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肉瘤X线平片、CT和MRI的表现及其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影像学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骨肉瘤,对骨肉瘤同一征象在不同检查方法的表现进行界定、观察、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X线平片和CT显示瘤骨呈高密度,MRI显示絮状瘤骨6例.2例针状瘤骨在X线和CT不能显示,MRI呈长T1短T2信号.②MRI能显示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骨膜反应和骨膜三角9例和4例.③骨皮质破坏:X线平片和CT显示骨皮质破坏的形态.MRI能显示骨皮质破坏的病理基础.④干骺端或骨端松质骨在X线平片和CT呈溶骨、成骨或混合性改变,MRI呈长T1长T2和(或)长T1短T2信号.⑤骨干髓腔病变:X线平片能显示肿瘤骨,CT显示液-液平面3例,MR上,19例能分清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⑥骺板(痕)及骨骺侵犯:X线平片和CT能显示骨质破坏和肿瘤骨,MRI还能显示骺板(痕)及骨骺瘤周水肿.⑦肿块与软组织肿胀:X线平片显示3例有钙化的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楚,而CT和MRI显示软组织肿块均边缘清楚,分别为28例和32例;X线平片不能显示软组织肿胀.结论 X线、CT和MRI在显示骨肉瘤的征象方面各具特点,三者互补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和MRI检查在骨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并加以总结.结果:本组18例,X线平片检查漏、误诊3例(其中2例表现阴性);18例中,CT检查显示骨肉瘤的瘤骨、骨质破坏优于X线平片11例;18例中,10例行MRI检查,均表现为骨髓腔内正常的骨髓高信号被肿瘤组织所取代,肿瘤周围骨髓和软组织内均可见水肿区,6例可见骨膜反应,3例中央发生坏死囊变.结论:X线检查简便、易行,其空间分辨率高,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方法.CT对显示结构复杂、重叠部位较多的骨肉瘤病灶有明显优势.MRI扫描在判断肿瘤的范围方面有较大优势,并能为临床定制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提供准确的依据.X线平片、CT和MRI检查三者结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对骨肉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对少见部位骨软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部位骨软骨瘤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其中7例行X线平片检查,6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顶骨、颞骨、颧骨、鞍底、锁骨及跟骨各1例,耻骨2例,颈椎4例,距骨5例。X线平片及CT像上均可见软骨帽,9例可见肿瘤中心松质骨与母骨髓腔相互移行,1例肿瘤周缘软组织出现肿胀。在MRI上,肿瘤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以等低信号为主,其间夹杂斑点状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同程度的不均匀强化。结论综合运用多种影像检查方法可准确诊断少见部位的骨软骨瘤,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判定肿瘤是否发生恶变。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骨膜异常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骨肉瘤骨膜异常的类型和影像特点,探讨骨肉瘤骨膜异常的病理基础.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128例,男76例,女52例.年龄5~66岁,平均19岁.全部患者均经X线及MR检查,其中MR平扫加增强109例,扩散成像23例;CT检查48例,36例加行增强扫描;病理大体标本、大切片及定位取材常规切片共14例.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影像和病理表现:(1)骨膜水肿96例,只能在MRI上显示.病理上表现为骨膜结构疏松,无肿瘤细胞浸润.(2)骨膜掀起、增厚,可在CT、MRI上显示,但以MRI敏感(CT显示13例,MRI显示42例).病理上为骨膜掀起、增厚,无肿瘤浸润.(3)无骨膜新生骨的骨膜破坏48例,只能在MRI上显示.病理上为灶性或整个骨膜被肿瘤浸润.(4)线状骨膜新生骨,X线片、CT及MRI上各显示42、13及22例.病理上骨膜新生骨呈单层排列.(5)层状骨膜新生骨,X线片、CT及MRI上各显示21、6及21例.病理上,新生骨小梁呈多层排列.(6)放射状骨膜新生骨,X线片、CT及MRI上各显示13、7及14例,在X线片、CT上,越近病变中心针状影越长、密度越高.病理上,针状影间为肿瘤组织.(7)混合型骨膜新生骨,X线片、CT及MRI上各显示7、4及8例.为2种或2种以上的骨膜新生骨的混合表现.结论 (1)骨肉瘤可引起多种形态的骨膜异常,不同骨膜异常有不同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2)所提出的对骨膜异常的分类,以病理所见为基础,较好地概括了骨膜各种病理改变的3种影像表现.(3)MRI可显示X线片、CT不能显示的骨膜水肿、无骨膜新生骨的骨膜破坏等更早期的骨膜异常,显示骨膜掀起、增厚也较CT更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评价X线平片、CT和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非管状骨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1例行CT扫描,8例行MRI检查.结果 大部分病变表现具有长管状骨病变的特征,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其中膨胀性囊性骨质破坏8例,溶骨性骨质破坏9例,偏心性邻关节生长5例,形成软组织肿块4例,有硬化边1例.结论 X线平片可作为诊断非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的初步筛选方法,CT和MRI可为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X线平片、CT、MRI在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4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结果证实为脊柱结核病人的X线平片、CT、MRI影像表现。结果:X线平片可了解椎体破坏、塌陷、椎间隙变窄情况,及脊柱是否后凸畸形。