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具有增白效果的几种常见酸性物质对牙齿的作用,评估其对牙齿颜色及硬组织的影响程度。 方法 取新鲜健康牛牙制作釉质块,均保证5 mm×3 mm的釉质平面暴露。分为4组,每组90颗。A组使用白醋,B组使用苹果醋,C组使用30%过氧化氢溶液,D组使用去离子水(阴性对照),各组细分为30 s、1 min、3 min 3个小组,每组30颗。在模拟的口腔环境下进行漂白实验,按分组控制漂白时间。通过ShadeEye NCC牙齿比色仪、显微硬度仪以及SEM对漂白处理后的釉质块进行颜色、表面显微硬度和表面形态的检测。结果 A、B、C组3种试剂均有漂白效果,漂白前后颜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漂白后1 min及3 min颜色改变为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牙齿表面显微硬度,食醋组降低最为明显,过氧化氢组次之,苹果醋对于硬度影响最小,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各时点下显微硬度均低于D组(P<0.05);白醋组牙齿硬组织表面形态改变最大,而过氧化氢对于牙齿表面形态影响最小。结论 食醋、苹果醋和市售过氧化氢对牙齿均有一定程度的美白效果,但食醋对于牙齿硬度及表面形态的损害均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及过氧化脲漂白剂对牙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及Nd-YAG激光漂白牙齿的原理.方法选用临床正畸患者拔除的健康前磨牙20颗,随机分为3组:激光组、单纯涂药组,每组8颗,对照组4颗.激光组涂药后采用Nd-YAG激光照射,再涂药;单纯涂药组直接涂药,然后浸入生理盐水中;2组牙面均采用过氧化脲涂药,1次/d,连续14天.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实验结束后用扫描电镜对釉质表面进行观察.结果激光组牙釉质局部表面有明显溶解、脱矿,涂药组牙釉质表面有轻微脱矿;对照组牙釉质表面光滑,无溶解、脱矿.结论 Nd-YAG激光加过氧化脲对牙釉质有明显的溶解、脱矿作用,且釉质表面出现裂纹,是否伤害牙齿应引起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酸蚀时间对年轻及成年恒牙釉质表面性质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新鲜前磨牙90颗,其中年轻恒牙(患者年龄为12~17岁)45颗,成年恒牙(患者年龄≥18岁)45颗?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酸蚀时间处理后年轻恒牙与成年恒牙釉质表面微观形貌的差异,分析釉质表层元素含量?显微硬度?托槽抗剪切强度?残留粘结剂指数(ARI)等性质的变化?结果:镜下形貌观察显示,年轻恒牙酸蚀15 s后柱间质已开始出现溶解,酸蚀30 s后釉柱宽度及高度均有降低,随着酸蚀时间的增加,釉柱间质溶解不断增多,釉柱正常结构逐渐被酸蚀破坏,酸蚀60 s后釉质表面正常结构几乎消失;成年恒牙酸蚀30 s后柱间质溶解逐渐明显,随酸蚀时间的延长,釉质表面形貌特点无明显差异?经检测,成年恒牙釉质表面的显微硬度值明显大于年轻恒牙?不同酸蚀时间处理后,年轻及成年恒牙托槽粘结后抗剪切强度均无显著差异,年轻恒牙钙磷含量和Ca/P比值无统计学差异,成年恒牙酸蚀60 s后釉质表层磷含量明显< 45 s组,Ca/P比值< 30 s?45 s组?结论:为了减少酸蚀对釉质表面的损害,年轻恒牙正畸临床酸蚀处理时间可适当减少至15 s,成年恒牙可延长至30 s?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表面喷砂处理及不同正畸粘结剂对氧化锆陶瓷与牙釉质间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40颗离体上颌第一前
磨牙,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系统设计和制作粘结面与牙面紧密贴合的个性化氧化锆陶瓷试件。将试件随机
分为4组,分别选择粘结面喷砂处理和粘结面无处理,选择京津釉质粘结剂和3M Transbond XT光固化粘结剂。按要求粘结24 h
后,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剪切粘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喷砂组剪切粘结强度显著高于未喷砂组(P<0.05),两种粘结
剂的剪切粘结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表面喷砂处理后,无论使用京津釉质粘结剂或是3M Transbond XT光固化粘结
剂,氧化锆陶瓷与牙釉质间均可获得足够的剪切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与氟化钠(NaF)对脱矿釉质再矿化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取正畸拔除的离体前磨牙30颗,乳酸凝胶法制备人工早期釉质表层下脱矿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对照组、CPP-ACP组、NaF组3组。采用MH-5型显微硬度计测量处理前及处理后牙釉质标本的显微硬度,观察牙釉质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 CPP-ACP组与NaF组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P-ACP与NaF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P-ACP在体外实验中能抑制酸性环境中牙釉质脱矿,促进牙釉质再矿化。  相似文献   

6.
