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体腹膜后带蒂脾移植在严重脾外伤保脾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对9例严重脾外伤病人保留脾上下极带血管蒂的脾片(或脾块),就近腹膜后造穴植入.以患者术前的情况为对照,在术后3~12个月观察移植脾彩超、核素扫描、血常规、血小板及IgM、IgG、补体C3水平.结果 9例病人术后彩超、同位素扫描(99m锝)随访观察,移植的脾组织显像清晰,血常规、血小板及IgM、IgG、补体C3均维持正常水平.结论 腹膜后自体带蒂脾移植能够长期存活并能维持一定的免疫功能,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脾破裂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6例脾外伤诊治的临床资料并总结经验。结果根据脾外伤的严重程度,我们采用了不同治疗方法。全脾切除7例,其中4例施行了自体脾组织移植,无并发症;3例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而放弃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修补缝合4例,部分脾切除1例,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4例,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创伤性脾破裂的治疗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由于脾脏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因此有选择性地行非手术手术(保守治疗)对患者也是非常有益的,其在外科手术中也具有确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体移植脾组织脾血窦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评价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移植脾组织的功能。方法 采用健康昆明种小白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每组5只,手术组每组10只,手术组在无菌条件下行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分别在术后14、30、60、90、120、180d经尾静脉注射5%墨汁混悬液(0.3~0.4ml/只),注射后24h取脾组织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第Ⅷ因子染色,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同时检测脾血窦内皮细胞吞噬墨汁颗粒的数量。结果 自体移植脾组织脾血窦内皮细胞对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30d、60d组脾血窦内皮细胞可见吞噬的墨汁颗粒,在90d、120d组逐渐增多,180d组接近正常脾,墨汁颗粒主要集中在红髓及边缘区。结论 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移植脾组织再生的脾血窦内皮细胞具有吞噬的功能,于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30d、60d开始出现,术后90d、120d逐渐增强,术后180d接近正常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晚期胃癌根治术者行自体脾移植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8例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术及脾切除 ,将1/4~ 1/3脾组织切成 4cm× 4cm× 0 .3cm“薄脾片”平坦缝合在大网膜内 ,放置于左上腹腔。结果 :8例自体脾移植者术后 1~ 6月免疫球蛋白水平 (IgM )升高 ,B超扫描自体脾移植 2~ 10月后有免疫功能及成活。结论 :中晚期胃癌病人行根治术及自体脾移植对患者生存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免疫学的进展 ,对脾脏功能的认识日益深入 ,脾切除后易发生感染 ,已成共识[1] 。近年来采用保脾手术治疗脾创伤 ,当严重脾损伤无法保留脾脏时 ,多主张做自体脾组织移植术 ,但脾组织移植后能否再生 ,生长过程怎么样 ?移植脾各结构成分能否恢复到原来正常脾组织 ,这关系到移植脾能否发挥功能的重要问题 ,文献上较少系统描述。本文就自体移植脾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作一综述 ,为临床医师采用脾移植术提供基础理论依据。1 自体移植脾组织学变化[2~ 6]脾移植后不同时期 ,脾组织结构有明显的不同特征。移植后 3天 ,组织块呈现中央性…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门静脉缩窄法建立门静脉高压巨脾动物模型,行巨脾大都切除,一组行带血管蒂部分巨脾髂部移植,一组行单纯部分巨脾原位保留。术后不同时间内比较两组保留脾在大体形态、免疫功能上有何不同;并根据形态测量学方法,作脾组织定量分析,比较两组脾显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证明体外吞噬试验移植脾优于原位保留脾(P<0.01)。组织学发现原位保留脾术后两月的脾被膜厚度,脾小梁宽度测定值均大于移植脾(P<0.01),脾小体直径小于移植脾(P<0.05)。尤其是原位保留脾术后一年的纤维化程度与术后1月、2月相比呈进行性加重(P>0.01)。实验并对巨脾骼部移植的方法及可行性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脾切除术后病死率较高的凶险感染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为维护脾脏的正常功能,我们对30例需要进行脾切除的患者,包括脾外伤和脾功能亢进者,在行脾切除的同时行自体脾移植,移植后的牌组织经放射性核素显像和免疫学检查,逐渐增大并具有脾功能。  相似文献   

8.
自体移植脾组织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不同时相点血管再生规律,探讨其对移植脾组织结构功能恢复的意义,为脾脏外科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中又设脾切除自体脾移植组5只,假手术组3只,分别于术后7、14、30、60、90、120、180d经大鼠左心室行主动脉插管灌注墨汁混悬液,取移植脾组织光镜观测并采用图象分析测定血管密度,观察其再生规律。结果: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7d即有血管从移植脾组织周围大网膜血脾组织内伸展,随时间延长移植脾组织内新生血管密度逐渐增大,至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180d血管再生接近正常。结论: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术是简便有效的脾移植方式。自体移植脾组织后可实现移植脾组织内的血管再生,再生血管来源于脾组织周围大网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体脾组织移植后的形态学变化规律,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100只小鼠进行体脾组织网膜内移植,于术后不同时相点切取移植脾组织,通过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自体移植脾组织的生长特点及规律。结果 自体移植脾组织历经坏死再生过程,于移植术后6月移植脾组织与正常脾组织结构相近。结论 自体脾组织网膜内移植有正常膜组织的基本结构,有发挥脾功能的结构基础,并具有一定的脾功能。  相似文献   

