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44岁,因中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干呕1d来我院就诊。既往有慢性胃炎史15年,高血压病史10年。体格检查:中上腹部轻压痛。胃镜示糜烂性胃炎。超声检查:肝、胆、脾、胰腺未见明显异常。上腹部斜切面见腹腔干起始段管腔瘤样扩张,呈梭形,最宽处内径12.9mm,长度范围15.8mm,远端近肝总动脉分支处管腔内壁可见大小11.3mm×6.5mm的团块状低回声,局部管腔狭窄(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腹腔干起始  相似文献   

2.
肝小静脉闭塞病二例报告并超声声像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鄂辉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5):435-436,I0001
目的 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veno occlusive, disc seoftheliver, VOD)的临床表现及超声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 对2例经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证实的VO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胀痛伴呕吐,腹部彩超检查:肝脏弥漫性增大,右肝静脉、肝段下腔静脉外形变细、内径变窄.经介入超声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VOD.结论 彩超检查对VOD诊断及治疗评估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X线与腹部超声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95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X线检查,观察组(48例)采用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中下段结石确诊情况。结果: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37例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检出率为78.72%(37/47);观察组采用腹部超声检查,46例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检出率为95.83%(46/48);组间比较,观察组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结论:X线与腹部超声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中均具有相应价值,两种检查方式相比,腹部超声诊断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超声造影技术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闭塞部位的价值。方法 112例脑血管病患者,利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超声造影技术,采用冠状面和轴断面相结合的方法,依次检查颈内动脉颅内各段,记录血流动力学测值。超声检查与磁共振脑血管造影比较,总结超声和磁共振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内动脉狭窄闭塞性部位的价值。结果经过筛选共40例患者符合条件,所有颈内动脉根据解剖分为5段,即颈段、C1~2段、C3~4段、C5~6段和大脑中动脉(MCA1)段,共分析了400段。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超声造影技术诊断的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闭塞者有48段,狭窄分布部位如下:大脑中动脉(MCA1)26段、C1~2段10段、C3~4段10段、C5~6段2段;合并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闭塞者有18段,大脑后动脉狭窄2例。MRA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闭塞者有54段,其中大脑中动脉(MCA1)28段、C1~2段6段、C3~4段20段、C5~6段0段;合并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闭塞者有18段,大脑后动脉狭窄2例,岩骨段小动脉瘤2例。结论超声与磁共振脑血管造影两种无创检查方法均能有效判断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闭塞部位,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超声造影技术能提供颅内血流动力学状况,超声与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结合使用对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闭塞部位的诊断能提供更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郭梦安  汤旭涛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348-2349
[目的]探讨胆总管下段结石腹部超声检查的技巧.[方法]对161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术前行腹部超声检查,采用二次谐波成像技术和改变体位的超声检查手法,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各种超声检查技巧在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61例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其中151例超声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经手术诊断143确诊,误诊8例;10例超声诊断无胆总管下段结石者,经超声造影诊断结石6例,经手术诊断1例为Vater壶腹小结石.超声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灵敏度为99.3%.[结论]应用腹部探头扫查方便、实用、无创、安全,只要熟练掌握胆道解剖、操作技巧,腹部探头同样能达到与腔内探头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孕妇,26岁,孕28周,孕1产0。无宠物喂养史、毒物、药物及放射线接触史,于孕14周在当地医院超声检查胎儿未见异常,孕28周来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胎头位于右中腹部,双顶径:7.0 cm,头围:27.3 cm,无缺损变形,有脑积水,双侧脑室增宽,右侧宽约1.9 cm,左侧宽约1.2 cm,脊柱生理弯曲异常,颈段及胸腰段连续,曲度正常,腰骶部过度弯曲成角,无脐带绕颈,双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71岁.于1987年健康查体行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左肾上极一个多分隔的复杂性囊肿,大小约2.7 cm×2.0 cm(图1a),无腰痛、腹部包块、血尿史.其后遵医嘱定期复查.该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及尿实验室检查异常.此后每年行腹部超声检查,并多次行CT及MR检查,病灶体积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附加直肠水囊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发育不良的优势.方法:48例子宫发育不良患者均行常规腹部超声、附加直肠水囊腹部超声检查,已婚者加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诊断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13例,始基子宫1 7例,幼稚子宫18例.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示子宫及卵巢显示欠清,经阴道超声及附加直肠水囊后经腹超声检查子宫和/或卵巢显示率均为100%.