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淋巴结结核是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病 ,临床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但近年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病例不少 ,现就 36例成人颈淋巴结结核 ,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病人为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间我院门诊病例 ,年龄 18~ 5 3岁 ,男性 2 0例 ,女性 16例。 36例病人均有颈部肿块 ,最大的为 6cm× 5cm。 2 1例经局部淋巴结穿刺涂片证实 ,3例经局部淋巴结病理活检证实 ,6例淋巴结破溃伤口处有干酪样物 ,6例结合肺部有结核病灶。胸部X线检查肺部有结核病灶的 12例 ,其中 8例属活动期 ,4例为纤维钙化灶 ;PPD5U皮肤试验 72h结果 :红肿 2 0mm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4月-2011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94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采用东芝-6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声像图特点为,(1)肿大的淋巴结呈低回声(占84.0%)或等回声(占16.0%);(2)结节间相互融合(占81.9%);(3)结节内可见液性暗区(占67.0%);(4)结节内可见寒性脓肿(占22.3%);(5)结节内可见钙化(占9.6%);(6)结节内或结节周边可见彩色血流显像(占47.9%)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淋巴结结核有较典型的声像图特征,能够为颈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提供帮助,且较易与其他颈淋巴结肿大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超声对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部超声检查对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TOSHIBA-350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3.5 MHz和7.5 MHz;患者仰卧位或向对侧偏斜,以7.5 MHz探头检查颈部肿大的淋巴结、甲状腺、腮腺;以3.5 MHz探头取下颌角和乳突间的耳垂下斜横断面和下颌骨升支旁的斜冠状切面显示鼻咽部,测量并记录检查部位的声像表现,并对其作出超声诊断.所有肿大颈淋巴结均经活检取材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50例肿大的颈淋巴结病理诊断中,33例为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3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7例淋巴瘤,2例肺癌颈淋巴结转移,3例淋巴结结核,2例炎性淋巴结.超声诊断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为79.8%.结论 经颈超声检查鼻咽部为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提供了简捷、方便的鉴别方法 ,提高了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唐艳  刘绍泉  陈晓滨 《四川医学》2000,21(6):496-497
体表淋巴结肿大是临床常见体征之一,其中又以颈淋巴结肿大最常见。随着细针吸细胞(FNAC)技术的广泛应用,FNAC对颈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亦得到了肯定。本文以临床检验,治疗及术后病理诊断为对照,探讨FNAC对颈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实用价值和应注意的事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31日间共做颈肿大淋巴结FNAC165例。165例颈淋巴结穿刺中,年龄1~84岁,平均40岁。右颈淋巴结肿大85例,左颈淋巴结肿大80例;男性65例,女性99例。包块直径<1cm20例,1~2cm60例,>2cm85例。1.2 穿刺方法:采用10ml一次性空针,针头号为7…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45岁,农民,因咽喉部阻塞感伴疼痛、消瘦、盗汗、乏力1月余.去当地卫生院就诊,按扁桃体炎进行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于2002年5月13日去临安市人民医院就诊,行扁桃体活检,病理诊断为扁桃体结核.后转入我所门诊治疗.查体:体温36.9℃,咽部充血,左侧扁桃体Ⅲ度肿大,表面不平,右侧扁桃体及鼻咽部未见异常.左颈前可触及肿大淋巴结3、4个,黄豆大小,不活动,孤立,质较硬,无触痛.血象、肝功能无明显异常.颈淋巴结穿刺活检示:淋巴结核.PPD试验(5u)40×40mm伴大紫水泡为强阳性.胸片:两肺纹理增粗,但无明显活动性结核病灶.诊断:扁桃体结核合并颈淋巴结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25例颈淋巴结结核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中,21~30岁的青年36例,占28.8%.肿块累及颈后三角41例,占32.8%,仅16.8%的病例伴有全身中毒症状,31~60岁组出现中毒症状的比率要低于0~30岁、61~80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部以外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出现中毒症状的比率高于无颈部以外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胸肺表现者仅占22.4%.结论 颈淋巴结结核临床表现虽不典型,但仍有一些自身的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有助于该疾病与慢性淋巴结炎、颈部转移癌、淋巴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7.
