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疼痛管理质量指标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87)和观察组(n=484),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疼痛评估、镇痛处理及疼痛管理质控;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癌症疼痛管理质量指标监控,即确立疼痛管理质量指标,并将其与信息化系统联动,利用信息化平台对肿瘤患者进行三级质量监控并实施疼痛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实施疼痛管理后,观察组疼痛评估落实率、镇痛措施落实率、疼痛干预有效率、疼痛管理满意度4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依托护理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疼痛管理,有助于实现疼痛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有效提高疼痛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规范化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将年龄≥60岁、髋部骨折已行手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包括健康教育、合理评估、合理应用镇痛药物、个体化管理等措施。结果两组术后第3天及出院时疼痛程度、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疼痛管理,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以磁性护理理念为基础的疼痛专项护理用于肛周脓肿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96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以磁性护理理念为基础的疼痛专项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术后6 h、24 h、48 h和72 h疼痛评分(NRS),舒适度评分(Kolcaba),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评分(PSQI),护理质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olcaba评分及PSQI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口感染、尿潴留及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磁性护理理念为基础的疼痛专项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及睡眠质量,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肝脏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进行优化疼痛管理,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肝脏手术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75)与对照组(n=75)。对照组患者术后康复中采用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中采取优化疼痛管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离床情况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脏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进行优化疼痛管理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能够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FLACC评估量表在神经内科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今的神经内科符合条件的患者运用FLACC评估量表进行疼痛管理。结果:采用FLACC评估量表对适用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后患者的疼痛控制率提高;护士对量表的总体满意度为3.19±0.87分;家属对疼痛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提高(P<0.01)。小结:FLACC评估量表在神经内科疼痛管理中应用后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进后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于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拟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患者36例。对照组采用改进前临床护理路径,试验组采用改进后临床护理路径。评估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对比2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术后3、6 h,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2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角色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进后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缓解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后的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深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及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电子护理文书录入系统、医院运营管理决策分析系统,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于2018年开始应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结果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率从2018年的88.00%提高到2020年的99.88%;全院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率从0.28%提高至0.44%,骨科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率由2.90%提高到3.95%(均P<0.01);全院有症状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从0.07%下降至0.06%,骨科有症状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由0.17%下降至0.03%(P<0.05,P<0.01)。结论 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为护士提供准确、客观的决策依据,促进静脉血栓护理行为规范化、服务标准化和品质同质化,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利用医院计算机网络,以“医惠护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平台,在护理电子病历模块中创建疼痛评估记录模板,以此录入、打印疼痛评估记录单,在规范疼痛评估的同时,为临床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工作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了疼痛评估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 方法前瞻性收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2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疼痛管理组,各76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疼痛管理组应用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KSS评分、疼痛评分、首次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膝关节屈曲≥90°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术后7 d疼痛管理组KSS评分[(89±6)分]、疼痛评分[(4.4±1.6)分]、术后首次下地时间[(22±4)h]及住院时间[(7.3±2.6)d]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KSS评分:(85±6)分;疼痛评分:(7.4±2.5)分;术后首次下地时间:(35±5)h;住院时间:(15.7±6.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541,P=0.009;t=12.541,P<0.001;t=13.059,P<0.001;t=7.022,P<0.001)。护理满意度(94.7%)高于常规护理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4,P<0.05)。 