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游离桡侧副动脉嵌合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踇甲瓣供区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20年4月—2021年3月,采用游离桡侧副动脉嵌合穿支皮瓣修复7例踇甲瓣切取后遗留的复合组织缺损。男3例,女4例;年龄7~44岁,中位年龄20岁。踇甲瓣切取后,遗留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 cm×2 cm~9 cm×6 cm;均合并大小为1.5 cm×1.0 cm~3.0 cm×1.0 cm的骨缺损。采用游离桡侧副动脉嵌合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为6.0 cm×2.5 cm~10.0 cm×5.0 cm;均携带肱骨瓣修复骨缺损、臂后侧皮神经重建感觉。上臂供区创面直接闭合。结果术后7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5个月,平均14个月。桡侧副动脉嵌合穿支皮瓣无臃肿,颜色、质地与足背部皮肤接近;肱骨瓣均愈合。末次随访时,6例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10 mm,平均7.5 mm;1例恢复保护性感觉。上臂皮瓣供区仅留线性瘢痕。结论游离桡侧副动脉嵌合穿支皮瓣可同时携带骨瓣及皮神经,修复踇甲瓣切取后遗留的复合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特殊形式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复杂创面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4月至2020年3月,采用桡侧副动脉分叶、嵌合或分叶-嵌合穿支皮瓣分别修复手指的多个创面20例,均合并骨质缺损,切取分叶穿支皮瓣7例,嵌合穿支皮瓣12例,分叶-嵌合穿支皮瓣1例,共28个皮瓣和13个骨瓣,皮瓣面积为9.5 cm×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侧副动脉穿支骨皮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9例手部掌、指骨及皮肤复合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桡侧副动脉穿支骨皮瓣修复,皮肤缺损面积3.5 cm×5.5 cm~4.5 cm×8.5 cm,骨缺损长度3~6 cm。皮瓣切取面积4.0 cm×6.0 cm~5.0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Flow-through嵌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合并深部死腔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2017年6月,收治6例合并深部死腔、骨缺损或骨关节与肌腱外露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6~60岁,平均4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机器绞轧伤1例,重物砸伤1例。损伤部位:下肢5例,上肢1例。创面范围7 cm×4 cm~26 cm×10 cm。合并骨缺损3例,骨关节及肌腱外露3例,慢性骨髓炎2例,主干动脉损伤2例。采用Flow-through嵌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股外侧肌瓣填塞深部死腔,穿支皮瓣覆盖浅表创面。肌瓣切取范围5 cm×2 cm~20 cm×5 cm,穿支皮瓣切取范围10 cm×5 cm~28 cm×11 cm。供区直接闭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受区创面与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皮瓣颜色、质地良好,重建的主干动脉通畅,患肢末梢血运良好。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股四头肌肌力正常,膝关节活动无影响。结论 Flowthrough嵌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移植不仅能实现创面的立体修复,而且不牺牲受区主干血管,是修复四肢合并深部死腔、伴(或不伴)受区主干动脉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背侧创面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4月,收治16例前足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2例,女4例;年龄16~58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烧伤5例,交通事故伤8例,压砸伤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30 h,平均6.5 h。创面范围4 cm×3 cm~10 cm×7 cm。伴趾间关节侧副韧带、关节囊缺损3例,骨外露12例;均伴肌腱外露。采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3例,携带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3例。皮瓣切取范围5 cm×4 cm~11 cm×8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外观满意、无臃肿,重建韧带的关节稳定,未继发畸形。供区无明显凹陷。