韦薇  王庆 《安徽医学》2016,37(5):547-549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34例淋巴结肿大患者分为结核组(95例)和非结核组(39例),另取健康对照组28例,采外周血行T-SPOT.TB检测,对比分析3组T-SPOT.TB的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结核组、非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T-SPOT.TB阳性率分别为85.26%、15.38%和3.57%,结核组患者T-SPOT.TB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T-SPOT.TB诊断淋巴结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26%、89.55%、92.05%和81.08%。结论 T-SPOT.TB试验可作为淋巴结结核的重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体表淋巴结结核是发生于外周淋巴系统的慢性结核杆菌感染性疾病.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全身各处淋巴结皆可发生,但依好发部位顺序以颈部、领下、腋下、腹股沟等处多见,因其结核累累如串珠状,故属中医瘰疬范畴.淋巴结结核轻度肿大,尤其是位于领下、颈前部、腹股沟者可以见于正常人.体表淋巴结结核占肺外结核的首位,其中以颈淋巴结结核为最多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局部封闭治疗或抽脓、腔内注射抗结核药物7例;淋巴结结核病灶切除术22例;病灶切开刮除、开放引流术9例.所有病例均在上述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抗结核药物.所有病例均好转出院,出院后行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结论:颈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可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或可参照Puroth记分法.尚需与颈部包块相关疾病进行鉴别.治疗上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并配合系统口服抗结核药物或中医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在颈部浅表无痛性肿大淋巴结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患者656个颈部浅表无痛性肿大淋巴结,病理类型分为2组4类:良性组包括反应性增生110例235个淋巴结,淋巴结结核25例60个淋巴结;恶性组包括淋巴瘤67例155个淋巴结,转移癌98例206个淋巴结。每例选取1~3个淋巴结进行观察和参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检查能肯定诊断508个(77.4%),可疑诊断94个(14.3%),不能诊断54个(8.3%)。其中508个能做出肯定诊断的淋巴结中,反应性增生、转移癌、淋巴瘤、淋巴结结核分别为213个(41.9%)、169个(33.3%)、98个(19.3%)、28个(5.5%)。4类病例类型的患者淋巴结短径、长径/短径(L/S)比值、动脉收缩期速度(PSV)、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结核患者短径低于淋巴瘤及转移癌患者,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结核、转移癌、淋巴瘤的L/S比值依次降低,淋巴结结核、淋巴瘤、转移癌患者淋巴结PSV、RI高于反应性增生患者,淋巴瘤、转移癌患者淋巴结PSV、RI高于淋巴结结核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类病变的颈部浅表无痛性肿大淋巴结患者超声特征间存在很大差异和部分交叉;超声可作为其诊断的首选方法,对大部分特征典型者可以做出肯定诊断。  相似文献   

11.
陈力 《河北医学》2015,(1):125-12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高频探头,对227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纵切面和横切面的连续滑行扫查,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照,比较不同淋巴结结核的声像图表现,并与其他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的其他病变进行对比。结果:超声诊断为浅表性淋巴结结核者212例,经病理学活检,证实为浅表性淋巴结结核者220例,诊断符合率为96.4%(212/220)。病变累及双侧者最多,共115例(52.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对浅表淋巴结结核进行快速、特异性的检出,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可作为浅表淋巴结核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健 《海南医学》2011,(18):66-67
目的观察研究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无肺内结核灶的纵膈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到2009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18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纵膈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及诊断和治疗要点。结果经系统的抗结核治疗后患者体温下降、肿大淋巴结吸收、肺部病变等情况好转。结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中青年患者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又无肺部结核病灶时应该注意纵膈淋巴结结核的可能。PPD实验、结核抗体的检查及浅表淋巴结的病理检查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合并淋巴结结核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6 2岁 ,因左颈部肿物一年来诊 ,因患者患有精神分裂症 ,主诉不清。家属否认结核病史。体检 ;皮肤粘膜无黄染 ,左颌下部一枚肿大融合淋巴结 6× 4厘米 ,质硬 ,固定 ,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无触痛。左颈中部 2枚肿大孤立淋巴结 ,圆形 ,1×1厘米 ,质韧 ,活动 ,与周围组织界清 ,无触压痛。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 ,肝功、肾功均正常。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入院后取颈中部一枚淋巴结作病理回报为 :淋巴结结核。之后穿刺下颌部质硬肿物未见肿瘤细胞。第 2次穿刺病理报告为 :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128-130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选择我院治疗的颈淋巴结结核6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结核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沉、淋巴结最大横径。结果两组治疗后淋巴结最大横径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淋巴结最大横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沉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淋巴结结核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肿大淋巴结恢复。  相似文献   

15.
