发病率分别是单纯LDL-C升高者的3倍和2倍;(4)C0x回归显示本研究人群LDL-C每升高1mmol/L可使男性冠心病增加36%,缺血性卒中增加31%.结论我国人群的LDL-C处于较低水平,但LDL-C仍是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血管病防治中不应"独立”地看待某一因素,更应注重多因素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小、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和脂类成分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2%~1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梯度胶电泳和凝胶成像分析,测定105例冠心病患者和76例健康对照者血浆sdLDL.同时测定血脂。结果sdLDL>50%的检出率,冠心病组为38.1%,对照组为10.5%(P<0.001);sdLDL增多患者的甘油三酯(TG)水平[(2.42±1.24)mmol/L]明显高于sdLDL正常者[(1.48±0.64)mmol/L](P<0.001)。结论sdLDL与冠心病发生发展有关,且与TG关系密切;sdLDL测定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危险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甘油三酯 /HDL C比值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 :检测 3 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和 2 0 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 (对照组 )的血脂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 C及HDL C含量 ,计算LDL C /HDL C及甘油三酯 /HDL C的比值。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冠心病患者的总胆固醇、LDL C及LDL C/HDL C比值明显增高 ,HDL C显著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0 1) ,而甘油三酯及甘油三酯 /HDL C比值两组间无显著差别。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冠心病的危险性与LDL C/HDL C比值呈正比 ,与甘油三酯及甘油三酯 /HDL C比值无显著相关。  结论 :LDL C/HDL C比值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而甘油三酯 /HDL C比值的预测价值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免疫比浊法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计算法)结果有无差异.方法分别用免疫比浊法,计算法测定LCD_C的值.结果取69例甘油三酯(TG)<4.52mmol/L,无溶血,无黄疸,无浑浊血清标本,分别用免疫比浊法及计算法测定计算其LCD_C值,免疫比浊法结果2.24 士1.10mmol/L,计算法结果2.57士1.48mmol/L,配对t检验t=4.887>t=1.995,P<0.05,计算法相对免疫比浊法偏差14.73%. 结论两法结果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病例选择:冠状动脉痉挛组(CAS,n=31),临床上具有胸痛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并经过乙酰胆碱试验确诊的患者,根据痉挛血管形态分为节段性痉挛组和弥漫性痉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SAP,n=35),为稳定的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对照组(n=24),为健康体检患者。各组于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LDL-C,用ELISA法检测血浆ox-LDL含量,分组比较其LDL.C及ox-LDL水平。结果血浆LDL-C水平SAP亚组[单支病变组(2.6±0.9)mmol/L,多支病变组(2.8±0.9)mmol/L]和CAS亚组[弥漫性痉挛组(3.2±0.5)mmol/L,节段性痉挛组(2.9±0.8)mmol/L]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对照组[(2.2±0.5)mmol/L,P〈0.05];SAP组血浆ox-LDL含量[(575±219)μg/L]高于对照组[(218±35)μg/L,P〈0.01]和CAS组[(299±117)μg/L,P〈0.01],CA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性痉挛组[(225±63)μg/L]、节段性痉挛组[(328±123)μg/L]、单支血管病组[(462±72)μg/L]、多支血管病变组[(672±92)μg/L]的血浆ox—LDL浓度逐步上升,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呈一致趋势,而血浆LDL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ox-LDL比LDL—C更能准确地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调脂治疗应该更为重视降低ox-LDL,而不应单纯控制LDL水平。  相似文献   

9.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sLDL)、血浆脂蛋白 (a)〔Lp(a)〕、载脂蛋白 (apo)A 1及apoB 10 0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0 2例因胸痛而就诊的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别测定患者血浆sLDL ,血浆Lp(a)、apoA 1、apoB 10 0水平及其他血脂成分。 结果 :冠状动脉有病变组与无病变组血浆Lp(a)及sLDL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相关分析表明 ,只有血浆sLDL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成正相关 (r =0 .1932~ 0 .2 70 3,P <0 .0 1)。结论 :血浆sLDL亚组份代谢紊乱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与发展有内在联系 ,对于预测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及其进展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胆红素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的强抗氧化性质 ,研究胆红素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对冠心病组 (6 0例 )、对照组 (30例 )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OX LDL、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进行测定 ,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冠心病组的OX LDL及LDL C较对照组增高 (P <0 .0 5 )。结论 :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使体内抗氧化活性减弱 ,可能引起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形成OX LDL增多 ,从而促使冠心病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脂蛋白(a)[LP(a)]增高是相互独立的冠心病重要脂类危险因素.目前各种LDL-C(定量法(包括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所测出的数值都包括Lp(a)胆固醇在内,因此存在是否需要对LDL-C测定值作校正的问题.作者分析1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以生活情况相似、性别与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122例为对照组,结果示冠心病组的Lp(a)>300mg/1者占28.7%,其增高程度比LDL-C大.LDL-C(处于危险水平(≥4.14mmol/L)者只有17.2%,LDL-C均值在正常范围内(3.31mmol/L),但与对照组的均值(3.02mmol/L)相比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校正Lp(a)因素后,冠心病与对照组之间LDL-c校正值的差异不再有显著性(P>0.05),所以在冠心病脂类危险因素分析中,尤其在低LDL-c水平的人群中,最好同时测定LDL-C与Lp(a),否则可能掩盖高Lp(a)的存在,也便于校正LDL-C值及比较两项指标在冠心病危险因素估计中作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变化与冠状动脉(冠脉)内皮损伤及相关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54例冠心病患者均经冠脉造影证实有明显冠脉狭窄,测定其冠状窦和外周血中ox-LDL、一氧化氮(NO)及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组,比较两组与正常对照组(20例)间相同和不同部位之间指标的差异。结果UA组、SA组患者冠状窦血中N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ox-LDL和CEC均明显增高。冠状窦血中NO含量均明显低于外周血,ox-LDL和CEC均明显高于外周血。对照组冠状窦与外周血相比三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别。