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调查2—3岁儿童正常词汇和语法发展,探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筛查标准。方法选择山东省菏泽市城区515名2—3岁儿童,由父母报告儿童生活中最常用的260个词汇(分为18类词汇和14种语言结构)表达情况。结果第5和第10百分位词汇量,24~26个月的分别为30.8和50.5个;第5和第10百分位语言结构表达量,24~29个月男童分别为0和1.0个,女童分别为1.9和3.7个;男女童语言结构平均表达量24—29个月龄分别为(7.2±4.6)个和(9.5±4.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35个月分别为(10.8±3.4)和(11.3±3.5)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29月女童除动词-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和代词-形容词-名词3种语法结构外其它语法结构表达比例均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0-35个月男童否定词-形容词名和词-动词-形容词名词2种语法结构女童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它语法结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岁时词汇量少于30个和无短语可视为语言发育迟缓;而2岁时词汇量少于50个和男童结构表达量少于1个、女童结构表达量少于3个视为语言发育迟缓可能;24—29月女童词汇和语法结构发育水平均高于男童,30~35个月男童词汇和语法结构有赶上发育趋势。  相似文献   

2.
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筛查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掌握2~3岁儿童正常的词汇和语法发展规律,初步拟定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筛查标准。【方法】 以713名24~47月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由父母报告小儿能自发表达的词汇、助词和表达结构量,按正常人群词汇和结构表达量的第5和第10百分位界定语言发育迟缓和语言发育迟缓可能。【结果】 24~25个月儿童词汇量的第5和第10百分位分别为30和50个词汇,30~35个月的男童结构表达量的第5和第10百分位分别为3.3和5.9个,女童分别为5.9和8.2个。【结论】 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筛查标准为:24个月词汇量少于30,30个月男童结构表达量少于3个,30个月女童结构表达量少于5个。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可能的筛查标准为:24个月词汇量少于50,30个月男童结构表达量少于5个,30个月女童结构表达量少于8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智能发育特点,以指导干预。 【方法】 以178例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S-S语言发育评价法评定其语言水平,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其智能发育的五个能区,对测得的发育商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该组儿童大运动发育正常(发育商>85分),语言水平低于实际年龄段,语言发育商<76分;其语言发育水平与适应行为、精细动作、个人社交行为发育水平明显相关(P<0.01);该组儿童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发育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72.5%、52.2%;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发育低下的发生率与语言发育缺陷的程度明显相关(P<0.01),精细动作发育低下的发生率为48.9%,精细动作发育低下的发生率与语言发育缺陷的程度不相关(P>0.05)。 【结论】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常伴有适应行为、精细动作、个人社交行为的发育低下,临床需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智能发育评估,并对存在的发育缺陷进行全面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18~36月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神经发育特点,为后期评估、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2019年因语言问题首次就诊的18~36月龄婴幼儿,根据“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及“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结果分为单纯语言发育迟缓组与多能区发育迟缓组,比较两组儿童各能区发育、早期语言水平,以及孤独症筛查阳性检出率。结果 共有700例婴幼儿入选,两组间月龄(t=-1.73,P=0.09)、性别(χ2=2.06,P=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年龄构成比存在差异(χ2=9.124 ,P=0.01)。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在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及社交能区均更为落后(t=15.08,20.26,25.68,18.76,39.79,P<0.001)。在早期语言水平方面,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在总的早期语言发展水平、语音和语言表达、听觉感受理解、视觉相关语言方面较单纯语言发育迟缓组均更低(t=8.20,10.23,9.18,11.39,P<0.001)。单纯语言迟缓组语言能区的落后与精细运动、适应性及社交DQ存在相关性(r=0.127,0.146,0.238,P<0.001),而多能区发育迟缓组语言能区的落后与各能区DQ均存在相关性(r=0.154,0.392,0.390,0.435,P<0.001);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孤独症筛查阳性检出率更高(χ2=61.69,105.17,P<0.05)。结论 早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合并多能区落后时存在语言发育的显著落后,应进一步完善检查,注意识别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智能发育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7月因语言发育迟缓在武汉市同济医院儿童保健专科就诊的儿童209例(35例语言发育迟缓,174例全面发育迟缓),其中男164例(78.47%),女45例(21.53%),年龄1~5岁,使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上海标准化版)、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获取相关信息。 