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家庭环境特征。 【方法】 应用程灶火等设计的《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手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79例ADHD儿童及71名正常儿童进行评定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生活质量评分中,ADHD组的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识、认知成分、焦虑体验、情感成分总体满意度得分均低于正常组(P<0.05或<0.01);2)家庭环境评分中,ADHD组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组织性得分均低于正常组(P<0.05或<0.01),矛盾性、独立性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 【结论】 ADHD儿童生活质量低下,家庭环境不良,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及其与正常儿童智力结构特征的差异。 【方法】 根据DSM-Ⅳ对厦门市初诊的120例ADHD儿童进行诊断并划分亚型,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120例ADHD儿童和67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智力测试比较。 【结果】 ADHD儿童的VIQ、PIQ和FIQ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儿童得分(t=7.826,5.183,7.688,P均=0.000);三组亚型ADHD儿童的CD、PIQ和FIQ等项目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34,3.899,3.190,P=0.001,0.023,0.045);ADHD儿童智力不平衡率为20.0%,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6,P=0.004);三组不同亚型ADHD儿童的智力平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8,P=0.215)。 【结论】 ADHD 儿童的智力水平低于健康正常儿童,其言语和操作能力发展不平衡, 不同亚型ADHD儿童的智力结构和缺损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DHD)的生活质量,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ADHD诊断标准的96例患儿与110例同龄正常儿童使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ADHD儿童生活质量总分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在家庭生活、同伴交往、生活环境、焦虑体验、抑郁体验、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情感温暖、父亲情感温暖得分与ADHD儿童生活质量正相关,攻击行为、注意问题和父亲干涉与ADHD儿童生活质量负相关。结论 ADHD儿童生活质量较差,其行为问题和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越多,生活质量就越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持续注意及反应抑制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运用持续注意反应任务(SART)对100名ADHD儿童及对照组儿童进行测试,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对持续注意及反应抑制能力进行统计。 【结果】 总的来说,两组儿童在持续注意及反应抑制功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ADHD组儿童在SART中的漏按错误数(P=0.004)、误按数(P<0.001)上明显地多于对照组儿童,所需反应时(P<0.001)也更长,反应时变异(P=0.001)也更大。控制FIQ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ADHD儿童存在持续注意及反应抑制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 ERP)P300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不同亚型认知功能缺陷的诊断意义。 【方法】 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对门诊ADHD患儿进行临床分型,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组:20例),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组:20例)和混合型(ADHD-C组:20例),对3组患儿及和正常对照组儿童(20例)应用事件相关电位分析系统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亚型ADHD患儿的靶刺激在前额区(Fz)、中央区(Cz)、左中央区(C3)、右中央区(C4)及顶区(Pz)各脑区P300潜伏期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211,6.312,7.418,7.665,7.010);2)各脑区P300波幅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837,4.698,2.902,3.282,5.275,P值均<0.05);3)ADHD各亚型之间在以上测验中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ADHD各临床亚型患儿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没有明显差异,但潜伏期均较正常儿童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与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共病(comorbi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tic disorder, CAT)患儿的行为特征。 【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CAT)组60例,ADHD组79例,TD组60例,正常对照组71名儿童分别进行评估。 【结果】 CAT组行为问题发生率与AD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9,P>0.05);CAT组行为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TD组(χ2=7.745,P<0.01);CA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7.326,P<0.001)。男童CAT组强迫性与攻击性因子显著高于ADHD组(P<0.01),交往不良因子略高于ADHD组(P<0.05)。CAT组除分裂性因子外其余因子均显著高于TD组(P<0.01)。CAT组所有九个因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女童CAT组各因子与ADHD组比较均无差异;CAT组的攻击因子高于T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组社交退缩、攻击因子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AT儿童存在更多及更为严重的行为问题,ADHD的存在是CAT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来源, CAT男童患者行为问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伴与不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患儿的个性和生活质量特征。 【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EPQ)及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对伴有ADHD的TD(comorbi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tic disorder,CAT)组60例,不伴ADHD的TD组60例,正常对照组71例儿童分别进行评估。 【结果】 EPQ中CAT组和TD组精神质、神经质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N组,CAT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CAT组掩饰性得分明显低于TD组和N组(P<0.01)。ISLQ中CAT组和TD组总体满意度得分均明显低于N组,CAT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其中CAT组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自我认识、认知成分、抑郁体验得分均低于TD组(P<0.05),TD组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自我认识、认知成分得分均低于N组(P<0.05)。 【结论】 CAT和TD患儿个性及生活质量都明显比正常儿童差,而CAT患儿比TD患儿存在更为明显的个性缺陷和生活质量低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动机水平的延迟厌恶功能特征。 【方法】 运用两种选择延迟任务对100名ADHD儿童及对照组儿童分别进行延迟厌恶测试,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 【结果】 总体发现,两组儿童在延迟厌恶功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ADHD组儿童在选择延迟任务1中选择等待30 s后得到“2分”的圆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儿童,而选择等待2 s后等到“1分”的圆的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儿童(P=0.013),其反应时也明显长于后者(P=0.027),控制FIQ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ADHD儿童倾向于选择等待时间短而得分低的任务;在选择延迟任务2中两组儿童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ADHD儿童存在明显的延迟厌恶;延迟厌恶可能是ADHD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父母养育方式和自我意识特征,以便更好地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发展。 