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局部ox-LDL升高与冠脉内皮损伤相关,并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一致,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病情恶化以及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百分比在维吾尔族冠心病(CHD)患者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01例拟诊为CHD的维吾尔族患者,按冠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冠心病(CHD)组(51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冠心病组进一步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的比值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对68例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时测定其血脂成分。结果CHD组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LDL-C、TC/HDL-C、TG/HDL-C、LDL-C/HDL-C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LDL-C/HDL-C与CHD的相关性最强(OR=3.79,OR95%Cl=1.88-6.14)。结论 CHD患者存在多种血脂异常,LDL-C/HDL-C是一项有较好使用价值的CHD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于评估及预测冠心病危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在冠心病危险评估中的作用,并比较它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急性冠心病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①冠心病组(男性450例)/对照组(465例)分析,比较nonHDLC与其他血脂数据在两组间差异的显著性(分别用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②对1007例男性老年干部15年随访资料,分析nonHDLC和LDLC对冠心病事件(包括死亡)发生的危险性(用Cox回归分析)。结果①冠心病组/对照组分析中不论单变量或多变量统计,都显示nonHDLC在两组间差异的显著性高于LDLC,后者又高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此外HDLC是极显著的冠心病负危险因素。②前瞻性研究中显示冠心病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与冠心病死亡,共183例)发病率随nonHDLC与LDLC水平的递增而上升,两者从合适水平上升16mmol/L(619mg/dl),实际发病率上升约10%,相对危险(RR)值上升约110,但RR上升幅度在nonHDLC组略大于LDLC,表示对冠心病事件的预测nonHDLC略优于LDLC。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从低水平(<10mmol/L)上升至正常水平(10~16mmol/L),RR值下降至054。结论nonHDLC是一项简便实用的冠心病危险评估及急性冠心病事件(包括死亡)预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 ,并探讨其病理意义。方法 :75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者 3 0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者 2 3例 ,稳定性心绞痛者 2 2例 ) ,对照组 3 0例 ,测定两组空腹静脉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丙二醛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MDA LDL)的浓度。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OX LDL、MDA LDL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0 1) ,均有显著性差异 ;不稳定性心绞痛者及急性心肌梗死者血浆MDA LDL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者 (P <0 0 0 1) ,有极显著性差异 ;稳定性心绞痛者、不稳定性心绞痛者及急性心肌梗死者 3者间血浆OX LDL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OX LDL水平增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生化危险指标 ;MDA LDL水平增高可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斑块不稳定的生化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病相关性前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我国35~64岁人群血清HDL-C水平与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对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 384人基线HDL-C水平和1992-2003年发生的急性冠心病和急性卒中事件关系进行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HDL-C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随着HDL-C水平的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事件发病危险呈持续增加.(2)HDL-C水平与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关系有所差别,随着HDL-C水平的降低,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危险及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病危险明显上升;而出血性卒中事件与HDL-C水平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HDL-C血症组急性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增加45%(RR=1.45,P<0.05),缺血性卒中发病的危险增加53%(RR=1.53,P<0.01).(3)在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中,6.4%可归因于HDL-C水平降低;其中6.2%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和7.3%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事件可归因于低HDL-C血症.结论 从HDL-C≥1.56mmol/L开始,随着HDL-C水平的降低,ICVD的发病危险明显上升.在血脂异常的防治中,对于低HDL-C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153例行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并对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分型,观察其与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HDL-C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而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对照组明显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患者比稳定型心绞痛组(ACS)HDL-C明显降低,TC明显增加P<0.001。HDL-C与冠脉病变类型、病变支数成负相关,TC与之成正相关。结论HDL-C与冠脉病变程度具有负相关关系。血HDL-C水平有可能成为一项有价值的、能预测冠心病事件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胆固醇血症(TC)常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降低和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同时出现,并伴有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临界性升高,称为致动脉粥状硬化脂质紊乱综合症。有较CHD患者血清TG或高胆固醇血症并无明显增高,而表现为其他血脂或脂蛋白水平的异常(尤其是高原地区人群)。我们比较了TG/HDL-C比值水平与CHD关系,探讨了该比值对CHD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病变程度与血清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及二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分别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5例、急性感染者6例、非感染非CHD患者(对照组)6例的血清ox-LDL、CRP值;计算各组ox—LDL、CRP的95%可信区间;比较各组中两指标有无显著差异并评估ACS组患者上述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ox-LDL方面,ACS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ACS组中AMI与UAP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CRP方面,急性感染组、ACS组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5)。急性感染组、ACS组中AMI者显著高于ACS组中UAP者(P<0.05)。但急性感染组与ACS组中AMI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ACS组中二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5)。结论:血清ox-LDL、CRP升高水平与CHD患者病变程度相一致。脂质过氧化及局部炎症的联合作用是造成CHD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