结论:未婚女性及有阴道病变不能行阴道超声检查者,行附加直肠水囊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超声诊断巨大腹主动脉瘤并髂总动脉广泛附壁血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8岁.体胖,有高血压病史20年.1天前腰背部跌伤.腹部CT示:在腹主动脉区见约7.0 cm×7.5 cm大小软组织块影,提示腹主动脉瘤形成而行超声检查.使用EUB 655型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5 MHz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下腔静脉病变的方法并进行分型诊断.方法 常规经腹和应用心脏探头经胸右心房下腔静脉入口切面详细观察300例BCS患者下腔静脉的二维及血流声像图特征,并对其中277例存在病变者进行分型.所有病例均经数字血管减影(DSA)证实.其中52例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结果 下腔静脉病变分为隔膜性病变、节段性病变以及外压性病变三大类.①隔膜性病变(病变厚度≤15 mm):分为隔膜狭窄和隔膜闭塞.隔膜狭窄型根据隔膜厚度又进一步分为薄隔膜狭窄型(厚度≤5 mm)和厚隔膜狭窄型(5 mm<厚度≤15 mm);隔膜闭塞型则分为薄隔膜闭塞型(厚度≤5 mm)和厚隔膜闭塞型(5 mm<厚度≤15 mm).②节段性病变(病变长度>15 mm):分为节段狭窄和节段闭塞.节段狭窄型又分为长节段狭窄型(>30 mm)和短节段狭窄型(15mm<狭窄长度≤30 mm);节段闭塞型进一步分为长节段闭塞型(闭塞长度>20 mm)和短节段闭塞型(15mm<闭塞长度≤20 mm).③外压性病变:主要为肿大肝尾状叶压迫所致的下腔静脉狭窄.各型均具相应超声表现.结论 经腹和应用心脏探头经胸右心房下腔静脉入口切面超声检查能对BCS患者下腔静脉病变准确分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及漏诊率、误诊率.方法:于2018年1月~2020年10月,将我院就诊的120例疑似肠套叠患儿纳入,对患儿实施X线检查、腹部超声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参照,比较X线检查与腹部超声检查在诊断肠套叠时的结果,并对X线、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孕妇,22岁.孕1产0,孕37周,既往月经规律,无家族性遗传病史,孕期无明显致畸物接触史,未作产前超声检查.外院超声提示胎儿脑积水而转入我院.经腹部超声检查:胎儿头位,双顶径75 mm,头围263 mm,腹围254 mm,股骨长度61 mm.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部超声常规检查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0月南通市海门区海门港新区包场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超声常规检查,以手术病理与影像诊断结果为依据,分析腹部超声常规检查的准确率、误诊率;观察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检查的声像图信息结果以及...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9岁.反复右腰痛10余年,发现腹部包块2年余,加重伴腹部胀痛半个月.既往史:2007年因附件包块行妇科手术治疗.查体:右下腹可触及10 cm×8 cm的包块,活动性差,叩痛阳性.外院超声检查提示:(1)右腹部囊性包块,与右肾关系密切;(2)盆腔囊性包块(2个).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62岁,因"发现左颈部搏动性肿块半年,头晕、头痛20余天"就诊.高血压病史15年,糖尿病史6年.超声示左颈外动脉起始段可见一瘤样结构向外突起,约19 mm ×17 mm,瘤体内膜明显增厚,未见明显血栓(图1).CDFI:瘤体内见红蓝血流信号,呈漩涡状(图2).超声诊断:左颈外动脉真性动脉瘤,建议进一步检查.患者转至上级医院经超声及CTA检查再次确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超声影像表现,包括单纯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及联合两种超声检查方法,旨在提高其认识及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5年01月1日~2020年1月31日之间的疑似有子宫腺肌病患者78例,对所有病例分为三组:单纯经腹部超声组20例,经阴道超声组25例,联合两种检查方法超声组33例.以手术病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与CT联合检查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均已经过开放手术、静脉尿路造影、输尿管镜手术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证实,同时需进一步接受腹部超声检查以及CT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以及联合检查对结石大小及结石分布的显示情况。结果:联合诊断输尿管中段结石检出率、输尿管下段结石检出率以及准确率均高于单纯超声诊断、单纯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部超声与CT联合检查显示结石分布情况如下:膀胱输尿管口处占26.67%,膀胱壁内段肌层处占28.00,输尿管进入膀胱壁入口处占25.33%,输尿管与输精管(女性阔韧带)处占20.00%,而结石直径以6-10mm占比较高。结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经腹部超声与CT联合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且利于医师详细查看结石分布情况以及结石直径,并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7岁.因左肾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腰腹部疼痛,伴高热3天来诊.查体:体温39.5度,脉搏98次/分,神志清,痛苦貌,左侧腰腹部压痛.实验室检查:尿潜血().超声检查:左肾轻度增大,集合系统回声重度分离,并见数块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左输尿管上段及下段分别见6.1cm×0.4cm,6.7cm×0.5cm条索状强回声,均由多块小的强回声光斑组成,后方伴声影(图1、2).超声提示: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输尿管石巷并重度肾积水;2.左肾多发性结石.X线KUB检查示:1.左肾结石;2.左输尿管上段及下段结石.患者经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及其它对症治疗,疼痛缓解,体温恢复正常,每次小便均有砂粒样结石排出.超声复查见肾积水消失,但输尿管石巷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病例资料 患儿,男,9月.右侧大腿肿胀1周入院.外科检查:右侧髋关节明显肿胀,右侧髋关节活动受限,触之患儿哭闹,被访屈曲外展外旋位,右侧臀部亦肿胀明显,有波动感.实验室检查:血像增高,其中白细胞计数17.28×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1.43×109/L,快速C-反应蛋白64 mg/L. 超声检查采取腹部和浅表探头检查,超声检查所示:于右侧髋关节和股骨上段软组织内可见范围大约8.6 cm×6.0 cm×6.2 cm混合团块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无完整包膜.内并可见数块液区回声,透声不佳.该团块自髋关节蔓延至右侧股骨上段软组织内,并包绕右侧上段股骨(图1),右侧髋关节间隙增宽(图2).  相似文献   

20.
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和阴道超声检查对比研究,说明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6月~2008年11月121例疑诊为异位妊娠的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的图像特征,两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1例病人经腹部超声检查证实异位妊娠94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证实异位妊娠117例.结论:由于阴道探头频率高,图像清晰,可重复性检查,且可避免肠气干扰及腹壁对超声波的衰减作用.所以阴道超声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