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羊水量与妊娠结局有关,羊水测量也是胎儿生物物理评分的内容,虽然已知羊水量异常与不良妊娠后果相伴行,但至今尚无可重复的测定羊水量的适当方法。超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无损害直视测量羊水的可能性。据此作者半定量测量791例16~44孕周正常妊娠的羊水量,确定正常妊娠羊水指数,便于临床参考。羊水指数(AFI)的测定方法是:孕妇仰卧位,超声转换器长轴与孕妇脊柱平行并垂直于地面,观察子宫4个象限最清楚的羊水池垂直深度(以mm为单位),4个象限羊水池深度总和即为羊水指数。测得的正常妊娠平均AFI为:未足月妊娠平均  相似文献   

2.
为测定羊水过少妊娠母体经口急速水化是否增加羊水量和胎儿每小时产尿率,是否改变子宫胎盘灌流和胎儿血流量,并与正常羊水量的妊娠作比较,选择10例妊娠晚期合并羊水过少(羊水指数AFI≤5cm)为研究组,10例正常羊水量(AFI≥7cm)为对照组。于2h内经口饮2L水,饮水前后测定母体血浆和尿的重量渗透压浓度(Posm和Uosm),羊水指数(AFI),胎儿每小时产尿率(HFUPR)及母体子宫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妊娠晚期应用羊水指数(AFI)≤5cm及最大羊水暗区垂直深度(MVP)≤2cm诊断羊水过少,在预测不良妊娠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37~41周+6经彩超诊断羊水过少并分娩的单胎孕妇68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胎儿窘迫、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入重症监护室(NICU)及新生儿脐血pH值。结果 AFI≤5cm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监护异常、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入NICU率与MVP≤2c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FI≤5cm羊水过少孕妇中,妊娠41~41周+6组胎儿窘迫(29.0%和14.9%,P=0.01)及羊水粪染发生率(22.6%和7.9%,P=0.001)较妊娠37~40周+6组高。以MVP≤2cm为羊水过少诊断标准,得到相同的结果。结论妊娠41~41周+6孕妇以MVP≤2cm为羊水过少诊断标准,可以避免过度诊断,且不改变妊娠预后。  相似文献   

4.
羊水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正常羊水量对维持胎儿正常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羊水量异常致围产儿死亡率和围产儿发病率显著升高。认识羊水量调控机制对改善妊娠结局,有效治疗羊水量异常有重要意义。羊水吸收是羊水量调控的主要方式,膜内吸收和胎儿吞咽是羊水吸收的两个重要途径,就羊水膜内吸收,胎儿吞咽等影响羊水吸收的几方面综述。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正常羊水量对维持胎儿正常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羊水量异常致围产儿死亡率和围产儿发病率显著升高.认识羊水量调控机制对改善妊娠结局,有效治疗羊水量异常有重要意义.羊水吸收是羊水量调控的主要方式,膜内吸收和胎儿吞咽是羊水吸收的两个重要途径,就羊水膜内吸收,胎儿吞咽等影响羊水吸收的几方面综述.  相似文献   

6.
羊水过多:5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2~1995年间用回波描记检查9334例孕妇。测量最大羊水池诊断羊水过多,羊水池>8cm为羊水过多。诊断最早为孕18周,最晚孕40周。结果56例羊水过多孕妇中,15例胎儿畸形,其中心脏及胃肠畸形最为常见。羊水过多的围产儿死亡率为28.5%。46例轻~中度羊水过多(最大羊水池<16cm)的围产儿死亡率为19.5%;重度羊水过多(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双胎妊娠的病例呈上升趋势。而由双胎妊娠所引发的多种并发症也愈来愈严重地威胁着多胎妊娠妇女和胎儿的生命与健康。羊水量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母体与胎儿健康生存状态。异常的羊水量,无论过多,还是过少,均与孕妇和胎儿并发症的增加相关联。因此,产前监测羊水量十分重要。应用超声波测量羊水量是一种主观的半定量测量方法。1987年,Phelan等开始应用羊水指数(amniotic fluid index,AFI)描记羊水量。单胎妊娠的AFI为16.2±5.3 cm(平均值±标准差)。作为评价羊水量的有效手段,AFI已被广泛接受,并用于临床。为测定正常双胎中单个孕  相似文献   

