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营养支持的目的 危重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患者的热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补充极为重要。许多患者不能经口进食或进食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均需要进行静脉营养和肠内营养。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病情好转,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外科手术后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方法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6例外科手术后完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所采取的护理。结果完全胃肠外营养护理后,46例患者均能以较为满意的营养状况,配合术后的治疗,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对于增进机体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术后机体愈合有利。  相似文献   

3.
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者重要的治疗措施,合理恰当的营养支持有利于纠正营养不良,防止细胞代谢紊乱,维护器官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进而改善病死率。依照营养支持相关指南的要求,评估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目标和机体耐受状况,给予合适的营养,相关问题涉及选择肠内或肠外营养、恰当的时机、营养素种  相似文献   

4.
侯卫学  孔兰柱  张海荣 《河北医药》2013,35(12):1903-1904
肠外营养(PN)是指由胃肠外途径供给机体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达到营养治疗的目的。大量临床资料表明,PN对加快术后患者和机体恢复、促进伤口愈合,增加患者抵抗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PN液浓度高,对血管刺激性大,或因穿刺方法不当等原因,周围静脉输注易导致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冀州市医院采用云南白药配合微波治疗外周静脉输入肠外营养液所导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5.
严重烧伤后患者机体处于超高代谢状态,易引起热能及自身蛋白质的大量消耗和分解,导致机体负氮平衡,出现严重的酸中毒现象。所以充分有效的营养支持疗法能为机体提供创伤修复所需要的热能、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可减少自身蛋白质的分解,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创面再生修复能力。患者在休克纠正以后,实施早期的胃肠道营养和深静脉营养,对防止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蛋白质失衡以及防止创面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患者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细胞、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需要.它可使不能进食或进食很少、危重症及高代谢的患者,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进自身免疫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帮助机体度过危险期.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TPN)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从营养支持的适应证、肠外营养制剂的选择、营养液的配制及输注方法、途径、护理都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重度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中血清蛋白的表达及机体组织修复的作用。方法选择63例重度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组(早期组)39例,延迟肠内营养组(延迟组)24例,两组常规给予抗感染、静脉补液、纠正休克和加强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乳(肠外营养)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肠内营养组伤后6h内置"鼻-空肠导管"经肠内营养泵控制持续给予少量短肽型肠内营养剂(百普素),休克期过后行鼻胃管插给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散(能全素)。延迟肠内营养组休克期过后行鼻胃管插入给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散(能全素)。两组均于治疗3、5、10、14d分别监测患者的机体营养评估指标水平:体质量、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指标检测变化,病情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39例患者无明显消瘦现象,体质量保持正常或轻度营养不良,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各项检测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未出现负氮平衡,病情稳定,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平稳度过休克期、创面溶痂期。延迟肠内营养组24例患者伤后3、5d体质量、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各项检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代谢紊乱和并发症。经肠内给予营养素后10、14d体质量、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各项检测指标均较肠内营养前逐渐上升至正常下限或基本正常范围。结论肠内营养补充治疗,能明显降低重度大面积烧伤后高分解代谢,逆转烧伤后的高代谢状态,提高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能为机体生理功能提供所急需的营养保障,从而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加速创面组织损伤修复和愈合能力及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在癌症晚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评估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将筛选出存在机体营养不良风险的84例晚期癌症患者按照肠内营养治疗和肠外营养治疗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结果两组实施营养治疗前机体营养状况、日常生活功能康复指标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营养治疗后2周研究组机体营养指标状况、日常生活功能康复指标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低于对照组23.9%(P<0.05)。结论肠内营养在癌症晚期患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功能康复,且营养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TPN是应用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插管输入氨基酸、糖、脂肪、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使之所供给能量、氮量与其它营养要素的种类各数量完全能达到病人的需要,则称为完全胃肠外营养-TPN。营养是机体生长,修复组织,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它是生物正常生长、活动的动力源泉。是患者得以康复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在危重患者早期应用中的护理。方法:回顾总结本科2006年5月~2010年5月300例危重患者早期应用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结果:300例患者中,除发生严重并发症的20例因脑疝等原因死亡或自动出院外,其余患者顺利地接受了早期肠内营养,并能维持机体的营养需要。结论: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方便,经济,增加免疫,并发症少,完全可以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营养要素,避免危重症患者因营养不良而造成的治愈率下降,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11.
浅谈输入肠外营养液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外营养是指由胃肠外途径供给机体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达到营养治疗的目的。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肠外营养对加快术后患者和机体恢复、促进伤口愈合,增加患者抵抗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肠外营养液浓度高,对血管刺激性大,或因穿刺方法不当等原因,易导致不同程度的静脉炎,现就本科多年来静脉输人肠外营养液并发静脉炎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ICU重症患者绝大多数是大手术后或严重创伤的患者,多伴有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短期内不能恢复经口进食。此类患者在手术和(或)创伤等应激因素作用下,机体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增加,蛋白、脂肪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加,时间一长,则迅速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机体抵抗力减弱。此时需要比以前更好的营养,因为疾病和损伤会促进分解代谢、增加新陈代谢。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机体就会分解体内蛋白质、促进糖元异生,影响治愈、延长康复时间。营养支持在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患者恢复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本科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全胃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对98例ICU重症患者进行了营养支持,效果显著。现对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40年来,临床营养支持的方法迅速发展,有关机体正常或疾病时代谢的研究逐渐增多,了解也更为深入,有的已达分子生物学水平.外科营养支持疗法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与抗生素的发展、麻醉学的进步、重症监护与器官移植等一起被列入20世纪的重大医学进展.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患者多伴有进行性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手术所引起的创伤和生理性改变又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营养耗竭.营养不良又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机体的恢复,因此术后充分的营养支持对于胃癌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对胃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营养和药物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多种多样的营养摄取所导致的体内营养狀况差异,对药物作用、药物代谢和安全性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反之,许多药物亦可以影响机体对营养的摄取功能或需要。本文简述营养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为营养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一、营养对药物吸收的影响食物成分和膳食类型能改变药物的吸  相似文献   

15.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患者吞咽功能丧失,如昏迷患者、植物人、无吞咽功能等患者,其营养状况的好坏关系到患者今后恢复情况。因此,许多患者在疾病的危重阶段,往往采用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TEN)联合使用以保证机体所需营养;而在疾病康复期,机体所需营养完全可以由胃肠内营养(TEN)  相似文献   

16.
<正>临床营养支持是指通过消化道以内或以外的各种途径及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充足的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达到预防或纠正营养不足的目的,增强患者对严重创伤的耐受力,促进患者康  相似文献   

17.
营养不良的患病率高。本文对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筛查方法进行综述如下。1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概况1.1营养不良的相关定义①营养不良是机体任何一种或多种营养素失衡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度,营养不良不仅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也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护理,并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情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因胃癌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术中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治疗与护理,并与肠外营养患者的治疗护理进行比较分析,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于术前1d和术后第1、7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结果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患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肠外营养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7d上述指标迅速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而肠外营养组术后7d内持续处于低水平,并显著低于早期肠内营养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使患者机体恢复快,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9.
蒿汉坤 《上海医药》2010,31(6):254-255
机体的正常代谢及良好的营养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任何代谢紊乱或营养不良都会影响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甚至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机体的营养状态与发病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外科领域不少危重病症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予以纠正,往往很难救治成功。  相似文献   

20.
董英 《医药世界》2005,(10):80-80
体弱多病的患者多数需要更多的能量,但这样的病人胃肠功能常常伴有程度不等的障碍,导致营养不足.最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疾病的消除、机体的康复。因此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补充的临床营养支持就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