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研究肛周脓肿菌群分布和抗生素应用的效果,对30例肛周脓肿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24例,占75%(24/32),其他菌7例(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3例,藤黄微球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阴沟肠杆菌1例,奇异变形杆菌1例),感染两种细菌3例,无细菌生长2例。亚胺硫霉素、阿米卡星药物敏感度高,分别为23例和22例。氨苄西林和替卡西林耐药率高,分别为95.83%和87.50%。头孢类药物耐药率一般在29.17%~66.67%,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58.33%。结果表明,肛周脓肿多为混合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抗生素普遍耐药,成脓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胆道感染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而且是胆石症重要的病因。胆石症又因伴发感染而致病情加重,故抗生素的应用在治疗上是重要的措施之一。本文分析200例胆汁细菌培养结果,对胆道感染菌种的分布和药敏结果,提出胆道感染时抗生素的选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76例肛周脓肿患者,对其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76例患者,培养有细菌生长的70例,占92.11%。本组均无真菌生长。共分离出病原菌96株。其中厌氧菌67株,占69.79%;革兰阴性菌75株,占78.13%。检出株数居首位的为大肠埃希氏菌,检出54株,占56.25%;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氏菌,检出16株,占16.67%。76例肛周脓肿患者中,混合感染47例,占67.14%;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达97.33%;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最高,达100.0%。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氏菌检出23株,占23.96%。结论肛周脓肿是以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感染为主的混合性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性及有效治疗肛周脓肿。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对本院外科、骨科、五官科及妇产科2000年元月~2001年6月送检的216例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16例病人中,男147例,女69例,年龄7~62岁,平均34.9岁。 1.2 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  相似文献   

7.
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是外科门诊最常见疾患。为了解其致病菌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变迁,我们对105例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门诊患者的脓汁或脓性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予以分析。资料及结果105份脓汁或脓性分泌物均取自于门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疖、痈、乳腺脓肿及外伤感染等)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肛周脓肿相关致病菌的分布以及药敏特点,为其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肛肠科行手术治疗的146例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结果 146例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5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7株,占87.8%;革兰阳性菌19株,占12.2%。数量在前3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09株(69.9%)、肺炎克雷伯菌18株(11.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5.8%)。156株细菌中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34株,占21.8%,除1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外,其余均为大肠埃希菌。对革兰阴性菌,前3种敏感抗菌药物分别为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西丁,前3位耐药的抗菌药物为哌拉西林、四环素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对革兰阳性菌,前3种敏感抗菌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和庆大霉素;前3位耐药的抗菌药物为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并列)、环丙沙星及四环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并列)。结论肛周脓肿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且产ESBLs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9.
胆汁中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更好地反映当前胆汁中菌群的动态,以便指导胆道术前及术后抗生素的应用,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于1995年12月~1997年12月期间205例胆汁中需氧菌菌群及药敏情况。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连续调查的205例病人中,胆汁细菌培养阳性者1...  相似文献   

10.
胆道术中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道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及其对 1 4种抗生素的敏感情况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 3年来胆道手术中获取的胆汁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  32 5例胆汁标本培养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占 84 .3% ) ,其中大肠艾希氏菌 4 7例 (占 2 0 .4 % ) ,肠杆菌属 38例(占 1 6 .5 % )最多见。对革兰氏阴性菌较为敏感的有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菌必治和复达欣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均敏感。结论 胆道外科感染主要选用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 ,严重感染时须用广谱抗生素 ,结合外科引流原则  相似文献   