【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分别进行评估。 【结果】 ADHD 儿童的父母在理解及温暖的情感养育儿童方面得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ADHD儿童父亲更多拒绝和否定患儿,母亲则更多严厉惩罚患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偏爱、过度保护、干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患儿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幸福满足及总分低于对照组,焦虑分高于对照组。患儿的自我意识水平与父母养育方式中的多个因子相关。 【结论】 ADHD儿童的父母不能理解患儿,不能以温暖的情感养育患儿,更多的采用拒绝和否定,严厉惩罚儿童,同时ADHD患儿的自我意识发展不良,自我评价低。患儿的自我意识低下与父母养育方式不当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英汉双语教学对其认知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所幼儿园,排除一般智能低于70的儿童,随机选择学龄前儿童120名分为双语组和对照组,每组按三个教学年级随机选取20名,比较各组儿童认知能力测试的结果。 【结果】 两组儿童在认知能力测试中各指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各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智能水平总分项目上,小班及中班的双语组较对照组评分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班双语组一般智能水平总分项目评分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语言、操作、数量、记忆分量表项目上,各年级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接受双语教学的学龄前儿童其认知能力与非双语教学儿童相仿,英汉双语教学对其认知能力发育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同亚型儿童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同临床亚型儿童的生活质量,并调查儿童生活质量与其智力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DSM-IV ADHD诊断标准的653例儿童使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评价儿童的生活质量,联合型瑞文测验(CRT)测试儿童的智力水平,了解ADHD儿童的生活质量状态以及与智力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哮喘患儿主观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为提高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 采用ISLQ及SAB量表,对68例年龄7~12.5岁的中、重度处于缓解期的哮喘患儿进行主观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测试。 【结果】 反映主观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中哮喘患儿有6个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社会适应商数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以社会/自制因子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01)。 【结论】 哮喘患儿主观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对照儿童,应针对患儿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综合干预,力求提高生活质量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与儿童血铅水平的关系。 【方法】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对162例ADHD儿童和同期在儿保门诊进行体检的181例健康儿童的血铅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ADHD儿童的血铅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血铅水平(P<0.01)。ADHD儿童中男童的高血铅率显著高于女童(P<0.05),不同年龄阶段铅中毒率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DHD与儿童高血铅水平相关,积极开展儿童防铅工作对ADHD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男童的行为问题、父母的应付方式及其相关性,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ADHD)儿童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抽取ADHD男童30例和正常对照男童30例,由其父母分别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父母应付方式问卷。 【结果】 ADHD组的分裂性、抑郁、交往不良、强迫、多动、攻击、违纪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ADHD组母亲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ADHD组父亲解决问题的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行为总粗分与母亲解决因子呈负相关,母亲合理化因子呈正相关;与父亲解决因子分呈负相关,与父亲退避和合理化呈正相关。 【结论】 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不容忽视,对ADHD儿童进行干预时需同时对父母进行指导,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ADHD儿童预后。 【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2月期间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儿保所门诊就诊的儿童,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初次诊断为ADHD、排除共病、就诊前未接受治疗,就诊后使用中枢兴奋剂治疗者,首次用药6个月后由家长填写自行编制的ADHD儿童用药依从性家长问卷,共随访642例,其中男514例,女128例。用χ2检验以初步筛选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进一步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结果】 用药依从性好者占39.8%,影响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是否参加父母培训(OR=0.076,P<0.01)、担心药物副反应(OR=0.126,P<0.01)、人均月收入(OR=0.149,P<0.05)、服药次数(OR=0.201,P<0.05)、医疗费用支付方式(OR=0.262,P<0.05)和疾病分型(OR=4.000,P<0.05)。 【结论】 提高父母对ADHD认知水平,探讨ADHD社区服务的模式,有助于提高ADHD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语音工作记忆和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特征。 【方法】 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方块图敲击试验(tapping test)以及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39名混合型ADHD儿童(男29例,女10例)和35名正常儿童(男26例,女9例)进行了测试分析。 【结果】 混合型ADHD儿童在WCST中的完成分类数和概念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数和坚持性错误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总正确率和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方块图敲击测试中的顺向答题数、顺向得分、逆向答题数以及逆向得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C-WISC的算术及数字广度分测试中的得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混合型ADHD儿童存在执行功能缺陷,其语音工作记忆和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均受到罹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 ,AS)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共患率及分析其易误诊为ADHD的原因。 【方法】 应用Vanderbilt ADHD评定量表对门诊确诊的90例AS患儿(男85例,女5例)评估其ADHD的共患率,并与249例普通学龄儿童(男223例,女16例)ADHD患病率进行对比分析;曾在外院接受诊断的39例AS患儿的首诊情况,分析其误诊为ADHD的原因。 【结果】 90例AS学龄儿童中,符合ADHD诊断标准者44例(48.9%);249例普通学龄儿童中,符合ADHD诊断标准者9例(3.6%),AS病例组ADHD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学龄儿童,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2.732 ,P<0.01)。在39例曾接受外院诊断的患儿中,只有6例诊断正确(占15.4%)。而误诊率高达84.6%,其中最常见的误诊为ADHD,共19例(达48.7%)。 【结论】 学龄期AS患儿ADHD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且极易误诊为ADH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