40例CT均可较清楚显示椎体骨质破坏的数目(有21例分别两个椎体受累)、范围及病变是否进入椎管,其中19例形成寒性脓疡。9例行MRI均可显示椎体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胀、寒性脓疡范围,及椎管、脊髓情况。结论:X线平片结合CT平扫可对脊柱结核进行较全面细致的观察并做出诊断。与肿瘤不易鉴别时需加CT增强扫描。若有神经症状时应补充MRI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巨大空洞型肺癌X线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病理证实的11例巨大空洞型肺癌的X线表现,全部病例均摄胸部正侧位 X线片其中 7例行体层检查, 1例行 CT检查。结果 11例病人均发现巨大癌块,最小为 5. 5cm最大21cm,其内均有空洞,空洞最小者直径为5cm最大者19cm,厚壁且凹凸不平者8例,薄壁空洞仅2例,有壁结节者8例,仅2例洞内有小液平。11例均经病理证实,鳞癌8例,未分化癌3例、结论空洞型肺癌易发生于鳞癌,空洞偏心、洞壁凹凸不平、有壁结节小液平为空洞肺癌的X线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的影像学改变,提供早期诊断的依据。方法:56例AS病例全部做了X线平片和CT检查,其中32例进行了MRI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论:X线平片为首选方法,对早期病例CT扫描优于X线平片,MRI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受累的影像表现,比较X线平片、CT和MRI显示AS髋关节受累的敏感度.方法 对55例AS患者行骨盆X线平片和MR检查,其中29例行髋关节CT检查.MR平扫均包括冠状面T1WI、T2WI、STIR、附加水激励的三维稳态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BTFE-WATS),其中24例同时行脂肪抑制T1WI增强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应用x2检验对X线平片、CT和MRI显示AS髋关节受累改变的敏感度进行分析.结果 55例AS患者110侧髋关节中,X线平片和MRI显示异常分别为13侧和85侧;X线平片改变包括关节面下骨侵蚀破坏13侧、关节间隙变窄4侧、韧带骨赘5侧;MRI显示关节面下骨侵蚀破坏31侧、关节间隙变窄4侧、关节少量积液80侧、骨髓水肿32侧、脂肪沉积28侧、韧带附着点炎21侧,24例行MR增强检查患者中19例见双侧滑膜异常强化.CT检查29例共58侧髋关节,CT在显示X线平片和MRI所显示的骨破坏同时,发现X线平片未能显示的10侧骨破坏和MRI未显示的1侧骨破坏.X线平片、CT、MRI显示异常分别为10.3% (6/58)、27.6% (16/58)和77.6% (45/58),MRI显示髋关节受累的敏感度优于X线平片和CT(x2值分别为53.22和29.08,P值均<0.05).MRI除显示X线平片和CT所能显示的慢性骨结构改变外,还发现X线平片和CT未能显示的急性炎症改变.结论 MRI能显示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AS髋关节受累的急性炎症改变,滑膜炎所致的少量积液和滑膜异常强化是髋关节受累最常见的MRI表现.  相似文献   

10.
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34例均有X线平片,1例X线分层,10例CT扫描,7例做了MRI检查.结果:34例中15例X线平片示病灶内有明显的大小不一的钙化,28例X线平片显示病灶边缘均清晰可见.10例行CT扫描的病例显示清晰病灶边界和相应钙化.7例MRI检查病灶为边界清楚,3例T1WI低信号、T2WI中低信号,4例T1WI低信号、T2WI多房高信号,3例可见相应的骨髓水肿,2例显示骨皮质反应,1例显示关节滑膜炎,1例MRI增强的病灶可见病灶部分实质和分房的间隔明显强化.结论:X线平片仍为软骨母细胞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地显示骨骼的微细改变.MRI对显示病灶的范围、大小、周围骨骼及软组织的水肿、骨皮质改变和相应的关节改变有明显的优势,并为鉴别诊断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巨大肺大泡胸部X线平片和CT的诊断价值及与局限性气胸的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经手术证实的巨大肺大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行X线胸片和胸部CT扫描。结果病灶体积占整个胸腔30%~80%,4例病灶位于左侧胸腔,2例病灶位于右侧胸腔。其中有3例胸部X线平片误诊为局限性气胸。胸部CT能显示巨大肺大泡的内部结构、肺大泡壁及正常肺组织的受压情况。结论巨大肺大泡易于误诊,胸部CT检查对正确诊断巨大肺大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10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CT、三维CT三种检查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在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0例患者均经X线平片,螺旋CT扫描,其中84例(应临床,患者或病情需要)经多平面MPR重建,三维CT成像。结果100例中,X线平片阳性94例,CT阳性98例,而经多平面MPR重建,三维CT成像的84例全部为阳性。结论在脊柱外伤检查中,X线平片是首选检查方法,但CT优于平片,而三维CT是X平片和CT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平片、CT,MRI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8例骨样骨瘤均摄平片,其中16例经CT检查,4例行MRI检查;分析骨样骨瘤的平片、CT,MBI影像学表现.结果骨样骨瘤典型表现为瘤巢及周围反应性骨质硬化,且随病变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诊断准确性平片为92.9%,CT为100%,MRI为83.3%.结论平片是诊断骨样骨瘤的基本手段,CT为最可靠方法,MRI需结合平片、CT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ON)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学改变。结果:13例患者中,8例行CT平扫,均显示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病灶显著强化;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平扫瘤体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13例中病灶局限于鼻腔者4例;有上颌骨、筛骨、鼻中隔或颅底骨质破坏者9例(69.23%);其中2例侵及同侧的前颅窝(1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鼻腔中上部肿物,MRI显示内部信号不均匀,而CT显示密度大都较均匀,且增强有明显强化,周围骨质有破坏,甚至病灶自鼻腔延续至前颅窝者,呈"蘑菇"状,应考虑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神经内分泌癌的CT和MRI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肝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资料,术前4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6例中肿瘤呈多发1例,表现为1个大肿瘤伴周围多个小结节灶,其余5例均为单发.CT平扫除1例病灶周边可见点状钙化外,均表现为肝内低密度占位,病灶中央见较大范围的不规则更低密度区,边界清晰.