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0例正常人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含量增高提示高凝状态,继发性纤溶活性亢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0例正常人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含量增高提示高凝状态,继发性纤溶活性亢进。  相似文献   

3.
小脑梗死的MRI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MRI之间的相关性,探讨MRI对小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MRI证实的小脑梗死,从其病因、临床特点、MRI改变及治疗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动脉硬化是小脑梗死的主要原因。病变部位以小脑半球最为多见,梗死灶以直径<3cm者为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较多无小脑定位体征。结论无定位体征的小脑梗死发病率高,MRI对小脑梗死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疗效及纤维蛋白原、血流动力学、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应用降纤酶5U/次,前3天1次/d,静脉滴注,后隔日一次剂量不变,用7次,对照组静脉点滴维脑路通0.4g,1次/d,连用14d,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降纤酶治疗后患者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D-二聚体显著增高,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肖海 《华夏医学》2005,18(2):236-237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由Caplan自1980年首次提出并命名,是由于基底动脉尖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累及2cm范围内的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5条血管的分叉部位,包括左、右大脑后动脉,左、右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近年临床报道并不少,但症状体征复杂,易误诊。现将我院2002年2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9例TOBS患者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患者血浆中NO、ET和D-二聚体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和D 二聚体含量变化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硝酸盐还原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测定NO、ET和D 二聚体含量。结果 脑梗死患者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血浆ET和D 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NO与ET、D 二聚体含量经统计学处理呈负相关 (r = 0 .5 3 ,P <0 .0 5 ) ,ET、D 二聚体含量经统计学处理呈正相关 (r =+0 .43 ,P <0 .0 5 )。且中重型脑梗死组患者血浆NO均显著低于轻型组 (P <0 .0 5 ,中重型脑梗死组患者血浆ET和D 二聚体均显著高于轻型组 (P<0 .0 5 )。结论 血浆中的一氧化氮、内皮素和D 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话疗D-二聚体水平以评估疗效的观察及新鲜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方法 对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不同时期和20例对照者测定其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p〈0.01),脑血栓形成康复期轻度高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D-二聚体明显升高,推测新鲜血栓形成,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可评估脑血管新鲜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急性脑梗死治疗.尤其在溶栓治疗中.动态检测D-二聚体含量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探讨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变化机制,为临床提供客观的实验室凝血功能指标.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CA6000全自动血凝仪对2010年7月一2011年6月我院48例脑梗死与45例正常体检的标本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均存在动态变化,观察脑梗死患者的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恢复的诊断指标,为临床诊治脑血管疾病提供客观实验室数据.  相似文献   

9.
大面积脑梗死是指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的完全性闭塞引起的大脑半球的大部分脑组织缺血坏死 ,常累及两个脑叶以上 ,或梗死面积大于大脑半球的 1/ 3以上 ,由于梗死面积大 ,脑水肿明显 ,颅内压高 ,故病情凶险。本文总结我科 1998~ 2 0 0 0年遇到的 2 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 ,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6例患者中男 15例 ,女 11例。年龄 4 2~79岁 ,平均 5 7 6岁。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18例 ,糖尿病史者 3例 ,房颤及其他心脏病史者 3例 ,无明显原发病史者 2例。情绪激动或活动中发病 15例 ,安…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对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散色比浊法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并根据恢复期血清D-二聚体水平比急性期上升或下降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结果:急性期治疗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恢复期D-二聚体水平比急性期下降者预后良好,上升者预后不良。结论:葛根素对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RI联合CT灌注成像(CTP)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价值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影像中心经医师诊断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82例患者的MRI及CTP影像学资料.分析MRI及CTP影像学图像,统计MRI、MRI联合CTP的检出率、各部位病灶检出数目.结果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MRI可见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比较CT和MRI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方法选择对照研究的方式对内科收集治疗的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6h内行颅脑CT和MRI检查,以对病情作出判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优劣。结果 CT检查确诊率为69.23%,在CT基础上联合MRI检查确诊率为96.92%,二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病灶位置为脑叶、基底节及小脑,MRI可检查出脑干梗塞,但CT未检出。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病灶直径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采用MRI进行诊断能够清晰显示发病部位、形态及大小,有利于临床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联合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SIS)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PSIS患者的临床和MRI检查资料。结果:16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示单或多种垂体激素缺乏,具备相应临床症状。