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沈汝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3):223-225
目的 分析北京市孕产妇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资料,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北京市1995—2004年孕产妇死亡病例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期间北京市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为17.9/10万,流动人口死亡率为51.3/10万。北京市孕产妇死因依次为栓塞(21.2%)、妊高征(18.3%)、产科出血(14.4%)和心脏病/异位妊娠(9.6%)。流动人口孕产妇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25.2%)、栓塞(19.7%)、妊高征(17.3%)和肝病(9.5%)。孕产妇可避免死亡占18.9%,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37.7%,不可避免死亡占43.4%。结论 北京市户籍孕产妇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亟待加强。取缔非法接生、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及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机构处理妊娠合并症及异位妊娠的急救抢救能力,是今后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中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大批农工流入城镇,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但他们中的多数,由于生活不稳定、经济及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社会保障等因素,造成孕产妇的死亡.现将湖州市1996~2003年流动人口中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宁波市2003~2005年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的薄弱点,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宁波市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127.50/10万,产科原因可以避免死亡的占41.66%,产科原因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的占36.11%。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及计划生育管理,加强对非法接生的打击力度,可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24例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24例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市妇女保健所200040高晓玲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大城市,流动人口多,其中有一定数量的孕产妇。本文对本市1984~1992年24例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降低这一特殊人...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汝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1):771-774
目的 建立适合流动人口特点的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保障流动人口的母婴健康,减少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选择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的5个社区为研究组,对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系统的保健及社区综合管理干预研究.选择另外5个社区为对照社区.结果 研究组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低于对照地区.孕产妇系统保健模式效果评价,研究组产前检查4次,对照组产前检查8次;两组的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阴道分娩费用≤1 000元,对照组>1 000元,两组母婴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保健和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保障流动人口母婴健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6.
龚亚丽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1):119-120
孕产妇死亡率不仅是妇幼保健的工作之一。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解我市孕产妇死亡状况及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原因构成特点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特别是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现将我市2003—2008年17例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依据2001-2006年福建省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通过流动人口与同期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比较,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的死亡原因。[结果]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具有计划外妊娠多、经济水平低、非住院分娩多、孕期接受保健比例低等特点。[结论]政府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制定具体措施,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掌握深圳市龙岗区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状况、死因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1996~2004年全区71例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资料从死亡年龄、孕产次、文化程度和产前检查情况、分娩地点和死亡地点、分娩时接生者和分娩方式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妊高征、妊娠合并内科病。90.14%的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结论:流动人口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占94.37%,自我保健意识差,没有正规产前检查占88.74%,孕产妇死亡以经产妇、院外分娩、计划外生育者为多。提高经济、文化水平,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定期产前检查,降低超生率,坚决取缔非法接生,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流动人口孕妇住院分娩率,消灭院外分娩是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实施流动人口孕产妇定点限价分娩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几年来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升高的公共卫生问题,吴江市卫生局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在执行中不断地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背景情况吴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处“沪苏杭”的中心地带,下辖10个镇和1个经济区。至2005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78.3万,流动人口53万(其中登记在册的39.26万)。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达98.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97.2%,最低生活保障已保对象10337人。2005年和2006年全市分娩产妇总数分别为8520例和8885例,其中流动人口占全市分娩总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武汉市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0年武汉市49例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评审和分析。结果:2006~2010年武汉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平均死亡率50.08/10万,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上升,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原因依次为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83.67%的流动人口死亡孕产妇是可以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的。