结论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超前镇痛护理理念用于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护理理念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8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分为常规镇痛组(n=93)和超前镇痛组(n=95)。常规镇痛组实施常规镇痛护理,即术前行疼痛知识宣教,术后应用Prince-Henry评分法定时评估患者疼痛,根据评分行针对性镇痛护理;超前镇痛组实施超前镇痛护理,即在前者基础上增加术前超前镇痛知识宣教,术后在执行各临床操作前行预见性疼痛评估,根据评分行预见性镇痛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48h、72h疼痛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24h、48h、72h疼痛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P<0.05;超前镇痛组下床活动时间较常规镇痛组显著提前,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镇痛组(P<0.05,P<0.01)。结论超前镇痛护理理念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癌症患者的疼痛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调查了212例癌症患者对所经历疼痛的感受及其疼痛情况。结果:69.34%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经过治疗,59.18%的患者癌痛得到缓解,仍有40.82%的患者经历中至重度疼痛;患者对癌痛治疗仍存在误解。为了达到理想扔 效的癌痛控制,要充分发挥护士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开胸病人疼痛及情绪与护理评估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朱音  任丽华 《护理学杂志》2002,17(9):647-648
目的:了解开胸病人疼痛程度及情绪与护理人员对病人的评估差异,以提高评估质量,减少病人痛苦,改善其情绪状态。方法: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及视觉模拟评分法应用于情绪变化的评估表(DVAS),分别由110例胸部手术后病人(A组)、工作3年以内的护士(B组)及工作5年以上的护师(C组)对病人疼痛程度及情绪进行评估。结果:B、C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或P<0.01),B组评分又低于C组(均P<0.05);B、C组DVA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结论:护理人员有低估病人疼痛程度、高估病人疼痛时情绪感受的倾向。应注重病人的个体差异,准确判断其疼痛程度和情绪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成立疼痛护理学组,以提高全院疼痛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择优选取与疼痛管理相关科室的护理骨干为疼痛护理学组成员,并明确学组成员职责;设立学组质控控制体系;制定疼痛质控标准;规范镇痛流程;加强护士疼痛知识培训和教育等。结果成立疼痛护理学组后,患者的疼痛护理满意率由成立前的82.0%提升至97.1%(P0.01);患者24h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由60.0%下降至20.0%(P0.01);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合格率由45.0%提升至70.0%(P0.01);疼痛评估合格率由85.0%提升到95.1%(P0.01)。结论疼痛护理学组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疼痛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而且可以提升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推进疼痛护理学科向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促进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疼痛.方法 将中轴型脊柱关节炎住院患者按照住院时间段分组,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45例)实施基于Delphi法设计的疼痛自我管理方案.干预3个月后,测量两组疼痛自我管理阶段、疼痛强度及其影响与疼痛自我效能.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疼痛自我管理阶段分布显著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疼痛强度及疼痛总体影响程度(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日常工作、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兴趣)均显著改善,对照组除疼痛对与他人关系的影响外,其他评分也显著改善(P<0.05,P<0.01);干预后两组平均疼痛强度和疼痛自我效能均改善,但改善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施疼痛自我管理方案可改变患者自我管理疼痛的意愿及相关行为,有助于改善其疼痛强度和疼痛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5.
癌性疼痛的评价治疗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癌怀疼痛是一种主观症状,目前常用VAS评分法,MPQ法及McMillan法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根据疼痛程度给予药物口服呈注射阻滞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及心理治疗、按摩等辅助治疗。护理原则为心理支持、按时给药以及三阶梯复合给药,以减轻和控制2癌性疼痛。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EST取石术患者术中恐惧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术患者术中恐惧、疼痛的影响.方法将92例需行EST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认知、心理、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恐惧程度、疼痛程度及取石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恐惧、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取石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对EST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的恐惧程度,减轻手术带来的疼痛,提高取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质服务在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将同质服务应用于疼痛护理,即成立疼痛管理小组,规范同质化疼痛管理制度,落实同质化疼痛护理培训。比较两组疼痛护理质量评价及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对疼痛控制及教育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将同质服务应用于疼痛护理有助于规范疼痛护理行为,提高疼痛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疼痛量化记录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探讨疼痛量化记录方法.方法将不同方法测量的疼痛强度量化为数字0~10和等级(无、轻、中、重、极度)表示;以体温表每小格代表0.5强度的疼痛量,5小格即1℃代表2.5强度的疼痛量或1个疼痛强度等级;记录用蓝色圆点描绘,蓝色线连接,应用于112例骨科术后病人.结果获得了准确、系统的疼痛量化曲线动态图表,反映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的规律.统计显示重度或7.5级以上疼痛病人45例.其中35例病人应用药物镇痛;77例病人采用护理干预镇痛有效,在没有应用药物镇痛情况下渡过了疼痛期.同时提高了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论疼痛量化曲线图表能直观、明了、及时、准确、动态地反映术后病人疼痛变化过程及护理干预镇痛或药物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骨科患者对术后疼痛管理策略的评价,为正确管理骨科术后患者疼痛提供依据。方法对178例骨科术后患者使用术后疼痛管理策略及临床质量评估量表(SCQIPP)进行调查。结果骨科患者SCQIPP评分为2.9~4.6(3.8±0.5)分,评分最低的条目是"每天数次记录我的疼痛程度,医护人员总是让我来选择1~10,或作直线标记"(2.9±1.6),评分较高的条目是"我每天吃镇痛药,但并不总是我自己要求吃"(4.6±0.5)。结论骨科患者对术后疼痛管理策略的评价处于中等水平,需加强对骨科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对疼痛进行合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