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老年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   总被引:72,自引:3,他引:69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置管反应的发生是否与血管管径有关。方法:将232例浅静脉置管的老年病人,按置管静脉部位分为A组(主静脉组)和B组(分支静脉组),B组又分为B1组(管径≥3.0mm)和B2组(管径<3.0mm)对三组病人置管反应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置管反应发生率为27.9%,B组为73.8%,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A组于置管后第4天出现置管反应,B组置管后第2天即开始有置管反应。B组中B1组置管反应发生率52.6%,B2组为100.0%,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B1组置管反应出现于置管后4-5d,B2组置管反应发生于置管后2-4d。结论:老年病人留置套管针时其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大小有关。为老年病人留置套管针时,应尽可能选择直径≥3.0mm的血管,并科学掌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
肿瘤病人行股静脉置管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对620例肿瘤病人行股静脉置管术。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置管时间最长180d,病人置管后活动自如;拔管后伤口愈合好,无1例感染;导管脱落5例。指出股静脉置管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效果显著,置管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保持正压封管以及置管后的精心护理是长期留置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PICC无针输液系统在ICU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00例ICU病人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无针输液系统进行置管给药。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9.0%;操作时间平均13.0min;留置导管时间平均95.0d,无并发症发生。提示PICC无针输液系统安全、省时,应用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病人的家庭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重要性。方法运用回顾性对比研究的方法,比较一般的出院健康教育与系统的家庭健康教育对PICC置管病人的影响。结果两组病人在管道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数量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的家庭健康教育对延长PICC置管病人管道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以减轻患者痛苦,保护血管和维护稳定的静脉输液。方法对106例患者通过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观察穿刺部位及输液情况。结果留置套管针输液3~9 d,未发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等症状。结论穿刺前做好解释工作,能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正确选择穿刺部位,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掌握置管时间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颈外静脉留置针的关键环节;置管期间,精心护理病人及置管部位,对保证输液顺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程进  翟颖  张燕 《护理学杂志》2010,25(4):15-16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应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ICU反复住院高龄患者使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18例次,给予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145d,3例超过100d,平均留置时间65.4d,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抗感染导管能减少高龄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导管维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应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ICU反复住院高龄患者使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18例次,给予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145d,3例超过100d,平均留置时间65.4d,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抗感染导管能减少高龄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导管维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中静脉置管感染原因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中静脉置管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延长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方法加强静脉导管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穿刺口和皮下隧道感染的发生。结果留置时间3~10个月,1例出现发热反应。结论加强静脉留置管护理,换药后穿刺针入皮处涂百多邦药膏,延长了留置时间,降低感染率,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殊体位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特殊体位(被动体位9例,强迫体位38例)下行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作好物品与患者准备,根据不同体位确定穿刺步骤和固定导管。结果 47例颈内静脉置管均成功,其中一次置管成功38例。中心静脉置管留置4~151d,中位数22d。留置过程中无与置管相关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特殊体位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需重视各操作环节,尤其是穿刺点定位、穿刺方向、穿刺深度及角度,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银粒子与普通导管行中心静脉穿刺时静脉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情况,为临床选择合适导管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49例留置银粒子导管患者(银粒子组)及85例留置普通导管患者(普通组)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及CRI发生率。结果银粒子组置管时间为(22.01±2.53)d,CRI发生率4.08%;普通组分别为(7.99±1.84)d和7.05%。两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RI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粒子导管可有效延长带管时间,且不增加CRI风险。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8.
19.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48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of the thoracic aorta, one of them had a rupture of aneurysm of the noncoronary sinus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fistula between the aorta and the right atrium. The fistula was ligated by an access through the right atrium with good nearest and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