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张立  徐莉 《职业与健康》1997,13(1):49-50
随着电生理研究的进展,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理已证实为折返所致。许多病例已能由导管消融或手术切断等措施达到打断折返环路的目的而治愈。然而由于上述措施设备复杂操作难度大,费用昂贵,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在基层医疗单位尚不能普及,其治疗除刺激迷走神经外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就该病急性发作时的药物治疗分述如下。 1.异搏定静脉内注射,1次5mg,10~15min后可  相似文献   

2.
张丽霞 《中国卫生产业》2014,(10):177+179-177,179
目的探讨急诊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0例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本组所有患者均例行物理治疗和抗菌素心律药物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所有患者的症状均已得到明显改善,78例患者已经治愈,另外2例患者合并其他症状,且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有1例患者出现偶尔的不适,经过用药调整,症状缓解。结论采用急诊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终止其发作视为主要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我院1993年以来经心前区拳击、西地兰、ATP、异搏定、心律平治疗的PSVT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1 方法与结果1.1 心前区拳击组:11例即刻转复8例。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左手掌置患者心前区心尖搏动最明显处,右手握拳用尺侧迅速下捶术者左手背,以中等偏重的力量,落拳要快,1次无效者可  相似文献   

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有或无心脏病病人,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生,突然终止,频率一般是150~220次/min,心房内刺激及房(室)性早搏可诱发或终止发作。  相似文献   

5.
小强是个中学生,平素身体健康,放假期间玩起电脑不知早晚。一次正在玩电脑时,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头晕、乏力。小强的父母急忙把小强送到医院急诊室。马医生立即给小强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注射“维拉帕米”后不到10分钟,小强的病全好了。复查心电图是窦性心律(心率80次/分)。小强高兴的跳下床向马医生道了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常用方法.方法:对1988~2003年间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住院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全部转为窦性心律,5例物理方法终止,23例通过用药终止,复律时间平均30 min,其中1例出现心跳骤停,5例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结论:基层医院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先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物理方法,静脉药物上首选心律平,同时应注意加强心电监护,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方法。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不同分ABCD4个治疗组,分别给予ATP、异搏定、心律平、西地兰治疗,观察4组患者的有效复律例数、复律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ATP的有效转复率为96.43%,无效率为3.57%,复律时间为0.31~1min;发生不良反应1例;异搏定组的有效转复率为91.43%,无效率为8.57%,复律时间为2.5~37min,未发生不良反应;心律平组的有效转复率为93.55%,无效率为6.45%,复律时间为1.8~32min,未发生不良反应;西地兰组的有效转复率为94.12%,无效率为5.88%,复律时间为35~115min,未发生不良反应;转复率ATP组最高,异搏定组最低,复律时间ATP组最短,西地兰组最长,仅ATP组发生1例,4组患者的有效转复率、平均复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TP适用于年龄较小、血压低、无窦房结和传导系统病变、无哮喘病史的患者,起效较快;心律平和异搏定的使用禁忌证是年龄较大、心肌病变严重、心功能较差、逆传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严重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窦房结病变及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临床用药时注意避免;西地兰发挥作用时间较长,见效慢,适用于有心功能障碍但无预激综合征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冯春霞 《健康必读》2008,7(6):56-56
异搏定又称维拉帕米,为一种不同于心痛定、硫氮(茧)酮等的重要钙通道阻滞剂(CCB)。异搏定作为抗快速心律失常药,自1964年发表的第一份报告以来迄今临床应用已有30余年。  相似文献   

9.
10.
刘春梅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537-4538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护理人员精心护理,效果良好,78例患者中,77例消融成功。结论认真细致地做好射频消融术的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确保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宄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急诊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接受诊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度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三磷酸腺苷二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结合普罗帕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应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67.3%,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1% (3/49)明显低于对照组26.5% (13/49),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中结合普罗帕酮行急诊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指心房或房室交界的地方连续发生3次以上的快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突然发作,突然中止。发作时,每分钟心率为160~220次。脉搏快而弱,但规则。每次发作一般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少数患者可持续数天、数星期甚至数月。发作时有胸闷、心悸、头晕、多尿等症状,发作时间较长者,可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晕厥,甚至气急、不能平卧,或发生心绞痛。本病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低血压、心力衰竭或心绞痛。  相似文献   

13.
<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简称阵发性室上速,是指连续出现3次以上的房性早搏或房室交界性早搏所组成的异常心律,多数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的快速心律。根据近几年的临床电生理研究:折返是阵发性室上速的最常见机制,约占阵发性室上速的95%以上,较少见的机制有自律性增高及触发激动等[1]。依据心动过速的机制可分为:(1)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3)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4)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9岁,农民。以“阵发性心悸、胸闷8年,加剧半年”于2000年3月17日就诊本院。自诉8年前开始心悸呈阵发性,伴胸闷,每月均发作2次~3次。曾多次就诊本院、地区医院及省级医院,经ECG等检查后确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1)调整呼吸、按摩颈静脉窦等。(2)异博定80mg口服,每日3次等处理。症状均可缓解。近半年来,症状发作频繁,每月均5次~6次,且用上述方法无法缓解。给予加用“西地兰0.4mg静注、新斯的明0.5mg皮下注  相似文献   

15.
董志钧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12+114-112,114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特点以及急诊救治正确方法。方法研究组患者给予急诊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首先采用兴奋迷走神经法进行急救,若未使其病情停止,则及时给予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急救成功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急救成功率53.85%,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非药物方法急救失败后转用药物方法进行治疗均成功停止病情。结论临床医师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急救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急救措施.从而避免在施救过程中发生异常反应造成严重后果,实施非药物治疗无效应立即采用药物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急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07年1月~12月我院急诊科诊治的2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医护密切配合,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为2007年1月~12月我院急诊科共诊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26~61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160~220次/分,所有病例均有心悸、胸前区搏动感,11例有头昏,感乏力,3例感胸闷,胸部压迫感,2例有低血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SVT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电图有无心室预激表现分为隐匿通路组和预激综合征(WPW)组,每组各30例。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给予同步电复律、迷走神经刺激及药物治疗等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结果 WPW组初次发作心率高于隐匿通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PW组实施迷走神经刺激的比例高于隐匿通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施同步电复律的比例及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WPW组2例患儿死亡外,余58例患儿均复律后好转。出院后WPW组维持用药比例和复发住院比例高于隐匿通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心室预激表现的PSVT患儿治疗方式与无心室预激表现的患儿无异,但前者病情较重,实施迷走神经刺激的几率较高,多数患儿出院后需维持用药,应密切随访,注意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郭宗伟 《工企医刊》2014,27(4):922-923
目的 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对策。方法 急诊治疗方法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法及药物治疗法。结果 对迷走神经进行刺激后,31例的PSVT终止;向静脉推注药物后,5min内16例PSVT终止,推注10min后12例PSVT终止,其余1例推注25min后PSVT仍未见改善,随后利用西地兰进行静脉注射后PSVT终止。结论 在对PSVT患者进行急诊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及临床表现,以便于选择有效的方法尽快终止PSVT。  相似文献   

1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新生儿期心律失常急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治,可发生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尤其宫内发作的PSVT不易被发现,难控制,易复发。我们对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2例PSVT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