MRI检查显示垂体前叶均变小,15例患者垂体柄未显示,1例垂体柄中断,15例垂体后叶异位,1例后叶高信号未见显示。结论:PSIS表现为部分性或完全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MRI特点为垂体体积缩小、垂体柄中断或缺如、垂体后叶异位三联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CT、MRI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的8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CT和MRI诊断,分别对12h,24h,72h内的患者进行CT、MRI检查,比较CT和MRI检查的检出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CT检查的患者脑组织水肿逐渐加重,梗死区域脑组织密度不断下降;MRI检查的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MRI的总检出率(97.7%)明显高于CT(7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入院后患者12h,24h的的检出率(90.9%,100.0%)明显高于CT(45.5%,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在72小时检出率均为100%,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检查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明显比CT高,可以准确的判定患者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的腮腺MRI表现特点。总结并分析腮腺的MRI形态学表现,并根据水成像表现对腮腺导管扩张程度进行初步分析,旨在提高MRI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非SS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腮腺MRI检查和双侧腮腺MR导管成像(MRS),MRI常规扫描序列包括平扫轴位T1WI、T2WI、T2脂肪抑制序列、冠状位,对各采集图像信号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SS腮腺MRI信号特点分为五型,SS组160例腮腺,0型0例、I型20例、Ⅱ型60例、Ⅲ型28例、Ⅳ型46例、Ⅴ型6例,以Ⅱ型最多见,Ⅲ、Ⅳ型较为多见;对照组100例腮腺,0型80例、I型20例,无其他四型表现,绝大部分MRI表现为腮腺信号均匀。在SS组中,Ⅱ、Ⅲ、Ⅳ型在MRI表现特异性最高,但其敏感性仅为37.5%、17.5%、28.8%。SS组腮腺径线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纤维化萎缩型径线最小。SS组患者MRS均为双侧腮腺病变,表现为弥漫性腮腺末梢导管扩张。结论 MRI能很好的显示干燥综合征的腮腺形态和信号的改变,MRS是利用唾液天然对比剂功能而进行的一种无创性涎管造影检查,能很直观反映腮腺各级导管扩张的情况,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与脑瘫类型、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明确诊断的520例脑瘫患儿展开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脑瘫类型、危险因素患儿的MRI检查结果。结果①520例脑瘫患儿中MRI表现异常441例,异常率84.80%,以脑室周围软化(PVL)(18.85%)、侧脑室扩大(12.12%)、脑萎缩(10.38%)发生率较高。②共济失调型脑瘫患儿MRI异常率(88.00%)最高,混合型脑瘫患儿MRI异常率(77.36%)最低,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MRI异常率分别为85.93%、81.82%,以PVL、侧脑室扩大、脑萎缩、基底节病变多见。③具缺氧窒息、早产因素脑瘫患儿MRI异常率分别为88.12%、77.27%,均以PVL、侧脑室扩大、脑萎缩多见;具出生低体质量因素脑瘫患儿MRI异常率为79.49%,以PVL、脑萎缩、基底节病变多见;具病理性黄疸因素脑瘫患儿MRI异常率为58.41%,以基底节病变、局灶性脑缺血、髓鞘发育不良多见。结论MRI检查对脑瘫的临床诊断具重要价值,其结果或与患儿脑瘫类型及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脑梗死患者住院前后临床评分的关系,评价DTI在判断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为2-7天)在住院治疗前后进行两次DTI扫描,经后处理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ar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计算出相对FA值(rFA值),rFA值为病灶侧FA值与对侧正常区FA值的比值;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根据病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将23例患者分为A、B两组,并在两次行DTI检查前施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motor assessment,FMA)。然后将治疗前后rFA值的变化与NIHSS评分及FM评分的变化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23例患者治疗前梗死灶FA值均低于对侧镜像区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rFA值均低于治疗前r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住院治疗前后患者rFA值下降的差值与NIHSS评分减少的差值及FM评分增加的差值之间均呈负相关(r=-0.685,P<0.01)、(r=-0.50,P=0.015)。根据病变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皮质脊髓束分级为2级,12例;B组:皮质脊髓束分级为3级,11例。对本研究住院期间A组和B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增加的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病灶侧与对侧正常侧rFA值的测量及相关研究,可以判断脊髓纤维束的变性程度,并可判断疗效及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T与MRI在脑梗塞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神经内科确诊的110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同时接受MRI和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MRI的脑梗塞检出率(93.64%)高于CT(62.73%),P0.05;MRI在不同梗塞部位脑梗塞的检出率均高于CT,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灶形状多为条索状、椭圆及圆形,其中以圆形病灶最多(63.64%),直径≤5mm的病灶约68.01%,MRI图像更清晰。结论 MRI及CT均为重要的脑梗塞诊断手段,于早期脑梗塞而言,前者总检出率、梗塞部位检出率更高,能清晰反应病灶位置、大小、形状等,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CT和MRI对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A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LAC病患178例。将MRI检查结果记为观察组,相应的CT检查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检查的病灶部位、大小情况,并对1个月后复检病患进行MRI检查同时记录病灶情况。结果MRI共检出1770个病灶,CT组共检出420个病灶。MRI检出的总数是CT检出总数的4.2倍。并且MRI组对于病灶≤5mm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而6-15mm的检出率相对更低。最后对复检病患根据首次检查大小分组发现病灶呈现明显的缩小,其中最为显著的是≥11mm的病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C病患在首次检查病灶出现的频率很高,多为≤5mm。其中MRI检出病灶的总数明显高于CT检出总数,且MRI对≤5mm病灶检出有明显的优势。而在发病初期出现水肿情况,需要准确、及时的诊断保证后期治疗。因此,MRI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的MRI特点,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RESLES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结果 5例患儿首次MRI均表现为胼胝体压部的类圆形或椭圆形孤立性异常信号,T1WI呈等信号2例,稍低信号3例;5例T2WI及FLIAR均呈稍高信号;5例DWI均呈高信号;5例ADC图均呈低信号,ADC值范围0.352~0.526×10-3mm2/s,平均ADC值(mADC)为(0.429±0.072)×10-3mm2/s。所有病灶均无水肿及占位效应。所有患儿经治疗后5-13天复查颅脑MRI,显示病灶均消失。结论 RESLES是一种少见的临床与影像学综合征,临床症状轻微,预后良好,颅脑MRI具有特异性,能为该病的正确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