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临床化学室间质评能力比对检验评分结果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采用PT(能力比对检验 )评分。其允许范围是参照美国CLIA 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标准确定的 ,方法是 :测定值如落在允许范围内 ,PT得分为10 0 % ,结果合格 ;超出允许范围 ,PT得分为 0 % ,结果不合格。参加质评的实验室常根据质评的成绩合格或不合格来确定对某一项目是否需要进行校正。临床化学PT评分允许范围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允许范围比较 ,笔者发现一些项目范围过大 ,而且同一项目不同靶值允许范围差异也较大。为了使室间质评结果能正确指导实验室的工作 ,我们对临床化学 11个常规项目PT的允许…  相似文献   

2.
2000年~2002年广东省血站系统室间质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加强广东省血站系统的管理,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各实验室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自1998年第二季度开始,开展了血站系统HBsAg、抗-HCV、梅毒抗体和抗-HIV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通过对2000年~2002年度室间质评总结,可以看出:随着试剂质量的提高、每次质评后的小结以及对室内质量控制的重视,各项  相似文献   

3.
室间质评是规定若干临床化学实验室在一定时间内,测定同一批质控血清并收集测定结果作统计分析,以观察各个实验室误差性质和程度以及判断引起误差的原因,寻找克服误差方法,衡量对比各个实验室工作质量的质控手段。在实验室间质评的过程中,由于统计和管理的质评项目较多,数据多而杂,为了提高临床化学室间质评的效率和水平我们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制了一套室间质评软件处理临床化学的室间质评结果。该软件的功能:计算VIS得分、直观展现YOUDEN图,并存储相应计算结果。从而使统计和管理室间质评工作准确、快速、直观、可靠。本文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陕西省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的参评实验室、符合率、回报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室间质评每年开展活动2次,每次10张骨髓和末梢血图片。全年20张图片刻录在一张光盘上,通过邮政快递发放给参评实验室。实验室在每年4月、9月上报2次质评结果,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在每年6月、11月统计回报结果并向参评实验室发放质评报告。结果参评实验室由2011年的76家增加到2013年的163家;结果符合率≥80%的实验室比率依次是80%,47%,44%,55%,77%和96%;结果符合率≥80%的单个细胞有38个;末梢血图片鉴别的整体符合率高于骨髓图片;鉴别错误有细胞所属系别、发育阶段划分错误以及异常鉴别不全面等。结论血细胞形态学鉴别能力在各级医院检验科参差不齐;开展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对提高检验人员细胞形态鉴别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该院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效果.方法 对2008~2014年全血细胞计数、血细胞形态学、网织红细胞检测卫生部室间质评和2009~2014年重庆市全血细胞计数、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质评物按规定方法在规定时间进行测定,及时反馈结果,质评结果回报后,通过分析数据偏移,查找该实验室存在的问题.结果 全国质评活动中,全血细胞计数平均成绩为100.00%,形态学正确率为94%,网织红细胞计数除2012年外均通过;重庆市质评中,全血细胞计数平均成绩为98.75%,形态学正确率为85%.结论 临床血液学的质量控制必须贯穿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及时分析室间质评结果,不但能杜绝相同问题的再次出现,还能在质评成绩合格的情况下,分析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开展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提高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的质量。方法 每年向参加流式细胞术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单位发放质控品6个批号,测定项目包括CD3~ 、CD4~ 、CD8~ 和CD56~ 。参加实验室测定样本并回报测定结果,经计算机软件对全部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年参加流式细胞术室间质评的实验室数为34家,测定结果的平均及格率分别为88%(CD3~ )、91%(CD4~ )、90%(CD8~ )和89%(CD56~ )。结论 多数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在室间质评和质控品给定的靶值范围内,但个别实验室结果存在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能准确反映细菌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真实情况的方法。每次质评选用了10种以上的细菌,接序排列,循环往复,依次编号,使每一支菌都有独自的号码,防止了实验室之间互对结果现象,结果表明:与1995年度常用质评方法相比,改变方法后1996年度广东省细菌质评平均符合率明显下降,经卡方检验结果P〈0.005,两种方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室间质评成绩存在一定的不真实性,质评方法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临床化学定量测定室间质量评价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EQA)的目的是评价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建立起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EQA是实验室检验质量的客观证据,也是实验室认可的重要依据。但是,现行的室间质评由于评价靶值的设定问题、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着质评结果的客观性;同时,由于实验室人员在仪器校准和方法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使质评结果不能反映实验室的真实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实验室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室内质控确保实验室室内测定质量的一致性,而室间质评则提供将实验室测定情况与一室间和客观标准进行回顾性比较的数据。室间质评在质量保证中对室内质控有一补充作用。发放质控品考核是国内外检验室间质评的常用方法,其目的是回顾性地了解各实验室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价各实验室的检验能力,为此卫生部临检  相似文献   

