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提高ARDS救治成功率方面所起的作用。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另一组采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氧合指数改善情况、呼吸机参数变化、插管上机时间、死亡率等。结果:试验组PaCO2和pH值基本正常,对照组则为CO2潴留和pH值降低,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使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减少插管上机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救治成功率方面所起的作用。方法:3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另一组采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氧合指数改善情况、插管上机时间、死亡率等。结果:试验组PaCO2和pH值基本正常,对照组为CO2潴留和pH值降低,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ARDS可使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减少插管上机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提高ARDS救治成功率方面所起的作用。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另一组采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氧合指数改善情况、呼吸机参数变化、插管上机时间、死亡率等。结果:试验组PaCO2和pH值基本正常,对照组则为CO2潴留和pH值降低,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使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减少插管上机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ARDS病人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低潮气量(6~8ml/kg),观察患者上机前后的氧合指数改善情况、血气分析及呼吸机肺损伤(VALI)的发生率等。结果:50例病人氧合指数有所改善,均有CO2潴留及pH值降低(即高碳酸血症)、VALI发生率降低。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ARDS能改善氧合,降低VAL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ARDS病人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低潮气量(6~8 ml/kg),观察患者上机前后的氧合指数改善情况、血气分析及呼吸机肺损伤(VALI)的发生率等。结果:50例病人氧合指数有所改善,均有CO2潴留及pH值降低(即高碳酸血症)、VALI发生率降低。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ARDS能改善氧合,降低VAL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肺保护和肺复张通气策略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肺保护性策略治疗,即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最佳呼吸末正压(PEEP)和小潮气量的保护性通气策略行机械通气;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行肺复张性通气策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的氧合指数、动脉CO2分压以及气压伤的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肺复张后的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5),动脉CO2分压明显降低(P0.05),气压伤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肺保护和肺复张的通气策略联合治疗ARDS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最佳通气策略,对肺复张手法的安全性进行监测。方法:入选的ARDS病人均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型号为PB840)。20例ARDS病人随机分为小潮气量组(对照组)和小潮气量+肺复张通气组(实验组)。每组10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取基础通气模式即:小潮气量(6mL/Kg)+个体化PEEP的通气模式。实验组联合肺泡复张治疗,其余同对照组。肺泡复张手法具体操作如下:镇静状态下将FiO2调至100%,持续5min,在非肌肉松弛状态下将呼吸机模式调整为持续气道正压(CPAP),给予30cmH2O的压力,持续30s后,恢复原通气模式及条件。比较两种通气策略下,病人的临床疗效、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1)治疗组氧分压、氧合指数、肺顺应性与对照组比较从开始30Min就有明显改善(P<0.01),24、48h也均维持在较高数值。(2)气道峰压、平台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3)实施肺复张策略无明显血流动力学影响(P>0.05)。结论:以个体化PEEP为基础,适时采用肺复张通气策略治疗ARDS,与小潮气量通气策略相比更适合病人呼吸力学特征,改善顺应性、改善氧合、减少肺外器官损害,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重要补充。肺复张策略是ARDS病人机械通气时安全有效的通气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血管外肺水(EVLW)增加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实施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预后,但是实施小潮气量通气不利于塌陷肺泡的复张。因此,有必要在肺保护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肺复张进行治疗。肺复张是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施加高呼吸道压力进行短暂肺膨胀促使塌陷肺泡复张,起到减少分流、改善氧合、减少炎性介质产生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作用。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肺复张可以降低EVLW,但是肺复张如何影响EVLW仍有一定争议,该文对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肺复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小龙  李茂琴  许铁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715-1718
呼吸支持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的基础,近年来运用小潮气量的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能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但小潮气量不利于塌陷肺泡的复张,因此有必要在肺保护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肺复张手法使肺泡保持开放.但肺复张受ARDS病因、病程、复张前通气参数、复张方法 、复张后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应用肺复张策略的疗效与风险。方法:随机将ARDS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治疗组:两组均用PB840呼吸机采用Bilevel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原发病治疗相同:B组在A组的通气治疗基础上增加肺复张策略。记录开始前及24、48、72h的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否出现气压伤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12、24、72h均有明显改善,PaCO2在12、24、72h均有明显降低,而气压伤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结论: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结合应用肺复张策略和Bilevel通气模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ARDS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在机械通气基础上行个体化肺复张策略治疗ARDS患者,探讨研究个体化肺复张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个体化肺复张策略,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aO2/ FiO2、PaO2、Cst等指标均有所上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复张策略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个体化肺复张策略治疗ARDS患者能更好的改善肺顺应性,改善氧合,减少肺部损伤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小潮气量辅助/控制(A/C)通气方式与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实施肺保护的差别,寻找更利于ARDS病情的机械通气的方式。方法前瞻性、对比观察APRV和小潮气量A/C通气方式对ARDS病人氧合指数、肺顺应性、血液动力学及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APRV通气方式与小潮气量A/C组(对照组)相比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明显改善,血液动力学稳定,肺顺应性增加,带机时间缩短。结论 APRV通气方式可从限压、小潮气量方面,打开肺通气策略实施肺的保护性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3.
