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GPR81、MCT1、MCT4蛋白在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于本院经手术获取的156例患者的宫颈病变组织进行观察,其中55例为宫颈鳞癌、73例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8例为正常宫颈组织。选择免疫组化SP法对宫颈鳞癌、CIN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内GPR81、MCT1、MCT4蛋白阳性表达率进行测定,并分析GPR81、MCT1、MCT4蛋白和宫颈鳞癌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癌组、CIN组患者的病变组织内GPR81、MCT1、MCT4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组,宫颈鳞癌组高于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Ⅳ期宫颈鳞癌患者的MCT1、MCT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Ⅰ期~Ⅱ期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GPR81、MCT1、MCT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患者的GPR81、MCT1、MCT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中低分化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PR81、MCT1、MCT4蛋白于宫颈鳞癌组织内相关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GPR81、MCT1、MCT4蛋白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表达均增高,故积极检测GPR81、MCT1、MCT4蛋白表达能帮助临床医师诊治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2008年在泸定县人民医院就诊的325例高危宫颈疾病患者的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325例高危宫颈疾病患者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116例,浸润癌1例,宫颈鳞癌3例。结论基层医院妇科普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可以早期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子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较多,大体可归纳为三大类—生物学因素: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主要诱因;行为因素:如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多孕多产、经济地位低下等;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肿瘤病史。原发子宫颈浸润癌主要包括宫颈鳞癌(约占70%)和宫颈腺癌(约占20%)。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癌前病变,根据不典型增生细胞在鳞状上皮内所占的范围分为轻度(CINⅠ)、中度(CINⅡ)、重度(CINⅢ)3个级别。CINⅡ、Ⅲ分别是浸润性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的直接前期病变,而CINⅡ、Ⅲ级病变的转癌率可达到70%以上。早诊是指通过筛查发现宫颈癌前病变(≥CINⅡ);早期治疗是指对上述宫颈癌前病变进行的相应治疗。有效筛查和早期干预可以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阻断性治疗,防止其向宫颈癌转变,并且可以拯救患者的生命,减少病痛,为患者和社会减少很大一部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方法收集100例患者宫颈病变组织,其中宫颈鳞癌35例、CIN48例、正常宫颈组织17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以上组织标本中YAP、Cyclin D1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YA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71%、41.67%、11.76%,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33.33%、0.00%,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AP、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宫颈鳞癌组织均高于CIN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P0.05),CIN组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宫颈鳞癌临床分期III-IVYAP、Cyclin D1阳性表达率为80.00%、75.00%高于Ⅰ~Ⅱ期者46.67%、40.00%(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YAP、Cyclin D1阳性表达率为78.26%、73.91%高于Ⅰ~Ⅱ期者41.67%、33.33%(P0.05);CINⅢ期者YAP、Cyclin D1阳性表达率为55.56%、48.15%高于Ⅱ期者23.81%、14.29%(P0.05)。结论 YAP、Cyclin D1在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均有上调,并与病情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亦称可溶性受体-1,Flt-1)在早期宫颈鳞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意义。方法:①采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58例宫颈组织中的PLGF-1和Flt-1的表达。②结合临床资料分析PLGF-1/Flt-1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结果:①PLGF-1蛋白表达在癌前病变组阳性率为22.73%(5/22),浸润性鳞癌组为58.33%(21/36),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1),与淋巴结是否转移及细胞分化程度无关。②Flt-1仅在部分浸润性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16.67%(6/36),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是否转移均显著相关(P<0.01),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③在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鳞癌组织中PLGF-1和Flt-1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关联(P<0.05),但后者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前者。结论:PLGF-1/Flt-1在早期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Flt-1可能是其发挥促进肿瘤转移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月在妇科门诊432例行TCT配合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行筛查,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32例TCT检查中,行阴道镜检查及定位下活检178例。