8.
B超监测羊水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羊水量在围产医学中的价值已被证实.羊水过多或过少与胎儿畸形密切相关.由于羊水量与胎儿胎盘功能有直接关系,故羊水量是估价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指标.近10多年来,由于B 超具有准确、无损伤及重复性强等优点,使其成为监测羊水量的常规手段。1 测量方法1.1 单个最大羊水池垂直深度为临床最常用的方法.Manning 和Monaghan 分别以<1.0cm 和≤3.0cm 为羊水过少的标准.我们认为张首杰等提出的标准较适合,即≤2.0cm 为羊水过少,>2.0~<3.0cm 为羊水较少,≥3.0cm 为正常.一般认为>8.0cm 为羊水过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过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对母婴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过期妊娠产妇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羊水过少的18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羊水量正常的180例产妇为对照组,并对两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对围生儿以及自身造成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出现死亡的分别为68例(37.78%)、56例(31.11%)、11例(6.11%);而对照组分别为50例(27.78%)、43例(23.89%)、4例(2.22%)。同时观察组产妇在分娩时对自身产生的不利影响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如果产妇的羊水指标AFI已低于5 cm,需要加强对产妇的监护,并立即终止妊娠,从而极大程度的降低胎儿的窘迫、围生儿的窒息以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界性羊水过少静脉补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至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以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为诊断的病例,在5.0cm<羊水指数(AFI)≤8.0cm且除外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的118例中选取病例进行观察,静脉补液治疗组(研究组)选取入院后无应激试验(NST)有反应型、补液前后均有超声检查记录;随机选取同时期未补液治疗,NST有反应型、入院后有两次超声检查的病例为对照组.观察最大羊水池深度(AFD)及AFI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符合条件的研究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产妇的平均孕周,产妇年龄,治疗前的羊水量以及两次检查间隔的天数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过静脉补液治疗后,AFD和AFI分别为(3.7±1.1)cm,(7.8±1.7)c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分别为(2.7±0.9)cm,(5.9±1.5)cm](P均<0.05);但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前后两次超声检查结果也出现了显著的差别:AFD由(2.8±1.1)cm显著升高至(3.6±0.8)cm,AFI由(6.3±1.7)cm显著升高至(8.1±2.4)cm,P均<0.05.结论 在临界性羊水过少的病例中,传统的静脉补液治疗是否值得应用有必要重新认识,在多数胎心监护正常的病例中是没有必要的.对于羊水过少的诊断有必要动态观察,不能仅以1次检查的临界性羊水过少作为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85例羊水过少作了临床分析,认为其与过期妊娠、妊高征、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有较密切的关系;羊水过少的胎儿窒息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按照羊水过少的羊水量分析,围产儿死亡率在0~100ml,101~200ml,201~300ml者各为44.12‰,26.31‰及0‰,故本文认为以羊水过少量定义以<200ml为宜。  相似文献   

12.
羊水过多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关系已较明确,而孕末期经超声波发现的无原因轻度羊水过多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则报道很少。为揭示特发性轻度羊水过多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对1177例孕26周以后胎儿进行生物物理像监测。在除外发现羊水过多前孕妇即有症状(宫缩或呼吸困难)者和合并有糖尿病、Rh 血型不合、胎儿畸形、胎儿染色体畸形及多胎妊娠者后,每周进行一次胎儿生物物理像监测及羊水指数的测定。正常羊水指数为8. 1~24. 0,  相似文献   

