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劳”,“食后昏困”,“饭醉”三者临床多见,考证其出处,并对其病因,病位,病机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三脘辨证法治疗慢性胃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胃炎在中医属胃院痛、痞满等症。病位在胃院,医家鲜有再以上、中、下三院分别论治者。考《内经》即有上院、下院之分,后世亦不乏阐发,验之临床,实有分治之必要。上院名青门,在肤上五寸,生受纳。《临证指南医案》说:“大儿受纳饮食,全在胃口”“吵逆举发,汤食皆吐,病在冒之上院。”《针灸大成》亦云主“图胃呕吐食不下”。中院一名太仓,在上院下一寸,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谓之胃体部,《难经》云主“腐熟水谷”,《针灸大成》亦云主“合饮不化”。下皖别名幽门,《针灸大成》云:“在建里下一寸,肤上二寸,穴当胃下口,小肠上口…  相似文献   

3.
秋冬季是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高发期。由于天气寒冷,易使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出现紊乱,使胃肠蠕动受到干扰,从而易导致肠胃病的发生或复发。很多老胃病患者的病情往往反复发作,即便是健康人,稍不留神也会出现腹胀、隐痛、泛酸以及嗳气等症状。而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药食同源”。因此,防治肠胃病应从饮食入手。下面就介绍几款适合人们在秋冬季使用的理脾养胃精品药膳食疗方:  相似文献   

4.
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随证加减,治疗饭醉、鼻闻火药味等疑难杂症,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1 饭醉 孙某某,女,73岁,农民。1981年8月29日就诊。食时嗜睡2年,甚则伏案而眠,鼾声亦起,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形瘦声低,胃脘闷胀,大便溏薄,舌淡边有齿印、苔白中腻,脉濡。此乃脾土虚弱,不胜食气,运化失司,中气不升,湿浊蒙窍,清阳不展所致。治宜健脾升清,助运消食,化浊醒脑。方疏补中益气汤加味:炒党参 生黄芪各30g 炙升麻 炙柴胡各6g 生白术 炒当归各10g 陈皮8g 焦三仙 石菖蒲各10g 佩兰8g 炙甘草6g,每日1剂,饭前3小时分服。服10剂后,诸症悉除。《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载:“食方己,即困倦欲卧,脾气弱,不胜食气也,俗名饭醉。”《东医宝鉴·  相似文献   

5.
王登正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近 4 0年 ,诊治各类疑难杂症经验丰富 ,尤其是治疗慢性胃病 ,疗效尤为突出。本文就王登正老中医“以通为用”治疗慢性胃病经验介绍如下。1 补而通之脾胃同居中焦 ,相为表里 ,胃主受纳 ,脾主运化 ,脾升健 ,胃降和 ,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与传导排泄。脾胃虚弱 ,受纳运化减退 ,气机运行无力则会出现胃脘部胀满、胀痛 ,食后尤甚 ,呃逆、嗳气、不思饮食、乏力等脾胃气虚 ,运化无力等症。王老常用益气健脾之法 ,选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等药使脾胃气足而运行有力 ,气机调畅 ,胃脘胀痛等症自除。病例 1,许×…  相似文献   

6.
脾胃病临床很常见,其治疗方法各异,笔者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故脾胃升降为之主要轴心,理气一法运用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取重要部分。现就临床试探,粗略认识体会,不妥之处恳请斧正。1 脾胃乃升降之轴心 脾胃居中焦,诚人体气机升降的轴心。脾主升清,将水谷之精微输送四肢百骸以充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排泄糟粕。正如叶天士曰:“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主降则和……”。这  相似文献   

7.
治胃四法     
胃为六腑之一,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总司”。故历代医家将胃与脾并称为“后天之本”。胃的生理特性有二,一是主降,胃脉下行,胃气以下降为为顺,食物经过胃的腐熟,下行而入小肠,所以说“胃气降则和”。二是,胃为阳土,又称燥土。唐容川说:“胃土以燥纳物。”正因为胃土在身是燥的,因而胃的病易从燥化,过燥化热,热盛则伤阴。胃发生病变,一则影响胃的受纳而食滞中焦;二则胃气失于通降而上逆;三则胃土燥热进一步导致胃阴虚,可见胃的基本病证是胃热,胃气上逆,胃阴不足,食滞内停,所以治  相似文献   

8.
脾主运化以升清为顺,胃主受纳以降浊为和,呕吐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出现的病症。现就中药辨证治疗呕吐用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升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故为“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升者升其清阳,降者降其浊阴,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则可致多种病症.脾主升,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借助宗气的作用以布散营养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脏腑肌腠,其性以升为顺.脾胃不升可出现纳呆,食后腹胀,倦怠乏力,耳聋,眩晕等症.胃主受纳,将水谷及时传入肠中,以下行为顺.如胃气不降,就会出现脘腹胀痛,呃逆呕吐等症.  相似文献   

10.
胃肠病常见脘腹痛胀、纳呆、嗳气、呕恶、吞酸、肠鸣、大便溏薄、或便血、舌苔厚腻等症。其病与肝、脾、胃、肠有关。盖因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若忧思忿怒,木横克土;或饮食不节,伐害脾胃,则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气机不利,升降失常,本病生焉。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医学正传》论胃痛时也指出:“未有不由诸痰食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之所致焉,是清阳不升,浊郁不降,而肝木之邪得以乘机侵侮而为病矣。”可见湿浊、气郁而致升降失常,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叶天士云:“肝用宜泄,胃腑宜通”,可谓言简意赅,一语  相似文献   