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具有穿支血管解剖相对恒定、血运可靠、可以携带肌瓣修复复合组织缺损、修复后足部外形较好等优点,是修复前足背侧创面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筋膜瓣结合皮片移植修复手和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筋膜瓣结合皮片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10例,切取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筋膜瓣面积5.0 cm×8.0 cm~12.0 cm×15.0 cm,筋膜瓣移植覆盖创面成活后取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胫前、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坶)甲瓣供区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坶)甲瓣供区皮肤缺损患者,设计并切取游离胫前、后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8 cm×3 cm~10 cm×5 cm.结果 应用胫前、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坶)甲瓣供区创面25例,均顺利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及耐磨性好,色泽接近正常,供受区功能与外观良好.结论 胫前、后动脉穿支皮瓣是精细化修复(坶)甲瓣供区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臂外侧嵌合骨皮瓣移植修复复杂手外伤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合并骨缺损的复杂手外伤患者采用游离修薄臂外侧嵌合骨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5 cm×1.5 cm~15.0 cm×6.0 cm。设计并切取以桡侧副动脉发出的独立皮穿支和骨膜支为蒂的修薄皮瓣和肱骨骨瓣。移植皮瓣的面积为5.0 cm×2.0 cm~16.0 cm×7.0 cm;肱骨骨瓣面积为1.5 cm×0.5 cm~4.0 cm×1.5 cm。结果皮瓣修薄前厚度为10.0~25.0 mm,平均为14.5 mm;修薄后厚度为3.0~6.0 mm,平均为3.5 mm。本组共13例患者,皮瓣均成活,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其中2例于术后24 h内发生皮瓣静脉淤血,经及时行血管危象探查,皮瓣血运恢复。术后3~6个月,X线片示移植骨瓣全部成活,掌指骨骨折线模糊或消失。随访12~18个月,皮瓣外形良好不显臃肿,未行二期修薄手术;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未见肱骨骨折,感觉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游离修薄臂外侧嵌合骨皮瓣是修复复杂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远端蒂复合组织瓣修复小腿远端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4年9月—2017年8月,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远端蒂复合组织瓣修复12例小腿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缺损。男8例,女4例;年龄25~66岁,平均41.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重物砸伤2例,胫骨骨髓炎并软组织溃疡、坏死2例,骨肿瘤切除术后骨和软组织缺损1例。8例一期修复,4例二期修复。皮瓣切取范围为6 cm×4 cm~10 cm×7 cm,肌瓣切取范围为4.0 cm×2.5 cm~8.0 cm×6.0 cm,骨瓣切取范围为4 cm×2 cm×2 cm~5 cm×4 cm×4 cm;供区胫骨骨缺损均采用自体髂骨植骨修复,创面直接拉拢缝合7例、部分缝合后游离植皮修复5例。结果术后12例胫后动脉穿支远端蒂复合组织瓣均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8个月。复合组织瓣外观、颜色、质地及踝关节功能均满意。术后6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瓣修复胫骨骨缺损处愈合良好,供区髂骨修复骨缺损处愈合良好。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远端蒂复合组织瓣血供丰富,是修复小腿远端局部软组织缺损合并局限性骨缺损创面的良好供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踇)趾创面(包括(踇)甲皮瓣切取后创面)应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覆盖的手术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对6例拇指外伤性缺损的患者,在进行游离(踇)趾(甲)皮瓣或带足背皮瓣移植修复拇指的同时,再应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覆盖供区创面.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1~6个月,皮瓣外观满意,均不要求行皮瓣修整术;供区(踇)趾保留皮瓣切取后的全部长度,并有跖屈和背伸功能,无压迫性溃疡及跖骨坏死;行走、跑步均无疼痛.结论 利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覆盖(踇)趾供区创面,能够很好地保留供足的外观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PIAP)、胸背动脉穿支皮瓣(TDAP)、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MSAP)、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RCAP)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创面56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5 cm×1.5 cm~ 10.0 cm×24.0 cm,皮瓣切取面积2.0 cm×2.0 cm~ 11.0 cm×25.0 cm。