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设计基于微信平台的肺结核病患者督导管理方案,提升基层肺结核病防治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方法:采用超文本预处理器(PHP)语言开发,使用MySQL数据库,设置用药管理、督导反馈和教育培训3个督导管理应用模块,设计基于微信平台的肺结核病患者督导管理方案,梳理传统肺结核病督导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肺结核病督导管理。结果:现代肺结核病防治体系下,通过基于微信平台的肺结核病患者督导管理方案避免了因用户输入错误而导致的无效调查反馈,能够有效提高督导工作质量和效率,患者药物依从性提高了13%,患者督导管理信息录入效率由传统调查问卷方式的60%~80%提高至92%,缩短了2周的录入统计时间。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肺结核病患者督导管理方案,能够提高肺结核病患者服药督导管理水平以及肺结核病健康教育和反馈效果,提升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赵蓉  向莹君 《实用预防医学》2013,(11):1307-1310
目的 了解肺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状况,探讨肺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肺结核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深圳市福田区作为研究现场,利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肺结核病患者开展现况调查. 结果 肺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总体得分为(66.73±11.5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14个因素是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总体得分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痰涂片、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接受过结核病相关健康教育是患者生存质量总体得分的影响因素. 结论 肺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较低,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甘肃省天水市结核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现状及预防相关知识行为,为有效开展结核病合并糖尿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天水市1 080名肺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糖的测定.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的糖尿病检出率,同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共检出糖尿病患者90例,检出率为8.3%;其中男性为10.0%,女性为5.4%,男性高于女性(X2=7.04,P=0.008);不同年龄段结核病人糖尿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43,P=0.009).肺结核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26.2%,吸烟率为33.8%.结论 结核病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掌握及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针对结核病患者糖尿病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肛肠疾病患者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艾滋病合并肛肠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情况以及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患者围术期未出现尿潴留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艾滋病合并肛肠疾病患者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减少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对于加快病情缓解,减轻其身心痛苦,提升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护生主导式面对面健康教育结合微信公众平台对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培养护生作为农村地区艾滋病宣传员和使用新媒体手段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招募护生志愿者并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考核,组织志愿者在假期对生源地的外出务工人员以小讲课、搭建微信交流平台等形式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以网络匿名调查的方式对比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认知差异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共干预280人,干预前后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由40.36%提高到81.43%,艾滋病一般知识、预防检测、传播途径等21个知识点的正确回答率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P0.001)。结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护生主导式艾滋病健康教育形式切实可行、成本低、效果好,能有效提高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防范意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PICC患者置管后健康教育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置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按照常规健康宣教方法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利用微信平台对研究对象实施3个月干预,两组比较患者对于哪种健康宣教方式接受和执行力度更高,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带管相关知识以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微信公众平台在PICC患者置管后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减少了患者的担心、恐惧心理,及时与患者沟通解决患者的问题,提高患者带管期间的依从性,降低置管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干预措施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进行干预指导8~12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并利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的干预有助于患者肺功能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微时代”背景下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在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结核病门诊2015年1-6月115例患者,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微信组和对照组,微信组加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日常健康宣教方式,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和用药依从性.结果 微信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x2=8.5353),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x2=9.1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病患者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和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对肺结核患者的督导管理是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减少耐药的产生,最终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即时通讯工具,对结核病患者的督导管理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概要地介绍肺结核患者督导管理模式现状及微信平台在我国医疗行业的应用进展,分析了结核防控人员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结核病患者督导管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探讨该类患者睡眠管理的解决方案.方法 评估结核科住院治疗的耐药结核病患者睡眠质量,应用自制问卷调查对该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睡眠管理措施进行干预,10d后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病程、临床症状、药物副反应、对治疗的信心以及病房环境是影响耐药结核病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经干预10 d后,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加强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睡眠质量管理,制订有效的管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该类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癫痫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 n =45)和对照组( n =45)。两组均在接受抗癫痫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长期教育和管理,观察组建立微群信,在医患间建立网络微信服务平台,为癫痫术后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服务,主要涉及术后随诊、服药指导、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等。