13.
<正>充满在羊膜腔内的液体称羊水(amniotic fluid),妊娠不同时期的羊水来源、容量及组成均有明显变化。正常妊娠时羊水与母体、胎儿三者间液体不断进行交换,产生和吸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以保持羊水量相对恒定。若羊水的产生和吸收由于某些原因失衡,将导致羊水过多或羊水过少[1]。羊水量的多少,关乎胎儿在子宫内的微环境状态,故羊水量监测的临床意义十分重要,可预示潜在的母胎合并症、并发症和围产儿预后,提示临床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1 羊水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疑羊水过少且有象限值为零(0)时的临床意义.方法:65例羊水指数(AFI)5.1~8.0 cm且有象限值为0的孕妇按AFI值分为3组;61例以剖宫产收集的羊水量,观察象限值为0的象限数与实测羊水过少的关系;自然分娩进行胎心监测、观察羊水性状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2个象限值为0时羊水量均<300 ml;1个象限值为0时,AFI 6 cm组羊水过少发生率高于AFI 7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P<0.05);AFI 5 cm组实测羊水过少发生率100%.自然分娩4例中胎心变异减速和羊水粪染各1例,1例胎儿心动过速伴羊水粪染.结论:可疑羊水过少且有2个象限值为0,或AFI<7 cm有1个象限值为0对产前诊断羊水过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患者26岁,孕1产0,平时月经规律,无痛经,停经54 d时,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常规早孕期检查.腹部B超检查示:盆腔内可见左、右分开的两个宫体回声,内分别可见两个官腔,两官腔内分别探及3.7 cm×1.6 cm×1.9 cm、4.4 cm ×2.3 cm×1.7 cm妊娠囊回声,内均可见卵黄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见图1.双侧卵巢大小及形态正常.阴道超声示:双宫颈、双宫体.B超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双子宫;双侧官腔妊娠.孕22周+4时复查B超,以胎儿生长参数(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评估,左侧官腔内胎儿为21周+4,羊水最大深度9.6 cm,羊水指数28;右侧宫腔内胎儿为23周+1,羊水量正常.两胎儿结构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位胎儿脐绕颈伴羊水过少对孕妇分娩方式及对围产儿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100例头位胎儿脐绕颈伴羊水过少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分娩的随机抽取100例羊水正常及无脐绕颈的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就围产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吸入性肺炎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前检查,进行产程全程监测,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胎头下降缓慢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提高围产儿生存质量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脐带螺旋指数(umbilical coiling index,UCI)与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D)比值(S/D比值)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分娩妊娠37~40周的孕产妇720例,计算UCI值,分析UCI与脐动脉血流S/D比值及胎儿窘迫、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羊水指数、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UCI正常组与UCI不足组之间脐动脉血流S/D比值及羊水指数、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无显著差异,UCI不足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UCI正常组。UCI过高组的脐动脉血流S/D比值、羊水过少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UCI不足组,两组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无显著差异。UCI过高组脐动脉血流S/D比值、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羊水过少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UCI正常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CI异常可能与脐动脉血流S/D比值及妊娠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18.
胎儿脑、肾及脐动脉血流速度波型与围产儿结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胎儿血流速度波型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及高危妊娠胎儿缺氧时血液动力学变化的特点.方法 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了46例正常晚期妊娠和32例高危妊娠胎儿脐动脉(UmA)、大脑中动脉(CMA)及肾动脉(RA)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S/D)三项阻力指标,并与围产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危组UmA、RA的RI、PI及S/D均高于正常组;胎儿CMA与RA的搏动指数比值,即PICMA/PIRA与围产儿结局的符合率最高,PICMA/PIRA≥1者,无围产儿结局不良,而<1者有83.33%出现围产儿结局不良.结论 高危妊娠胎儿缺氧时脏器血流量改变,表现为肾血管血流阻力明显增高,脑血管阻力明显降低,胎儿血管的血液动力学状况与缺氧有良好相关性.RA的阻力指标可敏感预测围产儿缺氧.  相似文献   

19.
羊膜腔内输液在羊水过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羊膜腔内输液在羊水过少的诊断应用、操作方法及并发症。羊水过少应用羊膜腔内输液有助于胎儿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不典型胎膜早破所致羊水过少的诊断,并有预防性治疗胎儿窘迫,改善围产儿后果及防治胎肺发育不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是否在 4 0周或超过 4 0周妊娠时 ,单次超声扫描来测定单次最深羊水池 <2cm和羊水指数 (AFI) <5cm ,在临床上可用于预测其后的不良妊娠结果 ,作者进行了此研究。  设计为前瞻性双盲队列研究。在每年大约有 6 0 0 0妇女分娩的英国牛津大学教学医院开展。要求孕妇在 4 0孕周或超过 4 0孕周作超声评价羊水测定单次最深羊水池和得出AFI。主要测定 :围生儿死亡、胎粪吸入、出生窒息、因胎儿窘迫产程中的干预、脐动脉血pH <7和入住新生儿病室。结果 :1997~ 1999年中共有 2 192例符合研究入选条件 ,仅有 15 84例同意参加。 77%的妇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