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胆管癌术前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胆管癌患者(术前7例,术后18例)进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测定病灶部位初次检查及延迟显像SUVmax,观察其表现及术后疗效。结果:PET/CT诊断胆管癌符合率100%,灵敏度95%,特异性90%。结论:18F-FDG PET/CT对胆管癌的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病肿瘤代谢体积(MTV)以及灶糖酵解总量(TLG)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广安市人民医院58例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GIST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统计18F-FDG PET/CT 阳性率,分析18F-FDG PET/CT 阳性与阴性患者病理特征,分析SUVmax、TLG及MTV与不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SUVmax、TLG及MTV与对GIST恶性危险度预测价值。结果 58例患者中18F-FDG PET/CT 阳性40例(68.96%),阴性18例(31.04%)。18F-FDG PET/CT阳性与阴性患者在不同肿瘤直径、转移情况、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情况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值在不同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G及MTV在不同肿瘤直径、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SUVmax与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均为正相关(P<0.05),与肿瘤直径无相关性(P>0.05),TLG及MTV与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肿瘤直径均为正相关(P<0.05)。绘制ROC曲线可知,TLG、MTV指标对GIST恶性危险度预测AUC、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SUVmax(P<0.05)。结论通过18F-FDG PET/CT检查获取SUVmax、TLG及MTV代谢指标可能可为GIST恶性危险度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和18F-FDG PET/CT在结核性脊柱炎与非结核性脊柱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的180例感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结核性脊柱炎72例、非结核性脊柱炎108例(包括化脓性脊柱炎59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49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和18F-FDG PET/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对照,分析并比较MRI、18F-FDG PET/CT对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价值。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MRI检测出结核性脊柱炎75例,非结核性脊柱炎105例,与病理学综合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82,P<0.05);18F-FDG PET/CT检测出结核性脊柱炎74例,非结核性脊柱炎106例,与病理学综合诊断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931,P<0.05)。在诊断结核性脊柱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MRI分别为88.89%、89.81%、89.44%,18F-FDG PET/CT分别为97.22%、96.30%、96.67%。18F-FDG PET/CT诊断结核性脊柱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MRI诊断。结论:MRI、18F-FDG PET/CT对结核性脊柱炎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18F-FDG PET/CT对结核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更高,可为结核性脊柱炎及早做出正确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实施普通CT检查,随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耗时及获得结果等待时间;比较两组对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比较两组发现阳性淋巴结的数量与大小。结果:CT组检查耗时为(15.3±2.1)min,短于18F-FDG PET/CT的(49.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67,P<0.05),获得结果等待时间为(4.1±0.3)h,短于18F-FDG PET/CT组的(20.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93,P<0.05),18F-FDG PET/CT组胃周及远隔脏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9例(97.5%)和39例(97.5%)高于CT组的28例(70.0%)和10例(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5和41.290,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PECT/CT融合骨显像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96例乳腺癌可疑骨转移的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 740~1110 MBq,3~6 h后按常规方法行SPECT全身骨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由两位核医学科医师先对全身骨显像的平面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分析SPECT/CT融合图像并诊断,诊断分为肿瘤骨转移和无骨转移。诊断结果分别与病理或随访获得的正确诊断比较,并计算全身骨显像、SPECT/CT融合显像对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采用SPSS 16.0软件,对全身平面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两组数据的差异进行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6例乳腺癌患者最终诊断为骨转移者53例,无肿瘤骨转移者43例。