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医嘱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医嘱依从性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明显降低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以上患者再次选择本院复诊人数,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焦虑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通过微信平台管理癫痫,可以有效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癫痫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了解基于微信进行生活技能教育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新媒体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黑龙江省4所医学院校中招募志愿者914名.按照类实验研究设计,于2016年10月13日至12月5日在微信平台上推送自制的干预材料.干预前、后使用电子版抑郁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技能评价量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914名学生参与调查,每个样本形成自身对照.结果 基线的生活技能量表总平均分为(77.78± 11.72)分,终期为(77.45±12.57)分.干预后,学习成绩好、经济水平高、基线抑郁水平低的学生量表总分较高(P值均<0.05).控制其他因素后,干预后研究对象的量表总分增加了(1.70±0.93)分,女生、中等以上经济水平、基线时处于抑郁状态的学生增长更多(P值均<0.05).结论 基于微信进行生活技能教育的模式可行并且有效,干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新媒体健康干预有很大发展空间,未来可以结合学校健康教育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更好进行肿瘤患者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06/1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内科40例住院治疗肿瘤患者纳入微信组,采取配对研究设计,按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肿瘤类别等因素以及1∶1比例配对常规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微信组在其基础上使用微信公众平台,配对比较2组基线情况、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配对资料均数检验采用t检验。结果干预后,微信组QLQ-C30中情绪功能(70.62±8.03)分、认知功能(71.39±7.85)分、整体生活质量(70.12±7.83)评分高于常规组(66.14±7.85)分、(61.35±7.12)分、(58.37±6.42)分,疲乏(30.12±3.82)分、疼痛(19.24±2.58)分、恶心与呕吐(26.24±3.01)分、便秘(35.28±4.23)分、睡眠障碍(36.07±4.68)分、食欲丧失(31.75±4.06)评分低于常规组(35.24±4.05)分、(23.65±2.75)分、(29.13±3.08)分、(40.03±4.85)分、(42.08±5.12)分、(40.38±4.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对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普外科行结肠造口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纽和微信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宣教;微信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后与患方建立微信随访。三个月后收集两组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内容包括:造口护理能力、排便规律情况、良性心理建立、正常社交功能恢复。结果微信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铳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信随访能有效改善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建立良好正面的心理,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赵茜  罗珑  王瑞  杨敬源  陈玮   《现代预防医学》2021,(3):559-561
目的 调查、分析贵州省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现状,探讨微信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干预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7—2019年贵州省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资料,分析患者管理及服药现状。随机抽取10个县区2019年治疗管理肺结核患者共50例进行电话复核,调查患者管理及服药情况。选取盘州市人民医院作为研究现场,纳入研究对象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实施微信督导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督导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及按时复查情况。采用率、中位数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率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测试得分比较。结果 2017—2019年贵州省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呈上升趋势(x2=87.453,P<0.01)。电话复核肺结核患者管理率及规则服药率低于相应系统上报(x2管理=238.767,P<0.01;x2规则服药=18.731,P<0.01)。干预组复查时测试得分高于对照组(U=4.000,P<0.01),两组患者复查时测试得分均高于首次测试(Z干预组=3.992,P干预组<0.01;Z对照组=3.640,P对照组<0.01)。干预组患者按时复查率高于对照组(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3)。 结论 贵州省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工作仍存不足。微信督导管理肺结核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程度及按时复查率,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精神症状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中选取16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微信健康教育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入组时)、干预6个月及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rating scale,MARS)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的评分及再住院率进行比较,以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前两组患者MARS和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和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MA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84±2.68)vs(5.90±2.16)和(7.26±2.33)vs(5.97±1.77)]、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6.33±7.50)vs(50.52±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DS、SAS、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显著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在不明原因不孕症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以等距随机抽样法将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行IVF/ICSI治疗的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宣教)和观察组(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各40例,对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Olson婚姻质量评分、Ferti QoL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育压力评分、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Olson婚姻质量评分、Ferti QoL生育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育压力评分、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育压力评分较干预前下降,Olson婚姻质量评分、Ferti QoL生活质量评分、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较干预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评分、生育压力评分低于对照组,Olson婚姻质量评分、Ferti QoL生活质量评分、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50%、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明原因不孕症IVF/ICSI治疗中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及婚姻质量,增强疗效并提高活产率,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供帮助,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路径对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磷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制定低磷饮食宣教计划表的统一要求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的血磷浓度和血磷浓度达标率。结果干预后6个月、 9个月、 12个月,实验组的血磷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9个月、 12个月,实验组的血磷浓度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路径对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