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行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Patey手术)38例,其中32例保留胸大肌的全部神经支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Ⅰ、Ⅱ期乳腺癌Patey根治术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Patey根治术即改良二式手术,是指保留胸大肌和胸肌神经的乳腺癌根治术。由于该术式既能达到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又能保持患侧上肢的良好功能,还可减轻术后胸部的损坏程度,因此近年来我科共收治乳腺癌患者116例,对其中66例Ⅰ、Ⅱ期患者施行Patey手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乳腺癌Auchincloss术联合胸大肌开窗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行Auchincloss术联合胸大肌开窗术,对照组行Patey术。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术中所清扫的淋巴结数及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开窗术组术后在上肢功能、胸大肌功能与外形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数无明显差异;术后皮瓣、皮下积液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Auchincloss术联合胸大肌开窗术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Auchincloss术加胸大肌开窗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良根治术分Auchincloss术式(保留胸大、小肌)和Patey术式(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两类。二者比较,前者损伤胸前神经的机会较小,又不切除胸小肌,更易为多数患者所接受,其不足之处是淋巴清除范围不能包括高位组淋巴结〔1,2〕。1996年10月至1998年9月,我们在此术式基础上加行胸大肌开窗,清除高位组淋巴脂肪组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手术方法】在Auchincloss术清除腋窝中,低位组淋巴脂肪组织,创面充分止血后,于锁骨内侧下方,沿胸大肌纤维方向钝性分开胸大肌锁骨部或其胸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保留胸长神经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其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我院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120例在临床上已经明确诊断乳腺癌症的住院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即改良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改良组60例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时完整保留其胸长神经。对照组6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对其手术后的胸肌萎缩状况、上臂内侧的皮肤感知状况、腋窝部的皮肤感知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术后的胸肌萎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改良组术后的腋窝和上臂内侧的皮肤感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月~5年,两组患者都没有肿瘤复发和转移现象。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行保留胸长神经的手术方式,具有安全性,不仅可以降低胸肌萎缩率,对患者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知功能也有保护作用,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保留与不保留胸小肌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保留与不保留胸小肌、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480例乳腺癌,A组280例,采用经胸大肌前入路清扫腋窝淋巴结,保留胸小肌、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B组200例,经胸大肌后入路清扫腋窝淋巴结,切除胸小肌、切断胸前神经、肋间臂神经,观察随访两组术后情况。结果术后重度胸大肌萎缩者,A组5例(1.8%),B组80例(40.0%);腋窝及内侧上臂感觉异常者,A组18例(6.4%),B组156例(7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5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81.2%和52.0%,B组分别为82.1%和61.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胸小肌、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可在保证根治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淋巴漏的预防效果。方法乳腺癌患者75例,将75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3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对照组40例,单纯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2、3天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第1、2、3天引流量分别为(129.82±11.46)ml、(89.94±9.73)ml和(30.82±10.56)ml,对照组分别为(179.47±24.23)ml、(130.82±10.56)m和(87.82±8.44)n1;实验组术后拔管时间为(6.47±1.62)天,对照组为(9.41±1.91)天;实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85%,对照组为17.5%,两组3种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胸大肌肌瓣转移可预防术后淋巴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用荧光素逆行标记法研究膈肌的神经支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膈肌的神经支配,用Wistar大鼠14只,将荧光素Bb注入左侧膈肌,结果在C3-5和T8-10节段双侧的脊髓前角和脊神经节中,均发现Bb标记的荧光细胞。本实验提示:膈神经和肋间神经都参与了膈肌的神经支配;一侧的膈神经阳助间神经不但支配同侧膈肌,还可有分支支配对侧膈肌.并可推断:移位一侧膈神经不会导致同侧膈肌失神经支配;刺激一侧膈神经可使双侧膈肌收缩。 相似文献
10.