TCT检查示:AS-CUS87例,LSLL40例,HSLL11例,宫颈鳞癌5例;阴道镜检查示:CINⅠ54例,CINⅡ25例,CINⅢ12例,宫颈鳞癌5例;阴道镜与TCT联合检查:CINⅠ79例、CINⅡ41例、CINⅢ18例。宫颈鳞癌5例。病理检查示:CINⅠ37例,CINⅡ33例,CINⅢ13例,宫颈鳞癌8例。[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配合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检查能及时发现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链抗原199(Ca199)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和健康女性的CEA、SCC、Ca125和Ca199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宫颈癌组患者CEA、SCC、Ca125和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P0.05),CIN组患者SC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分期越高、肿瘤≥4 cm和分化程度越低,宫颈癌患者SCC水平越高;肿瘤≥4 cm,Ca199水平越高;宫颈腺癌患者的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宫颈鳞癌患者,宫颈鳞癌患者的SCC水平明显高于宫颈腺癌患者。结论综合分析CEA、SCC、Ca125和Ca199水平可以对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并可进行病情评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宫颈病变中宫颈脱落细胞的3号染色体hTERC基因异常情况,及其与HPV感染在宫颈癌中的关系。方法:对120例宫颈疾病患者,采用宫颈疾病三阶梯诊断方法,对正常宫颈(20例)、CIN、宫颈鳞癌、腺癌进行诊断,全面了解宫颈细胞形态学、组织病理学及HPV感染情况,并进行分型、分期,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第2部分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其宫颈脱落细胞进行同步分析,了解3号染色体上hTERC基因扩增情况。第2部分采用反向杂交法检测HPV感染情况,对100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DNA的检测。结果:①100例中宫颈鳞癌30例、腺癌6例、CIN64例,FISH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hTERC基因在3号染色体长臂26.3区域高频扩增,发生率分别为100.0%、100.0%、76.1%。②100例宫颈疾病患者的HPV总阳性率71.0%。在75例hTERC基因扩增阳性的患者中,HPV阳性所占的比例为89.3%(67/75),而HPV阴性所占比例仅为10.6%(8/75)。结论:3号染色体上hTERC基因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扩增。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大连市农村地区宫颈癌检查项目数据,了解大连市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情况,评价不同初筛方法的检出效果,为进一步做好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建议。方法数据来源于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直报系统中2014-2019年大连市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数据,初筛方法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初筛方法和不同年份的初筛阳性率、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早诊率等指标。结果2014-2019年共有149918名35~64岁农村妇女进行了免费宫颈癌检查,初筛阳性人数8984人,阳性率为5.99%;共检出宫颈癌前病变799例,检出率为532.96/10万;宫颈癌41例,检出率为27.35/10万;检出早期宫颈癌9例,早诊率为96.19%。两种不同初筛方法比较:HPV检测初筛阳性率(10.13%)、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713.41/10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675.02/10万)、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679.82/10万)均高于宫颈细胞学检查相应指标值[细胞学初筛阳性率(3.04%)、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609.83/10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424.48/10万)、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427.91/10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4-2019年大连市农村地区宫颈癌检查成效明显;与宫颈细胞学检查比较,以HPV检测为初筛方法的宫颈癌检查策略可以更好地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便于更早进行随访管理。各区县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高效和可行的宫颈癌检查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组织配对盒家族基因1(PAX1)的甲基化定量检测对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妇科接受检查且确诊为高危亚型HPV病毒感染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病理诊断并依据结果分为正常宫颈组(n=19)、低级别宫颈癌前病变组(n=21)、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组(n=24),收集各组宫颈组织标本,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各样本PAX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对比各组HPV病毒阳性感染率及PAX1甲基化阳性率情况及宫颈刮片和宫颈组织中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采用受术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诊断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价值。结果:随着宫颈癌前病变级别的升高,受检者高危HPV病毒DNA定量值(392.17±95.62、442.18±113.47、533.38±203.15)无差异(P=0.204),但HPV阳性率及PAX1甲基化阳性率正常宫颈组(36.8%、0)、低级别宫颈癌前病变组(66.7%、9.5%)、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组(91.7%、62.5%)逐渐升高(均P<0.05):ROC曲线分析,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诊断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阴道微生态状况对妇女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浙江萧山医院接受治疗的SIL患者共计113例,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3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81例。