全身骨显像诊断肿瘤骨转移40例,灵敏度为75.5%(40/53),无肿瘤骨转移28例,特异性为65.1%(28/43),全身骨显像诊断与最终诊断结果符合68例,诊断符合率为70.8%(68/96);SPECT/CT融合骨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94.3%(50/53),特异性为95.3%(41/43),诊断符合率为94.8%(91/96),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全身平面显像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12.39、19.36,P均< 0.05)。结论 SPECT/CT融合骨显像能够提供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较全身骨显像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检查(PET/CT)对淋巴瘤预后的评估价值,为提高淋巴瘤患者的预后评估效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注射用盐酸博来霉素+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注射用达卡巴嗪化疗。1个治疗周期为28d,化疗4个周期,化疗结束后均定期随访1个月。治疗后行18F-FDG PET/CT和单纯CT扫描,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定治疗效果。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CT平扫与18F-FDG PET/CT对患者化疗效果的评估结果及评估价值;比较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同一部位病灶感兴趣区最大标准摄取(SUVmax)值,以及化疗后随访1个月时不同预后患者的SUVmax值。结果 60例患者经过治疗,其中20例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29例进展,总缓解率为51.67%(31/60)。60例淋巴瘤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hPET/CT显像与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价值。方法56例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均于2周内分别行FDG和MDP骨显像,其中35例经手术、活组织病理检查、其他影像检查及随访证实存在骨转移病灶。对2种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5例骨转移患者18F-FDG hPET/CT显像阳性32例,骨显像阳性31例,灵敏度分别为91.4%和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非骨转移患者中18F-FDG hPET/CT显像阴性19例,骨显像阴性12例,特异性分别为90.5%和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诊断骨转移瘤的准确性分别为91.1%和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hPET/CT显像与99Tcm-MDP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均有价值,两者灵敏度相当,前者有更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代谢参数预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遗传学分级的价值。方法:收集在医院初次诊断为MM且影像和临床资料完备的86例MM患者资料。所有患者行骨髓穿刺后根据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结果分为高危细胞遗传学组(高危组,56例)和标危组(30例)。两组均于接受骨髓穿刺前或骨髓穿刺1周后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多维尔评分法选取椎体、髂骨大于肝脏代谢参数40%、50%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40、SUVmax50)、40%、50%平均瘦体重标准化摄取值(SULmean40、SULmean50)及40%、50%标准化摄取值峰值(SUVpeak40、SUVpeak50)的所有病灶为总阳性病灶,分析总阳性病灶平均值、总阳性病灶平均值与肝脏对应类型代谢参数的比值(T/N)预测高危...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99Tcm-MIBI SPECT/CT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为诊断PHPT而行99Tcm-MIBI SPECT/CT显像检查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与高频超声、CT结果对比,分别统计三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将三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57例病人经手术及病理检查共确诊76个PHPT病灶。99Tcm-MIBI SPECT/CT显像、高频超声、CT敏感度分别为75%、69.73%、50.94%;特异度分别为93.75%、96.07%、95.08%;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57%、80.31%、74.56%。99Tcm-MIBI SPECT/CT显像敏感度、诊断符合率高于CT (P<0.05),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异位PHPT病灶诊断的敏感度为100%。结论 99Tcm-MIBI SPECT/CT显像在PHPT病灶的定位中有较高的价值,是术前定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由于大脑皮层对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2-deoxy-D-glucose,18FDG)的高摄取影响其在脑占位诊断中的应用,而18F-乙基胆碱([18F]Fluoroethyl-dimethyl-2-hydroxyethylammonium,18FECH)在大脑皮层中低代谢,提高了对脑占位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通过对18FECH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脑显像中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分析,提高其对脑占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38例脑占位同期行18FECH和18FDG PET/CT脑显像及MRI检查,在18FECH PET/CT脑显像中采用视觉分析方法,高于本底即为阳性,同时测定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病灶/对侧正常脑组织的SUVmax比值>2作为阳性的诊断标准,反之为阴性,后经开颅手术或MRI引导下立体定位活检,术后病理证实和免疫组化分析,共有11例为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1.5例假阳性分别为1例结核性肉芽肿性炎,1例脑梗塞后坏死,1例血管畸形出血伴血管增生,1例髓鞘脱失性炎性病变和1例多发硬化性胶质增生.2.6例假阴性分别为1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2例WHO Ⅱ级星形细胞瘤,1例WHO 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WHO Ⅱ级少突星形胶质细胞瘤和1例WHO Ⅲ级间变少突星形胶质细胞瘤.3.18FECH PET/CT脑显像在脑占位病变诊断的假阳性率为13.2%(5/38),假阴性率为15.8%(6/38),准确率为71.1%(27/38).