肿瘤在MR T1WI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表现为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实质部分表现为早期轻中度持续强化,但强化程度有所下降,也可表现为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呈轻度强化,中心更低密度或信号区多无明显强化;周围肝内血管呈受压推移改变,腹腔及后腹膜均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结论CT和MRI能显示原发性肝神经内分泌癌的特征,在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结节性硬化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成德 《放射学实践》2006,21(7):657-659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结节性硬化的CT和MRI表现,10例均行头部CT平扫,CT增强1例,膝关节CT平扫1例,2例行头部MRI平扫。结果:CT表现中,所有病例均见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高密度钙化结节,1例并有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有皮肤血管纤维瘤。2例MRI均见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结节,T1WI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T2WI则为低信号。结论:CT和MRI检查对结节性硬化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CT和MRI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确诊为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胸片及CT图像,并对其影像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行胸片检查,9例单发,1例多发(3个病灶),共12个病灶.其中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共9个病灶.平片上病灶短径平均为(1.8±0.6) cm,未见钙化、毛刺、空洞等征象.CT病灶位于胸膜下,大小为1.7cm×1.9cm,5例可见浅分叶,2例可见小块状钙化灶,3例见周围血管包绕征,4例可见周围有肺气肿带包绕,所有结节均未见毛刺、空洞及空泡征,无胸膜牵拉征,肺门纵隔无淋巴结增大,无胸腔积液.平扫CT均值为(45.6±10.0) Hu,增强后可见不均匀强化,有明显强化区及未强化区,主要与病理组织成分相关;强化区域CT均值为(105.6±12.7) Hu,绝对增强均值为(60.0±13.8) Hu.病理上均包含血管瘤样区、乳头区、实变区和硬化区,按不同比例混合存在.免疫组化显示:Vim(+++),CK(++),EMA(+),部分CD34、NSE(+).结论 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性,术前若作出正确诊断,多数患者可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 RI在强直性脊柱炎相关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临床怀疑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平片、C T及M R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X线平片检查确诊的7例共9侧;C T检查明确11例18侧骶髂关节病变;M RI多序列检查23例患者中均表现为异常,特别是X线平片及C T不能显示的骨髓水肿、滑膜病变、脂肪沉积、肌腱附着点炎、被膜炎及关节软骨破坏。结论 M RI多序列联合应用能发现X线平片及C T 不能显示的AS的早期病变表现,为临床怀疑AS病变相关性骶髂关节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骨盆骨巨细胞瘤影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潘诗农  李琦  吴振华 《放射学实践》2008,23(12):1358-1361
目的:分析骨盆骨巨细胞瘤X线平片、CT及MRI征象,探讨其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总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9例(包括7例复发)骨盆骨巨细胞瘤患者的X线平片、CT、MRI表现。结果:①X线平片表现:囊状骨质破坏15例,单纯溶骨性破坏8例,"多房性"骨质破坏6例。②CT表现:18例呈囊样膨胀性骨质破坏,11例呈单纯溶骨性破坏,未见骨膨胀扩张征象;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均出现轻度至中度的强化。③MRI表现:6例MRT1WI上均呈等信号、低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等信号、高混杂信号。结论:骨盆巨细胞瘤的影学表现为膨胀性溶骨破坏,与长骨巨细胞瘤比较除膨胀更为显著外,余无明显差异;骨盆骨巨细胞瘤诊断需综合运用X线平片、CT及MRI并与临床表现相结合,且能够提高骨盆骨巨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误诊分析(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误诊原因。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X线、CT及1例MRI片,由三名医生共同分析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5例分别误诊良性肿瘤、骨髓炎、结核、转移瘤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特点:5例均为儿童及青年、病灶均为该病的好发部位。影像表现主要为髓腔或骨松质溶骨性破坏,边缘稍有硬化。结论:在熟悉该病的X线表现基础上,与CT或MRI相互补充、印证,结合临床表现全面分析,有可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