结果 语言发育迟缓与全面发育迟缓儿童在性别、父亲的文化程度、职业、父母的关系、性格、主要教育者、照养人每日与儿童相处的时间、儿童每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儿童年龄(χ2=12.723)、母亲文化程度(χ2=10.124)、职业(χ2=7.473)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母亲文化程度低的儿童发生全面发育迟缓的机率是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儿童的5.419倍(OR =5.419, P<0.01)。 结论 对儿童各个年龄段进行常规语言筛查,早期发现语言发育迟缓;加强对低学历母亲的健康教育,以减少语言迟缓对其他发育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成都市16~24月龄儿童语言发育状况。方法 于2013年6-12月以成都市6城区1 063例16~24月龄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婴幼儿语言发育进程量表》为调查工具,采用Excel进行资料录入、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1)共发现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37例,检出率12.89%。2)各年龄组男女儿童语言的发育在与视觉相关的理解与表达、听觉感受和理解、语音及言语表达三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童的理解及表达能力优于男童(P<0.05)。3)儿童语言发育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其中与视觉相关的理解和表达部分得分在18月后达到稳定,听觉感受和理解部分得分呈平稳上升趋势,语音和语言表达部分得分早期增加比较平缓但于18个月左右明显上升。结论 应加强对成都地区儿童语言发育的关注,增加儿童理解能力训练是提高儿童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56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脑电图特征.方法 在安静舒适状态下按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国际脑电图学会建议采用的标准电极安放法描记.结果 43%患儿双侧枕区α波活动减少,32.5%患儿双侧枕区θ节律变慢.结论 脑功能发育不成熟是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重要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儿童在语言发育过程中特点及语言发育迟缓的情况,为儿童语言发育的正确评估指导提出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1 016名18~36个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为调查工具进行测定。结果 男童在18~30月龄,语音表达和语音理解能力及整体语言发育水平均显著低于同年龄组女童(P<0.05),男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语言的快速增长期都出现在24月后,但30~36月时,男女童语言发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认识男女童发育上的差异,在语言发育早期重视男童的语言刺激及评估,对语言发育迟缓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9.
凌俊  陆明旭 《华南预防医学》2023,(9):1156-1158+1162
目的 探讨1~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商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某医院接诊的1~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DS)评分将其分为观察组(DQ<85分,为发育商低下儿童)和对照组(DQ≥85分,为发育商正常儿童),对儿童父母进行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商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语言发育迟缓儿童657例,年龄1~3岁,平均(2.14±0.46)岁。其中发育商<85分的发育商低下儿童556例(观察组),发育商正常儿童101例(对照组),观察组男童354例,女童202例;年龄1~3岁,平均(2.16±0.45)岁。对照组男童60例,女童41例,年龄1~3岁,平均(2.10±0.50)岁。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文化程度(OR=2.129)、母亲文化程度(OR=2.842)、家庭所在地(OR=2.372)、儿童视频时间(OR=1.917)、使用有声读物(OR=0.331)、陪伴儿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0~4岁儿童语言发育现况,分析其语言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中国儿童发育量表》对667名0~4岁的儿童进行语言发育商测查,用问卷方式调查家庭语言环境影响因素。所收集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667例儿童语言发育商平均值为100.84±13.36;单因素分析发现主要抚养人、父亲文化程度、育儿方式、语言障碍家族史对0~4岁儿童语言发育商存在影响(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母为主要抚养人、多交流的育儿方式、父亲文化程度高有利于0~4岁儿童语言发育。结论 儿童语言发育与家庭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抚养人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儿童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危儿2岁时语言发育迟缓情况,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改善其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儿科住院治疗并随访至24月龄的64例高危儿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在儿保门诊体检的52例正常小儿为对照组,采用0~6岁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ST)分别在高危儿12、18、24月龄时和对照组24月龄时进行发育筛查评估。