结论:18FECH PET/CT脑显像可以清楚的显示病变的范围,对脑占位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一定作用,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病理对照研究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行18F-FDG PET/CT显像,对转移淋巴结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PET/CT显像SUVmax界值为2.5、5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9.48%、92.71%、83.33%和87.66%、94.51%、93.26%。结论 PET/CT显像诊断食管癌转移淋巴结有较高准确性,选择SUVmax界值为5对诊断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PET/CT心肌代谢显像受检者周围辐射剂量水平,为保证周围人员辐射安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33例行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患者,在受检者胸部等高位置按照不同体位方向、时间和距离处对其周围剂量当量率进行测量,探索受检者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分布规律。结果 在相同测量时间和距离下,受检者身体两侧的周围剂量当量率相比正、背面更低。受检者注射18F-FDG显像剂后,距离体表1 m处正面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13~21 μSv/h,检查结束后降至5~14 μSv/h,平均降低46%。受检者周围剂量当量率随距离(10~300 cm)的增加呈幂函数趋势降低,其幂指数均值为−1.2。结论 心肌代谢显像受检者注射药物后周围辐射水平较高,周围剂量当量率随时间和距离增加快速降低,建议心肌代谢显像受检者检查当天避免与他人长时间、近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结束后,对周围人群的辐射安全影响。方法 66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结束后,分别在其正、侧面前胸水平测量0.5 m、1 m处辐射剂量率。结果 在相同时间段内,距离患者越近,辐射剂量率越大;距离一定时,正面测量值高于侧面,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测量值与性别、身高、体重无关(P> 0.05),与剂量、年龄呈正相关(P < 0.05),与时间呈负相关(P< 0.05)。结论 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结束后,其正面辐射高于侧面,正面0.5 m测量结果最高约为6 μSv/h,而侧面1 m测量结果最低约为0.9 μSv/h,均远低于国家标准(年有效剂量限值平均不超过1 mSv)。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和前列腺血清学指标检测在鉴别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及是否合并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因怀疑前列腺恶性肿瘤而行穿刺活检的132例患者,确诊后将其分别纳入PCa组(92例)和BPH组(40例);另将PCa组患者分为PCa骨转移组(67例)和非骨转移组(25例)。分析PCa组和BPH组患者、PCa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患者的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结果,比较组间前列腺SUVmax及血液中总PSA(T-PSA)、游离PSA(f-PSA)、f/T-PSA、PSA密度(PSAD)、(f/T-PSA)/PSAD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对PCa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除f/T-PSA指标外,PCa组患者原发病灶SUVmax与血液中各肿瘤标记物水平均明显高于BPH组(t=11.10,t=13.80,13.68,t=10.77,t=-5.98;P=0.05);PCa骨转移组患者PSAD与(f/T)/PSAD水平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t=2.186,t=-3.183;P<0.05),前列腺原发灶(f/T)/PSAD和PSAD的AUC分别为0.734和0.704,(f/T)/PSAD的AUC大于PSAD。结论:SUVmax值、T-PSA、f-PSA、PSAD和(f/T)/PSAD能很好鉴别PCa与BPH;PSAD和(f/T)/PSAD能提高PCa骨转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f/T)/PSAD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估算接受18F-FDG(18F-2-deoxy-D-glucose)和18F-FET(O-2-18F-fluoroethyl-L-tyrosine)PET-CT全身检查受检者的有效剂量和器官剂量。方法 使用两种PET-CT扫描协议进行全身显像。PET部分的有效剂量和器官剂量利用基于医学内照射剂量(Medical Internal Radiation Dose, MIRD)计算模式的计算程序IDAC 2.1进行计算,CT部分的有效剂量和器官剂量利用VirtualDose软件计算,PET和CT剂量之和为受检者总的有效剂量。结果 在常规PET-CT扫描中,男性受检者受18F-FDG辐射所致的有效剂量为(4.81 ±1.04) mSv,女性受检者为(6.09 ±0.73) mSv;男性受检者受18F-FET辐射所致的有效剂量为(2.67 ±0.38) mSv,女性受检者为(3.21 ±0.38) mSv;CT部分男性受检者的有效剂量为(5.63 ±0.32) mSv,女性受检者为(5.51 ±0.29) mSv。18F-FDG PET-CT检查男性和女性受检者所受总有效剂量分别为(10.44 ±1.09) mSv和(11.60 ±0.79) mSv。18F-FET PET-CT检查总有效剂量分别为(8.30 ±0.50) mSv和(8.72 ±0.49) mSv。