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索口内扫描数字化印模(IDI)技术在磨牙区牙体缺损达龈下全冠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10月因磨牙区牙体缺损达牙龈下患者16例(16颗患牙)。完成牙体预备后,采用IDI获取龈上基牙数据,再用改良法双相二次印模技术获得包括龈下缺损牙体组织的基牙石膏模型;通过扫描石膏模型将龈下牙体组织数据与IDI获得的数字模型数据拟合,获取完整的基牙数据。CAD/CAM完成全解剖氧化锆冠的设计与制作。评价修复效果,并于治疗1个月、6个月后复查基牙牙菌斑指数(PLI)和牙龈指数(GI)。结果:16颗全冠边缘完整性、就位支点、边缘台阶评级、咬合评级均为临床接受等级。冠边缘适合性检查颊侧(92.36±10.32)μm、舌/腭侧(106±12.35)μm、近中(85±8.35)μm、远中(88±9.45)μm。修复后1个月患牙PLI和GI分别为(0.78±0.43)分和(0.82±0.53)分;修复后6个月PLI和GI分别为(0.58±0.40)分和(0.72±0.46)分。结论:通过改良IDI技术,实现磨牙区舌/腭侧牙体缺损达龈下冠修复,短期修复效果临床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数字化印模结合3D打印技术在根管治疗后前牙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沈阳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前牙根管治疗后需行修复治疗的患者34例,根据制作修复体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2组,其中使用3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取模制作内冠并3D打印模型,手工上饰瓷制作氧化锆单冠患者17例(ZC组);使用CEREC Omnicam口内扫描仪取模制作玻璃陶瓷单冠患者17例(LD组)。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评价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修复后1个月嘱患者复诊并填写满意度调查表。结果 两组修复体临床效果评价除颜色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修复后1个月,两组患者对修复体外形、舒适度、费用以及满意度的评价无明显区别(P > 0.05),且均评价较高。ZC组修复体颜色的评价优于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两种方式制作的修复体均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获得患者满意,其中在3D打印模型上制作的修复体有更好的仿真效果和遮色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口内扫描数字化印模(IDI)技术对固定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Ovi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以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关于IDI对口腔固定修复治疗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各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基于口内数字化印模制作的全瓷单冠的适合性,为口内数字化印模在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择右下第一磨牙全冠树脂标准预备模型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组采用口内扫描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硅橡胶印模翻制石膏模型,再通过口外扫描仪扫描石膏模型,两组分别扫描10次。通过数字切削加工技术制作全瓷冠共20个。利用硅橡胶薄膜法测量内冠的内部适合性和边缘适合性。结果 实验组的全瓷单冠在近中边缘(49.04±19.71)μm、近中轴转角(210.52±55.65)μm、面中点(313.34±83.97)μm的适合性优于对照组[近中边缘(80.08±31.76)μm、近中轴转角(371.14±104.62)μm、面中点(441.60±171.2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位点实验组[近中轴面中点(126.51±35.29)μm,远中轴转角(281.09±95.22)μm,远中轴面中点(94.65±23.81)μm,远中边缘(80.99±37.85)μm]与对照组[近中轴面中点(114.48±23.23)μm,远中轴转角(379.19±149.39)μm,远中轴面中点(109.06±31.45)μm,远中边缘(81.64±24.57)μm]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口内扫描法制作的全瓷单冠其适合性可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数字化口内扫描与传统硅橡胶印模法应用于前牙瓷贴面修复1年的临床效果区别.方法 将佛山市口腔医院修复种植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需行前牙贴面修复的就诊患者40例纳入本临床研究,其中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0岁.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0例患者(47颗患牙)纳入试验组,采用数字化口内扫...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评价数字化外科技术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下颌骨肿瘤或囊肿患者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颌骨三维CT和下肢CT血管造影(CTA)检查.应用Mimics 8.11软件对下颌骨病灶进行截骨范围设计、缺损的镜像重建.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截骨、塑形和复...  相似文献   

9.
郭亚林  魏煦  景建龙 《口腔医学》2022,42(11):1006-1010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的模型数据获取方式所制作氧化锆修复体的临床效果,研究它们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例患者,282单位。随机分成三种扫描流程制作:(1)TRIOS口扫仪扫描石膏模型,制作全瓷冠桥149单位(模型扫描组);(2)分割模型后仓扫,制作全瓷冠桥62单位(分割仓扫组);(3)TRIOS口扫仪直接口内扫描制作全瓷冠桥71单位(直接口扫组)。记录三组流程患者的模型获取时间,根据改良USPHS评价标准评估临床修复效果。结果 模型扫描、分割仓扫、直接口扫组的模型处理操作时间分别为(71.779±4.536)、(133.500±6.174)和(71.253±3.668)min,三组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99,P=0.000),模型扫描组、直接口扫组操作快于分割仓扫组;三组修复体的颜色、表面质地和外形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接口扫、模型扫描组的边缘适合性高于分割仓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3,P=0.019)。结论 口扫模型和直接口内扫描方式简化制作流程,缩短模型处理时间,节约人力和物力成本,同时较传统分割仓扫有更高的取模精度,能获得优良的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3D 打印树脂模型评价2种椅旁扫描系统的扫描精度。方法:仿照上颌牙弓形态及大小制作一金属底座主模型,底座上设计4个柱形金属预备体,分别模拟上颌尖牙和第一磨牙的预备体,右侧尖牙和第一磨牙分别以 A、B 表示,左侧分别以 C、D 表示。分别利用 Cerec 蓝光照相系统和 Cerec 真彩摄像系统扫描主模型各10次,每次扫描生成一个数字化模型。用3D 打印机打印出树脂模型(n =10),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分别测量主模型和树脂模型相应柱形金属预备体间的距离 AB、AC、BD 以及 A 的直径 d。采用 SPSS 13.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蓝光组 AB、AC、BD 的距离,真彩组 AC、BD的距离分别与主模型差异有显著性(P <0.05);蓝光组与真彩组各距离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2组的 d 值与主模型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对单个预备体的扫描,Cerec 蓝光照相系统精度高于 Cerec 真彩摄像系统;当扫描区域扩大,Cerec真彩摄像系统精度高于 Cerec 蓝光照相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CEREC inLab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的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复杂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于242名需行单个后牙冠修复的患者,采用CEREC inLab CAD/CAM设计制作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共242件。分别在粘接完成时、6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进行临床观察,采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标准评估。结果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 观察期间有5名患者失访,对于剩余修复体观察发现,随着时间推移,修复体的成功率下降,在36个月时A级成功率在85%以上。结论 CEREC inLab制作的单个后牙的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短期成功率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