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本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青海省妇幼保健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新生儿(观察组)以及健康分娩新生儿(对照组)各124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青海地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比例、发生宫内窘迫的比例、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比例、发生羊水吸入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因素剖宫产、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是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社会因素剖宫产、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和羊水吸入是青海地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上应尽量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积极防治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以进一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和胸部X.线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度疑似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所有患儿均接受肺部超声及胸部X.线诊断.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肺部超声及胸部X.线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效能.结果 160例高度疑似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相似文献   

3.
196 7年Ashbaugh等首次报道了成人急性呼吸窘迫 (acuterespiratorydistressinadult) ,为了和新生儿或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infantil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IRDS)相区别 ,被命名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dult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ARDS)。随着失控炎症反应的引发  相似文献   

4.
190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70-3671
目的:分析190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诊治特点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9月19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90例患儿治愈178例,放弃治疗12例。高危因素主要为重度窒息、宫内窘迫和剖宫产,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主要为重度窒息、宫内窘迫和剖宫产等,临床表现及胸片有一定的特殊性,机械通气为有效治疗方法,结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伤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救治。方法对18例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18例患者治疗正确,其中16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结论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是其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新生儿期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过去认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仅发生于早产儿,90年代后,人们发现足月新生儿也可发生,尤其是没有试产的选择性剖宫产儿,而且有相似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特点,人们将其命名为ARDS.  相似文献   

7.
党保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1980-1981
目的:研究CR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由两位高年资的影像诊断医师对52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进行盲法阅片,与临床最后诊断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CR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结论:CR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更名而来。后者与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颇为相似,但其病因、发病机制不完全相同,故称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以示区别。现在发现此综合征在儿童中也有发病,且全部为急性发病。故1994年以来欧美医学界将其更名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995年全国危重急救医学学术会议通过更名,并提出我国ARDS的分期诊断标准。现在公认的病因有创伤、休克、严重感染、大量输血、输液、误吸胃液、吸入毒素、胰腺炎、高浓度给氧、药物过量、尿毒症等等。病理表现为急性渗透性肺水肿,临床上表…  相似文献   

9.
地塞米松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0):618-618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时机。方法 :对 80例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用药时间可明显影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结论 :产前 12 h以上 ,7d以内应用地塞米松明显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它主要发生于早产儿、糖尿病母亲、剖宫产、多胎妊娠,围产窒息是其好发因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因为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外)引起。临床表现,出生后6至12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紫绀及呼气性呻吟,甚至呼吸暂停、休克。积极合理的治疗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 NRDS患儿的生存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实践过程中,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给氧(鼻塞CPAP)治疗方法与传统头罩吸氧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从而为相关临床实践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前后的血气分析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PaO2、PaCO2和SaO2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鼻塞CPAP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寻找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新用途,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6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以PS替代治疗者(30例)为观察组,未行PS替代治疗者(31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及淋巴细胞亚型。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NRDS患儿IgG水平降低不明显(P>0.05),而B细胞、NK细胞显著增高(P<0.05),而血清IgA、IgM、补体C3、C4水平及Th、Ts 淋巴细胞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源性PS可改善NRDS患儿免疫功能,对其提高疗效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Nutrition reviews》1979,37(1):11-12
Administration of vitamin E during the acute stage of th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preterm newborn infants appears to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chronic lung disease believed to result from oxygen toxicity and resuscitative measur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研究重症监护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的危险性因素。方法选择了2010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中的2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上述230例呼吸急性窘迫患者,死亡152例,占66.1%。66例肺源性死亡(77.65%),86例肺外源性死亡(59.31%),肺外源死亡率要明显的低于肺源死亡率,(P<0.01)有显著的差异统计学意义。导致呼吸急性衰竭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病死率最高的原因为脓毒性休克(28.29%)和心功能衰竭(22.37%),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的例数并不多,仅占15.13%。结论重症监护室中,呼吸急性窘迫仍是较为严重的常见危重症,脓毒性休克、心功能衰竭这是导致疾病死亡的率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ARDS的治疗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阅文献资料,介绍 ARDS治疗方面的一些进展,强调 ARDS的治疗应及时正确采用呼吸机和相关药物,早期治疗 有望降低 ARDS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王承峰  陈光明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602-1604
目的: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前、用药后2 h、用药后8h、用药后24 h、用药后48 h的肺功能变化,治疗前后的机械通气参数、X线胸片及胸肺总有效顺应性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5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显效3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0%。新生儿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肺功能均明显改善,应用呼吸机参数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FiO2、PIP、PEEP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X线胸片、VT、Cdyn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可改善肺功能与肺泡充气程度,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血液流变学与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急性肺损伤(ALI)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化学毒物等打击后出现的以弥漫性毛细血管膜和肺泡损伤为基本病理基础,以肺部炎性细胞浸润、水肿、气体交换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其最严重结局或终末阶段即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率甚高,据多数文献报道约为50%。大量研究表明,ALI/ARDS是一种由各种始动事件引起的全身性急性炎症反应,肺循环障碍为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氧化应激则在启动此一病理进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十余年,随着生物物理学的研究进展,血液流变学也取得长足进步,已从宏观血液流变学向微观血液流变学发展,开始由细胞水平逐渐深入到亚细胞、分子层面,血液流变学新的理论和技术为循环功能的深入探索提供了重要工具,也将大大加深对ALI/ARDS与肺循环障碍内在联系的认识深度。现将血液流变学进展在ALI/ARDS研究中的应用问题作一综述,以供今后研究和临床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到2010年3月期间的45例患者进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45例患者中治愈出院34例,治愈率75.6%。结论积极处理基础疾患,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环节。PEEP作为一种支持性治疗,可延长存活时间,为综合治疗赢得机会,是目前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术前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对择期剖宫产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产科电子病例系统记录的孕37~38+6周剖宫产病历资料400例;随机挑选术前使用地塞米松6mg肌肉内注射,每12小时1次,共4次的患者200例为研究组,使用0.9%生理盐水10mL注射的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母亲一般情况,采用趋势检验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Apgar 1分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P<0.05),而5分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和转入重症病房新生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83、3.55,均P<0.05).结论 对孕37~38+6周择期剖宫产患者施行地塞米松注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