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99例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偿献血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人们对无偿献血认识程度不同及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 ,在献血时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 ,给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 ,笔者对本地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6月参加无偿献血的1 5 894名献血者进行了献血反应原因的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 5 894名献血者中 ,发生献血反应 2 99名。他们来自于社会的各行各业 ,经体格检查和血液初筛合格后进行献血 ,采血时采用坐位 ,献血量为 2 0 0~ 40 0 ml,两次献血间隔时间不低于 6…  相似文献   

2.
军人无偿献血者献血心理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偿献血过程中 ,献血者在献血时的心理状态对献血反应的发生有较大影响。为了解军人无偿献血者在献血时的心理健康状况 ,笔者对某地区军人无偿献血者 2 4 11人作了心理学素质调查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参加无偿献血的军人无偿献血者共 2 4 11人 (男2 0 73人 ,女 338人 ) ,年龄 18~ 5 5周岁 ,平均年龄 19 8岁 ;其中初次献血者 2 32 1人 ,占献血者比例约 96 3%。1 2 方法 向参加无偿献血者先发放捐血表 (含调查项目 ) ,“献血认识”栏中 ,设有“献血有损健康”、“无损健康但很恐怖”、“需大量补充营养”、“无需补充营…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南昌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7-2020年南昌市中心血站605例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信息,分析发生的原因及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2017-2020年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3%。首次献血者反应率高于二次以上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献血不良反应在不同季节发生率有差异,以冬、夏两季反应率高。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对年轻、体重轻的女性、首次献血者进行重点关注,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保留更多的无偿献血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量的关系,为推广1次献血400 ml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广州市6个城区流动献血车的献血情况,计算无偿献血者中1次献血200 ml或400 ml者的比例,对其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6个城区流动献血车的总献血人数为289 730。其中,献血200 ml的有59 831人,占总献血人数的20.65%;献血400 ml的有229 899人,占总献血人数的79.35%。献血量200 ml的献血者中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576 6%)显著高于献血量400 ml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250 5%)(P0.05)。结论 1次献血400 ml的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1次献血200 ml者,为提倡献血量从200 ml到400 ml的转变提供了科学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了解和认识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3年1月~12月在本中心无偿献血的33651人,对献血量及献血次数的不同分类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献200ml血发生献血反应数:初次献血者483人(2·21%),再次献血者19人(0·08%);献400ml血发生献血反应数:初次献血者245人(2·26%),再次献血者15人(0·14%);献200ml与400ml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524,P>0·05),两组内献血数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χ2=0·762,P<0·05)。结论200ml与400ml献血量与献血反应无明显关系,但献血次数对献血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该中心血站参加无偿献血的30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7月150例献血者纳入对照组,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150例献血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献血者疼痛耐受度、不良反应、满意度和再次献血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耐受度、护理满意度和再次献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献血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有助于减轻献血者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献血者获得良好的献血体验,提高其再次献血率,更有效地保留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7.
无偿献血者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及献血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城区无偿献血者献血原因和对献血前后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制定针对性的献血招募政策,提高2次献血率。方法对600名无偿献血者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对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都较低;献血者了解无偿献血的主要途径是献血车工作人员的宣传(54.1%),其次是献过血的同事或朋友的宣传(43.9%)。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人际传播和对注意事项的宣传,将有利于扩大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8.
街头采血献血后晕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献血后晕厥是指献血过程中由于生理或心理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其主要症状是一过性的意识丧失 [1 - 3] 。不仅易造成献血者摔伤和脑震荡 ,而且会引起献血人群的恐惧心理 ,影响群众献血的积极性。为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保证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笔者对 2 4 5例发生献血后晕厥反应的献血者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对象 自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1月在街头采血车上献血的 13870名体检合格的献血者 ,其中发生献血后晕厥反应 2 4 5例。2 晕厥反应诊断 献血者体格检查按照卫…  相似文献   

9.
彭德红 《全科护理》2013,(26):2446-2447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无偿献血已渐渐深入人心,大多数人把无偿献血作为献爱心的一种具体形式。在献血过程中绝大部分献血者不会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但有极少数因精神、体质等各种因素可能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其中首次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总献血不良反应率的78%,可见献血不良反应多发生在首次献血者人群。虽然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经过专业护理能很快缓解,但对献血者终归是一种身心方面感觉不愉快的献血经历,如果献血者首次献血就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对发展和稳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可持续发展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因  相似文献   

