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了探究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分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用ATPR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然后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处理后的细胞进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mRNA表达谱分析.结果 与ATRA组比较,有775个lncRNA和904个mRNA在ATPR组被筛选出,且顺式调控基因分析了一些关键lncRNA的染色体定位.反式分析结果表明相关转录因子能调节lncRNA的表达.结论 lncRNA在ATPR诱导NB4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对50例经形态学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反应的观察。 结果表明,50例中45例有典型的染色体易位t(15;17)及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维甲酸受体α(PML/RARα)融合基因(PML RARα 型APL),用ATRA治疗显效;另3例为三种基因异质型,分别为早幼粒细胞锌指蛋白基因(PLZF) RARα 型APL、PML-RARα 型APL和PML-RARα-型APL,经ATRA治疗均无反应,其余2例经形态学仔细复核,分别属M_(2α)和M_(5b),前者用ATRA治疗有效,后者无效。作者认为,APL为不均一性疾病,形态学是确诊APL的重要依据,少数患者应依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opoⅡβ在苦参碱诱导维甲酸耐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 locyticleukemia,APL)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以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敏感的APL细胞系NB4及其ATRA耐药细胞株NB4-R1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空白细胞对照组、ATRA组、苦参碱组、ATRA+苦参碱组.培养3d后,研究各组细胞形态的变化;用NBT还原实验分析细胞分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拓扑异构酶TopoⅡβ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与ATRA组相比,0.1mmol·L-1苦参碱可协同1μmol· L-1维甲酸诱导NB4-R1细胞分化,使NBT还原阳性率明显增高(12% VS 41.33%),并能诱导NB4-R1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的表达百分率升高(32.776±6.610 VS 46.888±7.847)%;而对NB4细胞则无明显变化.单用苦参碱对NB4及NB4-R1细胞内TopoⅡβ均无明显作用;维甲酸联合苦参碱能降低耐药细胞株NB4-R1细胞内TopoⅡβ含量(P<0.05).[结论]苦参碱体外能协同ATRA使NB4-R1细胞分化成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opoⅡ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硫化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PNAS-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硫化砷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RT-PCR技术,检测硫化砷作用前后NB4细胞、APL原代细胞PNAS-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显示,硫化砷作用于NB4细胞后,PNAS-2基因表达下调;RT-PCR结果发现,NB4细胞在硫化砷作用后PNAS-2表达有明显下调,并呈时间依赖性;APL原代细胞经硫化砷作用后,PNAS-2表达也呈下降趋势。结论硫化砷能够下调PNAS-2基因在NB4细胞株和APL原代细胞中的表达,推测PNAS-2基因可能是硫化砷治疗APL的靶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PML蛋白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绝大多数APL患者的典型特征是细胞内PML基因和RARα基因发生融合,该融合基因所表达的PML-RARα融合蛋白是APL发病的主要原因。三氧化二砷作为临床治疗APL的一线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PML-RARα融合蛋白的PML部分,诱导相关蛋白多聚化,并招募多种功能蛋白,促进PML核小体重构,使PML-RARα蛋白发生小泛素修饰蛋白(SUMO)化和泛素化,最终经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达到治疗APL的目的。PML蛋白发生点突变会导致APL复发及三氧化二砷耐药。本文阐述了PML蛋白的结构和功能、PML-RARα融合蛋白诱导APL发病的机制、PML蛋白参与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分子机制以及PML蛋白发生突变导致APL患者发生三氧化二砷耐药的现象,以期为目前治疗方案的优化及针对耐药患者有效治疗手段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蟾蜍灵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细胞存活率测定采用锥虫蓝拒染法,诱导分化采用形态学分析、四唑氮蓝(NBT)还原试验及细胞分化抗原CD11b的流式细胞仪解析。结果蟾蜍灵5 nmol/L与ATRA30 nmol/L联合明显诱导NB4细胞向成熟粒细胞分化、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ATRA时NBT还原率增加了59.7%及CD11b表达增加了22.4%。结论蟾蜍灵与ATRA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ATRA对NB4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c—Myb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表达谱数据,比较在正常早幼粒细胞和APL细胞中c—Myb的表达水平;然后通过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和PR9加ZnSO4模拟APL发病,研究c—Myb是否参与APL发病过程;利用RNAi干扰c—Myb表达的技术,明确c—Myb对逆转APL的作用。结果在APL细胞中c—Myb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早幼粒细胞;c—Myb的表达随着ATRA的诱导分化逐渐下降,在ZnSO。诱导PR9模拟APL发病的过程中逐渐上升;c—Myb的敲除可以促进NB4细胞的分化,使NB4细胞的CD11b阳性率增加约20%。结论APL细胞中c—Myb的表达高于正常早幼粒细胞,它对APL的发病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其选择性敲除可以部分逆转APL细胞的分化阻滞。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NDRG1和c-kit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株的表达,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NB4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1.0μmol/L ATRA、0.1μmol/L和1.0μmol/L As2 O3分别诱导NB4细胞.台盼蓝染色计算细胞生长率,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RT-PCR检测NDRG1和c-kit的表达.结果 ATRA明显上调了NDRG1mRNA的表达,同时使c-kit mRNA的表达下调.As2 O3也诱导了NDRG1在NB4的表达,但对c-kit没有作用.结论 ATRA和As2O3均可诱导NB4细胞分化,但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不同的分子信号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硫化砷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RT PCR技术,检测硫化砷作用前后NB4细胞、APL原代细胞PNAS-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显示,硫化砷作用于NB4细胞后,PNAS-2基因表达下调;RT PCR结果发现,NB4细胞在硫化砷作用后PNAS-2表达有明显下调,并呈时间依赖性;APL原代细胞经硫化砷作用后,PNAS-2表达也呈下降趋势.结论硫化砷能够下调PNAS-2基因在NB4细胞株和APL原代细胞中的表达,推测PNAS-2基因可能是硫化砷治疗APL的靶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深入研究维甲酸诱导基因G(RIG-G)表达中干扰素α(IFN-α)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两条信号途径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运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B4细胞和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1缺失的人纤维肉瘤细胞系U3A细胞,检测ATRA作用于NB4细胞后,细胞内STAT2的磷酸化水平,并测定NB4细胞培养液上清及转染了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的U3A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IFN-α水平,以及培养液上清对STAT2的磷酸化和RIG-G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结果 ATRA处理72 h后,NB4细胞内的STAT2磷酸化水平和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IFN-α浓度均明显升高[ IFN-α:( 7.6±0.3)pg/ml比(1.5±0.5)pg/ml,P<0.05].该培养液上清能够诱导STAT2发生磷酸化,并上调RIG-G的蛋白水平.U3A细胞转染IRF-1后,培养液上清中的IFN-α浓度也明显提高[(8.8±1.4) pg/ml比(3.4±0.4)pg/ml,P<0.05].结论 RIG-G基因的表达与ATRA和IFN-α这两条信号途径的协同作用密切相关,ATRA可以通过上调IRF-1的蛋白水平促进细胞分泌IFN-α,所分泌的IFN-α能诱导STAT2发生磷酸化,并进一步增强细胞内RIG-G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