在诊断性CT扫描中,CT扫描致男性受检者的有效剂量为(16.28 ±1.01) mSv,女性受检者为(13.49 ±0.72) mSv;18F-FDG PET-CT检查男性和女性受检者总有效剂量分别为(21.09 ±1.45) mSv和(19.58 ±1.03) mSv。18F-FET PET-CT检查总有效剂量分别为(18.95 ±1.08) mSv和(16.70 ±0.81) mSv。结论 不同的PET-CT扫描参数致受检者受到不同大小的辐射剂量,在日常工作中应根据受检者的实际情况,优化PET和CT的采集参数,降低受检者剂量,实践辐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郭佳  陈跃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86-187,189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在乳腺癌术后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CEA)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乳腺癌术后伴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8F-FDGPET/CT全身显像探测有无复发或/和转移灶。[结果]18F-FDG PET/CT诊断阳性11例,其中1例经针吸病理证实为假阳性;18F-FDG PET/CT诊断阴性11例,经随访证实为真阴性。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转移的灵敏度100%(10/10),特异性91.67%(11/12),阳性预测值90.91%(10/11),阴性预测值100%(11/1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能可靠地鉴别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有无转移或复发,准确探测复发和转移灶,改变治疗方案,是其他影像学方法和肿瘤标志物监测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
论述核医学99tcm-MDP全身骨显像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作用,全身骨显像可应用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骨转移瘤的诊断,与X线、CT、MRI、PET/CT相比,有独特的优势,为诊断骨转移性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健康者脾脏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特征,为在18F-FDG PET/CT显像中判断脾脏是否有异常病灶提供正常参考值依据.方法 选择行18F-FDG PET/CT体格检查的健康者100例.在PET图像横断面上对脾脏和肝脏分别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测定标准摄取值(SUV),包括SUV最大值(SUVmax)和SUV平均值(SUVavg),同时测定肝脏和脾脏的CT值,再计算脾脏与肝脏的SUV比值及CT值比值.结果 (1)正常脾脏SUVmax和SUVavg分别为2.27、1.73,CT值为53.90 HU.(2)脾脏/肝脏SUVmax比值为0.80,脾脏/肝脏SUVavg比值为0.86,所有受检者脾脏SUV均低于肝脏.(3)脾脏/肝脏CT值比值为0.86,所有受检者脾脏CT值均低于肝脏.(4)男性组脾脏SUVmax高于女性组(P<0.05),男女组间脾脏SUVav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0岁和≥60岁组间脾脏SU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PET/CT显像示正常脾脏放射性分布及密度分布均匀,18F-FDG生理性摄取程度及CT值均低于肝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探讨两种显像结果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对41例因怀疑恶性肿瘤或有骨转移病人在4周内同期行18F-FDG显像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9例恶性肿瘤,确诊骨转移瘤19例,11例良性骨病变,9例正常,2例良性肿瘤。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骨转移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4.7%、85.0%、87.1%、93.7%和89.7%,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分别为84.2%、55.0%、65.3%、76.5%和69.2%,两组仅准确率(P<0.05)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两种显像在判断恶性肿瘤骨转移方面的效果基本相同,都是比较理想的检查方法。但18F-FDG显像对骨转移瘤诊断的准确率高于骨显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胃癌分期鉴别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53例胃癌患者,均行CT增强和18F-FDGPET/CT显像检查,将CT图像资料纳入对照组,18F-FDGPET/CT显像资料纳入观察组。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显像方法对胃癌分期鉴别和预后评估的准确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53例患者中胃癌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5例(占9.43%)、12例(占22.64%)、20例(占37.74%)和16例(占30.19%)。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胃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7.17%(25/53)和71.70%(38/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3,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胃癌术后复发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13%(43/53)和94.34%(50/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胃癌患者肿瘤转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6.04%(35/53)和90.57%(48/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4,P<0.05)。结论:18F-FDGPET/CT能够较准确地检测胃癌病灶浸润胃壁深度和识别胃周淋巴结转移程度,并对其他器官组织的转移情况诊断效果好,在胃癌的诊疗中表现出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