分析患者HPV分型情况,并评估阴道微生态与SIL的关系。结果 113例SIL患者共检出HPV阳性患者80例,占70.80%;HPV阳性患者中占比最高的4种亚型分别为HPV16(31例,占38.75%)、HPV52(14例,占17.50%)、HPV58(8例,占10.0%)、HPV18(8例,占10.0%);HSIL患者HPV阳性率(83.95%)显著高于LSIL患者(3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28,P=0.004);HSIL组患者阴道分泌物pH值高于LSIL组患者(t=2.743,P=0.017);HSIL组患者过氧化氢浓度阳性率及乳酸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LSIL组(P<0.05),白细胞酯酶阳性率显著高于LSIL组患者(P<0.05);高危HPV(HR-HPV)患者菌群密集度分级、菌群多样性、乳酸菌分级、需氧菌性阴道病(AV)、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检出率与低危HPV(LR-HPV)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与HR-HPV感染关系密切,阴道菌群失调会导致宫颈HR-HPV的感染,HR-HPV可能会导致SIL进一步发展为HSIL甚至宫颈癌,提示临床对HSIL应该及时纠正阴道微生态平衡,提高患者的宫颈局部免疫,对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作用,为宫颈病变进一步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因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TCT)存在异常细胞的413例妇女的资料,平均年龄39.40岁(年龄范围21~77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阴道镜下组织活检和HPV-DNA分型。结果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Ⅰ患者中以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检出符合率最高,CINⅡ患者中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检出符合率最高,CINⅢ患者中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检出符合率最高。慢性宫颈炎患者一种或多种高危型HPV( HR-HPV)感染率要低于CIN患者(χ^2=32.105,P=0.000),宫颈癌HR-HPV感染率为100%。慢性宫颈炎患者与CIN患者低危型HPV(LR-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P=0.650)。宫颈病变患者以单一HR-HPV亚型感染率更常见,其与多重感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50,P=0.000)。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HR-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对宫颈病变的预后判断、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意义,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该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门诊自愿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2 697例,分别进行HR-HPV-DNA、TCT、HR-HPV-DNA+TCT检查,阳性病例均进行阴道镜活检。结果:2 697例进行筛查的妇女中标本发现异常涂片266例,占9.86%,其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70例,占6.3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4例,占2.7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72例,占2.67%,鳞状细胞癌(SCC)8例,占0.30%。266例TCT检测细胞学异常(ASCUS及以上)标本中高危型HPV阳性162例,HPV感染率60.90%。不同类型标本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显示:ASCUS、LSIL、HSIL各组间的HPV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将高危型HPV检测与TCT检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提高了筛查宫颈病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ms,HPVl的型别,探讨不同基因型HPV感染的致癌性。同时为研制适合本地区妇女的HPV疫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医学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fHybrimax)于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天水市中医医院对就诊的2141名妇女进行宫颈21种HPV基因型感染筛查.同期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共检测出678例不同程度宫颈病变者.按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4组:宫颈鳞癌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正常或炎症组,对HPV不同基因型分布及HPV感染型别数在各组疾病中的分布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HPV感染型别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癌组86例,HSIL组154例(包括CINI/80例,CINⅢ74例),ISIL组164例(包括CIN I 119例、宫颈湿疣45例),正常或炎症组274例。在2141名妇女中,感染HPV病毒者有678例,总阳性率为31.67%,所有病例标本中共检测到21种基因型中的21种,HPV各型别感染率最高的为HPV16型。678例HPV感染患者中,宫颈鳞癌组共86例,HPV感染者80例,阳性率为93.02%,共检测出11种基因型,以高危型别为主;HSIL组154例,HPV感染者132例,阳性率为85.71%,共检测出16种基因型,以高危型别为主;LSIL组164例,HPV感染126例,阳性率为76.83%,共检测出19种基因型;正常或炎症组274例,HPV感染者41例,阳性率为14.96%,共检测出10种基因型,以低危型别为主。结论宫颈鳞癌组中主要感染的HPV基因型别符合东亚及中国人群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湖州市2007~2010年子宫颈疾病的发病待点,为湖州市子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市妇幼保健院15 713例阴道镜检查的子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分析湖州市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病特点以及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情况。结果:15 713例患者中,慢性子宫颈炎10 439例,占66.44%;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 380例,占27.88%;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703例,占4.47%;鳞状细胞癌164例,占1.04%;腺体异型增生12例,占0.08%;腺癌12例,占0.08%。鳞状细胞癌及腺癌在≥6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47%及0.97%。