带耳大神经的胸锁乳突肌肌瓣在腮腺癌手术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腮腺深叶癌根治手术切除后,面部凹陷畸形及面神经缺损进行功能性修复的新方法,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腮腺深叶癌侵袭周围骨质的患者,采取开放面神经管,将癌瘤、腮腺、受累面神经及周围骨质(包括乳突、茎乳孔、茎突及下颌升支后缘)扩大切除,利用面神经管内段正常的神经干断端与胸锁乳突肌肌瓣相连的耳大神经进行吻合,同时利用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充凹陷畸形。结果开放面神经管利用耳大神经胸锁乳突肌肌瓣功能性修复的方法,9例腮腺区凹陷畸形明显恢复常态,2例因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留有明显凹陷畸形,1例因局部感染,组织液化,肌肉萎缩,出现凹陷。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恢复时间最短为12周,最长20周,平均163周。同时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结论开放面神经管腮腺癌根治术,用耳大神经-胸锁乳突肌肌瓣即时修复,既达到了面部凹陷畸形的整复,又实现了面神经的功能性修复,同时减少肿瘤的局部复发,符合功能外科修复的发展要求,是一种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手术是近30年来乳腺癌外科治疗的主要进展,它包括乳腺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或象限切除,腋淋巴结
清扫(ALND),术后辅助放化疗、内分泌治疗。资料证明保乳手
术能获得与根治性全乳切除术一样的治疗效果,又保留了乳房
的形态,给女性患者带来了实在的益处。由“切乳”转向“保乳”
被称作革命性变化,说明乳腺癌外科治疗理念已从局部解剖为
基础、单一追求手术根治性转向以肿瘤生物学现象为指导的综
合治疗时代,这更充分地体现人类对生命质量的重视。
一、保乳手术的背景
1894年Halsted提出乳腺癌…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手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切除时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162例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72例)拟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时保留ICBN,对照组(90例)拟行常规手术切除ICBN,2组术后均按乳腺癌临床指引治疗,并对2组进行观察随访。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发生上肢感觉障碍分别为22.2%及73,3%(X^2=41.80,P〈0.01),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12.5%及31.1%(X^2=7.8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4~36个月随访均未发生局部复发。结论Ⅰ、Ⅱ、Ⅲa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时保留肋问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及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 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将68例乳腺癌患者分成2组,3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干预组),33例单纯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术后随访观察,分别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9个月测量双侧臂围,判断有无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及程度。结果 随访结果表明,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可显著减少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62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4年经治的62例早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手术治疗疗效。结果全部病人手术过程顺利,近期乳房外形保持良好。术后随访1~8年(平均2年),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无放疗后合并症。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癌的近、远期疗效满意。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规范的综合治疗,是保乳手术获得良好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16.
胸大肌切开第Ⅲ水平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乳腺癌第Ⅲ组淋巴结的受累情况,探讨Auchincloss改良根治术加胸大肌开窗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30例,在Auchincloss改良根治术基础上,施行胸大肌开窗清扫第Ⅲ组淋巴结,对该组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第Ⅲ水平淋巴结阳性率13.08%,与原发肿瘤大于5cm、腋淋巴结阳性个数≥4枚及高复发率有关,术后无胸肌萎缩、严重的淋巴水肿等并发症。结论:联合胸大肌劈开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伤较小,对腋窝第Ⅲ组淋巴结清扫效果明确,能为乳腺癌术后的综合治疗提供准确的临床病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Ⅰ-Ⅱa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加术后放疗及化疗的疗效。方法:有选择地对37例Ⅰ-Ⅱa期乳腺癌病人施行乳腺癌局部广泛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乳腺肿块位于1区原发癌灶与腋窝淋巴结清扫尽可能取与皮纹一致的梭形切口;位于2、4区原发癌灶取放射状切口;位于3区取放射状切口或乳腺下方弧形切口。腋窝淋巴结清扫取腋窝皱襞下横形切口,前端至胸大肌外缘,后缘不超过腋后线。术中将距肿瘤2cm边缘送快速病理检查,确保切缘无肿瘤残余。肿块切除后瘤床4个方向各放一金属标志物,以指导放疗。切线照射乳腺及胸壁,依据金属标记瘤床加用电子线照射瘤床,共达60-70cy,并辅以化疗、内分泌治疗。结果:平均随访52.8个月,均无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乳房无明显萎缩变形,保留乳房美容效果满意。结论:该术式是治疗Ⅰ-Ⅱa期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之一,并可提高病人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全腺体切除后在胸大肌前皮肤筋膜脂肪瓣下直接植入假体行乳房重建手术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茂名市人民医院乳腺科接受不保留或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皮下切除术联合一期植入假体行乳房重建的乳腺癌患者53例,分胸大肌前植入组(31例)及胸大肌后方植入组(22例),对两... 相似文献
19.
为寻求使失神经肌肉恢复神经再支配的新方法,在12只兔下肢失神经肌肉模型上,进行了带神经血管肌束植入的实验研究,并与神经埋入法进行比较。术后14周,电子显微镜及形态学观察显示,带神经血管肌束植入后,失神经肌肉出现新的运动终板,肌纤维的恢复较神经埋入法为优,肌电图检查显示,诱发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显著高于神经埋入法(P<0.05)。 相似文献
20.
131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探讨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吴诚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5):311-312
1997年 3月至 1999年 12月 ,我们对 131例乳癌患者试行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 (intercostbrachialnever,ICBN)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本组 131例 ,均为女性 ,年龄 2 5~ 79岁 ,平均 4 6岁。病变位于左侧 94例 ,右侧 37例。临床分期为Ⅰ期18例 ,Ⅱ期 81例 ,Ⅲ期 2 7例 ,Ⅳ期 5例。手术方式 :Halsted手术 2 4例 ,Auchincloss术 10 2例 ,乳腺腺段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 5例。 131例ICBN的各临床分型示意图见图 1~ 4 ,例数及ICBN的保留情况见表 1。表 1 各临床分型的肋间臂神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