10.
流动采血车献血反应现场处理的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 ,流动采血车街头采血已成为无偿献血血液采集的重要方式。因此 ,在采血车内相对简陋、狭窄、拥挤的空间里 ,面对众多的初次献血者 ,做好献血者的心理疏导 ,对出现献血反应者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方法 ,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和广泛深入开展具有积极意义。材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 998年 1 0月~ 2 0 0 1年 1 0月烟台市流动采血车采血 2 4 794人次 ,发生献血反应 688人次 ,发生率 2 .77% ;献血反应者年龄 1 8~ 48岁 ,平均 2 5± 5岁 ;男性占 5 6.1 % ( 368/688) ,女性占43.9% ( 30 2 /688)。2 方法 所有发生献血反应者 ,均为按《献血者健康…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在街头无偿献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无偿献血的广泛宣传,越来越多的适龄健康公民参与其中。然而当他们鼓足勇气走进街头献血屋时,心里仍不免有恐惧感,怕出现疼痛、头晕等身体不适,这种恐惧心理会影响其情绪,继而引发献血反应而中断采血。笔者结合街头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导致其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本中心2004年10月~2005年3月街头献血屋采血22264人,包括军人、干部、学生、工人、农民和自由职业者,年龄18~55岁;男13759人(61.80%),女8505人(38.20%);初次献血者14175人(63.67%),2次以上献血者8089人(36.33%)。发生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为高原地区制订无偿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昌都市中心血站血液管理信息系统,选取2012年11月至2021年6月(开展采供血业务以来)的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学历,并收集研究对象的献血相关数据,包括一次献血量、献血次数等。对高原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各年份(除外2016-2018年)男性无偿献血人次所占比例始终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总无偿献血人次比为2.6∶1.0。2012年11月至2021年6月,其他少数民族累计无偿献血883人次(33.57%),汉族累计无偿献血1 747人次(6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偿献血者平均年龄由2012年的(39.63±8.50)岁降低至2021年的(30.15±8.73)岁,呈现年轻化趋势。不同学历献血者中,本科、大专及高中学历献血者是献血主力人群;不同职业献血者中,以公务员、军人为主力人群,占33.88%。一次献血量200 mL的有1 519人次,占57.76%。...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和分析枣庄市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以期为探求更为全面的预防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期间枣庄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1680例为调查对象,并依据献血地点、献血次数、献血方式、献血量等变化的特点,对诱发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与在流动献血车上献血者相比,在血站内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1.23%vs2.02%,P<0.05)。与首次献血者相比,2次及以上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0.61%vs2.11%,P<0.05)。与集体献血者相比,个体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1.50%vs1.94%,P<0.05)。与献血量为400ml献血者相比,献血量为200ml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1.05%vs1.94%,P<0.05)。同时,精神紧张以及饥饿和疲劳等因素是导致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讲解,积极改善献血者焦虑和紧张的负性心理,在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征询和信息采集时,应重点筛查相关信息,以便在献血过程中积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初次献血者进行音乐干预的做法与效果。方法将3 967名初次献血者按献血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献血程序进行无偿献血,观察组在执行常规献血程序的同时进行音乐干预,观察两组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干预能显著降低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可保证无偿献血者安全,建议在无偿献血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献血反应的观察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严密观察 ,根据献血反应判断标准对献血者出现的献血反应程度 ,进行对症处理和必要心理护理。结果 在所观察的 9737名无偿献血者中 ,发生献血反应的有32例 ,1 5例完成了采血。结论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或有效处置献血反应 ,保护献血者 ,使他们建立信心 ,再次参加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献血反应之间的关系,以指导合理采血,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献血者的安全。方法调查2010年6~11月在成都市血液中心同一辆流动采血车上志愿无偿献血的6 577人次,对BMI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去除了献血量影响后,BMI20组与20≤BMI组献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献血量作为分层变量,分层χ2MH=12.100,P0.01)。调整了献血量后BMI的综合ORMH=0.600,20≤BMI的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比率为BMI20的献血者的0.6倍。结论 BMI与献血反应发生率有关,不同BMI献血者献血反应率有差别,BMI20组反应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江门市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对江门市中心血站2017—2020年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1265例无偿献血者进行现场调查,对不良反应发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 本血站2017—2020年无偿献血共180 221人次,报告不良反应1265例次,总发生率为0.702%。女性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18~29岁年龄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学生群体性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职业为高,时间分布中以夏季(6—8月)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初次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献血2次以上者,1次献血400 mL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1次献血200 mL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精神紧张所致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各种献血不良反应诱因中居首位。结论 精神紧张是引起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多见于学生、年轻献血人群和献血200 mL的初次献血者中,应通过加大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提高采血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以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情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张宏  高磊 《中国输血杂志》2004,17(4):257-258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率与总循环血量、献血者体重的关系。方法 对 4 4 3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 76人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 轻、中、重型献血反应率分别为 1 4 .7%、2 .0 %、0 .5 % ;总循环血量 <2 6 0 0ml、( 2 6 0 0~ 30 0 0 )ml、( 30 0 0~ 340 0 )ml、>340 0ml献血反应率分别为 8.3%、1 5 .4 %、1 6 .9%、2 9.2 % ;体重 ( 4 5~ 5 0 )kg、( 5 1~ 6 0 )kg、( 6 1~ 70 )kg、>70kg献血反应率分别为 38.2 %、1 4 .3%、1 2 .6 %、9.0 % ;首次、多次献血反应率分别为 31 .6 %、6 .6 %。结论 选择体重高 ,血小板计数高 ,多次献血者 ,可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 1~ 12月 ,泰安市无偿献血者 182 0 0名 ,年龄 18~ 5 5岁 ,其中男 10 876人 ,女 732 4人。机关事业单位集体组织的有计划献血为计划献血 ,共 4 5 5 0人 ,其中 2次以上献血者占 2 0 % ;街头或站内自愿献血以及大中专院校、流动血库为非计划献血 ,共 136 5 0人 ,其中 2次以上献血者占4 0 %。1 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1.1 献血形式。计划采血比非计划采血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例高 ,见表 1。在观察的 5 2 6名献血反应中 ,有 4 79人是在采血过程中发生的 ,4 5人是采血后立即发生 ,2人是采血结束 2 0min以后在行走的路上发生的迟缓反应…  相似文献   

20.
刘丽  谢鸣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9):696-696
大多数人可承受抽血 4 5 0ml无任何副反应[1] ,有些献血者却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轻重不同的献血反应 ,现将一例不常见的严重献血反应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女 ,18岁 ,汉族 ,某学校学生 ,于2 0 0 4年 2月 18日 14∶10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献血 4 0 0ml,献血后无不良反应 ,15∶0 0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