李冬梅  马楚凡  李晓军  郭天文 《医学争鸣》2008,29(11):1012-1014
目的:研究使用聚合后加压热处理的方法提高纯钛与两种瓷聚合体粘结强度的可行性,并观察对粘结界面老化性能的影响.方法:制作纯钛铸件64个,SiC水砂纸打磨,60#氧化铝喷砂,40 mL/LHF酸蚀处理表面后分为2组,制做钛-Solidex聚合瓷(Ti-Solidex)组和钛-Artglass聚合瓷(Ti-Artglass)组粘结试件,各组中随机取出一半试件进行聚合后加压热处理,比较处理前后试件剪切粘结强度和表面显微硬度的差异. 并通过冷热循环实验进行模拟老化处理,观察各组剪切粘结强度的变化.结果:聚合后加压热处理使Ti-Artglass组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由(25.69±1.67) MPa增加到(28.12±1.24) MPa, Ti-Solidex组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由(18.94±1.98) MPa增加到(23.02±1.94) MPa,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同时,聚合后加压热处理也显著提高了树脂的表面显微硬度(P<0.05). 但水老化处理后各组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聚合后加压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钛-瓷聚合体的剪切粘结强度和树脂的表面显微硬度,但对其耐老化性能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牙齿外漂白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Haywood[1]首先报道使用10 %过氧化脲 (CardamideperoxideCP)作为家庭用牙齿外漂白剂以来 ,这项技术很快得到推广。临床也出现应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 (HydrogenperxideHP)和CP漂白牙齿 ,但对不同浓度漂白剂、漂白时间、引起牙齿硬组织结构变化及对牙龈、口腔粘膜的有害作用并不完全了解。本文对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1过氧化物对牙釉质的影响1999年Hegedus [2] 用原子显微镜观察到含有过氧化物的漂白剂对釉质的有机物有影响 ,小分子量的HP能穿…  相似文献   

8.
扫描电镜观察漂白剂对牙釉质和牙本质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漂白剂治疗牙釉质,牙本质后超策结构的变化,方法:分别用30%过氧化氢(1)组,16%过氧化脲(3)组对离体牙牙釉 质及牙本质进行6d治疗,SEM下观察,结果:(1)组牙釉质脱矿明显,牙本质因脱矿见有胶原纤维网架显露。(2_组釉质因脱矿晶体微细结构不清晰,牙本质内见有局灶性钙化减低灶。(3)组釉柱排列整齐无脱矿,牙本质内有局灶性钙化减低区,结论:高浓度过氧化氢可龠上釉质及牙本质表层脱矿部分结构遭到破坏,提示临床应用低浓度漂白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温度和机械疲劳对不同表面处理的石英纤维桩和根管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54颗大小相近的完整人上颌中切牙根疗后截冠并预备桩道。54根石英纤维桩按不同表面处理随机均分为机3组:硅烷偶联剂处理组(A组)、24%过氧化氢液处理组(B组)及24%过氧化氢液+硅烷偶联剂处理组(C组)。粘结修复后每组机械疲劳、温度疲劳各处理6颗,余6颗为对照。机械疲劳组采用30N的载荷以1.25 Hz的频率,沿着与牙体长轴呈135°角度进行10000次的循环加载。温度疲劳组在5~55℃冷热水中循环10000次,每一温度停留30 s,过渡20 s。对照组储存在37℃生理盐水1周。各组每牙按根颈1/3,根中1/3,根尖1/3切成3个2 mm的薄片进行微推出试验,记录数值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在根颈部位,机械疲劳各组剪切粘结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度疲劳A、B组剪切粘结强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度疲劳C组剪切粘结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中部位,机械疲劳A组剪切粘结强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疲劳B、C组剪切粘结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度疲劳A组剪切粘结强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度疲劳B、C组剪切粘结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尖部位,三种表面处理方法均显示剪切粘结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和温度疲劳循环均可以降低三种表面处理的石英纤维桩与根管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且在根颈处的影响最明显,其中对C组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比较牙本质经BEYOND牙齿美白胶漂白后,在不同时间内粘接树脂的粘接强度变化及其边缘的微渗漏现象。方法选择30颗恒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各10颗)和空白对照组(10颗)。两实验组均采用BEYOND冷光美白系统冷光美白。各实验组均去除牙颊面近根部釉质,暴露牙本质表面,采用Super-Bond C&B粘结系统严格按说明要求在牙本质表面进行树脂的粘接。万能实验机测量粘结强度;并将样本侵入2%品红溶液24h,用体显微镜观测牙-粘固剂界面边缘微渗漏状况。结果粘接强度:A与C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B组(12.56±2.98)MP a与A组(17.32±3.31)MP a及c组(1 6.45±3.15)MP a有明显差异(均为P〈0.05)。微渗漏:A与C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B组与A组及C组有明显差异(均为P〈0.05)。结论牙齿经BEYOND冷光美白系统漂白后即刻粘接树脂,会降低牙本质与树脂的粘接强度,延迟2周再粘接树脂能够恢复粘接强度。不同时间粘结剂牙本质粘结界面微渗漏随时间延长的发展变化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