10.
自体脾组织移植已成为保留严重脾损伤患者脾功能的措施之一,但移植脾组织的存活及功能如何,对机体究竟有多大影响以及如何提高自体移植脾组织的功能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院1995年7月至1999年4月共收治脾外伤行全脾切除后自体脾片组织网膜囊内移植31例,其中12例因其它疾病再行剖腹手术时,观察到移植脾组织片存活状态良好,特对其报道和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8~47a,12例患者均因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并发腹腔内大出血行全脾切除术自体脾组织片网膜囊内移植术。术后1~3a,5例患者因粘连性肠梗阻,2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51)铬标记变性红细胞测定脾的吞噬功能和组织学检查观察脾动脉结扎后保留脾脏和脾织组移植的形态及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如下:原位保留脾脏的吞噬功能比异位移植脾组织恢复要快,尤其在60天保留全脾的吞噬功能比异位移植的有显著差别。病理组织检查:大多数动物的脾脏形态正常,个别的稍有缩小。光、电镜检查脾红髓存在,脾小体增生。因之,脾动脉结扎后原位保留脾脏不会引起脾脏缺血和机能的改变,它比脾移植优越,脾动脉结扎保留半脾和半脾移植可作为选择性脾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脾移植术治疗脾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自体脾移植病例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和随访,并与同期实施的31例单纯全脾切除病例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自体脾移植术组除2例高龄患者在术后2个月内移植脾块溶解吸收外,其余各例术后行彩超随访检查显示移植脾组织均显象良好;全脾切除术组有3例术后发生凶险性感染(OPSI),经抢救脱险,而保脾组无一例发生OPSI;自体脾移植组与全脾切除术组比较,术后痘痕红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1);免疫功能检测:全脾切除术组术后IgM值长期低于正常,而自体脾移植组术后IgM值有升高的趋势,但仍有脾功能不足。结论自体脾移植术可部分恢复脾脏的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全脾切除术的不足,对于无法行原位保脾术的脾损伤患者有相对的保脾价值,但对于高龄患者(年龄超过60岁者)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13.
24条本地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3组:①切脾组;②对照组;③自体脾组织移植组。实验表明犬自体脾块大网膜内移植存活良好,并恢复部分脾功能。切脾后犬周围血嗜中性粒细胞的细菌吞噬率和杀菌功能均低于正常犬,而行脾组织移植后能使之接近正常水平。但移植脾的脾小体中T淋巴细胞数和红髓中单核吞噬细胞数均少于正常脾组织。  相似文献   

14.
自体脾组织移植可做为保留严重脾创伤患者的脾功能的措施之一,但移植脾组织的抗感染力各说不一,提高移植脾组织的功能已日益受重视。本实验研究了甲基纤维素对脾脏形态和功能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一、动物分组与术式 健康Balb/c小鼠40只,体重19.5~24.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1.假手术对照组10只;2半脾保留组14只;3.半脾移植组16只。动物在846复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自体移植再生脾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2例ITP患者行脾切除自体移植术 ,术后 6个月活检再生脾组织 ,应用碱性磷酸酶 抗碱性磷酸酶(APAAP)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移植前脾及再生脾组织各区域T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数密度。结果 :与移植前脾组织比较 ,再生脾CD3 + 细胞在边缘带 (MZ)和动脉周围淋巴鞘 (PALS)均明显减少 (P <0 .0 5 ) ,在红髓 (RP)则显著增加 (P <0 .0 1) ;CD4+ 细胞在再生脾的生发中心和PALS内显著减少 (P <0 .0 1) ;CD8+ 细胞在再生脾PALS和RP内均明显增加 (P <0 .0 1)。结论 :再生脾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发生改变 ,对防止自身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有益。  相似文献   

16.
牟财国  罗文  沈洁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2):176-177,180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白体脾组织移植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情况。方法55例脾破裂患者分别行单纯脾切除手术(25例,单纯组)和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30例,移植组),术后半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定期复查B超,监测移植脾组织的状况,并监测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M及IgA抗体)水平。结果脾移植术后的患者均能通过B超监测到脾片大小形态,脾移植组IgG、IgM及IgA高于单纯脾切除组(P〈0.05)。结论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优于单纯脾切除患者。  相似文献   

17.
小鼠自体移植脾组织内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移植脾组织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以求直接评估自体移植脾组织的免疫功能.方法:33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假手术组,术后6月静脉注射岩碳粒后在不同时相点取脾组织切片观察巨噬细胞吞噬碳粒的情况.结果:自体移植脾组织内巨噬细胞具有与原位脾同等的吞噬能力.结论:自体移植脾组织能够保留脾脏的部分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自体脾组织移植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脾切除后机体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移植后三月的脾脏组织块具有正常的脾组织结构,移值方式以薄片状脾组织移植于大网膜为宜;脾移植后四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高,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恢复尚需一定时间。  相似文献   

19.
自体移植脾组织的主要免疫功能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拟通过建立实验动物模型,直接测定移植脾组织内主要免疫细胞的功能指标,并对其部分组织结构进行量化研究,以求更客观地评价自体移植脾组织的免疫功能状态,为临床自体脾组织移植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实验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建立动物模型:选用雄性昆明种小鼠...  相似文献   

20.
脾创伤或门静脉高压并发脾功亢进,传统采用脾切除术。但术后免疫缺陷和暴发性感染显著增高。本文报道21例创伤脾和病理脾行腹膜后自体移植的4年随访资料。5例创伤脾采用游离脾片移植,其余均用带蒂脾片组织移植,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无脾亢复发及再出血。创伤脾组恢复满意,脾亢组有较多并发症。术后6~48月测定脾存活及功能参数显示移植脾块存活且有功能。本文还讨论了自体脾移植治疗创伤及门脉高压并脾功亢进的实验和理论基础,移植脾的存活、功能、指征、手术关键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我们认为腹膜后自体脾移植术应作为创伤和病理脾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