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由自主神经介导、多种因素触发引起周围血管扩张致一过性脑缺血所致的短暂性意识障碍,同时伴有自主肌张力丧失,不能维持站立姿势而晕倒。患儿通常表现为反复发生的晕厥,诱因多为持久站立、体位改变、环境闷热等。目前VVS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25例确诊为VV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晕厥首次发作至直立倾斜试验之前5年内的发作次数,分为晕厥发作次数2、3次的低频次组及≥4次的高频次组,对两组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5例VVS患儿中,低频次组84例(67.2%),高频次组41例(3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直立倾斜试验检查年龄、晕厥发作时间、发作诱因、晕车史、阳性家族史是VVS高频次发作的相关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作诱因(OR=3.723,95%CI:1.163~11.918,P=0.027)、晕车史(OR=5.929,95%CI:2.066~17.015,P=0.001)、阳性家族史(OR=6.794,95%CI:2.006~23.013,P=0.002)是VVS高频次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持久站立引起的其他发作诱因、晕车史、阳性家族史对预测VVS患儿高频次晕厥发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儿童及青少年阶段一种较常见的疾病,是由各种触发因素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与心动过缓并进一步导致自限性晕厥发作。VVS很少威胁生命,但反复发作对患儿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很大,因此深入分析本病不同年龄的发病特征,及时进行正确诊治十分必要。现就75例临床诊断VV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资料和方法一、病例入选标准具备下述四项之一者可列入入选病例:①基础直立倾斜试验(HUTT)阳性且经过详细检查充分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方面疾…  相似文献   

4.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晕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病症[1],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世纪50年代为71.9/10万,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则上升为125.8/10万。有20%~25%的男孩和40%~50%的女孩至少经历过一次晕  相似文献   

5.
小儿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治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晕厥指突然发作的短暂意识丧失,同时伴肌张力降低或消失,持续几秒至几分钟可自行恢复,其实质是脑血流量暂时减少。18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15%。晕厥病因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病因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占所有不明原因晕厥(unexplaineds、rncope,UPS)患儿的80%。VvS是由多种因素触发引起周围血管扩张、神经介导性晕厥,能自行恢复(一般不超过20s),无神经定位体征。本文就近年来对小儿VVS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发作常导致儿童躯体的意外伤害,严重者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一些诱因可引起患儿发病,应尽量避免这些诱因,包括:晨起、运动、闷热环境、精神刺激、持久站立及体位改变等。VVS  相似文献   

7.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占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80%.VVS需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引起晕厥的器质性疾病后,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得以诊断.VVS的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直立训练、口服补液盐)、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激动剂、氟氢可的松、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及起搏器治疗等.  相似文献   

8.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晕厥是儿童的常见病症 ,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ovagalsyncope ,VVS)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 ,约占所有晕厥患儿的 80 %。现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机理VVS一般都发生在心脏充盈减少或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时 ,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为持久的站立 ,此外患儿看到流血、感到剧烈疼痛、处在闷热环境、洗热水浴、运动或紧张等也可诱发晕厥发作。上述因素导致患儿静脉池过度瘀血引发心脏充盈减少 ,从而使自主神经发生矛盾反射 (Bezold Jarish反射 ) …  相似文献   

9.
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儿童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对27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阳性并诊断为VVS的HRV进行分析(研究组),并将2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康泰TLC3000A12通道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描记未发生晕厥时24h心电图,分析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低频功率(LF)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在不同年龄段差别不明显(P>0.05);女性时域指标中SDANN及VLF、LF较男性明显降低(P<0.05);血管抑制型与混合型VVS的HRV指标差异不明显。结论VVS儿童基础自主神经功能发生改变;HRV主要受性别影响,而年龄影响不明显;HUTT不同反应类型VVS的HRV不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常规进行的心脏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故称之为不明原因的晕厥,其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为最常见的病因,以往缺乏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方法,近年国外Fitzpatriek等应用直立倾斜试验,能有效地诱发易感患儿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已有相继报道。但国内儿科罕见报道。我们应用直立倾斜试验对45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进行研究,以探讨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合并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地复习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直立倾斜试验(HUT)诊断为POTS的57例儿童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28例,年龄5~16(12.2±1.9)岁。结果:57例POTS儿童中,在可以耐受倾斜体位的前提下,通过延长HUT时间,24例(42%)经HUT诊断合并VVS,其中血管抑制型20例,混合型3例,心脏抑制型1例。合并VVS儿童平均年龄(13.0±1.4岁)大于未合并VVS的POTS儿童(11.5±2.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POTS儿童合并VVS,在可以耐受倾斜体位的前提下,延长HUT时间有利于防止VVS漏诊。与未合并VVS的POTS儿童比较,合并VVS儿童年龄较大,但性别、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小儿不明原因晕厥中最常见的原因,倾斜试验是诊断VVS的基础方法,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斜板试验和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可进一步提高VVS诊断的敏感性,饮水试验可使倾斜试验阳转阴.目前VVS的治疗以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自身调整为主,饮水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防治措施,药物治疗尚需多中心合作的进一步研究,对倾斜试验中VVS患儿的心率、血压变化的监测,可能对药物治疗疗效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虽然为一种良性病证,但反复发作可导致晕厥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在某些情况下还可引起严重的躯体意外伤害.因此对VVS患者进行治疗是必要的,VVS治疗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临床情况。方法: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或先兆晕厥患儿841例,依据检查年限分为两组,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为A组,共129例;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为B组,共712例;并按照年龄分为4岁~、7岁~及11~18岁3个年龄组。经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able test,HUTT)检查诊断为VVS。结果:HUTT总阳性率为45.3% (381/841),B组阳性率较A组明显增加(47.5% vs 33.3%,P7岁~组>4岁~组(49.2% vs 44.1% vs 3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岁~组和11~18岁组中B组HUTT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46.2% vs 27.8%; 54.0% vs 32.6%,P<0.05)。HUTT阳性率反应类型比较,依次为血管抑制型>混合型>心脏抑制型(70.9% vs 25.5% vs 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管抑制型表现为B组HUTT阳性率高于A组(72.5% vs 58.1%,P<0.05)。结论:近5年VVS的发生率、反应类型发生显著变化,提示VVS的发生受社会因素、精神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9):723-7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