郭牛  刘昌伟 《中原医刊》1993,20(6):26-27
以颈淋巴结肿大为初发症状的患者为数不少。多由于缺乏复诊及随访,明确诊断相当困难。我院1990年一年间对诊断不清的96例颈肿大淋巴结切除病理活检,确定其性质及组织来源,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1临床资料 1990年1~12月对96例诊断可疑的颈肿大淋巴结患者施淋巴结切除活检术。男性49例,女性47例。病理报告良性病变56例,占58.92%。(见表1)恶性病变37例,占38.5%。(见表Ⅱ),3例未见淋巴结组织,占4.2写。恶性组年龄分布见表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颈淋巴结结核在全身淋巴结结核中最为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目前本病虽然不如以前多,但在肺外结核病例中仍居首位.目的:讨论颈淋巴结结核患者的诊疗体会.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颈部淋巴结核的化疗,一般多采用9个月的方案:如2RHZ/7RH,2HRE/7RH.脓肿未形成时,在全身化疗的同时,可用1NH、SM等注射于淋巴结周围,每周1~3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CEUS)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安凤城医院诊治的145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EUS联合FNAC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将其分为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n=87)和颈淋巴结转移阴性组(n=58)。评估CEUS、FNAC及两者联合对PT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与颈淋巴结转移阴性组患者在造影增强方向、造影增强均匀度、造影增强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灌注缺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5例PTC患者中,CEUS正确诊断73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FNAC正确诊断62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两者联合正确诊断85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CEUS联合FNAC诊断PT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7.70%、特异度为62.07%、准确率为83.45%、阳性预测值为79.44%、阴性预测值为94.74%,且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人纵隔淋巴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了我院收治的三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误诊原因,并复习了相关诊断技术新进展的文献。结果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普通CT影像学特征,临床医生利用增强CT,FDG-PET,经支气管针吸术(TBNA)等技术对纵隔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能力还不足。结论PPD试验强阳性。或伴支气管内膜结核。或抗酸染色镜下找到杆菌(哪怕仅有一条,非分支状),纵隔淋巴结在增强CT下有环行强化,其内有网格状增强,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等是临床确诊纵隔淋巴结结核最重要的依据。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皮肤结节和外周淋巴结(尤其是PEF—CT显示高浓聚的外周淋巴结)病理活检有益于鉴别诊断。准确定位下TBNA有利于提高诊断。动员患者进行纵隔镜检查以取得病理鉴别依据,但必须严格遵循隔淋巴结肿大一般疾病鉴别诊断的程序和步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在辅助诊断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伴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63例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病人的颈部触诊、B超检查和病理诊断资料,将颈部触诊和B超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相对照。计算颈部触诊和B超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部触诊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2.50%、70.27%和66.67%;B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6.89%、35.14%和63.76%。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比较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χ2=11.68,p〈0.05;χ2=9.16,P〈0.05)。结论:B超检查诊断颈淋巴结恶性肿瘤转移敏感性较临床触诊高,但特异性较临床触诊低。B超检查可弥补临床触诊敏感性不高的缺陷,当颈部触诊未及淋巴结肿大,而B超检查发现淋巴结长径〉10mm,或长径与短径的比值(L/s)〈2,或淋巴结回声不均,门部结构破坏时,应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乳腺癌颈淋巴结转移患者彩超声像图与CT影像表现及其相应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存在颈淋巴结转移者33例,无颈淋巴结转移47例。术前均行彩超、CT检查,观察乳腺癌颈淋巴结转移彩超与CT影像表现,分析彩超、CT对乳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颈淋巴结转移彩超图像主要表现为边界不规则,可有微小钙化,出现乳头回缩、结构扭曲及局限致密,皮肤增厚或回缩。CT可见部分增大的淋巴结融合成团,转移淋巴结正常"肾形"结构丧失,呈类圆形或边缘浅分叶状。彩超与CT诊断乳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CT诊断乳腺癌颈淋巴结转移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一定的影像特点,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单独使用或者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