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顽固的低氧血症是其突出的临床表现,而纠正低氧血症是治疗ARDS首要任务。目前采取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已成为共识,但这种保护性肺通气不易使更多萎缩肺泡复张,不能保护有效的通气和氧合,且会导致进行性肺不张。笔者采用俯卧位肺保护  相似文献   

14.
肺复张对ARDS患者肺氧合及呼吸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肺复张(RM)策略结合肺保护性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氧合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8月3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RM组和non-RM组.RM组(n=15):采用肺复张结合小潮气量保护性肺通气治疗.non-RM组(n=15):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肺通气治疗,不使用肺复张.观察2组患者血气指标、呼吸力学及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变化;脉搏指标剂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RM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1)RM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改善,在24、48、72 h同时间点2组PaO2、PaO2/Fi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RM组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下降,肺静态顺应性(Cst)升高,在24、48、72 h同时间点2组PIP、Pplat、Cs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RM时有一过性血流动力学变化,与RM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但RM结束后120 s差异无显著性(P>0.05).(4)血清SP-A与Cst和PaO2/FiO2呈负相关(r=-0.362,P<0.05;r=-0.394,P<0.05),在72 h时2组患者血清SP-A灰度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RM可以使ARDS患者肺泡复张,增加肺气体交换、改善氧合及肺顺应性、降低血清SP-A,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短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肺复张联合小潮气量治疗ARDS患者,探讨该治疗方法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RDS患者病例资料6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接受肺复张联合小潮气量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小潮气量保护性肺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院(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小时复查血气指标比较。观察组血气pH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意义。观察组PaO_2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PaO_2/FiO_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肺复张联合小潮气量治疗ARDS患者可能有利于改善肺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应用肺复张策略的疗效与风险。方法:随机将ARDS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治疗组;两组均用PB840呼吸机采用Bilevel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原发病治疗相同;B组在A组的通气治疗基础上增加肺复张策略。记录开始前及24、48、72h的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否出现气压伤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12、24、72h均有明显改善,PaCO2在12、24、72h均有明显降低,而气压伤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结论: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结合应用肺复张策略和Bilevel通气模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应用肺复张策略的疗效与风险。方法:随机将ARDS患者分成2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治疗组;2组均用PB840呼吸机采用Bilevel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原发病治疗相同;B组在A组的通气治疗基础上增加肺复张策略。记录开始前及24 h、48 h、72 h的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否出现气压伤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12 h、24 h、72 h均有明显改善,PaCO2在12 h、24 h、72 h均有明显降低,而气压伤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结论: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结合应用肺复张策略和Bilevel通气模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条件下肺复张在早期ARDS的应用。方法对45例早期ARDS患者应用大型多功能呼吸机Puritan-bennett840经面罩连接行无创机械通气。在无创通气基础上,采用CPAP法进行肺复张,动态观察复张前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PO2/Fi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H值、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压(BP)等治疗效果。结果肺复张后1h PaO290.76±11.40mmHg,PaO2/FiO2203.25±30.77mmHg肺复张后30min及1h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复张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早期ARDS患者,应用无创通气进行肺复张短时间内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肺复张前后呼吸、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无创通气肺复张治疗早期ARDS安全有效。大型多功能呼吸机能够提供较高的压力,具有更完善监测功能,使肺复张更加充分完全。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肺复张手法的提出是对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一个补充。本文就为什么在ARDS治疗过程中要考虑使用肺复张手法,肺复张手法是否真的能使肺复张,对ARDS患者实施肺复张手法是否安全,以及如何实施肺复张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背景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临床对ARDS呼吸生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和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认识,目前多选择以肺复张、小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PEEP)等为核心内容的肺保护通气策略,但肺复张后PEEP的选择尚存在争议。目的 分析床旁超声导向的最佳PEEP对ARDS患者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RDS患者60例,按照肺复张后PEEP设置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PEEP递增法进行肺复张,对照组采用最大氧合法,观察组采用床旁超声导向法,以确定最佳PEEP。观察两组最佳PEEP、氧合指数、动态顺应性变化,监测两组肺复张前、肺复张后15 min及1、2 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水平。结果 观察组最佳PEEP为(15.5±1.6)cm H2O,高于对照组的(13.3±2.4)cm H2O(t=4.103,P<0.001)。处理方法与时间对氧合指数、动态顺应性存在交互作用(P<0.001);处理方法对动态顺应性的影响,主效果显著(P<0.05);时间对氧合指数、动态顺应性的影响,主效果均显著(P<0.001)。观察组肺复张后15 min及1、2 h的氧合指数、动态顺应性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方法与时间对CVP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肺复张15 min后的HR、CVP水平均高于肺复张前,MAP水平低于肺复张前(P<0.05);观察组肺复张15 min后的CV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复张后采用床旁超声确定最佳PEEP,对于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及动态顺应性具有较好效果,且对机体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