11.
368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细菌培养结果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主要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分析药敏培养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的胆汁标本应用生物梅里埃分析产品公司(Analytic Products Incorporation,API)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分离菌株,应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对393株病原微生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393株胆汁培养阳性的病原微生物中,革兰阴性杆菌289株(占73.5%),革兰阳性球菌94株(占23.9%),真菌lO株(占2.5%),真菌均为混合感染。药敏结果表明:胆道感染中主要病原茵对头孢吡肟、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氨曲南等有相当低的耐药率,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较以往有明显提高,对临床广泛应用的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等耐药率非常高。结论胆道感染中革兰阴性菌仍居于主导地位,其主要病原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等耐药率非常高,而对头孢吡肟、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氨曲南等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总结我院237例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病例与方法 1.1病例泌尿科门诊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237例尿路感染患者,其中男81例,女156例;年龄14~68岁,平均41岁。上尿路感染87例,下尿路感染1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尿路感染刺激征及尿液异常、腰痛等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某医院手外科术后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5-2018年手足外伤术后感染患者培养出致病菌的种类、数量、构成比及耐药性。结果共培养出致病菌80株,以G-菌感染最为多见,其中G-菌55株(68.75%),G+菌25株(31.25%)。常见致病菌是铜绿假单胞菌(12.50%)、表皮葡萄球菌(11.25%)、大肠埃希氏菌(8.75%)、粘质沙雷氏菌(7.50%)、金黄色葡萄球菌(7.50%)等。检出多重耐药菌48株,占致病菌的百分率为比60.00%,其中G-多重耐药菌27株(56.25%),G+多重耐药菌21株(43.75%)。多重耐药菌中最为常见的是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中的G+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敏感性高,但出现了对替考拉宁耐药的MRCNS菌株,G-菌除恶臭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外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不高。结论手足外伤术后感染患者中,MRCNS和粘质沙雷氏菌感染者增多,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不是手外科常见的致病菌,临床医生应熟悉本科室现阶段常见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引起胆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40例胆道感染病人术中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240份胆汁标本中130份培养阳性,培养阳性率为54.2%。共分离出细菌15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5株,革兰阳性球菌55株。引起胆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6.7%)、大肠埃希菌(18.7%)、肠球菌(14.6%)和克雷伯菌(10.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及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耐药率较低。结论胆道感染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位居首位;阿米卡星可作为治疗胆道感染的首选用药之一。  相似文献   

15.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骨科感染性疾病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991年1月至1997年1月6年我院1055例骨科感染性疾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骨科感染性疾病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率急剧上升占主导地位,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成为最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退居第三位。由此导致了敏感抗生素的变化,常用抗生素中青,链,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及磺胺高敏率急剧下降,高敏感抗生素集中在副作用较大或价值较贵,临床应用较少的对绿脓,大肠杆菌敏  相似文献   

16.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骨科感染疾病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骨科感染疾病的意义内蒙古蒙医学院附院(010050)许振海,许建伟,李路明,李晓金为合理有效地应用抗生素我们自1984年7月至1991年9月为45例骨科感染性疾病作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兹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54例中男305...  相似文献   

17.
对1991年1月至1997年1月6年我院1055例骨科感染性疾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骨科感染性疾病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率急剧上升占主导地位,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成为最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退居第三位。由此导致了敏感抗生素的变化,常用抗生素中青、链、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及磺胺高敏率急剧下降,高敏感抗生素集中在副作用较大或价格较贵,临床应用较少的对绿脓、大肠杆菌敏感的抗生素上,以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多粘菌素、羧苄青霉素、妥布霉素为代表,主张推广应用。我们认为: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减少用药盲目性,对骨科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及愈合至关重要,应常规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为探查肛周脓肿致病病原菌种类.提高治疗效果,将就诊的560例肛周脓肿病人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占75.0比.其次为变形杆菌占6.4%.链球菌占5.0%.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球菌各占3.8%,粘质沙雷菌1.6%,表皮葡萄球菌1.3%,杰尔沟维肠杆菌1.1%,棒状杆菌0.9%,佛劳地枸橼酸杆菌、施氏假单胞菌各占0,5%,腐生葡萄球菌0.2%;其中81例为两种菌株混合感染。在常见抗生素药敏试验中.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链球菌、微球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及环丙沙星敏感;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粘质沙雷菌均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敏感,而大多数菌株对青霉素、新诺明/甲氧苄啶(SMZ/TMP)、氨苄西林、苯唑青霉素抗药。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为肛周脓肿的主要致病菌。致病菌耐药逐渐增多.治疗时需注意致病菌种类而选用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胆囊与胆管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者胆囊与胆管胆汁中的细菌分布、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菌群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住院手术的273例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对培养结果阳性胆汁的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3份胆汁标本中149例培养阳性,其中胆囊胆汁17例,培养阳性率为19.8%,胆管胆汁132例,培养阳性率为61.7%。共分离出G^-杆菌127株,G^+球菌74株,真菌0株。引起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及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最低,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及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G^+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及氯霉素耐药最低。结论胆道感染仍以G^-杆菌占主要地位,但G^+球菌感染呈现出明显上升势头。胆管胆汁细菌感染率较胆囊胆汁高,且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胆总管探查术中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胆道外科感染的常见细菌及其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胆总管探查术中抽取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406例胆汁标本中有265例呈阳性,阳性率为65.3%.革兰氏阴性细菌148株(55.8%),革兰氏阳性细菌117株(44.2%).对胆道细菌敏感的药物有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丁胺卡那和环丙沙星.结论 胆道感染菌群在变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控制胆道外科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