供区均直接缝合关闭。术后观察皮瓣成活与创面愈合情况,定期随访皮瓣外观、质地、肢体功能恢复及皮瓣供区外形及功能。结果 1例DIEP移植术后第3天发生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重新吻合静脉后成活,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治疗后愈合;其余5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皮瓣受区与供区创口均一期愈合。术后6~ 18个月随访,皮瓣颜色正常,质地柔软,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皮瓣供区仅残留线形瘢痕,功能无影响。结论 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疗效可靠,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串联组合穿支嵌合组织瓣在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7月,对6例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的患者,将分别切取的不同的穿支(嵌合)组织瓣主干血管进行串联吻合后重组,形成新的穿支嵌合组织瓣,以游离移植的方式进行修复。单个创面缺损面积7.0 cm×10.0 cm~1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端侧吻合动脉行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采用端侧吻合动脉行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21例患者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缺损面积2 cm×2 cm~10 cm×7 cm,皮瓣切取面积3 cm×3 cm~11 cm×8 cm.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10个月.2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穿支皮瓣结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2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9~61岁,平均43.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重物压砸伤9例,机器绞伤4例。创面部位:踝关节周围6例,足跟3例,足背4例,脱套伤截趾术后残端及前足底7例。创面范围15 cm×10 cm~27 cm×18 cm。受伤至手术时间11~52 d,平均27 d。采用游离穿支皮瓣联合游离植皮方法修复,其中股前外侧穿支皮瓣11例,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4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3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1例,股前内侧动脉穿支皮瓣1例。其中采用嵌合穿支皮瓣5例,分叶穿支皮瓣5例,血流桥接穿支皮瓣3例(以血流桥接的方式将2个穿支皮瓣串联),联体穿支皮瓣3例。皮瓣切取范围10.0 cm×6.5 cm~36.0 cm×8.0 cm;皮片切取范围为5 cm×3 cm~18 cm×12 cm。结果术后18例皮瓣成活;2例出现静脉危象致皮瓣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患者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8.3个月。受区无感染发生,皮瓣质地、颜色良好;足部恢复日常行走功能。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游离穿支皮瓣能修复足踝部任何区域,尤其是前足底负重区域创面,且供区损伤小,联合游离植皮是一种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桡侧副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9月,采用桡侧副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部邻近2个创面或宽大、不规则创面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7~52岁,平均42.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4 h~3周,平均7.3 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例,碾压伤2例,油漆高压注射伤1例。创面位于手背3例,指背1例,拇指和虎口1例。创面范围为8 cm×6 cm~10 cm×8 cm。皮瓣切取范围为6.0 cm×3.0 cm~11.0 cm×4.5 cm,均携带臂后侧皮神经。供区创面直接闭合。结果术后皮瓣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1个月,平均6.5个月。患者对手部外观满意,皮瓣无臃肿,颜色、质地与手部接近。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无桡神经损伤发生,肘关节功能无影响。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行分指、皮瓣削薄术。