在各个年龄段中,随着年龄的升高,LSIL的检出率下降,而鳞状细胞癌的检出率则上升(P<0.01)。结论:湖州市子宫颈癌的前驱病变检出率高,认真定期做好早期筛查,积极处理LSIL和HSIL,有利于湖州市子宫颈癌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原地区不同HPV基因亚型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检测240例宫颈感染HPV患者的基因亚型,根据细胞与病理学诊断(阴道镜活检)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①宫颈癌与高度上皮内病变组(HSILs)80例;②低度上皮内病变组(LSILs)75例;③正常或炎症组85例。根据HPV-DNA检测结果,分析中原地区不同HPV基因亚型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中HPV-H阳性率分别为93.6%、62.8%、26.8%,两种以上HPV-H基因型感染者分别占37.2%、16.8%和12.6%,HSIL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6、52、58、33、18、31、11(低危型)、56、53、68、59、39、CP8304、66、6(低危型)、45、35、51和低危型中44、42、43。结论:HPV-H与宫颈癌变密切相关,该组宫颈病变患者感染HPV型别以16、52、58、33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蔡敏  何娟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03-1705
目的了解HPV阳性患者宫颈病变情况。方法调查431例HPV阳性患者TCT和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在宫颈疾病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431例HPV阳性标本中正常组(包括炎症组)占阳性样本率为55.9%(241/431)、湿疣组为6.7%(29/431)、ASCUS组为10.4%(45/431)、LSIL组为11.8%(51/431)、HSIL组为10.6%(43/431)、SCC组为5.2%(22/431)。各亚型在不同病变中的分布不同,HR-HPV亚型阳性率随感染级别的严重程度而比例升高,除湿疣组外,其它组与正常组HR-HPV亚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疣组多重感染率为56.2%,其它组多重感染阳性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除LSIL组和湿疣组外均以HPV16亚型感染率最高,病变组中HSIL组与SCC组HPV16阳性率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理级别年龄段感染率,主要以36~45岁年龄段感染为主。结论在宫颈病变中仍以高危亚型感染居多,多重感染可能并不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uto Cyte PREP(LCT)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198例体检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作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2001年TBS诊断标准,阳性诊断包括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结果 3198例受检者中,2283例检出感染性病变,检出率为71.39%;特异性炎症中,感染假丝酵母菌76例,感染率为2.38%,滴虫感染15例,感染率为0.47%,疱疹病毒感染5例,感染率为占0.16%,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98例,感染率为3.06%,尖锐湿疣15例,感染率为占0.47%;轻、中度炎症、假丝酵母菌属、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在30~39岁的人群最高,其次是40~49岁的人群,重度宫颈炎则是40~49岁的人群最高,其次是30~39岁的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SCUS、LSIL、HSIL的检出率在40~49岁的人群最高,其次是30~39岁的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CC检出8例,检出率为0.25%.结论 宫颈感染病及宫颈上皮内病变多集中在30~49岁的人群;LCT检查对于宫颈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积极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筛查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CIN和早期宫颈癌共50例患者,通过第二代杂交捕获法与免疫组化法分析P16蛋白、HPV L-1壳蛋白在其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在慢性宫颈炎(9.0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52.9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84.21%)及早期宫颈癌(100.00%)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χ2=45.38,P=0.00),人乳头瘤病毒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亦存在明显差异,分别是18.18%、35.29%、15.79%及0(χ2=12.59,P=0.00);随着病毒载量提高,P16蛋白与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有所改变(χ2值分别为41.37、32.95,均P<0.01).在慢性宫颈炎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呈正相关关系(r=0.52,P=0.01);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均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8、0.33,均P<0.05);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中,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均未存在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12、0.26、0.62,均P>0.05).结论 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表达阳性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出现的分子事件,在筛查CIN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较高,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子宫颈病变组织中P53的表达及其与端粒酶hTR mRNA表达的相关关系。方法:51例宫颈病变组织中,包括宫颈炎10例,LSIL10例,HSIL20例,SCC11例,分别利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病变组织中P53蛋白、端粒酶hTRmRNA的表达活性。结果:P53表达在宫颈炎组与LSIL组无差别,但显著低于HSIL和SCC组;hTR基因在HSIL/SCC中的阳性表达与CC/LSIL组以及在LSIL和HSIL/SC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表达与端粒酶hTRmRNA基因表达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42,P<0.05)。结论:端粒酶hTR和P53蛋白表达及相关性对于人子宫颈癌的早期病理诊断有较好地应用价值。同时,对该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