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从中医理论基础出发,论述“胃气”在儿科辩证施治中的作用,“胃气”是指胃的生理功能,指脾胃的消化、升降运动,指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 相似文献
3.
目的:Hec1(癌高表达蛋白),作为着丝粒蛋白的重要组分及纺锤体检测点调节器,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研究He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的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30例胃癌标本及17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ec1 mRNA表达情况,其中TBP作为内参照.通过2-△CT法计算经过内源性管家基因标准化处理后的目的基因的表达,以此来比较各比较组之间Hec1 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1)胃癌组织中Hec1 mRNA的表达(0.272±0.036 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041±0.023 1).(2)Ⅰ/Ⅱ期(0.286±0.184 3)、Ⅲ/Ⅳ期(0.269±0.0717)胃癌组织Hec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Ⅰ/Ⅱ期与Ⅲ/Ⅳ期胃癌组织相比较,Hec1 mRNA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3)Hec1 mRNA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为0.325±0.2077,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为0.238±0.0697;两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Hec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P53和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形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查60例患者胃癌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P53和Ki67能表达蛋白组织核细胞的特征。60例患者胃癌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67%、68.33%;21例慢性胃炎患者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77%、38.10%。P53的蛋白组织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三项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Ki67蛋白表达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与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应用P53和Ki67表达形式的检查结果,可作为胃癌的诊断及预后恢复情况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磷酸化蛋白3(GOLPH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比较不同TNM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GOLPH3、VEGF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GOLPH3、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02%、58.25%,均高于癌旁组织的19.42%、23.30%(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胃癌患者GOLPH3、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11%、88.89%,均高于Ⅰ/Ⅱ期的46.55%、34.48%(P<0.05)。侵犯浆膜胃癌患者GOLPH3、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69%、69.23%,均高于未侵犯浆膜的28.95%、39.47%(P<0.05)。低分化胃癌患者GOLPH3、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4%、79.37%,均高于中/高分化的40.00%、25.00%(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GOLPH... 相似文献
7.
8.
胃癌的发生与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分子生物学事件的发生推动着这个过程的发展。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可以评估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助于研究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肿瘤增殖活性研究。本研究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黏膜中PCNA阳性表达率,研究慢性胃黏膜病变和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细胞的细胞增殖活性,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转移的判断提供了临床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心肌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后血管再通和未通者与未溶栓者血清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方法定量测定 93例 AMI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 ,以 >10 0 ng/ L作为阳性判定值。结果溶栓再通者 c Tn I峰值较未通组与未溶栓组显著增高 (P<0 .0 5 ) ,且峰值增大 ,峰值时间提前 8小时 ,再通组 c Tn I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 (13 0± 3 8)小时 ,较未通者提前 60小时。结论溶栓后动态测定血清c Tn I浓度、峰值时间 ,可作为判断溶栓成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指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功能出现异常,微卫星复制错误得不到纠正并不断累积,使微卫星序列长度或碱基组成改变。8%~25%胃癌患者为MSI型。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胃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好,但与微卫星稳定性(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胃癌患者相比,MSI-H患者无法通过围手术期化疗提高生存获益,部分免疫治疗改善晚期MSI-H胃癌患者预后的效果优于化疗。目前各项研究中MSI患者较少,且大多为回顾性分析,因此MSI是否为围手术期化疗效果不佳的预测因素尚未明确。本文就近年来MSI对胃癌患者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姜树民,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名中医,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先后从师于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国家级名医周学文教授数载,颇得恩师真传,并对各类疾病有独到的见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姜树民教授从事消化病研究30余年,善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善于治疗脾胃病。吾有幸拜入姜师门下,随诊于旁,现试将姜树民教授应用"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指导治疗相 相似文献
12.
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1]。有研究[2]认为,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lA-199)、癌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并进行改良FOLF0x6新辅助化疗,有助于病情延缓,临床效果确切。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对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上述指标检测,并行改良FOLFOX6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前,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成为儿科学研究的热点。改进护理新生儿护理方式减少由哺乳方法不当诱发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出现的腹胀、肠鸣、哭闹、吐奶、拒绝吸吮等临床表现是新生儿临床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儿科临床实践已充分证实中医推拿捏脊方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肯定疗效。根据华佗夹脊穴主治腹部疾病结合“胃不和则卧不安”中医理论,在传统方式基础上采用华佗夹脊穴按摩的方法,采用缩短新生儿恢复吸吮时间和入睡时间指标评价疗效,与单纯传统护理方式相比,能明显消除胃肠功能障碍,缩短新生儿恢复正常吸吮与入睡的时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申胜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3):20-2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肝胃不和型胃溃疡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的疏肝和胃汤治疗。连续用药7 d,并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肝胃不和型胃溃疡,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具有满意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郝繁运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22,(1):82-88
目的 研究人类消化系统易突变基因〔包括TP53、ERBB2、PIK3CA、KRAS、EGFR、VEGFA、PTEN、MTOR、MET、KDR、AKT1基因〕突变在食管癌胃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cBiPortal网站公开资料中下载美国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提供的2 803例食管癌胃癌患者的2 870份样本的基因表达谱和临床资料,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采用cBiPortal工具进行基因突变和患者生存分析。结果 ① TP53基因的突变率最高,其次是ERBB2、PIK3CA和KRAS基因,其余基因的突变率均低于10%。② 按病理分类分组,分析基因的改变频率均为40.00%~95.05%,在基因改变方式中以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多重改变,扩增和深度删除的改变方式较少发生,发生率均低于10%。③ TP53和PTEN基因在食管癌胃癌中互斥趋势较显著(P<0.001,q<0.001)。④ 确诊基因变异的患者数是未变异患者数的约4.7倍。⑤ 食管鳞状细胞癌基因变异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最长(39.9个月),食管腺癌基因变异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最短(25.8个月)。⑥ 与本研究关联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步推广及外科医师对其的熟练掌握,其应用范围随也之扩大,有关其在胃癌患者中的报道也逐渐广泛.腹腔镜技术主要应用于胃癌的临床分期、术前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其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因而得到了外科医师的广泛重视和积极尝试.但关于胃癌的腹腔镜手术效果、患者的术后生存等缺乏客观评价资料.该文通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将对腹腔镜在胃癌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是内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割治埋藏”疗法,效果甚好,现举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丝裂霉素复合物经内镜注射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癌是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 ,病死率居各类癌症的第一位。我区是全国胃癌高发区 ,发病率居全国第二位[1] 。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很低 ,就诊患者多为中晚期 ,治疗手段单一 ,不能满足各种不同类型胃癌患者的治疗需要。 1998年 11月 ,我院内镜室采用活性炭丝裂霉素 (MMC CH)复合物 ,对肿瘤部位注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16例为我院 1998年 11月至 1999年 6月经内镜及活检病理诊断确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 ,年龄 40~ 6 5岁 ,平均年龄 5 2 .5岁 ,能配合和耐受胃镜治疗。病变位于贲门 -胃底癌 4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总结高龄高危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应用“三管法”即倒插胃管、留置腹腔引流管、近端空肠造瘘肠内营养点滴预防和治疗高龄高危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结果:预防性应用4例治疗应用3例均取得良好效果,吻合口瘘得到愈合,无死亡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出现。结论:“三管法”应用于高龄高危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探讨,尤其应用于此类病人的预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