10.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亦称为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PT),简称室间质评,是指多个标本周期性地发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或鉴定,将每一实验室的结果与同组的其他实验室的结果或指定值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报告给参与的实验室。各临床实验室参与室间质评有助于发现实验室可能存在的误差,通过与其他实验室测定的结果相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并及时改正,提高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给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可靠而准确的依据。医院检验科开展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有助于加强我国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提高检验整体水平,开展实验室认可并实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1.
开展室间质评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各参控实验室的质量,推进各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包括二方面的含义:一是精密度,即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好,这主要靠建立健全室内质控体系来保障。另一方面是准确度,即测定结果正确、接近其值,这可以通过室间质评活动,选择功能齐全性能好的生化分析仪;选择好的方法、配套的试剂及校准品,严格操作来完成。室内反控是基础,精密度是准确的基础,没有高精密度的测定结果,就无从谈准确度,室间债评是继续和补充,通过室间质评可以完善质量控制系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临床化学空…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医疗机构血清钠离子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006年第1次重庆市医疗机构血清钠离子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使参与质评的实验室之间建立血清钠离子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不断提高重庆市医疗机构血清钠离子测定检验质量,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方法采用数学整体统计方法和t检验法对重庆市2006年第1次血清钠离子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钠离子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仪器和不同实验室间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实验室应建立和落实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参加各级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工作,促进检验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1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回顾10年的实验室室间质评情况,总结质控工作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1998-2007年度参加血站系统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室的室间质评反馈结果进行统计总结分析。结果参加国家级的室问质评符合率是98.6%;省级室间质评符合率是99.5%。结论个别项目的检测存在漏检。要保证血液的质量,要继续加强在职检验人员特别是新参加工作人员的理论及技术培训,要提高检验人员质控意识,制定出适合自己实验室的质控方法与规则,同时选择高质量的试剂。只有建立在完善的质量管理基础之上,规范室内质控工作,才能向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长寿区中心血库实验室ABO血型、RhD血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参加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各批次室间质评的结果。结果各室间质评项目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质评结果总体较差,但呈逐年好转,其余各项目质评结果均较理想。结论室间质评有助于判断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对保证和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3—1994年全国抗—HCV血清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握和提高全国医院及血站实验室对抗-HCV的检验质量,将1993-1994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抗-HCV血清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的回顾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199年全国有243家医院及74个血站参加抗-HCV室间质评活动,同19934上相比质评成绩有明显提高。血站系统对1994年所发4份抗-HCV弱阳性样枉的平均检出率为81.9%。  相似文献   

16.
临床生化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提到生化质量控制大家自然想到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这两个概念,室内质控是用质控品与临床样本一起测定,观察质控品的分析误差,从而建立一个较精密和敏感的控制程序。室间质评则是通过对统一发放的质控品进行测定,评价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近年来,随着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遍应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对此笔者结合平时工作体会就如何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及质量管理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临床实验室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状况及影响PT测定室间可比性的因素.方法 通过每年两次定期向全省参评实验室寄发质控样品(每次5个样品),然后对其回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出实验室检验水平的评价.结果 近年来全省实验室间PT(INR)测定结果的CV值尽管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室间变异仍然相当高.同一凝血活酶试剂的测定结果,PT(INR)的CV明显大于PT(sec)的CV,特别是对异常水平质评物的测定.结论 凝血活酶试剂敏感度指数(ISI)值标定的不准确性和INR计算不正确的是引起广东省临床实验室间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变异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全市开展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的实验室室间质评工作.方法 参考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血液检验项目室间质量评价方案,进行该市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结果 参加室间质评的单位数为36家,3次质评阳性质控品检出率的平均值为:HBsAg 98.5%、抗-HCV 99.2%、抗-HIV 98.1%、TP 98.6%;阴性质控品检出率的平均值为:HBsAg 99.5%、抗-HCV 100.0%、抗-HIV 100.0%、TP 100.0%;有两个实验室单个检测项目未达到80分的合格标准.结论 4项检测指标的阳性样品均存在漏检现象,有必要开展对全市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东省临床实验室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状况及影响PT测定室间可比性的因素.方法通过每年两次定期向全省参评实验室寄发质控样品(每次5个样品),然后对其回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出实验室检验水平的评价.结果近年来全省实验室间PT(INR)测定结果的CV值尽管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室间变异仍然相当高.同一凝血活酶试剂的测定结果,¨(INR)的CV明显大于PT(sec)的CV,特别是对异常水平质评物的测定.结论凝血活酶试剂敏感度指数(ISI)值标定的不准确性和INR计算不正确的是引起广东省临床实验室间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变异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质量控质水平,自1991~1994年进行了血小板室间质评工作,筛选出国内血小板质评的参考实验室,以参考实验室加权均值为靶值,并定期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核对质评物的测定值。同时,改进了评分方法,提高了质评物的质量。通过采取发放校准物、要求做呈内质控等一系列措施和不断改进,参加实验室的及格率从80.5%提高到95.4%,总体的变异系数(CV)由30.8%降至15.0%左右,较国际室间质评的状况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