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邰东梅  王哲 《中医药学刊》2008,26(2):393-394
拟从分析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本质内涵入手,主要引用《黄帝内经》等历代医著为立论依据,探讨“致中和”思想在中医学养生学方面影响,揭示儒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以便完整地继承传统文化精萃,弘扬中医药学精华,准确指导临床实践,为人类养生祛病延年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自西汉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儒学为基础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观念、"八卦"系统、"五行"观念及"致中和"思想为中医系统观念的构成以及中医经典提供了哲学思想和模式。本文将讨论"天人合一"思想、"阴阳"观念、"八卦"系统、"五行"观念及"致中和"思想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道家思想是以老庄为代表,以“道”为其学说宗旨的学派,道家思想与中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国以来学者主要研究了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学科、思维方式及医家的影响。中医学继承并发展了道家精气学说和养生理论。从道家无神论思想、精气化生万物的巨大能量性以及“和”的观点研究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还很缺乏,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左媛媛 《中医研究》2012,25(10):7-9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促进了中医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致中和”的思想不但影响了中医学的整个思维模式的形成,还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这一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影响,了解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医文化、理论形成的巨大影响,并进一步指导中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段振离 《国医论坛》1990,5(3):18-19
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早在两千年以前,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的中医学,逐渐形成并完善起来。哲学又是传统文化的源泉和灵魂,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皆对中医学产生过程度不等的影响,而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当以道家为最。  相似文献   

6.
儒学对中医的影响,渗透在相当广泛的领域。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讲,它继承并发扬了《周易》的基本思想,对于世界的理解,坚持了有机论、系统论,在这一点上与道家思想是一致的。《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儒家经典《易传》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对世界理解的这种“分化观”,易、道、儒三家是一致、一贯的,形成了与西方以原子论为代表的“组合观”截然不同的思想。“气分阴阳”,“一物两体”,是中医的一种深层思想,而它首先是易、道、儒的思想,是易、道、儒的思想在中医学的应用和具体化。儒家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更鲜明地体现为中医文化的人文内容,最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医德,即以“仁者爱人”之精神,施医救人,将“仁”贯于“医”中;  相似文献   

7.
1 加大中医养生学科建设意义重大中华民族自古就十分重视养生保健 ,养生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养生学不仅涉及到众多具体的养生保健方法 ,而且经数千年的实践 ,总结出来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养生保健理论体系 ,她与中医治疗学一道为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坚持形神一元论,认为养生当"形与神俱"(《素问·上古天真论》),才能终其天年。关于形神,中医重视神对形的主宰作用,认为神为形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养神"成为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养神"又包含丰富的老年心理养生思想,所论述的老年心理养生原则和方法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1中医老年心理养生原则1.1精神内守精神内守,即指精神不外越。神  相似文献   

9.
儒家“中和观”对中医生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邰东梅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1):909-910
儒家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学派 ,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后 ,被尊为“显学” ,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体 ,广泛渗透于古代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庸》是儒家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 ,蕴含了极其深刻的哲学原理 ,其核心命题是“致中和”思想 ,认为“致中和 ,天地位焉” ,宇宙万物便达到了一种最佳动态平衡。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明显民族人文特色的传统医学 ,根植于丰厚儒家文化土壤之上 ,其历史渊源、学科范式与实践应用无一不打下深深的儒家烙印。它汲取儒家“致中和”的平衡思想 ,并进行卓越的再创造过程 ,建立了…  相似文献   

10.
蒋国印 《光明中医》2009,24(12):2357-2358
预防医学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医学. 1调养精神意志 人类的思想活动与疾病的产生有很密切的关系,过度疲劳、生物钟的规律被打乱、精神情志活动异常、强烈的精神刺激、精神抑郁和过度的兴奋以及过度的悲伤都会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或正气内虚,易招致外邪而诱发疾病.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精辟地论述了情志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相似文献   

11.
谈《周易》对中医阴阳学说和养生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明代张景岳说:"医易相通,理无二致"、"易具医之,医得易之用"、"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本文就<周易>对中医阴阳学说和养生学的影响做一探讨,请有识者斧正.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摄精神,注意饮食起居,重视锻炼身体,药物预防疾病,人工免疫以及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中医学健康教育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儒家“致中和”思想与中医稳态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致中和”思想对中医稳态理论的形成影响极大。其取法天地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医天人和谐的稳态理论,其交感思想影响了中医自趋稳态机制理论框架的构筑,其“用中”思想影响了中医最佳有序动态生命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拳起于易,理成于医",武术内功养生法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身心整体性锻炼内容,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与中医学相辉映,既是对中医理论的独特应用与  相似文献   

15.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和保健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本文根据《黄帝内经》中有关养生,气候变化,内心的调节,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从中探求现代社会养生,防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和保健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本文根据<黄帝内经>中有关养生,气候变化,内心的调节,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从中探求现代社会养生,防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保健在养生防病中的作用。中医学理论辨证地阐明了情绪变化对人脏腑功能的负面效应,与现代心身医学的理论有许多相通之处。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18.
中医养生学(一)北京中医医院(100010)吉良晨养生这门学问,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养生之道”。在古代中医学的书籍中有许多关于养生的理论和修持锻炼的方法。早在两千年前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一书即总结了上古医学经验精华,并上升到理论,成了...  相似文献   

19.
李廷荃教授受"致中和"思想影响,将其引申结合到"医院管理""中医理论""临床实践""达观处世"中,处处都体现"中和""中庸"之道,其认为"道法自然"一切都回归本原,"守中""守和"才能不偏不倚,做到恰到好处。李教授擅长调理慢性胃肠疾病,笔者跟其出诊,将其"致中和"思想在临证中的运用进行了整理和提炼,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都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都始终渗透着自然科学的哲学思想。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它不断吸取古代思想文化的知识成果,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以及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如"气"、"阴阳"、"五行"等交融渗透,互为影响,并逐步形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形成为中医原创思维理论构建的基础,成为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哲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