结果 高危儿在24月龄时语言发育迟缓的检出率约34.4%,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足月小样儿检出率63%最高,其次为早产儿40%,男女比例为3.4∶1。12月龄时高危儿运动发育落后和语言发育落后的检出率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但18、24月龄时两者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儿仍然是语言发育迟缓的高危人群,不同高危因素所致语言发育迟缓检出率不同。对高危儿需定期随访、监测和筛查语言发育,争取早发现、早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4岁左右孤独症儿童语言发育的情况及与同龄正常儿童的差距。方法 1)利用词汇掌握量表测量103例正常儿童和100例孤独症儿童词汇掌握情况。2)利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ABC)、词汇掌握量表对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进行测量,并计算三种测量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各类词汇掌握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各类词汇损伤程度变化一致。词汇掌握情况与CARS、 ABC中语言能力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3.5~4.5岁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显著低于同龄正常儿童,词汇掌握呈现“一损俱损”的模式。利用CARS,ABC以及词汇掌握量表测量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的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1~6岁儿童语言名词发展的现状研究,了解不同年龄组、性别组儿童名词理解及表达的特征和规律。方法 运用《1~6岁儿童语言发育评估量表》的名词测试部分,对随机抽样的1 121名儿童进行测试。结果 1)儿童最先习得身体部位名称,其次为物品及玩具名称,最后习得上位词等抽象名词;2)名词理解通过的P75的相当年龄是2岁;P90是2.5岁;3)名词表达通过的P75的相当年龄是2.5岁;P90是3岁;4)女生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男生(P<0.005)。结论 1~6岁儿童名词发展具有特定的习得顺序,并存在年龄界值及性别差异,这对促进儿童语言的早期发展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6月广州城区248名1~6岁儿童,其中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24名(病例组),语言发育正常儿童124名(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讨家庭环境、出生情况、行为与语言发育的相关性。语言评定方法应用S-S评定法。结果 在调查的儿童中,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7项,分别为隔代抚养(OR=3.391,95%CI:1.654~6.951)、母亲文化程度低(OR=5.186,95%CI:2.245~11.981)、教语言用有声电子玩具或读物(OR=2.070,95%CI:1.122~3.817)、屏幕接触时间每天超过1 h如看电视(OR=2.305,95%CI:1.245~4.267)、看手机或IPAD(OR=3.246,95%CI:1.277~8.248)、出生有高危因素(OR=2.253,95%CI:1.084~4.680)及孕期高危因素(OR=2.575,95%CI:1.129~5.873)。结论 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屏幕时间对儿童早期语言发育的影响不容忽视,良好的环境、科学的养育观念可预防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6月广州城区248名1~6岁儿童,其中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24名(病例组),语言发育正常儿童124名(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讨家庭环境、出生情况、行为与语言发育的相关性。语言评定方法应用S-S评定法。结果 在调查的儿童中,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7项,分别为隔代抚养(OR=3.391,95%CI:1.654~6.951)、母亲文化程度低(OR=5.186,95%CI:2.245~11.981)、教语言用有声电子玩具或读物(OR=2.070,95%CI:1.122~3.817)、屏幕接触时间每天超过1 h如看电视(OR=2.305,95%CI:1.245~4.267)、看手机或IPAD(OR=3.246,95%CI:1.277~8.248)、出生有高危因素(OR=2.253,95%CI:1.084~4.680)及孕期高危因素(OR=2.575,95%CI:1.129~5.873)。结论 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屏幕时间对儿童早期语言发育的影响不容忽视,良好的环境、科学的养育观念可预防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研究社区1~3岁儿童语言发育与屏幕暴露的相关性,为儿童屏幕暴露现状提供改进意见。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于本院儿童保健门诊随访的1~3岁幼儿共827例,男童406例,女童421例,平均年龄为(24.5±5.3)月。采用自制式调查问卷,由本科保健医生指导调查对象的父母或抚养人现场完成,并结合Gesell 婴幼儿发育量表评估调查对象语言发育情况。结果 827例儿童中,93例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734例语言发育正常。两组儿童接触屏幕年龄段、儿童性别、家庭情况、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母亲年龄、屏幕暴露时间、入睡是否规律、接触屏幕时家长陪同和限制屏幕暴露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混杂因素影响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屏幕暴露时间>2 h(OR=1.687,95%CI:1.022~2.236,P<0.001)、接触屏幕时无家长陪同(OR=2.035,95%CI:1.588~2.634,P=0.002)、未限制屏幕暴露时间(OR=1.475,95%CI:1.087~2.156,P=0.035)为语言发育迟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长时间的屏幕暴露会影响家庭语言环境和儿童睡眠,不利于儿童的语言发育,建议家长禁止小于18月的儿童接触屏幕,大于18月的儿童在家长陪同讲解下接触屏幕,时间控制在2 h以内,严格避免睡觉前观看电子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