结论桡侧副动脉分叶穿支皮瓣是一种修复手部邻近2个创面或宽大、不规则创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游离移植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甲瓣供区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游离移植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1例拇甲瓣供区缺损患者.缺损面积2.0 cm×2.0 cm~4.5 cm×3.0 cm.皮瓣设计面积3.0 cm×3.0 cm~5.0 cm×3.5 cm.小腿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形式游离股深动脉蒂嵌合穿支肌皮瓣的临床解剖及其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4月—2016年1月,采用不同形式股深动脉蒂嵌合穿支肌皮瓣修复44例舌癌术后缺损。男40例,女4例;年龄32~71岁,平均46.3岁。原发舌缘24例,舌腹17例,口底癌累及舌3例。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期:T4N0M0 16例,T4N1M0 11例,T3N1M0 9例,T3N2M0 8例。病程1~22个月,平均8.6个月。皮瓣切取范围为8.5 cm×4.0 cm~12.0 cm×6.5 cm,肌瓣切取范围为4.0 cm×3.0 cm~7.5 cm×5.0 cm。其中11例采用游离股深动脉蒂嵌合穿支大收肌肌皮瓣,大收肌穿支血管蒂长度为(8.3±0.5)cm;33例采用游离股深动脉蒂嵌合穿支股薄肌肌皮瓣,股薄肌穿支血管蒂长度为(8.1±0.8)cm。大腿内侧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游离股深动脉蒂嵌合穿支肌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3.8个月。所有患者再造舌形态良好,舌体活动可,吞咽和语言功能恢复满意,无1例肿瘤局部复发。大腿内侧瘢痕位置隐蔽,仅遗留线状瘢痕。结论游离股深动脉蒂嵌合穿支肌皮瓣可以以不同形式切取,适用于舌癌术后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应用后桡侧副动脉(posterior radial collateral artery,PRCA)穿支嵌合瓣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8月-10月,收治舌部鳞状细胞癌男性患者5例。年龄43~71岁,平均59岁。病程25~60 d,平均42 d。舌癌病灶扩大切除后,3例1/3舌及口底组织缺损,2例1/2舌及口底组织缺损。应用PRCA设计制备游离延展上臂外侧皮瓣(extended lateral arm free flap,ELAFF)与肱三头肌肌瓣(triceps muscle flap,TMF)形成嵌合瓣,一期修复舌部软组织缺损。ELAFF切取范围为7 cm×5 cm~9 cm×5 cm,TMF为3 cm×3 cm~4 cm×4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嵌合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术后均获6个月随访。术后舌体外形及运动良好,发音较清晰,吞咽无障碍。随访期间肿瘤均无复发。供区肘关节功能正常,局部有轻微麻木感。结论应用PRCA穿支制备游离ELAFF及TMF并形成嵌合瓣修复舌部软组织缺损,其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便,能提高修复效果,并发症少,是舌癌切除后缺损修复的较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踇甲瓣切取术后创面的覆盖办法.方法 对34例病例其中踇甲瓣再造拇指8例;踇趾腓侧半趾甲瓣移植22例(再造拇指8例、示指10例、中指2例);踇趾背侧甲瓣移植4例,对供区创面采用了带蒂皮瓣(第一跖背皮瓣、第二足趾趾动脉岛状瓣、第二足趾趾背邻趾皮瓣、跗外侧皮瓣):游离皮瓣(跖底内侧皮瓣、腓动脉皮瓣、跗外侧皮瓣)等覆盖. 结果 术后2个月内随访12例,步态正常;4个月随访6例(4例为第一跖背皮瓣、1例腓动脉皮瓣、1例跖底内侧皮瓣).2例皮瓣有保护性的感觉,颜色略黑;跖底内侧皮瓣和第二趾动脉皮瓣,感觉正常.对供区创面用皮瓣修复其外形丰满有弹性,踇趾腓侧半趾甲瓣用皮瓣修复的踇趾外形酷似原踇趾.趾甲皮瓣移植修复外形佳,形成瘢痕少;步态正常;供趾无不适感. 结论 踇趾切取甲瓣、踇趾腓侧半侧甲瓣、踇趾背侧甲瓣后遗留创面采用皮瓣修复既可避免疼痛、破溃等并发症.又使供足有满意的外形,因此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带肌瓣的嵌合穿支皮瓣修复合并深部死腔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全军烧伤整形外科中心收治22例合并有深部死腔的难愈性创面患者,男17例,女5例,年龄17~72岁,平均36.4岁。6例位于足底,6例位于小腿及踝关节,5例位于会阴部,2例位于肘部,2例位于背部,1例位于眼眶处。缺损创面:5 cm×4 cm^16 cm×11 cm,死腔范围:3 cm×2 cm^10 cm×4 cm。14例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5例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带蒂修复,1例采用腓动脉嵌合穿支皮瓣带蒂修复,1例采用腓浅动脉嵌合穿支皮瓣带蒂修复,1例采用胫后动脉嵌合穿支皮瓣带蒂修复。术后对创面和功能进行随访。结果本组22例,皮瓣面积为6 cm×5 cm^17 cm×12 cm,肌瓣面积为3 cm×2 cm^10 cm×4 cm。1例腓浅动脉穿支嵌合皮瓣术后皮瓣边缘拆线后裂开形成创面,经换药后二期手术植皮愈合;1例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术后出现皮下窦道,换药清创后创面愈合;其余20例嵌合穿支皮瓣均成活良好。随访3~18个月,创面外形、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带肌瓣的嵌合穿支皮瓣中肌瓣填充死腔,皮瓣覆盖创面,可同时修复深部死腔和体表创面,是修复合并深部死腔的难愈性创面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