11.
正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胃气",中医学也提出"人以胃气为本",那究竟什么是中医的胃气呢?这要从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食欲、舌苔、脉象和面色等说起。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1.胃主受纳水谷:胃为"太仓""水谷之海"。饮食物入口后,通过食道,进入胃中,暂存于胃中。如果胃受纳的功能减弱了,那就不愿意进食,或者进食后难以容纳。所以胃气的盛衰,反映在能不能进食。  相似文献   

12.
胆附于肝,内藏“精汁”,下注于肠,以助消化。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主腐熟受纳水谷。在饮食的消化、吸收与捧泄过程中,除胃的腐熟、肠的传导外,还有赖于胆汁的疏泄作用。所以胆胃二腑在功能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只有充分了解二者的关系,才能在治疗上根据病在胆在胃而各施其法。现就胆胃相关之理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胃上口属上焦 ,胃体属中焦 ,胃下口属下焦 ,胃主受纳、腐熟、通降的功能分属于上、中、下三焦。指出上焦如雾如羽 ,病则受纳不利 ,胃镜多示贲门炎、胃底炎 ,治疗非轻不举 ,法宜宣发 ,宣肺开胃以主受纳 ,方用宣清降浊汤 ;中焦如沤如衡 ,病则水谷不熟 ,胃镜多示胃体炎 ,治疗非平不安 ,法宜辛开苦降 ,方用半夏泻心汤 ;下焦如渎如权 ,病则通降不行 ,胃镜多示胃窦炎、幽门管炎、胆汁返流 ,治疗非重不沉 ,方用黑白金红煎。  相似文献   

14.
张柏峰  康仓平 《陕西中医》2004,25(6):576-576,F003
1胃在人体的重要地位 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气血精微之大源,与脾互为表里,共为后天之本,主于受纳、腐熟、化生营卫气血,以充养全身。《素问.经脉别论》:“人受气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以清者为营,浊者为卫”。“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相似文献   

15.
沈建彬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14-914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宜通而不宜滞。若饮食不调 ,暴饮暴食 ,嗜食生冷或辛辣之品损伤脾胃 ,胃气失于和降 ,气机不畅 ,胃痛而作 ,若情志不畅 ,肝失疏泄 ,气机阻滞 ,横逆犯胃 ,或思虑过度 ,思则伤脾 ,脾气虚弱 ,脾胃不和 ,气机郁滞 ,胃脘乃痛。《景岳全书》云 :“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 ,然而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 ,盖食停则气滞 ,寒留则气凝……”胃脘痛主要在于胃气阻滞 ,不通则痛 ,胃以通降为顺 ,以滞塞为逆。现将理气治疗胃脘痛的具体应用介绍如下 :1 疏肝理气和胃法用于因精不遂 ,肝郁不达 ,横逆犯胃…  相似文献   

16.
<正> 脾胃位居中焦,如车之中轴,运转不停,生化无穷,供养不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其养。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脾应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脾胃相合,则气血充沛,  相似文献   

17.
炎热的夏季,茶成为人们消暑祛热的首选饮品,然而喝茶不当不但对身体无益,还可能醉人伤身。饮茶不当导致“醉茶”,出现心慌、头晕、四肢乏力或站立不稳并有饥饿感,这些都是“醉茶”的症状,那些平时多以素食为主,少食脂肪的人如果大量饮用浓茶,就可能导致“醉茶”;空腹饮茶以及平时没有喝茶习惯,偶尔大量饮用浓茶也有可能引起“醉茶”。发生“醉茶”时,不要紧张,应立即吃些饭菜、甜点或糖果,这些都可以起到解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脾胃同居中州,五行属土,己戊各异,而有阴阳之分。盖脾属已为阴土,喜燥恶湿,得阳则运,胃属戊为阳土,喜润恶燥,得阴则安,此阴阳之离合也。土为万物之母,居于转枢之地,上承心肺,下启肝肾,升降之机具焉,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此升降之序也。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乾运不行,食不消化;纳机不旺,胃厌食入,此脾胃纳运有分工也。脾为脏,脏宜藏,以静守为顺;胃为腑,  相似文献   

19.
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燕丽 《河北中医》2000,22(9):685-685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 ,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论治。但笔者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对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 ,发现其发病与脾胃关系密切 ,往往通过调治脾胃后 ,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整体情况得到改善。现讨论如下。1 脾胃失调 ,易发消渴脾胃为受纳运化水谷精微的脏腑 ,胃主受纳 ,为水谷之海 ,脾主运化 ,为胃行其津液 ,使饮食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运化布达全身 ,使各脏器皮毛得以滋养。正如《内经·经脉别论第二十一》所言 :“食气入胃 ,散精于肝 ,淫气于筋……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肺朝百脉 ,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  相似文献   

20.
胃为“水谷之海” ,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宜通而不宜滞。若饮食不调 ,暴饮暴食 ,嗜食生冷或辛之品损伤脾胃 ,胃气失于和降 ,气机不畅 ,胃痛而作 ;若情志不畅 ,肝失疏泄 ,气机阻滞 ,横逆犯胃 ,或思虑过度 ,思则伤脾 ,脾气虚弱 ,脾胃不和 ,气机郁滞 ,胃脘乃痛。《景岳全书》云 :“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 ,然而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乎气 ,盖食停则气滞 ,寒留则气凝……”胃脘痛主要在于胃气阻滞 ,不通则痛 ,胃以通降为顺 ,以滞塞为逆。现将理气治疗胃脘痛的具体应用及体会介绍如下。1 疏肝理气和胃法用于因精不遂 ,肝郁不达 ,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