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收入不高、计划外妊娠、未按规范进行产前检查、个人家庭保健意识缺乏是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坚决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依法行医,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水平,加强健康教育是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嘉兴市本地户籍和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及干预措施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3—2006年孕产妇死亡连续监测,进行评审和分析。结果:该期间本地户籍孕产妇死亡率5.67/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62.39/10万,2005、2006年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由2003、2004年的95.76/10万降低至45.51/10万。结论:近20年来嘉兴市采取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各项干预措施及实施围产保健居住地管理及流动人口孕产妇定点接生医院是科学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利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妇幼保健工作质量。方法:对该院1982~2011年间死亡孕产妇4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平均死亡率是20.56/10万。每10年为1个时间段的孕产妇平均死亡率分别为27.44/10万、24.86/10万和8.60/10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38,P<0.05);孕产妇死亡中1年4个季度的平均死亡率分别是24.37/10万、32.35/10万、9.73/10万、14.36/10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98,P<0.05);农村孕产妇死亡36例,包括非本地流动人口农村孕产妇死亡的4例,城市7例;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产科出血17例,产后出血死亡发生率1.32%与产后出血死亡平均发生率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u=1.74,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例,内科合并症6例,羊水栓塞5例,其他2例。结论:①孕产妇死亡率近10年较前20年下降高于2/3;②孕产妇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孕期,以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健康;③新农合医疗制度的实施使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约2/3;尽快把流动人口的就医、医保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的死亡;④医疗技术水平与孕产妇保健意识不断提高,使产后出血死亡率等不断下降;⑤利用先进的医疗IB方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莘庄镇流动人口孕产妇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定相关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1~12月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230例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孕产妇年龄、孕周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流动人口孕产妇胎产次差异也极显著(P<0.01),以胎产次1、2次者居多;在分娩方式上,以剖宫产最多,占54.25%(125/230);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产前检查次数差异显著(P<0.01),以产前检查10次左右者居多。产后视访情况较差,拒访者最多达86人(37.39%);产后视访1次者占30.00%(69/230)。高危因素筛选出81人,占35.22%,其中以A级5分最多,占27.39%(63/230)。结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实施医院给予适当减免,政府给予一定补贴、个人承担相结合的政策,使流动人口孕产妇享受廉价、高质量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无锡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无锡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情况,为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干预措施。方法对2002~2003年全市分娩的74118例孕产妇的建卡情况及围产儿死亡、孕产妇死亡个案进行χ2检验等统计分析。结果常住人口建卡率为9563%,流动人口建卡率为618%,P<0001;常住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759‰,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917‰,P<005;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367/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4173/10万,P<001。结论流动人口孕产妇建卡率明显低于常住人口孕产妇建卡率,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高于常住孕产妇的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应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建立和调整以居住地为主的管理模式,打击非法接生,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流动人口利用保健服务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抚顺市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动态分析方法,对1996~2003年33例死亡孕产妇进行分析.结果8年活产数107 444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30.71/10万.前4年死亡率逐年下降,2000年以后死亡率无明显下降且有反弹趋势.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为孕产妇死亡主要死因.近两年,产科出血超越羊水栓塞居第1位.农村孕产妇死亡率近4年逐年上升.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医疗保健人员技术水平,加强高危人群筛查及管理,提高产科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整顿医疗市场,杜绝非法接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绍兴县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春红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3(6):553-554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水平和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绍兴县作为全国十大经济强县之一,本县常住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一直处于全省、乃至全国较低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绍兴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人绍兴,其中包括大量的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19.
84例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调查2001~2004年各市(县、区)妇幼所上报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及个案,经省级孕产妇死亡评审小组审核后整理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中非住院分娩占67.9%,直接产科原因占73.8%,产科出血和妊高征占63.1%。可避免死亡及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91.7%,其中个人家庭知识技能问题占66.7%。结论:非住院分娩、文化程度低、经济困难、孕期未接受保健及个人家庭保健意识缺乏是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将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及健康教育;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取缔非法接生;采取多种融资方式,设立贫困孕产妇救助基金,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义乌是中国小商品的集散地,经济繁荣,人口流动频繁,由于种种因素,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水平较低。近年来,全省外来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数逐年上升,本次调查旨在对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状况进行分析,做好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1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状况1·1义乌现有常住人口680446人,外来人口703633人,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213972人。1·2近年在各医院分娩的产妇中,流动人口孕妇的比例逐年增加,2001~2003年出生的新生儿中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构成见附表。附表2001~2003年新生儿构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